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美好,將河姆渡美景存留心尖

2021-01-15 無敵少女遊甬記

河姆渡村距離餘姚城區和寧波市區均為21公裡左右,離高速路口4公裡,交通便利。東接大隱鎮,南鄰芝林村,北至姚江,與蘆山寺村隔岸相望,全村區域面積10.5平方公裡,人口約1500人。

河姆渡舊稱黃墓渡,因諧音之故,逐漸演繹為"河姆渡"。相傳,「商山四皓」之一的夏黃公晚年隱居於車廄一帶,他姓崔,名廣,字少通。曾隱居湖北谷城黃石山,世稱夏黃公,又稱黃公。逝世後,安葬於河姆蛇駝嶺榔幹山的山腳下。他是飽讀詩書、才華橫溢、品行高潔的文人,受人尊敬和敬仰。

滔滔江水不斷向前,讓人不禁聯想起《史記 · 留侯世家》中張良遇黃石老人的故事。相傳張良有一天來到下邳橋上散步,碰到一個老人,之後無論老人怎麼做,張良都滿足於他。老人很開心給了他一本他夢寐以求的《太公兵法》……這位黃石老人就是黃公,這部兵法造就了興漢400年的軍師。

△黃墓渡茶亭碑

趁著天氣晴好,循著黃公的足跡驅車來到河姆渡村。河姆渡村屬於河姆渡遺址周邊保護地帶,保持著原生態自然景觀。這個流傳千年的古村落,承載著"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記憶。

△河姆渡村村民委員會

一條碧波蕩漾的姚江橫跨在河姆渡村和河姆渡遺址博物館之間,平靜的水面上泛著幾艘渡船,每天載著往來的遊客。姚江不僅是一條江,它還承載著河姆渡的古往今來。

△河姆渡遺址
△擺渡姚江

在河姆渡村村民委員會的不遠處,有一座單孔石橋名叫福泉橋。它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成化四年(1468)之前,福泉橋原稱黃墓橋,又因其在福泉山下,而被人們稱為「福泉橋」。

△福泉橋

站在橋上,耳畔傳來的潺潺流水聲,橋兩邊的尾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石鼓形圖案。橋板正中間亦有圖案:一隻花瓶插著三支戟,中間雙刃戟直插,二邊單戟斜插,戟刃向外。橋聯的上方還雕有龍頭,龍鬚分明,栩栩如生,一幅江南水鄉圖,渾然天成。

河姆渡村的美景誠然不止這一處。鮮紅的磚瓦院牆,青灰色的瓦片,門前三棵蔥蘢的古樟樹,水洗般的碧空,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照射在鮮紅的院牆上,這些鮮明的顏色交織在一起,儼然一幅相輔相成的畫。

△上宣帝廟

迎著微風,踏進竹林小道,呼吸著來自竹林深處那一份的清涼,感受著遠離城市喧囂後的靜謐。穿過蔥蘢的竹林,眼前一座古庵赫然映入眼帘,這古庵名叫清化庵,始建於清代,是餘姚市文物保護點,現址是2002年10月重修的。它由大殿、東西廂房組成四方的院落,牆門朝西。大殿七開間,廂房各三開間,皆為硬山平房。

冬風乍起,竹影隨風一絲一縷的落在了石牆上,嵌在了石縫裡,靜靜地訴說著鮮為人知的故事。

△清化庵

河姆老街舊名黃墓市,早在1227年的《寶慶四明志》內已有黃墓市的記載,是南宋時慈谿縣的六大集市之一。它是由上市頭、下市頭兩段組成。以涼亭為中心,南到八板橋不到一裡為上市頭。再由涼亭向北,一直到洞橋浦的河埠頭為下市頭。

清末明初,這裡曾經是船運停靠點,山貨、土貨、外來品的集匯地,河姆老街綿延一裡,縱橫數條街市,有鐵匠鋪、藥鋪、商品行等幾十家店。看著現在老街的規模,你就可以想像昔日車來人往、百舸匯集、吆喝叫賣的繁鬧喧囂的場面了。

