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之情》是張國榮最後一張專輯裡面的主打歌,由張國榮自己親自作曲,林夕填詞。在歌曲當中,能聽出無盡的悲涼,從填詞當中,不得不說,林夕才是真正最懂張國榮的一個人。
該歌詞描述了戀人之間的微妙關係,已經到了分手的邊緣,但是又沒有分手,感情之間就像玻璃一樣——易碎!
我們都知道,張國榮是一個對創作要求非常高的人,每次唱歌的時候,都會給歌曲起一個故事,只有把自己代入其中的時候,才能完全演繹所表達的感情,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張國榮流傳下來的歌曲,也大多數是經典作品。
然而,這首詞的悲涼,讓林夕非常的後悔,因為那個時候,他並不知道張國榮的抑鬱症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如果給他一個重來的機會,那他肯定不會寫那麼灰暗的歌詞。
雖然張國榮是自殺身亡,但是作為張國榮的填詞手,一個真正讀懂張國榮的填詞手,在這麼灰暗的歌詞之下,也把張國榮推進了更深的深淵裡面。
人已經逝去,但是經典永流傳。在那個年代,缺少網絡的推廣,張國榮的經典歌曲很多都沒有得以流傳,可是如今網絡發達的時代,在抖音的推動之下,張國榮的歌曲已經得到了廣泛的傳播,並且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他是一個專業的歌手,也是一個專業的演員,對藝術有很高的追求,所以在香港的樂壇裡,才有他出色的地位。
放眼到了今天,各種口水歌的流傳,各種不堪入目的歌曲逐漸進入大家的視野,不免對以前的歌曲又有了許多的敬意,如今的樂壇還算是樂壇嗎?
在這個隨波逐流的時代中,能真正保持初衷的人又有幾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