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義大利小成本電影《完美陌生人》(Perfetti sconosciuti)上映後風靡世界。
這部電影的流行,並不在於它在全球創造了多高的票房成績,而是它被翻拍的次數。
從海報來看,這部電影賣相平平無奇。影片的主演也沒有世界級明星,都是叫不上名字的義大利本土演員。
而且劇情和場景極其簡單,全片就是7個朋友在家裡聚會吃飯聊天,沒有任何視覺效果或動作特效噱頭,也沒有什麼兇殺懸疑的刺激元素。
但就是這樣一部成本極低的室內對話片,卻創造了一項金氏世界紀錄:世界電影史上被翻拍次數最多的電影。
截止2019年7月,《完美陌生人》的故事已被多個國家和地區翻拍過18個版本,其中西班牙和德國版沿用了義大利原版片名,韓國版叫《完美的他人》(),法國版翻譯成《無可隱藏》(Le jeu),還有中國版《來電狂響》。
除了這些在電影領域比較有影響力的國家,俄羅斯、希臘、土耳其、波蘭、墨西哥、匈牙利等國都以自己國家的語言進行了翻拍。
自原版上映至今,幾乎每年都有不止一個國家或地區重新拍攝這個故事。
最近,日本版《完美陌生人》也提上了日程。
日本版《完美陌生人》名為《大人的事情》(おとなの事情),海報顯示定檔2021年1月8日。
因為中國和韓國都已經拍過,所以遲來的日版非常值得期待。
從日版海報上可以看到「世界上被翻拍次數最多、18個國家和日本版來了」等宣傳字樣。
另外,美國版顯示的時間是2022年,由韋恩斯坦影業計劃翻拍。IMDb則沒有明確時間,只是說這個項目尚在開發中。
眾所周知,由於韋恩斯坦性侵案導致韋恩斯坦影業官司纏身,所以我們看到好萊塢主創和明星對這個故事的重新詮釋遙遙無期。
到底是什麼原因吸引全世界電影創作者都想來回答一下《完美陌生人》這個「命題作文」呢?
答案肯定是:共鳴
義大利導演兼編劇保羅·傑諾維塞創作的這個故事,簡直寫的就是我們自己。
朋友面前假恩愛的伴侶,隱藏在學校裡的同性戀者,剛結婚還分別出軌同事和朋友老婆的渣男,早已沒了激情各自聊騷的夫妻……
現實中的我們,誰沒有一個不可告人的另一面?
這不可告人的一面90%都藏在我們功能日益強大的智慧型手機裡。我們只能和我們自己的手機一起「狼狽為奸」,絕不能讓第二個人知道,哪怕是最親密的人。
表面上雲淡風輕、其樂融融,背地裡卻暗潮洶湧、曖昧不清。當手機裡的秘密向所有人公開,人與人之間脆弱的信任和虛偽的情誼瞬間見光死。
不管是多年的友誼地久天長,還是恩愛夫妻其樂融融,最後相互撕B弄得滿屋烏煙瘴氣,只剩下一地雞毛,估計老死都不相往來。
原版《完美陌生人》講了一個以手機為媒介,揭示謊言、不忠等人性陰暗面的故事。
而且所有對這部電影的解讀都停留在智慧型手機的雙刃劍效應,以及人性虛偽,男女關係脆弱等層面。
但是,如果我們只看到7個朋友基於手機裡的秘密撕B,還有男渣女婊這些表面現象,就把《完美陌生人》想得太簡單了。
因為僅僅是從朋友變成互相揭短、互相攻訐的狗血鬧劇,還不足以讓97分鐘的電影全程無尿點,更不足以引發這麼多國家電影創作者和觀眾的共鳴。
這個故事之所以引得各個國家如此多版本的翻拍,根本原因在於它把全世界中產階級面臨的生活難題暴露無遺。
電影通過手機暴露的秘密,涉及到的失業、對同性戀的態度、養老、子女教育、網絡色情、對生育的態度、網際網路衝擊傳統行業、有機食品、整形手術、心理諮詢等等一系列問題。
這些問題正是我們當下面臨的麻煩,也是引發創作者和觀眾共鳴的核心。
由於電影將這些問題分別設置在不同人設上,並通過一通通電話或一條條信息穿插展現,所以使觀眾迷失在劇情推進中。
