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幌到那霸,接近四個小時。
和好像是來北海道玩的一群在日駐留美軍一班飛機。無論是包裹著每個健碩身材的卡其色迷彩T恤,還是每人一個巨大卡其色迷彩行李包(真就這麼喜歡卡其迷彩唄),都完美展示了駐日美軍該有的樣子。不知道他們是不是真的喜歡這種裝扮,還是已經變成在日本的通行證一樣的存在,在自我接受的過程中這種文化符號不斷變化加強呢。
隔一個座位是一個金髮碧眼的小哥,可能他被旁邊人騷裡騷氣的裝扮吸引試圖有眼神交流,但大家都帶著口罩還是狗命要緊。
距離半個小時降落的時候開始能清晰看到下面藍綠寶石一樣的海,一塊塊琥珀色的島嶼,有的邊界鋒利,有的很柔和。
有村落和網格狀道路融化在寶石表面。
看到的剎那,腦子裡一直在想這個顏色是什麼藍,鈷藍還是群青,好像都不是。
看到的時候,就覺得花多久時間來都值得了。
路上電車很有特色
博物館也不錯
整個城市就是花的城市,非常非常美
屋簷上有很多奇形怪狀可愛的石獅子,很多人家牆角刻著「石敢當」,那霸和福州是友好城市,因為以前受閩南文化影響很深
首裡城被燒毀了,但是花沒有
疑惑為什麼衝繩大學是這樣,原來最好的應該是琉球大學,是我不懂,失禮
街道上的人們
無人島,很美但我有點怕
被拉到海邊的只有我和兩個小情侶,他們的背影消失在了這個石頭後面
荒野求生標準場景
太冷了馬上穿上了睡衣
對焦都看不起唯一帶的乾糧,行吧
萬座毛的海,好美好美好美
街拍大片——《當整條街只剩你和你的苦瓜茶》
什麼叫執著?
執著,就是你下飛機剛好聽見水族館從今日起閉館的鬼消息,還堅持幾個小時車來一趟
景好人好生活好
其他小動物
兩千元,說好不花還是花了
第二天,膽小鬼馬上去波上宮神社求旅行安全
講個鬼故事
真的有(窮)人一日兩餐衝繩そば+每晚豬蹄
提問:到底為什麼有人會拍這張照片呢?
以及今年第一次穿裙子
①渡嘉敷島衝繩そば小店的爺爺
渡嘉敷島是從衝繩本島當日能發往返的最近的離島,主打沙灘日光浴。去的當天天氣突然變差,快船直接取消了。但勇敢的留學生不能放棄,就坐慢船一個多小時晃了過去。
感想之前也寫了,美,冷,餓,沒人。
因為沙灘上鵝卵石太滑摔了兩跤,悽風冷雨下實在沒地方去又很餓的時候,發現了一家還在營業的衝繩そば小店,店裡的爺爺簡直閃爍著人性的光輝。
沒錯我又吃了衝繩そば,那天的尤其好吃。
點完菜後爺爺用黏黏糊糊的方言搭了好幾句話,實在聽不懂又無法裝聾啞。爺爺終於在懷疑我是智障之前,善意詢問你是不是日本人。可能觀光客實在太少了吧。然後爺爺抱怨了服務業真的很難做,還善意得把一隻軟軟的黑蜘蛛模型遞到我手裡試圖拉近距離,我想了10秒鐘後做作地把它扔到了桌上,今年hardest reaction。
②名護站車站遇到的另一個爺爺
名護換車回那霸的時候,站臺有唯二的一起等車的爺爺,和他確認了一下時刻表之後,我們上車後開始隨便聊天。爺爺一路上指著樹和街道,眉飛色舞給觀光客的講了很多傳奇,雖然這位爺爺日語標準很多,但歷史名詞太多我也沒聽多懂。
當時比較好奇的是關於美軍基地的問題,按照他的說法,即使是中部地區的少數當地居民也幾乎和美軍0交流,那霸也確實沒有見到幾個歐美人,小孩子們從小學到大學全部上自己的基督教學校,和當地人也不會來往。基地原來真的是基地啊。
還有關於衝繩人,尤其老一輩衝繩人對於日本本島歸屬感的問題,很好奇也問了他一下。爺爺說自稱「日本人」還是有點違和感,我還挺吃驚的。在他看來琉球文化和大和文化是兩種分得很開的文化,相比之下表現出了更親中(國文化)的一面。
