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學習和成長中,家長和學校最關注的問題莫過於近視,但往往忽略了另一個嚴峻問題:目前我國青少年兒童脊柱側彎的發病率高達20%。
什麼是脊柱側彎?脊柱側彎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脊柱側彎醫學上又稱為脊柱側凸,是指脊柱的一個或者數個節段的冠狀面(左右方向)上,偏離身體中線向側方彎曲,形成一個帶有弧度的脊柱畸形,通常還伴有某個或者幾個節段的旋轉、前後移位等。
中醫認為該病屬於「骨錯縫」的範疇,在頸椎、胸椎和腰椎都可能發生,脊柱側彎主要指脊柱的小關節紊亂。
人的脊柱就像房子的承重結構,負責支撐人體的大部分力量,坐臥跑跳等運動均依靠脊椎的支撐,具有支持軀幹、保護內臟、保護脊髓、負重減震和進行運動的功能。
正常的脊柱並不是直的,而是在頸部、胸部、腰部從上到下有三個生理彎曲,除此之外,脊柱出現後突、側彎、強直、前屈等則是異常現象。脊柱分布著支配內臟的諸多神經,脊柱問題會引起一系列全身相關疾病。
脊柱側彎大多與孩子長時間坐在書桌前且書寫姿勢不正確有關,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長期用電腦、躺在床上玩手機、窩在沙發上看電視,長期睡柔軟的床等。長期的不正確姿勢,導致骨盆旋轉和髖關節緊張,骨盆會帶動脊椎旋轉,脊椎左右兩邊的軟組織被動失去平衡。久而久之,肌肉力量不平衡,就會造成腰背部肌肉勞損、腰椎間盤突出、體態改變等問題。
臨床表現:一般來說,脊柱側彎好發於7—14歲的青少年兒童,兒童期因為孩子韌性好,潛在病情往往不易察覺,到十多歲開始出現症狀。
(1)側彎節段脊柱偏歪:側彎節段關節壓痛,多為1側,少數2側均壓痛;側彎階段附近菱形肌、斜方肌等的條索、痙攣,並伴有明顯壓痛;少數可見前屈或側身時疼痛。
(2)側彎角度較大,壓迫周圍結構:壓迫到心肺,會出現胸悶、心慌、氣短;刺激肋間神經引起肋間神經痛;部分可能引起脊柱水平面有關臟腑的反射性疼痛。
(3)其他症狀:高低肩、長短腿。
治療
1.西醫:支具固定,或者手術矯正。
2.中醫骨傷通過脊柱正骨調衡配合功能鍛鍊治療脊柱側彎有效、無創傷,無毒副作用,有利於孩子身心發育。
預防
1.保持正確的站姿、坐姿及睡姿。
2.不能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不變。比如:課間休息要起來活動一下;看書、看電腦每30分鐘需要休息下;不能長時間躺在床上看書、玩手機。
3.控制體重,不能過於肥胖,增加脊柱的負擔。
4.堅持鍛鍊,強化腰背肌肉力量。
5.合理營養。
脊柱側彎
側彎角度
脊椎全貌:前面觀、後面觀、右側面觀。
編輯:秦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