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忍的《踏血尋梅》

2021-02-06 敬曾點

早已不記得是什麼時候看的這個片子了,但記得當時就有寫點東西的想法,文件名都取好了。春天過完是夏天,而轉眼間秋天已逝,來到結冰的季節,當初的word文檔還停留在僅僅一個題名上。

看到這個空蕩蕩的文檔,我明白,這麼長時間沒有刪掉是因為我確實對《踏血尋梅》印象深刻,感觸頗多,我也一定會寫點什麼,留給以後的自己,提醒自己,看一部好的電影絕不僅僅是時間、感官上的享受,它們更大的意義在於不斷引導、修正和完善個人的價值觀。

最近看了一個片子,《殺死一隻知更鳥》,因為一些客觀原因並沒有完整的看完,有不少莫名的地方,所以決定先下載文字版看看,再重新、認真的去看電影版。比較老的一個片子了,還是黑白的,但它傳達出來的價值觀我覺得可以受用一生,一點都不誇張。這個等之後再寫,先說說《踏血尋梅》,不然冬天也會很快過去的。

雖然獲獎的也不盡然都是佳片,但不會差到哪裡去,兩岸三地的幾個重要華語電影獎評選就像一個篩子,幫我們從芸芸之中精選出優質的作品,即使其中會有不合口味之處,但大部分是能讓人滿意的。

我就是通過香港電影金像獎才知道《踏血尋梅》的,在我看來,金像獎評委們的專業與眼光是要高於大多數人的。即使是專業的電影網站,例如《豆瓣電影》和《時光網》,亦或者專業的電影雜誌,像《環球銀幕》,都不可避免的會受制於它們的局限性。當然,自己的判斷也非常重要,不能盲從,不過自身的局限性也是一個問題,嗯,似乎都是廢話。

影片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以前的一件往事,概括起來就是講一個花季少女之死。

現在以價值觀作為參考來分析花季少女王佳梅為什麼會有那麼一個在我們看來很悲慘的凋謝。先從價值觀中分引出三個種類:家庭觀、事業觀和愛情觀。個人理解,這三個方面的價值坍塌是王佳梅死亡的根本原因和必然原因。



佳梅本是一個清純的湖南妹子,姣好的面容、花一樣的年紀加上可愛的性格,天使一般。然而父母感情的破裂導致佳梅不得不離開熟悉的環境跟隨母親移民香港,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組建一個並不怎麼和諧的家庭。

繼父是香港人,癱子一個(這也是佳梅母親移民的代價),雖然人不壞,但幾乎沒有任何感情交流,所以缺乏父愛的佳梅難過、寂寞時經常給遠在湖南的親生父親打電話。影片並沒有很俗套或者說比較直白的表現佳梅與父親的感情,幾通溫馨的電話足以表明佳梅對父親的想念,而這種感情是繼父永遠無法給予的。

佳梅母親其實自己也舉步維艱,不然以她的姿色絕不甘心通過嫁給一個癱子來換取移民。舞友錯把自己女兒值錢的耳墜當做廉價的仿品送給佳梅母親,然後轉送給佳梅,佳梅很喜歡,不僅是物質上的,更是精神上的。醒悟過來的舞友向佳梅母親討還耳墜,佳梅母親只好給佳梅做思想工作,而此時年少氣盛的佳梅感覺很不理解,她很憤怒,不僅有被戲弄的恥辱也有為家境貧寒感到絕望。最後以一巴掌收尾,母女情分差不多到這就有名無實了。



我想佳梅生氣絕不僅僅是因為一對耳墜那麼簡單,也不單單因為窮,根本原因是她懷念以前的家庭,對父母的分開抱有怨恨尤其是對母親,所以一件小小的事情直接引發了血緣關係的破裂。雖然還有一個年紀相仿的姐姐,關係也不錯,但似乎彌補不了小姑娘對父愛母愛的渴望,對和睦家庭的嚮往。可以說佳梅的家庭觀已經破滅了,支撐她生活下去的最有力的支柱——家庭,先一步倒塌了。