△河姆老街

如今的老街雖已上了年歲,老木古屋也都染上了歲月的風霜,但往昔的輝煌卻仍存在於每一位河姆兒女的記憶裡,他們總是會用最傳統的方式,把過去的故事,代代相傳,薪火不滅。

河姆渡村有著紅色基因,這裡曾是浙東遊擊隊三五支隊重要活動地。如今,烽火硝煙退去,留下的是幸福與美麗。天空依舊藍得純粹,陶徐馮水庫的水也呈現一種深藍的色彩。一眼望去,波光粼粼,蕩漾的水波在傾訴,在歡呼。

△風光無限的陶徐馮水庫

水庫邊的風很大,遠處的山峰倒映在水面上,山勢隨著波紋的變化而變化著,水庫邊的樹木還沒完全泛黃,依舊帶著點綠意在風中搖曳。同時,陶徐馮水庫也是全村飲用水水源。

河姆渡的好山好水也滋養了美麗的石斛花。鐵皮石斛被《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石斛花營養好,理氣、安神、益血,能增強人的免疫力。

△美麗的石斛花

但是養好鐵皮石斛可不容易,它對環境的要求較高,溫度是否合適,溼度是否合適,都直接影響其生長。

只見黑色的遮陽網大棚裡整整齊齊的綴著溫度計、水龍頭,搭建的溫床約有三尺高,鐵皮石斛就這樣被精心呵護著。鐵皮石斛依附樹皮和木屑而生,泥土於它竟顯得多餘。這些石斛攀著樹樁而上,圍繞著樹樁生長、開花,淡黃色的花瓣怎麼看都給人一種清新、淡雅的感覺。

△鐵皮石斛

美麗的石斛花不僅有觀賞價值還有食用價值。新鮮的石斛花放入水中洗淨,再用滾燙的水焯一下,放醬油和麻油攪拌即可。涼拌的石斛花就做好啦。除此之外,石斛花還可以用來炒蛋、燒肉。石斛花仿佛就是一種可以和任何食物搭配的蔬菜。

△石斛花

幹條的處理則要複雜的多,它是鐵皮楓鬥的另一種形式。同樣是採摘、挑選、烘乾,只是烘乾的溫度不同,相比於花朵,枝條需要的溫度更高。它在磨粉後可以用來泡茶、煲湯、入膳。

