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2020年牛熊股:最牛大漲14倍、最熊大跌90% 基因圖譜大曝光

2021-01-17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解碼2020年牛熊股:最牛大漲14倍,最熊大跌90%,基因圖譜大曝光

回顧2020年的A股市場,經歷過挑戰,也迎來了珍貴機遇。風雨過後,曙光初現,2021年,令人更加期待。

2020年12月31日,A股繼續紅盤收官。滬指全年上漲近14%,深成指累計漲幅逾38%,創業板指全年大漲65%,創下2015年以來最大年漲幅。與2019年相比,2020年A股市值增加(剔除2020年上市新股)15萬億元。按照2019年底股東戶數1.84億戶簡單計算,每個股票帳戶平均市值增加約8萬元。

從個股漲幅來看,在3743隻個股(剔除2020年上市新股、停牌股)中,有超過一半的個股年漲幅為正,共計2003隻;股價翻倍的「大牛股」有270隻;「2020牛股之王」由英科醫療(300677.SZ)當選,年漲幅超過1400%!

與2019年的普遍上漲對比,2020年分化趨勢明顯,優質個股更受市場青睞。優質個股都在哪?21投資通分析了2020年牛股TOP50後發現,有27隻股屬於這些「牛氣滿滿」行業:

1. 醫藥生物:關注度空前提升

2020年,新冠疫情對全球市場都造成了巨大衝擊,對A股市場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疫情的爆發意外盤活了體外診斷試劑(醫療器械)、疫苗(生物製品)、口罩(醫療防護類產品)等相關細分市場。更重要的是,這次疫情還讓社會對醫藥的關注度得到空前提升,資本市場情緒反覆發酵。

2020年申萬醫藥生物指數累計上漲超過52%,在申萬28個一級行業中排名第六;個股方面,366隻醫藥股中有39隻錄得翻倍收益,且大部分是疫情相關個股;2020年大漲14倍的牛股之王英科醫療(300677.SZ),正是2020年醫藥板塊的最佳代表作。

展望2021年,由於疫苗接種有待全面鋪開,加上新冠病毒具有一定變異風險,因此疫情反覆的市場預期可能會在中短期內持續。在後疫情時代,醫藥板塊還有可能出現結構性機會。

2. 食品飲料:實現「戴維斯雙擊」

2020年,食品飲料行業在疫情等眾多不確定性下,有著最為確定的業績和預期,這條優秀賽道的多家優質公司展現出極強的抗風險能力,實現了「戴維斯雙擊」:在低估值修復和淨利潤增長的合力下強勢走高。

2020年食品飲料板塊的漲幅超90%,位列第三。個股方面,休閒食品個股表現較好,白酒以及部分次新股漲幅居前,貴州茅臺(600519.SH)、海天味業(603288.SH)等股價更是創下歷史新高。

展望2021年,宏觀上預計消費需求會保持復甦態勢,食品飲料多數子行業繼續回暖;微觀上可能出現的投資新機遇,一是消費升級速度加快,二是營銷渠道進一步多元化、數位化(社交電商、社區團購、網絡直播等)。特別提醒,高估值是2021年食品飲料板塊不可忽視的問題。

3. 電氣設備:動力強勁,將近翻倍

近年來社會電氣化程度逐步提升,電氣產業總體上一直保持平穩增長,而且在新能源發電、新能源汽車、智能製造、智能電網、數據中心等新興應用領域不斷擴展,豐富的新生力量為電氣產業的發展強力「續航」。

2020年電氣設備板塊大漲超96%,將近翻倍;電氣「大牛股」陽光電源(300274.SZ)、錦浪科技(300763.SZ)的漲幅都超過了500%。

電氣設備是「中國製造2025」的十大重點領域之一,未來國家戰略對電源和電網的建設投入將持續增長,電氣設備的市場需求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相關製造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4. 機械設備:需求持續旺盛