之所以說佳梅生氣與家庭窮困的關係不大是因為初到香港的她是有事業抱負並且付諸行動的,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提高家庭的經濟狀況。她夢想當模特,身體條件的不足(不夠高)只能讓她去做模特助理,穿著高跟鞋跑不快被批評後她光著腳在大街上拉客戶、做調查,辛苦工作一天後拿著微薄的報酬,很心酸。






接著去快餐店打工,雖然努力工作但短時間也改變不了現狀,而且還受到環境的影響,一同打工的小姐妹們通過「援交」獲得物質上的回報,花枝招展的印襯下佳梅顯得尤為樸素,在笑貧不笑娼的大環境下佳梅動搖了,終於踏上了「援交」的不歸路。很顯然,上述的情況不足以成為佳梅放棄自己的理由,甚至還很牽強,但佳梅也只是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而已,沒文憑、沒身材的她在現實的大城市中能獲取的報酬與理想相差甚遠……編不下去了,都是藉口,就是佳梅自己不夠堅定吧,親手推倒了第二根支柱——事業。

話說長得好看的姑娘只要放棄原則來錢還是挺快的,不久佳梅就買到了當初讓自己受辱的同款耳墜。除了報復性的愉悅我感覺不到她真正的喜悅。這個世界很奇妙,帶有感情的物質能給予人無限的美好心情與懷念,這是單純花錢買來的物質永遠無法比擬的。



調侃說妓女犯下的最大錯誤就是愛上嫖客,佳梅不幸成為其中一員。有個年輕的嫖客長得很帥,佳梅愛上了他,並成為了他的女朋友,當然,這都是她自認為的。其實那個嫖客是個人渣,已經有女朋友了,只是想一直免費嫖而已,一個喜歡嫖娼的男人怎麼可能是好男人嘛。終於有一次,長得帥的人渣與佳梅的關係被人渣女友懷疑了,並以此威脅分手,人渣彰顯本色,打電話喊佳梅過來當面給她女朋友解釋,說他們只是一般性的路人朋友。這次受辱給佳梅打擊很大,僅剩的支柱——愛情,也坍塌了。從此,佳梅如同行屍走肉一般活在世上,了無生趣,並在一次援交的過程中誘導嫖客掐死了自己,剝皮、分屍。

影片開頭,通往香港的列車上,坐著青春懵懂的王佳梅,一張乾淨、清澈的臉一直盯著窗外,也許,窗外有她期許的夢,那時的她,經歷的應該是自父母離婚後最最美好的時光。




佛是一種信仰,耶穌也是信仰,而對於非宗教人士的我們來說,也許價值觀就是信仰。先是慢慢培養自己的價值觀,然後不斷修正、完善它,最後就是堅守,我覺得它就是人活著的一口氣。

隨著家庭、事業和愛情三個最重要支柱的相繼坍塌,王佳梅也丟失了自己的價值觀,她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了,也不知道自己活著到底有什麼意義,活著,很難受。所以也就不難理解那個殺害她的兇手面對警察的詢問時說出來的話了——你真的那麼想知道我為什麼會殺了王佳梅?我覺得你想多了。我一點也不討厭佳梅。我怎麼會討厭佳梅?我甚至喜歡上了她。我完全不討厭女人,我討厭的是人。我不想佳梅是人,所以我殺了她。但是我不知道,我還多殺了另一個人。兇手也是一個被欺騙感情的孤獨男子,活的如同行屍走肉。

這部電影當然不止我這麼淺顯的分析那樣,主線還有兇手和警探兩條,以及若干容易被忽視的隱線。兇手為什麼會那麼冷靜的殺人、剝皮、分屍和拋屍?郭富城飾演的警探生活中為什麼那麼痛苦?離婚後他的女兒以後會變成下一個王佳梅嗎?佳梅姐姐肚子裡的孩子父親又是誰?

