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責編/西安南叔
我從未想過,師大路會以這麼突然、意外和慌亂的方式離開我們。
2020年8月29日,隨著一紙通告,算是給師大路下了最後通牒。
根據通告上的內容來看,此次的拆除工程是針對師大路、陝師大二層磚混違建門面房,但熟悉的朋友都知道,師大路絕大部分的老字號情懷店都在些二樓裡,比如米屋石鍋拌飯、比如雕刻時光咖啡……所以如無意外,我們「情懷裡的那個師大路」將在2020年的9月跟我們正式說再見!
雖然這條路的門面拆除計劃在坊間流傳已經有好多年了,但也一直只是停留在「計劃中」,誰也沒有過這一天會這樣猝不及防的來臨。
作為一個少年時代成長於師大路的小孩兒來說,我突然覺得我的青春再也回不來了。同時無數的回憶像放電影一樣在我腦袋裡回閃……
「再也不能坐在雕刻時光窗邊看茂綠梧桐樹了」這家從清華和北大之間小胡同裡走出來的咖啡店,來西安第一站就選在了西安外國語大學和陝西師範大學之間的師大路,一開就是12年。 服務生來來回回的更替,附近的學子們一屆屆輪換,但那標誌性的綠底白字門頭、那窄窄的木頭樓梯、紅色幕布的窗簾、被包漿的淺木色桌椅、滿牆的舊書卻一直恆久的堅持在陣地……
圖源丨大眾點評@池蓮61
無論你什麼時候走進來,它都是那個熟悉的、可愛的、記憶中的空間和氣味。它早已經舊了,但舊的讓人舒服,它一點也不華麗,但是明亮乾淨。 每年六月以後,師大路上的梧桐樹開的茂盛又油綠,坐在雕刻時光的二樓窗邊,看著陽光從濃密的樹葉縫隙裡灑下,吹著空調聽著蟬叫,我可以發呆一下午。
圖源丨大眾點評@emaYOU
後來雕刻時光在西安開了很多店,但在情感裡我還是最喜歡師大路老店。
「再也不能坐在米屋的小桌子痛快的吃部隊鍋了」大概八九年前的師大路和吳家墳簡直瘋了一樣的開韓國料理,開店的,擺攤兒的,各種各樣,但時過境遷,現在留下來的就剩米屋了,從簡單的石鍋拌飯、到炸雞、到部隊鍋……
在現如今西安的韓國料理普遍人均80~100元的市場裡,米屋師大路店人均依然不過50。每年的冬天最冷的時候,我都會去師大路米屋點一個部隊鍋,咕嘟嘟的鍋燒著,光聽聲音就很治癒。
每次去吃部隊鍋,明知道分量巨大,但永遠都是眼睛大肚子小,永遠吃不到泡麵就飽了,永遠走的時候要打包帶走一堆,但永遠走的時候都特別滿足。
對於米屋的幾個老闆來說,師大路老店是他們的根。如今根即將要不在了,他們一定會很難過。我不知道要怎麼安慰他們,因為我覺得怎麼安慰都是蒼白。想來想去我也只憋出一句:各位多保重!
「再見師大路再也不見我的青春時代」關於師大路,當然不止有米屋石鍋拌飯和雕刻時光,還有中田川菜,還有花腰部落,還有京都肉餅王,還有晚上才出攤的炸串夾饃以及路口的霍姐壽司,甚至還有那個綠色的郵筒……
這些店也許在別人看來就是一個舊的、過時的小飯館,但對我、對這周邊幾個高校的往屆學子和所有青春時期成長在師大路的人來說,就是這些店組成了西安最文藝、最好吃的寶藏小路!這不僅僅是師大路,這更是我們的青春根據地!師大路記錄了我們的青春和成長,每次走在這條小路上,我的耳邊總是能想起年少時和朋友們的歡聲笑語,還有第一次約會時的緊張和羞澀,喝大時吐的那棵樹依然旺盛的生長著……
這短短幾百米的小路、無數人的青春根據地如今要被掩埋在歷史和灰塵裡了,這真的就像是一本厚厚的青春紀念冊即將被燒毀。那些青春的、荒唐的、美好的記憶也將只能永遠放在心裡了。
再過幾年,如果這條沒有了往日市井煙火、真的只變成了一條普通而又平坦的馬路,我們再看著它,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呢? 我不敢想。
來/說/說/吧/
一起聊聊你和師大路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