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該如何評價?

2020-12-24 王小呱gua

一個被鼓吹起來的千古一帝,把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這句話做到了極致,歷史上修改史書第一人,開啟了修改史書不良作風!

一個名氣比能力大的皇帝,資敵和親第一人,被儒門忽悠的第一個皇帝。

卻是職工最喜歡的領導,群臣最喜歡的皇帝。

諸位在評論之前,先想一個問題:在你們的心中,什麼樣的皇帝才是好的?什麼樣的才是壞的?

喜歡秦皇漢武明祖這種文功武治,一言九鼎,說什麼就做什麼的,政令通達天下?

還是喜歡宋朝那些打仗不行,逃跑第一,皇帝沒有實權,政令還傳不出皇宮的類型?

如果你喜歡秦皇漢武明祖這類型的,那你會看不上李世民;如果你喜歡宋朝君主,李世民絕對是一個值得追的偶像。

執政、軍事、經濟這些都不說,有很多數據表明李世民執政時期民生、經濟都比不上楊廣時期。

這裡只說一點:李世民留下的著作《帝範》又名《帝範:中國最偉大帝王的沉思錄》。

彌留之際,把自己當皇帝的畢生經驗總結交給李治,叮囑李治要好好學習。李治接過手後,轉身扔在了茅坑,同時跟武媚娘開始了沒羞沒臊的生涯。

君體第一:夫人者國之先,國者君之本。人主之體如山嶽焉,高峻而不動;如日月焉,貞明而普照。兆庶之所瞻仰,天下之所歸往。寬大其志,足以兼包;平正其心,足以制斷。非威德無以制遠,非慈厚無以懷人。撫九族以仁,接大臣以禮。奉先思孝,處位思恭,傾己勤勞,以行德義。此乃君之體也。

這裡說的重點是,當皇帝的人應該把德行第一,把能力第二。德行方面做好了,能臣武將自然會莫名而來。對群臣態度好,群臣自然會好好工作,幫忙治理好國家。

李世民自己做了什麼?

爭奪皇位把兄弟幹掉了,還把兄弟的媳婦收入後宮,把魏徵的墓碑挖了。

這個就是李世民鼓吹的德行第一?

李治沒有這樣做,剛開始繼位時,權力都被門閥權臣把控(比如說他舅舅長孫無忌)。後面找機會把長孫無忌殺了,權力才慢慢收攏。

話說,長孫無忌不被幹掉,李治能有鬼的權力,還不得老老實實的聽長孫無忌的。

建親第二

夫六合曠道,大寶重任。曠道不可偏制,故與人共理之;重任不可獨居,故與人共守之。是以封建親戚,以為藩衛,安危同力,盛衰一心。遠近相持,親疏兩用。併兼路塞,逆節不生。昔周之興也,割裂山河,分王宗族。內有晉鄭之輔,外有魯衛之虞。故卜祚靈長,歷年數百。秦之季也,棄淳于之策,納李斯之謀。不親其親,獨智其智,顛覆莫恃,二世而亡。斯豈非枝葉扶疏,則根柢難拔;股肱既殞,則心腹無依者哉!漢祖初定關中,戒亡秦之失策,廣封懿親,過於古制。大則專都偶國,小則跨郡連州。末大則危,尾大難掉。六王懷叛逆之志,七國受鈇鉞之誅。此皆地廣兵強積勢之所致也。魏武創業,暗於遠圖。子弟無封戶之人,宗室無立錐之地。外無維城以自固,內無盤石以為基。遂乃大器保於他人,社稷亡於異姓。語曰:「流盡其源竭,條落則根枯。」此之謂也。

夫封之太強,則為噬臍之患;致之太弱則無固本之基。由此而言,莫若眾建宗親而少力。使輕重相鎮,憂樂是同。則上無猜忌之心,下無侵冤之慮。此封建之鑑也。斯二者,安國之基。

君德之弘,唯資博達。設令縣教,以術化人。應務適時,以道制物。

術以神隱為妙,道以光大為功。括蒼旻以體心,則人仰之而不測;包厚地以為量,則人循之而無端。蕩蕩難名,宜其不遠。且敦穆九族,放勳流美於前;克諧烝乂,重華垂譽於後。無以奸破義,無以疏間親。察之以明,撫之以德,則邦家俱泰,骨肉無虞,良為美矣。

鼓勵分封、分權,鄙視郡縣制、大一統。認為集權太強大,會加速衰敗,要把權力分散,分給地方。

聽話的唐玄宗,把財政權、軍事權、人事權下放給了地方,建立了藩鎮制度。結果怎麼了?安史之亂,唐朝開始衰敗了。

他兒子李治是怎麼做的?

李治剛剛上位,形同傀儡,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世家門閥壓制的李治抬不起頭來,讓李治備受屈辱。

所以一生都在瘋狂的加強集權,弄死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後,李治就瘋狂的打壓關隴門閥,打壓五姓七望,弄死王皇后,就是在向太原王氏開戰。

最後的結果是什麼?

國家越來越強盛,開啟了盛世的帷幕。

相信《帝範》的宋朝呢?

被稱為慫宋!