△幹條

陽光照耀著果實,微風吹進了竹林,

漫步於河姆渡村,

停留駐足,

享受初冬的饋贈,

不負美好,

將村中美景存留心尖

……

風光無限好,只為你的邂逅。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河姆渡?這,就是河姆渡......
    提到河姆渡,很多人想到的是河姆渡遺址、河姆渡博物館元謀人、河姆渡茭白、河姆渡鱉.再讓Ta講一些其他的元素很可能就什麼也講不出來了誠然,你們說的都對但是河姆渡最有名、最深入骨髓的是千百年來,隱藏在這片土地背後的文化河姆渡文化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認識和了解
  • 河姆渡遺址觀感
    河姆渡為中國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之一。中國新石器時代以以使用磨製石器為標誌,它表明由依賴自然採集漁獵經濟躍進為改造自然的農耕和畜牧經濟。7000多年前,河姆渡一帶先民們從事生產經濟活動。第一展廳介紹遺址概況及陳列出土動植物遺存和河姆渡人頭骨、復原頭像。出自第三文化層的M23,身高為169~170釐米,與今人相近。M23、M17顴骨較高和寬,鏟形門齒,與新石器時代黃河流域居民相同。
  • 遠古江南:從河姆渡到井頭山的千年追問
    這位後來的浙江省博物館常務副館長,在村民家臨時用幾塊木板拼搭起來的床上碾轉反側,他已隱隱感覺到,「河姆渡」將改變歷史,只是當時沒想到,將在眼前徐徐展開的,是7000年前的文明;之後綿延不斷的,是近半個世紀的探索;而關於「海洋家園」的追尋,會在40年後因為另一個機緣巧合而重新開始。
  • 「美食+美景」不負春夏 不負香格裡拉
    原標題:「美食+美景」不負春夏 不負香格裡拉   英國著名作家詹姆斯·希爾頓在其長篇小說《消失的地平線》中,描繪了一個遠在東方群山峻岭之中的永恆和平寧靜之地——香格裡拉,來到美麗的香格裡拉,藏族特色美食絕對不容錯過。
  • 河姆渡文化演繹—元素篇
    彎曲的細線條,似乎更被河姆渡人偏愛。他們喜歡用短線、斜線,用翃文、圓弧紋和人字紋來裝飾器物。
  • 河姆渡 · 城管 丨以堅守詮釋為民初心,以擔當踐行城管使命
    隨著疫情逐步穩定,從今年4月中旬開始,河姆渡中隊加大執法力度,對沿街店鋪進行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指導,對未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的行為進行教育勸導,對拒不改正的立案查處,截止5月20日,中隊共計辦理未分類投放生活垃圾行政處罰案件21起。
  • 寧波「河姆渡」年糕6年長跑終獲批
    「真的很不容易,這場商標的註冊可以說是一波三折。」龔世偉感慨道。據了解,這場長途商標註冊「馬拉松」還得從2014年說起。當時餘元國的年糕廠已逐漸發展成為餘姚市河姆渡鎮當地具有一定規模的農產品生產公司,但他生產的年糕與絕大部分同行一樣,並不重視產品的包裝,抱著想把產業做大做好的想法,餘元國思考如果給產品統一配備精品包裝,並在包裝上打上能讓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商標,是不是更有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可是,申請一個什麼商標,如何設計,餘元國一時還拿不定主意。
  • 西九華山 龍津溪地|一次旅行,一次遇見,不負美景,不負年華!
    晚春初夏,溫潤的風吹過西九華山的每一個角落,蔚藍的天空,溫暖的陽光,空氣中都瀰漫著一股清亮的氣息,在這萬枝展葉的時節,我們不負如此大好時光,傾聽著春天遠去的腳步,踏上早已計劃好的旅途,來到了信陽市固始縣境內的西九華山......
  • 井頭山遺址:放羊時意外發現的「河姆渡之祖」
    井頭山遺址工地景觀。記者馮源攝田螺山遺址發現於2001年,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河姆渡文化中地面環境保存最好、地下遺存相對完整的一處史前村落遺址。2007年,田螺山遺址現場館建成,由河姆渡博物館管理。它的主體是罩在考古發掘區上方的一座形如蚌殼的大型鋼結構保護棚,當地人對它也不陌生。
  • 詮釋詩意美好 不負時光等待 春江花月新盤首開在即