2020年國內經濟韌性十足,經濟增速成功「轉正」,製造業作為重要經濟支柱,盈利狀況不斷改善,給中遊機械設備帶來了持續旺盛的需求。

機械設備板塊2020年漲超31%,有超過26隻個股股價翻倍,其中表現最好的上機數控(603185.SH)上漲了近7倍。

在2021年經濟復甦,製造業回暖,主動補庫存等利好影響下,機械設備的景氣度有望繼續向好。此外,海外疫情難以改善,導致部分國際訂單向國內轉移,企業選用國產機械設備的意願有所提升,市場寬度進一步擴展。

回顧完2020牛股之後,2020年的熊股爆雷事件也值得深思。

1、市場劇變,連年巨虧

*ST環球(600146.SH)是2020年跌幅最大的個股,大跌超過90%。

公司在2016年收購美國環球星光,向時尚綜合消費轉型後,業績一度大幅增長。但好景不長,美國核心市場發生急劇變化,受環球星光虧損以及商譽減值影響,公司在2018、2019年都出現了巨幅虧損,分別虧損18.3億元和2.99億元。2020年,由於出售資產,*ST環球業務規模縮小,但三季報顯示公司經營沒有任何改善,依然未能擺脫虧損。

2、盲目擴張,轉型失敗

2020年跌幅第二大個股*ST天夏(000662.SZ),前身為索芙特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原為精細化工、化妝品製造等,業績較差,2010年-2015年連續6年虧損。公司在2016年收購天夏科技,進軍智慧城市領域,並更名為天夏智慧。但研發投入逐年減少,同時壞帳比例過高,後來連續遭遇資金鍊斷裂,子公司破產,商譽計提巨額減值,再更名*ST天夏。目前由於收盤價已低於股票面值,存在被終止上市交易的風險。

今年累計跌幅第八的*ST拉夏(603157.SH)因採取直營模式盲目擴張,帶來人工、租金等成本上漲的壓力,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為負值,2020年正式披星戴帽。

3、弄虛作假,違規操作

2020年10月,曾經的衛星王者*ST華訊(000687.SZ)自查發現,全資子公司南京華訊利用虛假合同虛增2016年度、2017年度營收及淨利潤,虛增收入5.1億元、利潤1.5億元,令連年虧損的*ST華訊雪上加霜。

ST八菱(002592.SZ)因子公司違規對外擔保4.66億元被ST。同時,公司因計提資產減值、商譽減值及參股公司大額虧損,2019年虧損4.06億元。

爆雷過後,真正有實力的優質企業,尚有能力扭轉乾坤;但經營不善的企業,股價可能從此一蹶不振。以下的2020十大熊股(剔除停牌股),他們還有翻身的機會嗎?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作者:研究員畢永豪,葉映橙 編輯:丁青雲)

