論複製人的N種妙用 XD

2021-02-08 菲想家科幻文創

還是上上周末了,F君在家閒來無事把英劇《少年特工》,一口氣給刷了。

小夥嘛,也沒有多俊,漏洞嘛,還是不少。

不過裡面把有錢人家的小孩克隆了,回去繼承家業、顛覆世界的設定,讓人感覺倒真還有可能性。

克隆,是科幻裡的骨灰級老梗了。葉永烈老先生就曾經說過,科幻裡有三種人——機器人、外星人和複製人。

本來,這篇文章F菌只是想說說《少年特工》這部劇,後面覺得,完全可以來捋一捋——「複製人」已經被我們創造出了多少種用途。

因為在流行文化中,早已有上百部談論「克隆」的作品,尤其影視作品,非常之多,下圖有統計。

在這麼多大膽的想像中,我們可以按照,人安給複製人的各種設定,大致分個類,一窺人類的野心。

不難發現,我們許多創造發明,都是圍繞著自身欲望而展開,複製人自然也不例外。

僅在中國,每年都有約30萬人在等待著移植器官,而願意捐獻器官的人,遠遠無法滿足這一龐大需求。

於是才有了近來,日本幹細胞生物學家中內啟光的團隊,用豬來培育人體器官的大膽實驗。

在科幻裡,複製人被當做人類的「器官庫」,是非常常見的一種設想。

代表作品有,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石黑一雄的《別讓我走》,十年前,小說被翻拍成了一部文藝唯美的科幻片。

學校裡的孩子都將成為器官捐獻者,年輕的孩子們,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努力地證明著他們也是有感情的人。

然而最終沒有人能逃脫,主角被推進手術室,電影落幕、不存在任何反轉。

相比他們的無力反抗,《逃出克隆島》裡的複製人們在最後,看似迎來了春天。不必再成為器官的提供者或是代孕母親,逃離了關押他們的禁地。

南希·法默的小說《蠍子之家》,更是把一位名叫馬特的複製人推向了權力的巔峰。

儘管這位複製人的最初存在的意義,是為給未來世界的鴉片王國大boss阿爾帕特隆提供器官的,但他最後成功取代了阿爾帕特隆,成為了國家的領導者。

因提供器官而誕生的複製人,從無能反抗到反抗成功,再到逆襲成功的應有盡有。

除了提供器官,在科幻中,「打工人」也是複製人無法逃脫的角色。

《美麗新世界》裡智商低下的德爾塔、埃普西隆,一輩子只能做著最低等的工作。

《銀翼殺手》裡的複製人,被指派去地外殖民地承擔所有最危險的工作;

《月球》裡採集氦-3合同工山姆,被複製成了無數個,一個「過勞死」,另一個接上,永無止境地在月球基地上做著最孤獨的工作;

還有《遺落戰境》裡的阿湯哥,雖然是被外星人克隆出了N多個,但顯然外星人也是把他們當廉價勞動力來用。

如果有一天真有複製人誕生,那麼隨著克隆技術的發展與進步,為人類工作,仿佛是他們無法逃脫的命運。

《天賜》裡就有兩位智商卓越的複製人。他們天生木有肚臍,一看就不是胎生的,在人造子宮裡一呆就是十多年,只為促進了他們大腦的發育。

雖然劇裡還沒有來得及說,培育出大腦被開發了至少80%、看一遍就能背下百科全書的複製人的目的。

但根據科學家在他們還在人造子宮裡,就訓練複製人做高數的行為來看,F菌猜測如此聰明的大腦,定然是為了推動社會發展而創造的。

可惜拍完第三季,這劇就被砍了,人類創造他們的目的成謎。

相比提供器官者、打工人,複製人能享受到的更好的待遇,大概是被當做政治、軍事工具,起碼略微自由點。

《少年特工》,號稱克隆版豫章書院,有錢人家的問題少年們,被送去特殊學校改造,學校克隆了孩子,把「乖乖牌」複製人送了回去,讓其殺害他們的父輩,繼承財產&大權,企圖通過這種方式控制世界。