本文對義大利原版《完美陌生人》中涉及的中產階層問題進行梳理,就能看出為什麼這部電影拍的就是我們自己。
第一對夫妻:比安卡(Bianca)和科西莫(Cosimo)
這對夫妻的人物塑造一個是寵物醫生,一個是計程車司機。
兩人是剛剛結婚一年的新婚小夫妻,還如膠似漆。從後面聚會時的對話得知,他們正在為造人做準備。
第二對夫妻:羅科(Rocco)和伊娃(Eva)
這對夫妻的人物塑造一個是整形外科醫生,一個心理諮詢師。兩人的感情不冷不熱,丈夫羅科一直在忍讓,努力維繫著夫妻感情。
他們在7個人中最早有孩子,女兒索菲婭(Sofia)正處在未成年的青春叛逆期。
媽媽伊娃擔心女兒的早戀問題,母女關係緊張,而父親羅科對女兒的教導比較開明。
羅科和伊娃這兩個人也是電影中這次家庭聚會的發起者。
第三對夫妻:萊勒(Lele)和卡洛塔(Carlotta)
這對夫妻關於職業的人物塑造並沒有說明,暗示萊勒的工作和法務有關,重點交代了他們是二孩家庭,丈夫萊勒的媽媽和他們同住,並幫忙帶孩子。
這一點為電影後面的婆媳關係和養老問題埋下伏筆。
萊勒和卡洛塔在出發去聚會前沒有什麼交流,更沒有像比安卡和科西莫那樣乾柴烈火,而是各自偷偷摸摸做著自己的事情,路上也在拌嘴,夫妻關係早已貌合神離。
出發前萊勒躲在洗手間假裝上廁所,其實是在看手機,但內容不詳。而妻子卡洛塔的行為更令人詫異,她在出發前脫掉了內褲。
除了這三對夫妻,眾人齊聚羅科家後第一個問起的都是佩佩(Peppe),並在背後議論佩佩的感情八卦,顯然這位佩佩和大家的關係都不錯。
佩佩的人物塑造是個體育老師。
但是因為佩佩到得最晚,離過婚的他也成了這些朋友背後傳閒話的躺槍目標。
這些朋友聽說佩佩最近新交了一個叫Lucilla(露琪拉)的女朋友,還以為他會帶來和大家認識一下。
但佩佩推說Lucilla生病不來了。託病,很顯然是塑料友誼之間放鴿子的常用理由。
佩佩來了之後,大家不能當面八卦,只能又閒聊起其他朋友的煩惱,無外乎都是情感問題、生活不易這些話題。
從他人生活的不幸中找平衡,也是中產自我安慰的一大法寶。
大家邊吃邊聊周圍朋友因為一條出軌簡訊而分手後,這次聚會的主人、同時也是心理諮詢師的伊娃提議大家玩個遊戲。
既然大家都在議論別人出軌找小三,自己都撇得很乾淨,都自稱聖人,那麼不妨今晚聚會時把接到的電話和信息都公開出來。
在伊娃的激將之下,大家都默默立起了flag,氣氛已經到這了,誰也不敢承認心裡有鬼。
接下來的劇情就是這7個朋友的秘密逐一爆出,而且越來越勁爆。
如果不算遊戲開始時羅科用女兒索菲婭手機跟科西莫開的玩笑,遊戲過程中7人一共接了15次電話或信息,多次爆雷。
按順序把這15次電話和簡訊羅列出來:
1. 佩佩的姐姐打電話跟佩佩說去其他城市私立學校工作的事,但佩佩不想去。
2. 伊娃的爸爸打電話跟伊娃說已經安排好一個知名整形專家的手術,由此引出伊娃準備隆胸的小秘密,而且尷尬的是她的丈夫羅科也是個整形外科醫生,只不過不是名醫。
在第三個電話或信息之前有一個小插曲。
因為萊勒每天晚上10點都會收到一個女網友(根據對話推測還是未成年幼女)發來的大尺度照片,所以萊勒趁佩佩去陽臺抽菸的機會,想讓只有一人赴宴的佩佩和自己換手機,但佩佩沒有同意。
3. 第三通電話是打給萊勒妻子卡洛塔的,有趣的是卡洛塔把這個人的電話存成賈伯斯,因為這個人是一個修電腦的小哥。
4. 在這個人畜無害的電話後,科西莫、羅科和萊勒都接到關於足球賽的通知信息,唯獨佩佩沒有收到,說明這些朋友在有些活動上根本不想帶佩佩一起玩,還把責任推給一個不在場的組織者朱利奧,但在背後傳佩佩的閒話卻挺積極。佩佩自己也說:「你們只有在缺守門員的時候才會找我」,結合剛才萊勒找佩佩換手機頂包,這樣的兄弟情非常諷刺。
