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啦來啦!
南京十三五期間評選的
十大優秀公共建築工程
榜單出爐啦!
榜單中既有剛剛通車的南京長江五橋,也有老網紅門東風貌區、江蘇大劇院、湯山礦坑公園的身影。
跟著小攻來看看這些「新基建·新地標」有哪些特別之處,來了解一個嶄新的南京吧~
江蘇大劇院是茶餘飯後南京人常常看戲劇休閒的地方,也是江蘇省最大的現代化大劇院,位於河西中心區東西向文體軸線的西端。
長江穿過南京 ,秦淮河滋養金陵,江蘇大劇院就也將「水」這一意向在建築上體現出來,整體建築是水滴的樣子,有著「水韻江蘇」的意思。
形狀很像水滴的江蘇大劇院下小上大,四周還向中心傾斜,從空中看過去,就像一朵綻放的花朵,還有著「荷葉」上滾動「水滴」的效果。
南京人,2021年的第一部劇,你去看了嘛~
「青磚黛瓦馬頭牆、迴廊掛落花格窗「是咱們南京民居最迷人的特徵,門東的建築就很好地保留了這些特點。
這些年,門東修繕了省文保蔣壽山故居、傅善祥故居,建了駿惠書屋、問渠茶館等古建築,還在老巷子修建了一批極具特色的古民居院落群。
所以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老門東的古老角落依然能帶給人歷史的感悟。
如今的門東,江南記憶和秦淮市井特色越來越豐富,哪個南京人沒給來旅遊的外地朋友說上一句「門東是一定要去的」呢?
國際青年文化中心矗立於揚子江畔,早就是每個河西人心中的「地標建築」。
它由著名結構主義設計大師扎哈·哈迪德設計,外形像是江邊的一艘的帆船。
青奧雙子塔的高度分別是255米和316米,外形像雕塑一般強有力,在建鄴乃至整個南京都是十分顯眼的存在。
江北新區市民中心方便了江北人的市民活動、公共服務等等,明亮的辦公廳和簡介的服務臺,為江北人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它位於中央大道南側盡頭與長江濱水公園交接處,旁邊就是水波蕩漾的濱江風光。
這個江北的標杆建築,造型靈感來自於中國的古典寶盒,寓意著幸福美滿。
兩個直徑104米的圓形建築上下堆疊錯位,到了夜裡還有斑斕的燈光,更顯得建築多彩立體。
凌晨的華為軟體基地,打車APP仍然顯示「當前為打車高峰期」,也正是這樣的基地,創造出了無限的價值。
華為軟體基地(二期)緊鄰自然丘陵風貌的雨花臺景區,建築的設計就也順應著自然的坡向。
三組建築通過30米長的雲廊連接,形成「空中共享層」,而且每棟都有開放式內院或頂蓋的中庭,不僅美觀,通風透氣效果也很好。
三棟連廊型的建築設計成了垂直「複合社區」,作為華為軟體基地,這裡充滿了創新園區的未來感。
隨著五橋的開通,南京人過江的方式又多了一種,雙向6車道、24小時免費通行,給南京人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南京五橋隧道借鑑了法國的「拉德芳斯軸線」設計理念,減少大橋對城市功能的幹擾。
由於長江五橋跨越了江豚保護區,因此施工中為了保護「水上熊貓」,工程師特意去建築圍堰隔離江豚和施工環境,並採用驅豚儀,保護江豚。
橋上的景觀照明不僅能呈現單一顏色,還可以同時呈現多色,為奔騰的長江上增添一抹亮麗的色彩。
紀念館三期場地的中心是橢圓形的紀念廣場,寓意「圓滿」的願景,凸顯勝利、浴火重生的主題。
紀念廣場的四周微微隆起,形成了半圍合的空間,再加上四周的綠植,讓廣場多了分安靜平和。
湯山礦坑公園位於湯山國家旅遊度假區內湯山山體南側,是南京的一所景觀公園。
結合現場的地形和水文,湯山在已經被破壞的自然碎片基礎上形成了豐富的體驗場所。
現在的湯山礦坑公園包括多個不同景觀功能的宕口,原來的「大坑」已經變成了依山傍水的小公園。
南京市公共衛生醫療中心位於江寧區青龍山腳下,一共有3幢主體建築,呈「品」字形的穩定結構。
在建造的過程中結合了附近的山形、水體、風向、日照等條件,在去年年初還作為南京的「火神山」收治了不少患者。
溧水區市民中心的外側是具有溧水特色的胭脂河主色調,搭配上梅花花瓣造型,非常富有地方特色。
整個中心的建築則是兩個L形實體圍住了一個玻璃共享中庭,看起來虛實相間,也體現了山水共融的設計理念。
南京這十大新地標,有沒有哪個對你有特殊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