艾拉·萊文的科幻懸疑小說《巴西來的男孩》,想像了一番克隆94位小希特勒的景象,納粹軍醫想用這種方式讓反人類組織東山再起。

去年的美劇《我們》,則講述了美國政府試圖複製本國每一位公民,通過控制複製人來控制自己的國民。

以上說到的這些都是把複製人當政治工具來用的,至於把他們當成軍事工具的作品,自然也不在少數。

例如《阿凡達》裡,軍隊令人類科學家克隆出的、與納威人外觀神似的生命體,戰士可以通過連結倉,遠程控制阿凡達,並潛入納威人的家園,雖然這種派臥底的方法最後都被策反了。

不過《絕命複製人》、《雙子殺手》裡身手矯健的複製人們,就完全沒有辜負眾望,完美駕馭了天才殺手的設定。

另外,《機動戰士高達SEED》裡的大Boss勞·魯·克魯澤,也是位戰鬥能力超群的複製人。更別說《星球大戰》裡的克隆軍隊,更是直接把複製人投入到了戰爭之中。

當然除了打打殺殺比較黑暗的一面外,複製人扮演的角色中也有比較溫情一面的。

《丈夫一籮筐》裡的男主角,就嫌自己要承擔的角色太多,丈夫,父親,職員,簡直分身乏術忙不過來,在遺傳學家的幫助下,他有了N個複製品…

總的來說看海報就能看出來,這是部比較輕鬆向的科幻電影。

相比它,匈牙利導演本尼德克·菲利格夫拍的《克隆丈夫》,就顯得驚世駭俗了些。

女主為了「復活」出車禍死亡的愛人,生下了愛人的克隆體,把他從小養到大,然後在!一!起!啦!這個無底線的腦洞F君很服…

兩年前,基努·裡維斯演的《複製人》,則是用克隆技術復活了自己的妻子兒女。

除了上面這些設定外,還有一些作品,讓複製人與本體成為了夥伴的關係。

比如《第六日》裡施瓦辛格飾演的飛行員亞當,與自己的複製人聯手對付了幕後黑手。

去年的美劇《悅納新自我》,本體與克隆體也是友好的合作關係。

只不過克隆體幾乎樣樣都比本體強,兩人磨合了很久才彼此看得順眼些,後來本體的老婆還懷孕了,還不知道孩子是他倆誰的,第一季結束時,三人暫時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大衛·布林的小說《陶偶》中的設定,也與上面這部劇有些許相似,當然,他的想法要早於《悅納新自我》。

小說所想像的未來是,人類已經可以利用「偶人」來替本體學習、工作甚至享樂、冒險等,而本體只需坐在家中,等偶人回來上傳記憶就好。相比《悅納新自我》的喜劇特質,《陶偶》顯然要深刻、嚴肅很多。

以上,就是我能想到的,人類對「複製人」的幾種「妙用」,如有遺漏,歡迎補充。

雖然複製人還沒有現世,但人類龐大的想像力,已經構建出了一個日臻完善的「克隆世界」——如果運用了這項技術,我們會有N個怎樣的未來。

這樣的未來離我們還遠嗎?從技術上來說,單純創造一個複製人,應該是已經可以實現了,邁不過去的是倫理的那道坎兒。

然而曾經只在電影中出現的寵物克隆公司,二三十年過去了,現已出現在了現實裡。之前很多人覺得不能接受的,現在慢慢也有越來越多人能夠接受,克隆寵物仿佛讓我們離複製人類又近了一步,倫理的高牆也許真的會隨著時間而逐漸被瓦解。

只說一點吧,如果以後真的有複製人了,希望像《雙子殺手》裡的特工亨利所說的那樣,多克隆一點聰明的大腦,少克隆or不克隆「殺人機器」,然後器官的問題,就期待一下那些聰明的大腦來解決,完美。

