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提名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本片我還是看不懂

2020-12-22 抽屜電影

很多人對於電影的固有印象是電影一定的有一個固定主線的故事,這是大家普遍的觀影舒適點,如果沒有一個成熟的故事的話,那麼觀影的感覺就會大打折扣。

因為故事往往是最直觀的一點,電影本身最早開始就是講故事的,而且是將一個大家不知道的故事,用一種大家知道的方法慢慢地闡述,這就是電影本身的魅力。

同時也是大多數人觀影的舒適區,這個區域決定了大多數人對於電影的第一印象。

在這個印象之下,好萊塢電影體系逐漸的成為了不願意思考者的大餐,他們通常用流水線作業的方式來讓我們吃一道快餐,至於說快餐的質量怎樣,這個沒有太多的要求,也沒有人會認為一道快餐的意義有多麼的遠大,因此,長此以往下去,我們自己真正的觀影體驗正在一點點的退化。

大多數人對於電影的嗅覺也在逐漸的被一種味道固化,以至於很多時候,電影本身的定義是什麼也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但是電影依舊是可以成為一種藝術的表達的。電影如何能作為一種藝術的考量這就要拋開好萊塢電影去世界各地看一看了。歐洲三大電影節的本身就是為了對抗美國的成熟的電影工業體系下的快餐文化侵襲,因此,歐洲三大電影節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的有利代表。

他們注重的並不是以一個線性的故事,很多時候,歐洲電影節注重而更是對於藝術電影本身的探索。

電影究竟有何種表達方式或者在這些表達方式中,又如何會被拆開或者重組之下,產生另一種我們所看不到或者說意想不到的效果,這才是歐洲三大電影節存在的意義,也是對於非線性,非故事性的電影本身探索的目的。

以上,就是為了對於今天所推薦的這部電影,做鋪墊。這部電影叫做《我離家了,但……》,它是一部入圍了柏林電影節的作品。

柏林電影節,提名了金熊獎,在第67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又獲得了開放電影大獎。

但是並不是這些大獎就能給這部電影加分,這些大獎只能是說明這部電影可以作為藝術電影讓大家一探究竟,至於說這部電影本身到底如何,這需要大家做進一步的探索。

本片著重講述了一個患有躁鬱症的母親,在離婚後獨自帶著一男一女兩個小孩的故事,大一點的孩子是男孩,他離家出走了一個星期,然後以自己的腳傷而回家。

此後的母親開始了自己歇斯底裡的生活,對於生活中的各種場景,這個母親看上去是病態的,一方面可以向一個陌生人喋喋不休,另一方面卻對於自己的孩子惡語相向。

如果普通人去觀看這部影片的話,一定會一臉懵逼,但是這部影片卻意料之中的獲得了某種推崇,我們就要來看看其中的秘密。

這是一部非線性的電影,因為從大家一般情況下理解的電影的角度去看,本片基本沒有什麼像樣的故事可言,即便是一直以來作為主體的男孩離家出走且受傷的故事主線,本片也展現得非常不明顯,而片頭與片尾處的動物的具象,完全的將本片一開始的節奏就打亂了。

大家並不會在一開始就明白這樣的場景到底有什麼指向性。所以,困惑就在一開始蔓延了。

而這位母親的性格也漸漸地成謎,如果僅僅是躁鬱症的話,那麼一開始這位母親就應該展現出來應有的對於所有一切的暴躁不安,而不是僅僅對於自己的孩子的暴躁不安。

這也是不符合邏輯的地方,這同樣是很多人都不理解的地方。

母親的躁鬱症和母親的喋喋不休以及在家庭之外展現出來的嚴重的依賴情節到底哪個才是真的,那個才是虛幻的。

瑣事,或者說無處發洩,使得這位母親逐漸的讓自己失控了,這是可以預見的,每一個人,每一個沒有什麼依靠的人,最容易的就是自怨自艾。

但是一定意義上這些人的內心往往很脆弱且不容易癒合。即使是有人可以對於這些人給予充分的關心,他們依舊是不會因此而有任何的悸動。

大多數情況下,這些人的內心基本上並不是非常緩和的,當有一個可以緩衝的地帶來臨之後,往往就要迎來大爆發。

這也是為什麼這位母親會跟自己的話孩子發火,且對於一個路人更喜歡喋喋不休一樣。往往最深的人傷你最深。這也是本片中我唯一看明白的一處,至於說驢子與獵犬的寓意,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我的看法是冷眼觀屠戮,完了依舊是不離不棄僅此而已。