在試圖理解他的感情的時候,我突然有一種奇異的感覺。在一般日本人看來,想搞dl的臺灣島之於大陸的關係是不是也被給予了一種,溫情脈脈的,理解的,鼓勵的眼光呢?或許更多。所以我沒有立場和資格去理解他,馬上閉上了嘴,沒有再問下去。不過回來之後買了幾本講衝繩的書感覺挺有意思,不贅述了,有興趣可以看《癒しの島、沖縄の真実》(野裡洋)和《日本人という自畫像》(ましこ·ひでのり)第四章。
爺爺下車後正好紅燈,他在站臺站了三四分鐘擺手目送我的大巴開遠,唉,爺爺問了我的名字,估計他也沒記住。我估計自己也記不住都沒問他姓什麼。當時留個郵箱就好了。
最近衝繩感染人數後來居上,爺爺車上沒帶口罩,感覺不是很警戒,希望他還好好活著。
③免稅店遇到的中國阿姨
因為還在免稅期內,買貴的非消耗品就想最後用一下護照。以往被中國人煩的要死的免稅店店員態度簡直讓人受寵若驚。
其中一家店給我結帳的店員名字很像少數民族,卻突然講起了中文。她跟我抱怨了一下日本店員的不通情達理,以及最近的各種煩惱。我第二天就要回札幌了,聽著還是覺得很溫暖。
忘了她是廣東還是福建人了,她說已經來了六七年,最近想回國。不知道回去了沒有。
以前沒有來過衝繩,但以熱門程度來看想像一下應該和東京大版也不會相距甚遠。因為疫情的原因,也許這次體驗到了前十年後十年都沒有的風景。
沖縄観光コンベンションビューロー(OCVB)6月24日報導稱衝繩5到8月觀光客比去年同期減少77.3%。根據7月28日信用調査會社の帝國データバンク與一橋大學共同調查來看,新冠第二波第三波發生的話,到明年6月為止九州衝繩地區破產公司將超過569家。
前段統計日本人四連休最想去哪裡旅遊的報導,衝繩還是第一位(北海道第二),前段時間因為案例激增,政府又不得不減少預定的住宿酒店的取消料金。其他地方也好不到哪裡去。
前段時間買了本發行不久卻危言聳聽的書《観光ビジネス大崩壊—インバウンド神話の終わり》(類似於觀光經濟崩潰訪日旅遊神話終結),全方位用數據證明現在日本觀光有多慘,以及批判了下依靠亞洲(中國)的觀光經濟體系。所有人都在批判,在提出無數個嚴肅的課題,未雨綢繆後疫情時代的生意怎麼做。但沒有人能斷言什麼舉措,責任太大了。
扯遠了,衝繩三月的情況是,除了那霸市內的國際通和首裡城,最遠到萬座毛有些日本本國遊客外,其他幾乎全滅。從那霸做中途停站的路線巴士,到最北的美麗海水族館用了四個多小時,巴士上人數不會多於四個。
尤其是從名護交通站轉小巴士到水族館的一路上,全程一個多小時,只有我和被太陽晃得睜不開眼的高齡民族司機通過後視鏡互相鼓勵。
體感渡嘉敷島到了百分之九十五店都關門的程度,有的完全降下幕簾,也有的只是立了一塊木板宣布短期停業,不知道店主們離開的時候是否對疫情何時收束有所預期呢。
寂寞的boats,因為五彩更加寂寞
對了,那個そば店的爺爺還讓我過幾個月到了夏天帶男朋友來玩,先不說男朋友的問題,不知道您店能不能堅持過今年了(垂淚
結束。總結一下,這是一趟未到其地先見其人,到了其地卻沒見到幾個人的旅程。衝繩真的很美,是中國北方長大滿眼沙漠霧霾的人想不到的美。雖然三月沒想像的暖和,但對於從冰天雪地北海道出逃者來說已經足夠撫慰了。
以及,觀光生果然到了著名觀光地衝繩無時無刻都找題材想著怎麼寫論文呢,但誰知道有的人以後要寫的竟然是傳媒論文呢?造化弄人(…
對於衝繩除了買東西場所和自駕遊路線我自認為攻略做的還可(尤其貧窮攻略),有能幫到的地方可以分享。