我相信,一部能引發觀眾去思考的電影就是好的電影,看完這種電影的感覺就像看一本很厚的書,翻過最後一頁後,很滿足的合上。

 

2016年10月31日 yeying

2019年4月3日修改

相關焦點

  • 《踏血尋梅》:彌足珍貴
    《踏血尋梅》是一部深刻、悽涼、悲憫的影片,但其「深刻」遠勝於「悽涼」和「悲憫」,博取同情並不是主旋律。《踏血尋梅》因「深度」變得立體,更因為導演翁子光以人文角度切入,使《踏血尋梅》變成「重口+懸疑+關愛」的複雜警匪電影,不同於往常的類型影片。
  • 踏血尋梅
    《踏血尋梅》改編自2008年香港真實發生的殺人碎屍案,死者王嘉梅相信被人殺害後被殘忍肢解,並流傳著部分人骨被混入街市出售的說法。事件在香港引起很大轟動。電影中,十六歲的援交少女遭人殺害,屍體被肢解,內臟被衝進下水道,頭顱被扔進大海。電影被分為三個部分,「尋梅」、「孤獨的人」和「踏血」。
  • 踏血尋梅生而為人,對不起
    如果你關注香港電影的話,那麼這部《踏血尋梅》大概是2015年最好的香港電影。《踏血尋梅》海報2016年,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因為一部涉及果凍的片子《陳奕迅》而被大陸封殺,而這一屆金像獎最大的新聞,本應是狂攬12項提名,並且最終獲得包括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七個重要獎項的《踏血尋梅》。
  • 春夏秋冬,踏血尋梅
    在跨越兩個不能自給自足的季度之後,她遇到了改變她命運的劇組和電影——《踏血尋梅》。  她沒有告訴人們她是因為何種機緣巧合接拍到《踏血尋梅》的,但結果顯示她成功了。曲折的過程在成功的結果面前總是顯得無關緊要。  但從流傳出來的信息匯總來看,這並不是一個完全靠運氣而成功的新晉影后。當同齡人還在大學校園混日子的時候,影后已經在闖江湖了:當書模,演電視,當網紅。
  • 《踏血尋梅》:下輩子別做人
    《踏血尋梅》應該是2016年最好的華語罪案片。
  • 電影在線丨你們要的《踏血尋梅》資源!
    《踏血尋梅》一部改編自「香港深水埗援交少女碎屍案」的香港電影引起了轟動,此片的香港金像獎橫掃一大片獎項。要資源請假微信:linqiang4786《踏血尋梅》有兩個版本,一個是院(yan)線(ge)版,一個是導演剪輯版。導演剪輯版分4個段落,《尋梅》,《孤獨的人》,《踏血》,和《看得見風景的房間》它的攝影師也是大有來頭——王家衛的御用攝影師杜可風,他的作品有《春光乍洩》《重慶森林》《花樣年華》等等。
  • 《踏血尋梅》:體現現實的社會意義
    雖然網上已經充斥各種解讀《踏血尋梅》的文章,但仍然很想拿出來談一談。懷著驚悚懸疑片的期待看完了,卻發現既不懸疑也沒有想像中的驚悚,是一部非常有本土氣息的港產文藝片。這部獲金馬獎9項提名,橫掃金像獎的港產片,我們來看看究竟它好在什麼地方。
  • 援交凌遲碎屍,三級片《踏血尋梅》橫掃香港電影金像獎
    昨晚,《踏血尋梅》摧枯拉朽般奪下7個金像獎,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新人,拿走全部表演獎項不說,還順帶拿走最佳攝影和最佳編劇。
  • 《踏血尋梅》獲金馬9項提名 郭富城爭影帝獎座
    《踏血尋梅》獲金馬9項提名 郭富城爭影帝獎座 《踏血尋梅》海報  在第52屆金馬獎公布的入圍名單中,《踏血尋梅》一躍成為熱門電影,以9項提名從427部影片中脫穎而出。
  • 《踏血尋梅》是一部怎樣的三級片?
    要說最近最受關注的一部華語片,必須是《踏血尋梅》。
  • 《踏血尋梅》,致命的「交易」
    2016年,第35屆香港金像獎,《踏血尋梅》囊括了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最佳女配,最佳編劇,最佳新人等等很多個最佳,成為那一屆金像獎的最大贏家。為何一部暴露,色情,血腥的三級片能夠獲得如此多的獎項,會引起那麼大的轟動?
  • 援交碎屍的三級片《踏血尋梅》導演加長版
    本期資源 請回復「踏血尋梅」0lm.com