相關焦點

  • 《複製人》鏡子裡的自己
    作為萬物靈長,當然也作為地球上少數幾種有自我意識的動物之一,人」主宰「著這個星球的同時也在廣度和深度上發掘著這個世界。古往今來,無數哲學家究其一生,希望能格物致知,可如今,經書西天依舊在,佛亦笑曰不可說。在過了這麼多年也很難忘記《黑客帝國》系列給自己世界觀的衝擊。「缸中腦」的世界觀由來已久,但是使用八大藝術之一的電影作為其表現形式,震撼和思考是那麼迅速而深刻。
  • 24年前就克隆出羊,複製人為何還沒出現?看看克隆羊下場就明白
    我很早就看過一個關於克隆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男孩,他無意中得知自己不是父母的兒子,父母嫌棄原來的兒子不夠聰明,便克隆了他重新培養。讀到這裡不禁讓人戰慄,從某種角度來說,父母不是在養育一個孩子,而是在養育一臺理想的機器。
  • 電影中的複製人,現實中的克隆技術
    ,雖然法律「第六日禁令」嚴格禁止複製人,但是生物公司巨頭卻私下偷偷克隆死去的富人,為富人續命。、衰老需要進行器官移植時,複製人就會被推上手術臺。此外,克隆題材的電影還有《月球》《克隆丈夫》《遺落戰境》《複製人返鄉》《你的樣子》等等。雖然故事各有不同,但它們的一個共同點是克隆技術總是被一筆帶過,製造複製人是輕而易舉的事(電影《複製人》中,從注入遺傳基因到培養出成年複製人只需要17天,而且整個過程由計算機控制在培養箱中自動進行),著墨點永遠是複製人技術帶來的倫理和社會問題。
  • 複製人科學狂人三瘋子
    正如1978年,美國科幻小說家羅維克(D.Rorvick)寫了一本名叫《複製人》描述的那樣,複製人很可能有取代我們的趨勢,因而多利的誕生引起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這一詞克隆一詞已經不再陌生了,人們聽到克隆一詞腦海裡瞬間會出現一些十分危險的問題,涉及倫理道德等問題。2002真是一個難忘的日子,各種流言蜚語瘋傳人類已經克隆自己成功。最興奮的是三個人。
  • 第9期:電影中的複製人,現實中的克隆技術
    在此之後,克隆成為大眾詞彙,克隆題材的科幻電影也層出不窮,如《第六日》《逃出克隆島》《別讓我走》《月球》《遺落戰境》《你的樣子》等。  這些科幻電影的故事情節各不相同,但卻有一個共同點:克隆技術總是被一筆帶過,製造複製人是輕而易舉的事。電影著墨點永遠是複製人帶來的倫理和社會問題。
  • 複製人會出現在中國嗎?
    三聯生活周刊1月20日報導:有種說法是,媒體對一個事件所抱有的熱情不會超過10天,但去年聖誕節後爆出的世界首個克隆嬰兒「夏娃」誕生事件似乎卻成了這個定律的例外。從最初的震驚,各方反對,到回過神兒後的尋根究底,質疑真假,其熱度可謂逐日升高。而人們關心的重點,也開始切入熱鬧後的實質問題,其中就包括,未來複製人還會在什麼地方降生?是否會出現在我們身邊?
  • 複製人神話:精英被克隆的秘密
    >什麼時候雙打是複製人,什麼時候雙打只是演員扮演的角色?複製人在人類社會中很少,被記錄在案的是喬治·W·布希和他的兄弟們,以確保在赫伯特家族的未來有一個好兒子,而克隆伊莉莎白女王,是因為她在王室的重要性。正如綿羊多莉的故事所顯示的,克隆是在受孕時完成的,並導致嬰兒出生,因此複製人的壽命與原始複製人的壽命相當。
  • 【韓劇】《決鬥》與複製人大戰
    講述了因遇到複製人而被捲入令人震驚的事件中的刑警和為了生存而不得已互相展開對決的複製人之間發生的故事,實力派演員鄭在詠、金廷恩以及新人演員梁世宗確定出演
  • 星戰:複製人戰爭之後,複製人軍隊的命運如何?
    複製人戰爭期間,複製人軍隊被部署到整個星系。那麼,在第66號令和銀河共和國衰落之後,他們去了哪裡呢?複製人軍隊首次出現在《星球大戰前傳2:複製人的進攻》中,他們在抑制分裂主義運動的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複製人」實驗為何被終止?科學家解釋令人毛骨悚然