別看後世很多人誇《帝範》,鐵木真,康熙,這種;但這些正經人都沒有按照《帝範》去做。只有那些不正經,鐵憨憨會相信,比如說宋朝。

縱觀歷史,改革派都是偉大的,也都是孤獨的。李世民是有貢獻,有功績,但還達不到鼓吹的那種程度。

另外,武則天絕對是一個被低估的皇帝!作為幾千年歷史中,唯一一個成功當上皇帝的女性,還被天下認可的。

她的能力、魄力比李世民只高不低。

ps:致敬所有偉大的改革派!

相關焦點

  • 為何李世民對司馬懿的五丈原之戰評價不高?
    要知道比肩兵聖孫武,並稱''孫吳'',在唐肅宗時,位列武成王廟內,成為武廟十哲之一,這表明李世民評價司馬懿,但在司馬懿在五丈原的評價時,戰爭的性能,李世民對司馬懿評價不是太好。當時李世民說司馬懿在對諸葛亮的鬥爭,儘管具有優勢,但沒有出城,在諸葛亮的戰爭,怕諸葛亮,而不是尋找戰機打敗諸葛亮。
  • 歷史上武則天相貌如何?史書給出4字評價,映射出李世民父子審美
    而武則天顯然跟以上兩點都不符合,她是中國千百年才出一個的奇女子,更是古代唯一一個正式登基的女皇帝。武則天的政治手腕自不必說,她天生就是個政客。但武則天的容貌到底怎麼樣,她是個美人嗎?後人為此一直爭論不休,眾說紛紜。
  • 毛主席評價李世民:聰明一世,卻在最重要的事上「懵懂一時」
    【毛主席點評歷代皇帝之李世民】在中國歷代皇帝中,唐太宗李世民是其中的佼佼者,被稱為「千古明君」,備受後世的推崇。司馬光曾評價說:「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蓋三代以還,中國之盛未之有也。」朱元璋也評價道:「惟唐太宗皇帝,英姿蓋世,武定四方,貞觀之治,式昭文德……皆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
  • 功在千秋的楊廣與李世民,憑什麼一個千夫所指,一個卻人人敬仰?
    走進歷史,隋唐那一段分外精彩,風起雲湧,人才輩出,隨著時光匆匆,無數人的名字被淹沒在歷史長河中,唯獨隋煬帝楊廣和唐太宗李世民兩個人,大江東去浪淘盡,還在那段歲月裡,格外顯眼。只是他們兩個人被人們記住的方式極端相反,一個是千夫所指的暴君,一個是人人敬仰的明君。
  • 唐朝篡奪了隋朝,李世民如何評價隋文帝,答案讓人意外
    歷經短短的兩年的奮發圖強,隋朝迅速進入到強盛時期,「人庶繁榮昌盛,帑藏豐富,雖未臻於至治,亦足稱近現代良主」。可是,針對這位早就「開皇之治」的皇上,開闢「貞觀鼎盛」的唐太宗卻有獨特的觀點。李世民: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夫心暗則照有不通,至察則多疑於物。
  • 李世民想除去徐茂公,徐茂公一個做法救了自己
    當然說到李世民那又不得不提到另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徐茂公,歷史書上大家可能很少見過這個人不過在電視中大家是應該見過的,徐茂公的能力是非常強的,他算命也是一絕,可能大家只知道在李世民時期算命最強的人是袁天罡和李淳風,其實徐茂公算命同樣是非常厲害的,電視當中他被稱為牛鼻子老道。
  • 該如何評價歷史上真實的司馬懿?
    許多人更是將司馬懿的才能,抬升到三國時期第一的地步,各種讚美司馬懿的文藝作品層出不窮,且這些作品,大多有一點相同之處,便是抬高司馬懿必定貶低諸葛亮,認為諸葛亮之才,遠不如司馬懿。那麼,歷史上司馬懿的才能,和諸葛亮相比,到底誰更出色?應該如何評價司馬懿?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可以去看看歷史上的人物對於司馬懿的評價。
  • 李玉剛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如何評價他?
    這個時候,我對他僅僅是停留在人帥(美)聲美的印象上。後來在一次訪談中,我知道了李玉剛不平凡的往事,對他又有了一番改觀。他說,以前還沒出名的時候,是一個服務生,曾經因為聽臺上唱歌聽到入迷,不慎將水倒在顧客手上而被扇了一耳光,這種經歷在很多草根出身的明星身上,恐怕都有過吧!只是這一耳光對於李玉剛來說非比尋常。他說,這一耳光打醒了他,讓他下決心有朝一日也要站在臺上演唱。
  • 乾隆被易中天罵的背後:該如何評價古代帝王?
    幾個月前,易中天在一次演講中,講到明清因閉關鎖國而落後於世界,說乾隆「在位60多年,沒幹什麼好事,他就是一個王八蛋!」易中天的這句話引起了愛新覺羅後裔的反感,把易教授投訴了。但很多漢人覺得易中天說的有道理。這裡就牽涉到一個問題:如何評價古代皇帝?
  • 儲君爭奪戰:李世民選太子,為何挑了最平庸的一個?
    話說,最愛君想討論個問題:什麼樣的人,最適合當太子?答案似乎毫無疑問:選品德、才能最出眾的,不就行了嗎?那麼問題來了,既然知道兒子如此不堪重任,為什麼還要選一個平庸,甚至傻逼的人做太子呢?很多時候,情況太複雜,皇帝,真的也身不由己。
  • 李世民的兒子李恪很厲害?千百年來,為何後人一直懷念他?