相關焦點

  • A股2020年牛熊股:最牛股漲14倍,最熊股跌得有點慘
    總算結束了「多舛」的2020年,讓不少人鬆了一口氣!不過對於股民來說,2020年大多數應該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穫,尤其出現多隻10倍股。當然,對於個別投資者來說,心情也有些五味雜陳,畢竟2020年退市股數量創出歷史新高,更有仁東控股這樣漲10個月、最後2個月遭「秒殺」的極端案例。
  • 中國股市:「七年之癢」牛熊輪迴!3600點能否迎來新起點?
    股市也是一樣,從漲到跌,從跌到漲,一輪又一輪,A股是在牛熊交替中反覆輪迴,雖然歷史不會重演,但驚人的相似。「七年之癢」牛熊輪迴!回顧歷史上的牛市,最相似的就是牛短熊長的格局,這也是A股最大的特點,上過一次真正的大牛市,還是在2014年。到現在,已經經過了七年的一個時間,市場也經過了5年長周期的調整,2016年以來,A股市場也發生了迅速變化。
  • A股是牛還是熊?兩大信號已揭露後市真正走向!
    A股是牛還是熊?兩大信號已揭露後市真正走向!歷史上券商板塊從低位大漲之後再大跌進入熊市的次數是極少的,每次券商板塊大漲都是牛市開啟的信號,春江水暖鴨先知,券商持續猛漲在於有基本面支持,利好消息推動下引起的板塊持續向好,引起的股市不斷走強,更重要的是券商板塊的籌碼都在超級機構手裡,它們拉升券商的大漲往往是對大勢的認可,自然也就告訴投資者市場當下的方向。
  • 今日42隻個股跨越牛熊分界線
    摘要 【今日42隻個股跨越牛熊分界線】到目前為止今日有42隻A股價格突破了半年線,其中乖離率較大的個股有全築股份、金智科技、達安基因等,乖離率分別為8.91%、6.42%、3.69%;深圳能源、上海石化、貴陽銀行等個股乖離率小,剛剛站上半年線。
  • 「熊三」地天止步五連板 「熊大」仁東控股十連板還壓...
    臨近年關,兩市成交量持續萎縮,市場整體承接意願不強,而前期積貨已久的莊股為了出貨也開始不計成本的狂砸「一字板」,引發市場集體圍觀。 熊大熊二排排坐 熊三走出地天板要說「熊家三兄弟」,那非仁東控股、朗博科技、大連聖亞莫屬。
  • 全世界最牛的和諧家庭——博恩熊一家
    以這個熊家庭為主角,博恩斯坦夫婦創作了一系列情境教育繪本,內容涵蓋學習勞動、道德修養、行為習慣、飲食健康、心理建設、愛心孝心、人際交往等孩子成長的方方面面。 從1962年第一個熊家庭故事誕生以來,博恩熊系列已經有200多種,其中有35種被《出版人周刊》列入最經典的250種童書,有15種被選入最經典的100種平裝童書。
  • 復盤2020年A股:實體經濟支撐下的牛熊邏輯
    其中,市值增長最為顯著的行業是受益明顯的食品飲料行業,增長規模達3.64萬億元,市值規模由2019年第五位上升至2020年的第二位;其次是醫藥生物、電氣設備、電子等行業,市值增長規模均超2萬億元。值得一提的是,疫情受益股英科醫療(300677.SZ)以1428%的年度漲幅,奪得2020年最牛個股(剔除新股後)頭銜。
  • 跌宕起伏的K線圖:講述穿越牛熊的蓬勃力量
    即在滬市開市後的不到兩年內,指數已大漲超過13倍。首輪牛市的觸發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無疑是政策支持下老百姓投資需求的噴薄而出。  在滬指最初兩年的K線圖上,1992年5月21日的一根長陽尤為突顯,它也反映了當時政策因素對市場的極大影響。  對股票漲跌停幅度的調整是交易所早期調控市場的重要手段。
  • 穿越5年牛熊、淨值不斷新高,究竟有啥秘訣?這位90後娃娃臉私募掌門...
    對於「90後」,大家的第一反應可能是初出茅廬的職場新人,他們做私募靠譜嗎?今天要講的這位「90後」可不簡單,他創立的私募公司,是為數不多的旗下產品經歷了2015年股市大幅回調後,仍能安然無恙並不斷創出新高的私募公司之一!擇時 VS 擇股,誰更重要?
  • 上市首日股價漲超90%!稻草熊的成長性幾何?