5. 第5條信息是計程車公司調度員瑪麗卡發給科西莫的,大家包括科西莫的妻子比安卡都覺得沒什麼。但耐人尋味的是,羅科的老婆伊娃卻對這個叫瑪麗卡的調度員特別感興趣,原因在電影結尾才暗示出來,原來科西莫在和新婚妻子比安卡忙著造人的同時,還同時出軌了調度員瑪麗卡和羅科的老婆伊娃。
在第6通電話或信息之前,萊勒趁佩佩起身完成運動APP的任務時偷偷掉包了手機,由此引出後面更大的誤會。
6. 遊戲的第6條信息來自於佩佩的通訊軟體WhatsApp,是一張照片。而此時所謂佩佩的手機其實是萊勒的,這張照片也是那個幼女每天發給萊勒的豔照。
7. 就在眾人感嘆佩佩(其實是發給萊勒的)收到的豔照同時,萊勒的手機(其實是佩佩的)也收到一條簡訊,發件人叫盧西奧(Lucio),內容是問「你好嗎?」從人名看,顯然這個盧西奧是個男的。而且在回與不回、如何回復這條信息的討論時,佩佩非常激動地論述了自己對智慧型手機綁架人們隱私的態度。
8. 第8條信息羅科和卡洛塔幾乎同時收到,羅科收到的是度假酒店發來的預訂確認郵件,沒什麼問題。
9. 卡洛塔收到的第9條信息也是一條商戶發來的廣告信息,但發件方卻很微妙,是一家老年之家。看似一則無關緊要的廣告簡訊,卻讓卡洛塔的丈夫萊勒非常不爽。因為妻子從沒和自己說過想把同住的婆婆送去養老院,而且婆婆還在幫他們看兩個孩子。卡洛塔這樣暗中的心思確實很不近人情。萊勒認為這和去問墓地有沒有空位是一個道理。
10. 第10條信息正好是比安卡和大家一起自拍合照時收到。信息是比安卡的前男友發來的,內容也很勁爆。但這條信息是個煙霧彈,經過比安卡回電話解釋,這位前任只是想讓比安卡給一些感情建議。
11. 全片第11次電話響起是女兒索菲婭給父親羅科打來的。這段父女間的對話,堪稱父親對女兒即將失去貞操的最好回復,貢獻了當代電影史上一段經典臺詞,堪比《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最後那段父親對同性戀兒子的教導。在羅科當著眾人面和女兒交流完人生第一次這件事後,比安卡把羅科正在接受心理諮詢的事說漏了,和伊娃沒有找丈夫做隆胸手術一樣尷尬。
12. 羅科之後,萊勒拿著的佩佩的手機再次收到盧西奧的信息,而且盧西奧還迫不及待地馬上追來電話。盧西奧的這個電話是全片衝擊結局的開始,引爆了整個飯局。電話直接暴露了佩佩是同性戀。但因為萊勒此前為了掩護自己和佩佩換了手機,大家此時都很震驚,都以為萊勒這個二孩父親是同性戀。此時大家的矛頭都指向萊勒,但坐在旁邊的佩佩才是最難受的。因為他的朋友都不能接受他是個同性戀,更何況整個社會的態度。
13. 同性戀這個秘密剛爆出,科西莫的電話響了,是這個晚上的第13個。來電話的男人問科西莫她喜不喜歡戒指和耳環,然而戒指的確戴在比安卡手上,但比安卡根本沒打耳洞。這個耳環的主人導演已經暗示,就是羅科的妻子伊娃。注意電影1小時08分這個鏡頭,關於同性戀的秘密剛平靜下來,導演卻給了和這件事無關的伊娃一個撩頭髮露出耳環的鏡頭,為耳環的去向做了鋪墊。
14. 耳環這件事還沒完,第14通電話響起,還是打給科西莫的,而且是遊戲剛開始那個沒有回覆消息的調度員瑪麗卡。這通電話比佩佩的同性戀秘密還勁爆,科西莫把瑪麗卡搞懷孕了。再加上他和伊娃搞外遇,還有正室比安卡,又一個時間管理大師。怪不得義大利出租都要等很久,你也不知道司機正在和哪個情人調情。
