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挑選了15款國內外知名品牌薯片比較試驗,並在官網發布了《2020年薯片中外對比比較試驗報告》。
報告中顯示,鹽津鋪子、三隻松鼠、董小姐三款薯片的丙烯醯胺(2A類致癌物)含量超過了2000μg/kg,而歐盟設定的基準水平值為750μg/kg。
根據實驗報告顯示,此次比較試驗的樣品共計選取了15款薯片(進口油炸型薯片、國產油炸型薯片以及焙烤型薯片各5款)。
檢測發現焙烤型薯片2A類致癌物丙烯醯胺平均含量(3441μg/kg)高於油炸型薯片(547μg/kg)。
其中,鹽津鋪子的薯惑焙烤薯片醇香原味、三隻松鼠的原味脆薯和董小姐的清食薯片情怡原味三款薯片的丙烯醯胺含量超過了2000 μg/kg。
這個檢測結果一出來立馬引發了消費者極大的關注,而當天這一話題也立刻登頂熱搜榜頂。因為這些薯片都是大夥日常生活中最常吃到的幾款。並且,大家對於薯片的消費量也是極大的,消費者都紛紛表示十分擔憂。
「吃了會給人體造成什麼傷害」、「怎麼避免這種傷害」、「以後還能不能吃薯片」……這些疑問被眾多消費者提出。
而對於此次的檢測結果,這幾家薯片經銷商也在事件發生不久後紛紛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三隻松鼠相關負責人回復,目前國際、國內均無相關限量要求的法規及標準,媒體報導中使用的標準為歐盟指導標準,旨在促進企業改進工藝的建議值,非國家標準。而薯片丙烯醯胺的攝入量是控制在合理範圍內的,希望廣大消費者不用如此擔心。
此前深圳市消委會發布的《薯片比較試驗報告》顯示有些品牌薯片中的「丙烯醯胺」含量超出歐盟規定的基準水平值,但歐盟規定的基準水平值是「績效指標」,而非「安全限量指標」。因此「丙烯醯胺超標」的說法是不正確的,已背離比較試驗報告本意。
那麼,「丙烯醯胺」到底是什麼,對於它的應用標準又是什麼,到底是否會給人體帶來傷害。
丙烯醯胺是一種在工業上應用非常廣泛的物質,主要用於合成一些高分子材料。消費者對於丙烯醯胺的擔心主要是它是一種致癌物,被評為2A級致癌物,擔心使用過多會給身體造成傷害。
其實,大家可以不用如此擔心。2A類致癌物其實是說可能對動物致癌,但沒有證據會對人體致癌。而且人們每天對於丙烯醯胺的食用量也比較少,並不至於達到致癌水平。
並且,高澱粉類食品在高溫處理時,就有可能形成「丙烯醯胺」。自己在家做土豆等食物的時候,一樣會產生丙烯醯胺。甚至可以說我們每天丙烯醯胺最大攝入來源,就是自己家庭炒菜。
但是這些攝入量都是很少的,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大家可以不用如此擔心。針對歐盟設定的薯片的基準水平值750μg/kg,是用於督促和指導企業降低丙烯醯胺含量,並不是限量標準。目前國內國外並沒有對丙烯醯胺德含量做出明確的安全標準量的規定。
當然,薯片屬於油炸食品,過量使用總歸是會對身體產生不好的影響。薯片屬於高油、高鹽類食物。經常食用會增加肥胖和糖尿病的發生。尤其是處於成長期的孩子,孩子食用過多薯片這樣的零食,會影響孩子的正常飲食,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