  • 踏血尋梅:郭富城成功封帝,電影背後的真實故事駭人聽聞
    2016年4月3日在香港舉行的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中,「四大天王」之三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都入圍最佳男主角的提名,而郭富城和張學友都被視為影帝大熱,不過最終還是五次提名影帝的郭富城,擊敗了六次提名影帝的張學友,笑到了最後,郭富城先後五次入圍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憑藉電影《踏血尋梅》,令他首次躋身影帝寶座。
  • 電影《踏血尋梅》:真實事件改編,郭富城憑該片封帝
    2016年4月3日在香港舉行的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中,「四大天王」之三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都入圍最佳男主角的提名,而郭富城和張學友都被視為影帝大熱,不過最終還是五次提名影帝的郭富城,擊敗了六次提名影帝的張學友,笑到了最後,郭富城先後五次入圍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憑藉電影《踏血尋梅
  • 《踏血尋梅》最讓人心痛的,不是血腥的畫面,而是兩顆孤寂的靈魂
    似乎可以來談談《踏血尋梅》這部電影了。在影院看完影片出來已凌晨時分,我發了一條朋友圈:「你們人類太可怕了,為什麼要拍這麼虐的電影!」當時其實有很多觀後感期待分享,但考慮到多數朋友未能看到此片,說得太多也未必能引起共鳴,反而有劇透之嫌。隨著4月28日以後《踏血尋梅》DVD版的推出,網上對該片的資源已不難尋覓,可以來講一講這部影片了。
  • 【電影】踏血尋梅(2015)
    《踏血尋梅》用段落式的方法,分為《尋梅》、《孤獨的人》、《踏血》與《看得見風景的房間》。前三個部分,分別以旁觀者警察、受害者佳梅、施害者子聰的角度來看案件。幕後拍攝片中郭富城飾演五十多歲老差骨,角色的老年裝扮需要白髮駝背、帶著老花眼鏡。郭富城坦言說這是他入行以來的最老造型,為了入戲,他必須蓄鬚染髮運動減半。
  • 「又文藝又殘酷」, 從《踏血尋梅》到《風再起時》,翁子光的電影美學
    這部電影叫《踏血尋梅》,它的編劇及導演叫做翁子光。翁子光獲金像獎最佳編劇獎 在這部電影之前,翁子光在業內並不出名,但他的電影才華,早在10年前已嶄露頭角。翁子光從1998年起參與電影及電視的中期製作,擔任電影製片。2001年成為影評人。2005年首次導演紀錄短片《鯉魚門》。
  • 《踏血尋梅》的這些缺點,是否被你們故意忽視了?
    虹膜之前曾多次討論《踏血尋梅》,今天推送的是開寅的文章,它對這部影片有很多肯定之處,亦提出了一些質疑。《踏血尋梅》之所以獲得如此高的關注度,除了在2016年香港電影金像獎上斬獲眾多獎項以外,更多的是因為它是近年來少見的涉及陸港題材的嚴肅電影作品。
  • 郭富城首奪影帝 踏血尋梅改編自真實肢解命案
    「第三十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4月3日在香港尖沙咀文化中心隆重舉行,郭富城終憑《踏血尋梅》首次登上影帝寶座,此前曾先後五次獲提名,影后則由同片的內地90後女生春夏爆冷奪得。《踏血尋梅》獲13項提名,共拿到七個獎,導演翁子光拿到「最佳導演」,敗給《智取威虎山》徐克,第三十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則為《十年》。
  • 踏血尋梅:王佳梅與春夏
    《踏血尋梅》對人物的表現太符號化,太虛。導演在努力講述一個正在美好青春期的女生,因為得不到人的關注,而最後走向拋棄生命,但我完全感受不到悲劇的力量。究其原因,佳梅這個人物毫無掙扎,完全是隨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