15. 正當卡洛塔在衛生間安慰比安卡時,電影最後一條勁爆信息出現。剛剛還是眾矢之的的萊勒看到卡洛塔的信息,對方問自己的妻子有沒有穿內褲。卡洛塔的秘密也暴露了,作為一個二孩母親、熟女人妻,在網上和另外一個有婦之夫玩情色遊戲。
以上電影中各條信息和電話都是幾個人物分別交叉出現的,如果按組重新梳理,就能得到一個清晰的中產難題清單:
第1組夫妻 羅科和伊娃
他們兩個人遇到的問題還算比較輕,一個去看心理醫生,一個準備隆胸整形,但也都沒有大張旗鼓地公開。
心理諮詢和整形手術,一個作用於精神,一個作用於肉體,都是中產對現狀的一種不滿。羅科想要通過心理諮詢維繫婚姻,伊娃則想通過隆胸保持熟女的魅力。
這兩件事在社會上還是被很多人認為是不光彩或沒必要。
試想一下,如果你去看心理醫生或者去整容,周圍人是否會對你的精神和肉體產生一定的非議。
第2組夫妻 萊勒和卡洛塔
這對夫妻面臨的問題很典型,他們是個二孩家庭,正值上有老人要贍養、下有小孩嗷嗷待哺的時期。
尤其是養老問題在義大利等歐盟發達國家問題非常突出。這些國家早已進入老齡化社會,中國也正在步這些國家的後塵。
贍養老人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社會系統問題,其中就涉及到電影中展現的倫理情感與經濟效益的矛盾。
把老去的父母送去養老院,顯得非常不近人情,但大家平時工作又很忙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在中國,80後、90後這代以獨生子女居多,這樣就面臨一對夫妻最多贍養4位老人,還要同時照顧不止1個孩子的狀態,而且沒有兄弟姐妹幫忙。
另外,電影中妻子卡洛塔把夫妻之間失去激情,歸咎於婆婆與自己同在一個屋簷下,但同時他們又需要老一輩幫忙帶孩子,這個矛盾也很難調和。
第3組夫妻 比安卡和科西莫
導演沒有在片中給比安卡和科西莫安排什麼社會問題,他倆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男女關係上。
在大家吃飯聊天時,科西莫聊起網約車軟體對計程車的衝擊,算是他們揭示的一個社會現象。
網際網路對傳統經濟各部門的影響已經不可阻擋。
尤其是在歐盟國家,比如義大利的計程車系統,此前都是通過電話預約叫車,大街上不能招手攔車。但隨著Uber、Car-to-Go等出行軟體的興起,效率很低的電話預約模式顯得難以維繫。
第4個人 佩佩
佩佩遇到的問題也很尖銳,同性和失業。
因為他被學校發現是同性戀,導致已經工作了10年的學校不再和他續約,進而失業。
萊勒從勞動法角度安慰佩佩,說學校這樣做不合法。但佩佩最後出櫃時說,我無法在法庭上和法官、律師說我是同性戀。
僅僅假出櫃兩個小時的萊勒就已經感受到周圍人對同性戀的惡意。如果佩佩不隱瞞下去,恐怕他永遠也不會在學校找到工作。
歐美國家對未成年人性方面的保護極其重視,學校這種機構更難容忍同性戀佩佩。參考丹麥高分電影《狩獵》裡的情節,主角只是被冤枉的,但依然無法洗脫社會對他的偏見。
印象中我們覺得歐美國家對同性戀群體要比國內寬容,但是實際上那也只是西方宣傳的一些典型案例而已,大環境依然對這個群體並不友好。
電影《完美陌生人》中的7個中產階級遇到的問題,放之四海,也都是各個國家中產不願面對的艱難一面。
關於生活不易,很多人都喜歡引用《這個殺手不太冷》裡那句經典臺詞,人生「總是」那麼痛苦。
《完美陌生人》對中產階級另一面的揭露,就像卡洛塔脫掉的內褲,沒了那塊小小的遮羞布,一切都是那麼不堪一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