說實話,這部電影本身並沒有看出來太多的觀點和技法。或許真的很優秀,不過我沒看完全懂而已。如果你懂,請告訴他。

……

你好,再見

相關焦點

  • 華錄新媒獨家引進2019年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提名影片
    日前,華錄新媒繼引進影片《往事密密縫》獲北京國際電影節「注目未來」單元最受注目編劇獎後,又獨家引進2019年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提名影片《上帝存在,她叫佩特魯尼婭》。本片為導演緹奧娜·斯特魯加·米特威斯卡首次入圍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其幽默感十足的對白,加上多視角鏡頭的展現,令詼諧的臺詞變得立體,也同時在上映後獲得了全場觀眾持久的掌聲和各方極好的口碑。
  • 從柏林到奧斯卡提名再回到柏林
    先來看本周的重磅消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於周二公布了2018年奧斯卡各大獎項的入圍名單,目前看來似乎《水形物語》暫時以13項入圍領跑在前;諾蘭也攜《敦刻爾克》首次提名最佳導演;《三塊廣告牌》和《魅影縫匠》難分伯仲,分別拿到7項和6項提名。
  • 盲人也可以「看」的電影
    之後,一位叫小蠻(黃璐 飾)的髮廊小姐出現在了小馬的生活裡,慢慢的,小馬開始對小蠻產生了感情……《推拿》獲得: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最佳影片(提名);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提名) ;第3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 與歐洲三大電影節無緣了16年,2019張藝謀再戰柏林
    2018無論是對奧斯卡還是柏林電影節來講,都是公認的小年,既沒有多少大師名作,也沒出現亮人眼球的黑馬。
  • 柏林看什麼丨2015年柏林國際電影看點前瞻
    即便這幾年柏林一直辦的很有特點。好像去年,他們還貢獻了《少年時代》《布達佩斯大飯店》《白日焰火》《推拿》等一批優秀的主競賽影片。那麼,今年的柏林電影節又會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影片與我們見面呢?為了你們更好的了解這一屆柏林電影節,我將對本次柏林放映的影片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 伊朗影片《無邪》奪得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29日晚,歐洲三大電影節之一的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頒出各主要獎項。伊朗導演穆罕默德·拉索羅夫執導的電影《無邪》奪得最佳影片金熊獎。  本屆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共有18部國際影片參與角逐金熊獎。最終,由伊朗和德國、捷克聯合製作的《無邪》摘得這一最高獎項。該片講述了在伊朗發生的四個故事,探討了道德、死刑等命題。
  • 《無邪》獲得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探究死刑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無邪》在這個世界性電影節均面臨慘澹的時間節點獲得了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最佳影片。但是看到本片的介紹時,其中的「死刑」兩個字還是引發了我的好奇。《無邪》讓我想起了兩部探討死刑的老電影,一部是《大衛的一生》,另外一部是《綠裡奇蹟》。
  • 狗年最好看的狗狗電影,可能是柏林電影節的開幕動畫片
    也許是冥冥之中的緣分,今年柏林電影節不僅開幕式跟中國除夕在同一天,還破天荒地選了一部名叫《犬之島》的動畫電影作為揭幕影片。這是一部關於被腐朽的人類政府遺棄的狗狗們的電影,一個反烏託邦的小小催淚故事。故事看似有些幼稚,但絕對值得一看。
  • 電影《叔·叔》獲柏林國際電影節泰迪熊獎提名
    電影《叔·叔》獲柏林國際電影節泰迪熊獎提名高口碑動人同志電影《叔·叔》首支中字預告片釋出!該片獲得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泰迪熊獎提名!入圍金像獎最佳電影,導演,男主等9項大獎!電影《叔·叔》獲柏林國際電影節泰迪熊獎提名面對「愛情誘惑」與「社會道德價值」的拉扯,以及內心「原始欲望」跟社會傳統「幸福家庭」的替代,兩人究竟要回歸最原始的自己?
  • 美國先鋒女導演家中逝世,享年85歲,曾獲柏林電影節金鐘獎提名
    《言外之意》在劇情與臺詞上深受青睞,瓊·米克林·西爾弗曾憑藉著這部作品榮獲第27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提名。隨後,她也在不斷創作著更好的作品,如《神魂顛倒》、《神話劇場》系列、《錚錚鐵骨》等。《西斯特街》大獲成功後,讓瓊·米克林·西爾弗在美國名聲大噪,美國獨立電影的市場得以開拓,她與眾多優秀的男導演一起讓美國電影史發展得越來越好。