之前和十一一起搞那個公號沒繼續有點可惜,畢竟上面還有爛尾hs小說。當時沒有繼續寫的原因是感覺自己越來越言之無物了。一個正常升學,沒有經歷大型變故的大學生的閱歷是完全不夠寫出我想要的東西的(沒有想要變故的意思)。而且考慮到文章可看性的問題,變成華麗辭藻與堆砌式表達在寫我,不是我在寫它們,喪失意義了。
不過這個號好像也沒時間多更,就想什麼寫什麼吧。正文結束。
PS.最後是對後疫情生活的一點小感想,可康可不康,不過既然都康到這了康康就更感激了
鑑於認識到疫情嚴重性的三月還有人敢不要命跑衝繩,雖然一方面是個人選擇,一方面確實能證明在日本沒感受到太大的死亡危機(除近一個月)。
浪回札幌之後我開始了一個月的日夜顛倒生活。瘋狂攝入垃圾食品,進行不需要腦子的娛樂,在社交軟體上進行沒有營養的聊天,或者畫到凌晨然後放一缸水把自己泡進去看看會不會昏厥。四月初的時候轉換了下思路,突然想試試改成11-7早睡早起會不會輕鬆點,事實證明會的。以及從試著了解基礎哲學開始接納生活保持心情平穩也是一個辦法,適度就行。
最近聽了兩個國內教授關於國內疫情傳播/媒體倫理的講座。開始腦子裡擠滿了疑惑,聽到一半問題也少了一半,最後講到國家制度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後我一個問題都沒有了。
有選擇權是幸運還是不幸?
我不是小粉紅,但真的很愛中國,所以不知道。
所謂民主自由是不是真的自由?是哪方面的自由?
我也不知道。
之前一直跳不出相對主義的怪圈,縱然它的成立本身就有漏洞。我可以為所有人,殺人犯,搶劫犯,瘋子科學家,變態露陰癖找到他們的生活語言與自洽邏輯,但他們確實是不對的,是違反法律與道德的,是對別人造成困擾的。
東海大學姚仁祿教授一節設計與人文課裡提到,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是,人會在不傷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也保障甚至為別人謀求利益。可當我儘可能去讓自己感受所謂邊緣人的邏輯之後,突然感受到他們並不和我們共享一個社會規則。不在一個是非基礎上討論的話,討論是無效而且沒有意義的。
他們錯了嗎?某種意義上沒有。
我們錯了嗎?也沒有。
那誰錯了?
上千萬新聞和評論可以告訴我上千萬不同的答案。
正常的社會規則中很難孕育出跳出社會規則的人的。規則為管理人而由人制定,在規則內變動的是真正聰明的局中人,變動到規則外的就變成了警察局中人。
各種聲音聽多了會喪失自我,但不聽的話你甚至不會產生「自我」。許知遠一押し的名言是如果你不帶著偏見看世界,那麼你對世界根本沒有看法。
所有人都在強調「獨立思考的能力」,但真的存在「獨立思考」嗎?如果意識到不存在的話,在現階段要選擇哪個「思考模式」去活著呢?活在當下有價值嗎?有,那請告訴我當下有多遠吧。
這種掰開揉碎的糾結,葛藤,給青少年普世的心理建設,沒有書本和媒體積極去談。而快要步入中年的我還能年輕幾年呢。所以有些想法到某個階段進行不下去就必須自洽,回到還沒有這些想法之前。比如專注於學習和做飯,比如有些人看帥哥,比如有些人看脆皮鴨文學,比如看完帥哥再腦補脆皮鴨文學,快樂加倍。
隔離期雖然黑暗漫長但只是人生的一個階段?
了解了解,只是不相信世界上真的存在能完全說服人的一套邏輯——比如怎樣保持積極心態與調節自我。隔離看不見人還很痛苦的,甚至每天都能聽到兩柜子化妝品哭得振聾發聵(屁話dbq)。
就這樣吧,謝謝你看到這裡,晚安886。
希望你明天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