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還有三天生命」,這是2020年在B站大火的綜藝節目《說唱新世代》裡,25強選手們8小時創作任務中的一個選題。
面對這個選題,各位酷酷的RAPPER做出了
各種或傷感或溫柔或深刻的回答。
尤其是魚翅的《我是我最後的目擊者》
歌詞更是直指人心
印象中,這是第一次看到在一個綜藝節目中
如此坦然地討論死亡。
「死是一件不吉利的事」,這個觀念在中國似乎已經深入人心,似乎只要我們不提起它,它就不會發生,也無需面對。我們從小就習慣性的避諱,卻沒有意識到:死亡,每一天都在真真切切的發生。
據統計,每年約有5000萬人死亡,也就是說,每1秒鐘就會有1.8人死亡。這次的新冠疫情,每天的新聞中也反覆播放著病毒、隔離、死亡,這些高頻詞。大到親人離世,小到家中的植物枯萎,可以說,死亡這個課題,不是只有走到生命盡頭的人們才需要面對的。
死亡咖啡館由瑞士社會學家伯納德·克瑞塔茲(Bernard Crettaz)2004年第一次提出概念,這篇報導恰好被有心想做死亡主題活動的英國人Jon看到,並很快與伯納德取得聯繫並交流了自己的設想,在伯納德的支持下,2011年Jon在英國倫敦自己家中地下室創辦了第一場死亡咖啡館(Death Cafe),並將這個活動形式傳遞全球,歐洲的英、法、德、愛、奧、瑞典;美洲的美、加、墨;亞洲的日、韓等國相繼舉辦近萬場死亡咖啡館活動。
自2014年手牽手王瑩女士在上海發起第一場死亡咖啡館活動,及2019年培訓的來自全國各地的285位死亡咖啡館活動帶領人的學員們,至今在國內已舉辦活動超過三百場。
死咖活動的目的
提高人們對死亡的意識,以幫助人們充分利用有限的生命
去體會生命的意義。
死亡咖啡館談什麼
談 死亡!
可以是自己的個人經歷,亦或是所見所聞
也可以是家族的習俗、老家的傳統
更可以是自己的夢境,或者一本書、一部電影
死亡咖啡館用死亡打開死亡
用故事點亮故事,用生命遇見生命
【特別注意】
死亡咖啡館活動
不是心理諮詢
不是喪親輔導
不是宗教辯論或其他怪異的暗黑
不是心靈雞湯和所謂的正能量
所以,更不保證你來了
高興或感覺舒服
武漢死亡咖啡館第一場
【時間】
2020年11月7日(周六)
19:00-21:30
(18:30開始籤到,19:00正式開始;21:30結束)
【地點】
小樣咖啡
(武昌區合伙人大廈一樓)
【人數】
限 15人
(名額有限,請確保可以按時參加)
【費用】
44/人(含熱飲、甜點、道具)
學生(持有效學生證):33/人
【注意】
穿著寬鬆、舒適、溫暖的著裝
遲到超半小時禁止入場,視為自動放棄此次活動
拒絕空降,報名以繳費為準
拒絕鴿子,如有變動恕不退費
請自行轉讓活動名額
【帶領人】
武漢死亡咖啡館帶領人
武漢表達者聯盟理事長
受訓於上海手牽手第11期死亡咖啡館帶領人培訓
【活動預熱】
你可以帶著對以下問題的思考來到現場:
1、你為什麼要參加此活動?
2、準備一個你自己和死亡有關的故事
3、你期待參與本次活動有怎樣的收穫?
【主辦方】
武漢表達者聯盟
瑞碩卓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上海浦東手牽手生命關愛發展中心
死亡咖啡館
用死亡打開死亡
用故事交換故事
用生命遇見生命
點讚、在看、分享三連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