  • 《黃昏清兵衛》電影介紹
    《黃昏清兵衛》電影介紹太原影都晉泉廳 2016年5月21日9點 《黃昏清兵衛》是一部松竹映畫2003年出品的時代片,由山田洋次執導,真田廣之、宮澤理惠主演。影片於2002年11月2日在日本上映。該片改編自藤澤周平同名小說,講述日本幕府末期有著"黃昏"之稱的武士井口清兵衛的故事。該片獲第2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以及第7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 【於燕說電影】日本電影:後武士時代的武士精神
    (向下滑動查看全部)1961年獨立執導了首部電影《住在二樓的人》;1969年執導由渥美清主演的愛情片《寅次郎的故事》,直到1995年共拍了48集系列電影,該片成為最長系列電影被世界吉尼斯大全收錄;1976年執導由倍賞千惠子主演的電影《同胞》;1977年執導由高倉健主演的愛情片《幸福的黃手帕》;1980年執導由高倉健和倍賞千惠子主演的愛情片
  • 即使看不懂《信條》,歸來的還是那個大神諾蘭
    不過最新的信條卻著實把絕大多數觀眾擋在了外面,不僅影片涉及的理論太深奧,就連劇情也把觀眾看得一愣一愣的,完全搞不懂講的是啥。寫完劇本,諾蘭說「這部電影應該是人類的經歷,而不只是個跟一場間諜活動相關的經典McGuffin符號。我終於完成了這個劇本,因為我現在知道這個故事中我在意的是什麼,我希望如何與這個故事有情感上的聯繫。」這也是後來《星際穿越》和《敦刻爾克》中情感內容的基調。
  • 即使看不懂《信條》,歸來的還是那個大神諾蘭
    不過最新的信條卻著實把絕大多數觀眾擋在了外面,不僅影片涉及的理論太深奧,就連劇情也把觀眾看得一愣一愣的,完全搞不懂講的是啥。在拍攝片場,包括麥可·凱恩在內的一些演員,諾蘭根本不給他們看其他角色的劇本內容,所以影迷們猜測的類似「尼爾是凱特的兒子,長大後被Tenet組織招聘回到過去幫助無名男主」這樣的情況,只要符合前後發展的關係,也有可能是對的。畢竟,這才是看諾蘭電影的一大樂趣。
  • 外媒:中國電影《長江圖》角逐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參考消息網2月17日報導 外媒稱,由中國導演楊超執導的電影《長江圖》將在柏林電影節角逐金熊獎。據路透社2月15日報導,楊超導演說,「今天在柏林國際電影節上映的、他執導的入圍主競賽單元的華語影片《長江圖》,對中國最重要、受損害最嚴重的河流長江而言,就像一首情詩」。
  • 這部去年的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影片展示全球化大背景下的身份認同困境
    每年的2月,柏林電影節在寒風中拉開帷幕,是世界五大電影節中最早開幕的。去年的第69屆柏林電影節把最佳電影金熊獎頒給了以色列導演那達夫·拉皮德的《同義詞》。
  • 這部去年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影片展示全球化大背景下的身份認同困境
    每年的2月,柏林電影節在寒風中拉開帷幕,是世界五大電影節中最早開幕的。去年的第69屆柏林電影節把最佳電影金熊獎頒給了以色列導演那達夫·拉皮德的《同義詞》。五大電影節各有各的特色,柏林電影節的特色就是關注政治和社會現實。《同義詞》很能說明這個特色。這部片子的資金來自法國、德國、以色列。導演那達夫·拉皮德先後在特拉維夫大學學習哲學,在巴黎學習法語文學,在耶路撒冷學習電影。影片從一個以色列人在巴黎的遭遇反映歐洲這幾年熱議的移民問題。最後,影片又在德國得獎。
  • 解讀柏林競賽片|國產動畫首次入圍 張震爭影帝
    此外,提名名單中不僅有美國導演奧倫-穆弗曼的《命運晚餐》、莎莉-波特執導的劇情片《酒會》,曾以《孩童姿勢》勇奪金熊獎的羅馬尼亞導演卡林-皮特-內策爾也攜新作《安娜,我的愛》再度入圍。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男女主角金敏喜和鄭在詠曾和洪尚秀成功合作過《這時對那時錯》,而洪尚秀和金敏喜也曾傳出了緋聞,本片是他們緋聞曝出之後的第一部電影。今年洪常秀有兩部新作問世,另一部《克萊爾的相機》即將完成,本片將率先在柏林登場。
  • 奧斯卡上罕見的中國身影:盤點那些獲得最佳外語片提名的華語片!
    而同樣作為亞洲電影大國的中國,先後曾有7部影片獲得提名,但最終只有一部獲獎。《菊豆》,是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中國電影。改編自劉恆小說《伏羲伏羲》,由張藝謀、楊鳳良導演,鞏俐、李保田主演。影片《菊豆》典型反映了封建倫理文化下中國式愛情及家庭悲劇,儒教文化成為悲劇製造的主因,而其大部分愛情影片中展示的環境文化最後都演變成主人公愛情的祭臺。
  • 1988年,張藝謀的《紅高粱》上映,第二年,吳子牛攜本片閃耀柏林
    大多數人對於吳子牛的印象最早來源於《貞觀長歌》這個大型歷史劇,雖然後來被人詬病,但是當時播出的時候,還是引起了轟動的。後來大家對於他的了解就更少了。因為他的大多數作品都是電視劇,而且是我們不是很喜歡的正劇。所以,漸漸的,吳子牛本身就沒多大關注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