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04日,又是一年的五四青年節...
不變的是經典,不變的是BEYOND的《再見理想》,每一年每一個場景之下聽出來的感覺都不一樣,所以《再見理想》是經典的存在。
從孩提時代讀書開始,從小學開始老師就會讓我們在班上大聲的說出自己的理想,在那個生活在乾淨純碎的歲月裡面,我們的理想總是比拼的「高大上」,越牛逼的越高達約敢說,越高大上越覺得「驕傲」回首往事不是如煙,是每個人都有經歷的童年每個人都有個的夢想,在童年和夢想面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只是童年的經歷和夢想的起點和仰望的距離不一樣而已。
學校畢業後步入社會,幾乎每個人都在主動和被動間接受或者去改變命運,面對生活面對每天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還有壓在每個人身上的房子車子的壓力,似乎這個時候夢想和理想是件很奢侈的事,每天日復一日的忙碌夜晚無休止的加班,急衝衝的去趕公交地鐵,排隊的趕口吃的..快節奏的生活,似乎讓我們忘記自己曾經還有夢想和理想,更別說去追求了。有時候即使是別人覺得觸手可及的一部自己喜歡的愛車,一個給愛彼岸的房子都是那麼的遙遠那麼的遠不可及
如果現實將每個人打敗是這個高速發展社會的必然,麻木、醉生夢死、折騰、奔波.這是我們生活的全部的話,這是我們應該承受的生活,那麼孩子呢?
都說孩子是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未來,如果孩子的身上都沒有了夢想和理想,那憑什麼我們擁有未來?
如果說現實可以打敗我們每個人,無所謂了...但現實要是打敗了孩子,從小就奔著功利、現實、市儈絲毫沒有孩子的童真還要孩子漫無邊際的想像力創造力我們知道,這樣廢掉的不僅僅是當下,而是廢掉了我們的未來。
再見青春,再見理想....
汪峰的《再見青春》
我將在深秋的黎明出發。
伴著鐵皮車廂的搖晃。
伴著野菊花開的芬芳。
在夢碎的黎明出發。
再見 青春。
再見美麗的疼痛。
再見 青春。
永恆的迷惘。
雨會從記憶的指間滑落。
帶著血中曼舞的青鳥。
帶著風中悲鳴的草帽。
從燃燒的風中滑落。
再見 青春。
再見美麗的疼痛。
再見 青春。
永遠的故鄉。
再見 青春。
再見燦爛的憂傷。
再見 青春。
永恆的迷惘。
我曾隨迷失的航船沉沒。
陷入璀璨虛空的碎夢。
沉入亂欲冰封的深谷。
隨爛漫的星群沉沒。
我看著滿目創痍的繁華。
感到痛徹心扉的惆悵。
聽著心在爆裂的巨響。
陷入深不見底的悲傷。
再見 青春。
再見美麗的疼痛。
再見 青春。
永遠的故鄉。
再見 青春。
再見燦爛的憂傷。
再見 青春。
永恆的迷惘。
再見青春再見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