    想要選出一個皇子作為繼承人,不能太軟弱更不能太強勢。作為一個經歷眾多,看透世事的皇帝來說,無論選擇哪個皇子作為繼承人都會覺得太年輕,但是,畢竟人都是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固然,我們說李世民不該選擇逆反青年李承乾,同樣,陰毒後生李泰也不適合,但是最終選擇柔弱的李治難道就是一個最好的選擇的麼?
  • 李淵請求李世民放過10個孫子,提起此人名字後,李世民:一個不留
    「成王敗寇」是自古以來不變的道理,贏得天下的人縱使手段再如何的卑劣,也沒有人敢提出批評的意見,縱使有膽氣者,史書也不會記下這一筆。而失敗的人,無論站在多麼高尚的位置上,人們為了討好當權者也都會對他們不斷的貶低。唐太宗李世民就是這麼一個勝利者,也是歷史上最富爭議的一位君王。
  • 為何說李世民是一個善於表演的皇帝?看他前後的差距,堪比影帝
    這些人有的是因為受到了某種強烈的刺激才變的,有的是則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因糊塗而變的,但李世民的變化似乎是一種有計劃有預謀的轉變,是堪稱成功政治家的計謀。·李世民前後期巨大的變化李世民不但是一個演戲的高手,還是一位心理專家。
  • 李世民手下的十大文臣、十大武將應該如何排名?
    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649年在位),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唐高祖李淵嫡次子,母為太穆皇后竇氏。生於武功別館(今陝西武功縣),少年從軍,擅長騎射,曾往雁門關解救隋煬帝。
  • 長孫皇后去世之後,李世民招五大美女入宮,她們的結局如何呢?
    筆者今天溫習《全唐文》,根據裡面記載的李世民詔書,發現李世民在長孫皇后去世之後,招了五位美女進宮。五位美女裡面,一個姓蘇,兩個姓蕭,一個姓武,一個姓徐。五位進宮的美女,都是唐朝大臣的女兒出身。蘇氏出自蘇世長家族,兩個蕭氏都出自蕭瑀家族,武氏是武士彠(念:約)的女兒,徐氏是徐孝德的女兒。
  • 王一博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鍾漢良評價跟肖戰一樣!
    王一博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我覺得他不是高冷,他只是慢熱,而且他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不好相處,很多人都誤會了王一博真正的性格,因為他做導師時會比較嚴格,所以大家覺得他高冷不好相處,特別是這幾期《天天向上》,他對追夢的哥那些前輩要求嚴格,所有人在誇高瀚宇厲害時,只有王一博一針見血指出了自己只聽到一個詞。
  • 電影《李世民遊地府》李世民真的夜遊過地府嗎?李世民遊地府出自哪裡?
    電影《李世民遊地府》歷史上,李世民一直是一個賢明的君王,深受民眾愛戴,那麼李世民遊地府是怎麼回事呢?其實,李世民魂遊地府是民間流傳很廣的一個故事,可以追溯到的出處,是《西遊記》第十回《二將軍宮門鎮鬼,唐太宗地府還魂》。
  • 「天策上將」李世民的軍事能力有多強?
    毛主席讀史有云: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他能夠對李世民給出如此高的評價,可見李世民不是浪得虛名。在軍事作戰層面上,天才之間是有著千古共鳴的。歷史上對唐太宗的評價眾說紛紜,有褒有貶,但絕對沒有任何學者敢於質疑他的軍事能力。
  • 劉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看看周瑜對他的評價就懂了
    在三個國家的帝王之中,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可能有的人最喜歡的是曹操,因為他這個人非常的有才,在他的治理下國家也會變得非常的繁榮,百姓生活的也很好,所以也可以看出來他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當然劉備最後能成為蜀國的君王,也是讓很多人都沒有想到,因為在那三個帝王中,劉備可以說是出身非常的一般,並沒有什麼很好的基礎和資質,但是最後卻恢復了漢室,很多人都覺得這個事情非常的勵志,也覺得劉備是一個真正的英雄,但不管是在小說還是在真正的歷史中,到現在還是有很多人看不起劉備,因為覺得他就是一個偽君子。
  • 唐太宗李世民的長子李承乾到底荒唐成什麼樣?
    但他在太宗及文武大臣面前,又非常善於偽裝自己,裝扮出一副百毒不侵的謙謙君子模樣,與人交談常滿嘴的忠孝節烈、仁義道德。畢竟紙包不住火。時間一長,目光如炬的唐太宗終於覺察到了李承乾的不良習氣與偽善行為,最初還以為年輕人都做過荒唐事,希望他知錯能改,後來發現他愈發荒謬絕倫,已無可救藥,便產生了廢黜太子、另立賢兒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