    遺憾的是,辛辛苦苦研製出的克隆技術就在宣布成功的時候卻被禁止了,由於這門技術是一把雙刃劍,稍有不慎就會殘害自己,現如今人類的醫學技術還不夠成熟,無法合理的運用至生活中。另一方面,克隆技術已經危害到了人類的次序,如果把複製人複製出來,那麼社會必經大亂,到時候我們很難分辨真假美猴王。
  • Replicas 複製人
    今天看了 基努·裡維斯 主演的《Replicas》-- 複製人。電影是2018年上影的,但是我當時並沒有看。
  • 《複製人》:合法,世界將會怎樣?
    隨著時代進步,克隆技術早已不是小說中虛幻的想像,而是呼之欲出的現實。1996年,克隆羊多利出世,緊接著,牛、老鼠、豬,甚至是與人類最相近的靈長類動物猴子都被陸續克隆成功後,人類開始對克隆技術感到恐懼。2005年,聯合國大會通過《關於人的克隆宣言》 ,禁止任何形式的複製人,擁有發達生物科技的國家紛紛附議。
  • 23年前科學家就克隆出羊,為何沒複製人?看克隆羊的下場就知道了
    這種能力相當於是想要什麼就會出現什麼,包括複製人。而老癢就在不為人知的時候他複製出了另一個自己,那個人跟他一模一樣,甚至有著他的記憶,但他是被複製出來的。這個複製出來的人卻選擇了殺死本體的老癢,徹底取代了他。這種能力有點類似複製人,同樣表示了複製人下場的一種可能性,在許多電影中,這樣的類似情節也出現過。當然,這種情況是小說跟電影的虛構,實際上如何也沒有人知道。
  • 《複製人》:在假造的美好幻境裡發現真實的自己
    姜文在《十三邀》裡說過,是形容自己與作品之間的關係:「不會生活,說不好聽就是對生活沒招才去假造一個生活(電影),把自己藏在裡面。」,描述這位好萊塢巨星的人生有多麼多麼悲慘,現實多麼多麼頹廢),只是簡單說一下,每次遇到真愛或者打算安定的時候,上天好像跟他過不去一樣,29歲失去了摯友,35歲失去了女兒、37歲失去了摯愛,一生顛沛流離。
  • 解鎖橘子皮妙用52種 以後可別再扔了 系列篇五-功用篇
    這裡就為你整理了一份涉及6個類別52種橘子皮的妙用,趕緊來看看吧。(5個小篇章,關於橘子妙用的52種方法,就為大家更新完了。前4篇內容可在連結中查閱。如果你覺得有用的話,可以關注收藏一下,希望能有更多有營養的內容與你分享。)
  • 「複製人」只出現在小說?不《複製人》電影上映告訴你不再是想法
    「複製人」只出現在小說?不《複製人》電影上映告訴你不再是想法說起克隆技術讓大家印象最深刻的,那一定就是克隆羊多利了,這是第一個克隆成功的案例,因為這個案例的成功,讓人們有了「複製人」的想法。複製人之前只有在科幻小說才會出現,但是因為人們對克隆技術的研究,現在已經不再是幻想。
  • 兩隻刷屏的猴子讓複製人變為現實?科學家:沒任何興趣複製人
    北京時間2018年1月25日,國際生物領域頂級期刊《細胞》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家成功克隆出兩隻食蟹猴的研究文章,這是世界首例通過體細胞克隆技術誕生的靈長類動物。▲克隆猴「中中」和「華華」在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非人靈長類平臺育嬰室的恆溫箱裡得到精心照料(1月22日攝)。
  • 《複製人戰爭》第七季完結談感想
    寫在前面自《複製人戰爭》(以下簡稱為TCW)劇場版在2008年開播以來已經陪伴了粉絲12年,可以說TCW的完結對我來說是很傷心的一件事.至少這次迪士尼沒讓我們失望.
  • 華為手機克隆在哪
    華為手機克隆有三種方法可以找到,第一種是在「實用工具」中可以找到,第二種是在「設置」裡可以找到,第三種是在「負一屏裡」搜索出來。第一種方法教程:在手機桌面上找到「實用工具」並點擊進入,我們就可以發現「手機克隆」的應用。
  • 星球大戰:複製人戰爭
    在《星球大戰》的世界裡,故事介於前傳第二部《複製人的進攻》與第三部《西斯的復仇》之間的動畫劇集《複製人戰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