    春江花月項目此次推出的5、6號樓,建築面積約108-118㎡河景美居,摯獻珠城人民,詮釋詩意美好,不負時光等待。淮上熱土 宜居所向建面約108㎡戶型,洞悉人居對光的追求,規劃打造南向三開間大面寬+雙開間大陽臺,最 大限度地迎接光的巡禮,引清風美景入室。朝南而居,陽光肆意鋪陳。無論是二人世界還是三代同堂,每一位家人都能擁攬清風與美景。
  • 「我快樂,我是河姆渡小傳人」,丸子媽媽遠古文化探索之旅!
    要說 「最早的寧波」,標誌就是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本周丸子媽媽將要帶丸子大家庭的小朋友們去做一名「考古人」,了解寧波最早期的文化發源地:河姆渡文化遺址。我們邀請到了場館內的專業講解老師,從」衣、食、住、行」等四大分部進行生動講解。
  • 七千年河姆渡遺址「地標」被撞 傾家蕩產?交警:撞的是偽造品
    餘姚公安交警表示,事故確實存在,但撞壞的物體並非真正的「雙鳥朝陽紋牙雕」石像,更不用說是文物了,而是在前往河姆渡遺址路口設立的仿製品。這起事故發生在12月19日中午,位於餘姚市古乍線與柳界路口,發生了一起單方事故。
  • 《天道》裡的大道理:不負真心不負美好
    《天道》裡的大道理7:不負真心不負美好「乖,我以後不能再疼你了,自己去找吃的吧。她吃力地撐起一點身子,把槍伸進胸部頂住心臟摳動了扳機,隨著砰的一聲槍響,她自殺了。」前幾天我的一個朋友說,看《天道》沒看懂,但看哭了。
  • 等閒若得春風顧,不負時光不負卿
    於春天深處,且聽風吟,與你共賞美景,任清風輕撫臉龐,我們不見不散!願將那滿面春風,桃紅柳綠,鳥語花香和所有美好都贈與你,與你共赴一場春天的盛宴。生活是一片海,湧上來的是希望,退下去的是悲傷,過去的艱辛都沒將你打垮,還怕什麼來日的山高水長。
  • 河姆渡CEO華建剛第五屆中國智能建築節上發表主題演講
    對企業家而言,需要特別關注模式的問題,模式的問題不解決發展只能是量變,模式的問題解決了發展就是質變。效率:企業管理的核心是提升效率,市場的優勝劣汰實際就是在淘汰效率低的企業,效率是企業的生命線。(3) 上遊、下遊、平臺、銀行、金融科技、物流公司協同的金融服務模式河姆渡平臺與上下遊、銀行、金融科技、物流公司等機構組織以數位化、生態化的方式跨界合作,通過數據的不斷沉澱,通過將智能建築建設項目的全生命周期在線化,設計出場景式風控新模型,解決智能建築行業企業輕資產模式授信困難的問題,為大量金融資本進入行業創造條件
  • 牧古說古珠第八篇長江流域河姆渡文化的珠子
    長江流域是由眾多支流衝擊形成的大大小小無數的沿江平原,平原邊緣的丘陵是最好的園圃農業臺地,河姆渡遺址就分布在餘姚平原東部山地前的緩坡上,是長江流域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共有4個文化層,距今7000-5200年,時間跨度近2000年。
  • 從河姆渡的豬紋陶缽開始,首博全景呈現古越文明
    由北京市文物局、浙江省文物局聯合主辦的「穿越——浙江歷史文化展」將於明天在首都博物館展出。今天上午,首都博物館舉辦發布會並組織媒體探班展覽。此次展覽將展出450餘件古代浙江、越地寶藏,其中僅一級文物百餘件,是浙江地區的文物文化資源首次在京全景式呈現。
  • 不負時光不負自己,在每一段時間裡,內心都有一份美好時光
    一、願你處於時光深處,靜看花開花落,不管歷盡多少滄桑,仍帶著一腔溫暖,不辜負時光不辜負自己,溫婉含笑。二、願你是淡到極致的美,不焦不躁,不溫不火,款步矯健,舒緩入序;一彎淺笑,萬種風情,塵煙小許,淺思漫行,述說淡淡的時光。三、人生,或許會有風塵中的滄海桑田,而你回眸時,世態炎涼演繹成的苦辣酸甜,只是某一段時間裡的箇中人生滋味。
  • 青春為詩,激情如畫;不負青春,不負歲月
    有人將青春一晃而過,留不下一絲痕跡 有人對青春珍重愛惜,走過後,仍留下步履深深 後來你就會發現 你得到了什麼 失去了什麼 原來早在青春之時,就已埋下了伏筆
  • 三月再見不負遇見,四月你好感恩遇見
    是歡笑也好,是悲傷也罷,都將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淡化,不必耿耿於懷。過去的時光已然過去,站在歲月的交匯處,我們要做的不是緬懷,而是展望。三月再見,四月你好!三月已過又迎來嶄新的四月。敬往事一杯酒,願歲月不回頭。願我們在四月的春風裡,得償所願,事事順心,永遠有一顆年輕的心。對於過往,不必太過留戀,繼續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