    截至收盤,稻草熊報10.78港元,大漲83%。稻草熊娛樂董事會主席兼CEO劉小楓在上市儀式上發言此前,稻草熊的全球公開發售獲得了眾多機構和散戶投資者的熱捧,也預示了上市後其股價將有優異表現。其香港公開發售共獲得超403倍融資認購,足見投資者的認購熱情。
  • 一周20大牛熊股:凱撒文化10天9板遭監管重點監控
    (原標題:透視一周20大牛熊股:透視一周20大牛熊股:10天9板遭深交所重點監控,大股東也減持了,這隻妖股要「涼涼」?)
  • A股進入「瘋熊」模式,明天行情該如何?
    可以發現,今天的市場風格變化很大,漲幅的股票大幅縮減,下跌股票快速增加,保險、醫藥股大跌,都是因為有利空消息影響,午盤北上資金回歸也是開始流出,反而沒有讓盤面在下午表現更好,而是走出了進一步下挫趨勢,顯然創業板的調整周期仍被拉長中。
  • 稻草熊港股盛宴:負債90%毛利僅14%,劉詩詩的10億聘禮拿得穩嗎?
    文|劉欽文編|小戎經歷5年沉浮,稻草熊娛樂終於上市,2016年傳言吳奇隆給劉詩詩的「天價」聘禮終於兌現。1月15日,稻草熊娛樂正式在港交所上市,股價代碼2125,發行價為5.88港元,發行1.658億股股份,募資淨額為9.28億港元。
  • 牛年狂想曲——四個與牛有關的「魔力」故事
    喧囂的2020年即將過去,回首過去一年的資本市場,可謂好戲連臺,一臺戲創業板唱響上半年,一臺戲則由主板市場唱響下半年。截至12月25日,滬指年漲幅11.36%,創業板指數則大漲57.98%。  90年代,A股處於混沌時期,迎來第一次科技小牛市是在1999年前後,而在1996年、1997年,滬指連續上漲兩年後,1998年還是出現了震蕩調整,收陰下跌。  1999年和千禧之年滬指再度兩連陽,這也是歷史上A股最接近指數5連陽的時刻。隨後,無論是2006年、2007年的股改牛市,還是2014年、2015年的流動性牛市,都未能讓滬指在接下來的一年裡保持強勁走勢。
  • 發生了什麼,A股緣何大跌?
    兩市成交額9500億,午後放量大跌太意外。說意外,其實也不盡然,昨夜海外金融市場的崩盤已有了預兆。但今早指數低開高走,給了大家一絲繼續新高的期望。我們都知道,最絕望的不是一開始就知道自己失敗,而是當看到了希望的時候,突然告訴你,沒戲了。
  • 股市出現大跌後,手中的股票被套牢,該怎麼辦?
    我們在股市中買賣股票,總會遇到大漲和大跌的情況,特別是最近的行情跟隨外圍市場一同創出年內新高后,就開始了一路下跌的調整行情,大盤的回調帶動個股的跌幅增大,讓不少投資者苦不堪言。股市出現大跌後,手中的股票被套牢,該怎麼辦?
  • 牛還是熊長期來看或許不重要!
    眼瞧著時間一天天過去, 牛市一天天變味,到底是牛還是熊, 與其瞎想有無意義,不如過好每一天。 有著樂觀主義的我反而看的很淡, 有情緒反而我們應該正視起來。
  • 影視行業開年第一股 稻草熊娛樂在港交所掛牌上市
    1月15日,稻草熊娛樂集團(以下簡稱「稻草熊娛樂」)在港交所掛牌上市,股票簡稱為「稻草熊娛樂」,股票代碼為「02125」。本次上市,稻草熊娛樂全球發售約1.66億股股份,發行價格5.88港元/股,募集資金9.73億元。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劇集製作、潛在投資併購、儲備IP等。
  • 李湛:從歷史找規律,當前A股處於牛熊周期什麼位置
    量能方面,無論是牛市的啟動行情,還是熊市的反彈行情,都有量能相對前期明顯放大的特徵,即量升價漲;在牛回頭行情以及能市反彈後的回調行情中,量能相對前期明顯縮量,表現出縮量下跌;其中牛回頭行情始於高位量能下降,反彈行情在低位量能中的放量大漲。需點明的是,在第3輪熊市的第2波反彈中,股市的反彈時間相對較長,整體表現出穩量上漲。
  • 基因測序概念股大漲 華大基因等多股午後漲停
    據最新消息顯示,基因測序概念股大漲,華大基因(300676)、昌紅科技(300151)等多股漲停,凱普生物(300639)、西隴科學(002584)等個股也有非常亮眼的表現。那麼,基因測序概念股都有哪些呢?下面就給投資者們簡單的介紹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