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盛魁商號的「狗股份」傳說

2021-01-09 正月三草

《大盛魁商號》是一部最經典的商業故事,再現中國商人的經營之道。大盛魁商號是清代山西人開辦的對蒙古、俄羅斯貿易的最大商號,極盛時有員工六七千人,商隊駱駝近兩萬頭,活動地區遍及喀爾喀四大部、科布多、烏裡雅蘇臺、庫倫(今烏蘭巴託)、恰克圖、內蒙各盟旗、新疆烏魯木齊、庫車、伊犁和俄國西伯利亞、莫斯科等地,其資本十分雄厚,號稱其資產可用五十兩重的銀元寶,鋪一條從庫倫到北京的道路。

"大盛魁"商號是一家有著兩三百年歷史的本土巨型企業,幾乎與清朝的歷史同步,有著複雜的組織結構,其興衰浮沉充滿了神秘色彩。至今呼和浩特的老人們,對旅蒙商大盛魁商號的狗有許多傳說。

有的人說,外蒙有一年物價大漲,各旅蒙商的貨都已脫銷,誰家能搶先進貨,誰家就能獲得巨利。可是那時既無郵電通訊設備,專人送信又費時間。怎樣把這個重要情報趕快傳到歸化城,而又不走漏消息(以免引起歸化城物價上漲),這是一個很困難的問題。大盛魁的人卻異想天開,他們把催貨的信,縫在狗的護項圈內,讓狗連夜趕回歸化城送信,竟然得到成功,因而提前大量進貨,獲得巨利。

為此給狗頂了一個整股,寫在「萬金帳」內。這就是人們傳說的「狗股份」的來源。

把狗作為通信的密使,信狗初始時只用普通的蒙古犬來傳遞信息,由於形勢的發展,大盛魁的大掌柜奇思妙思決定用狗來送信。布卡達狗天資甚高善解人意,又耐奔跑,它奔跑的速度要超過最好的奔馬。當時俄國人的電報線路歸化的商人是肯定不能用的,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大盛魁的大掌柜才下決心出重金購買六隻布卡達信狗,以更新舊的蒙古犬和馬來傳遞信息。這張更新的信息網絡在後來的中俄商貿大戰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布卡達狗記性特別好,只要帶著它走過一次,那路徑永遠忘不了!從歸化到恰克圖兩千餘公裡,布卡達狗三日之內便能到達。北京和歸化之間只需兩日。大盛魁和各分莊之間的信息傳遞一般只用馬和蒙古犬,只有特別緊急和重要的事情才動用布卡達狗。

又有人說,在一次戰役中,大盛魁得到一項重要情報,無法傳遞到軍中,便派狗去送,結果,這一次戰役取得了勝利,大盛魁因而從中得到很大好處。他們為了感謝狗的功勞,也給頂了一個「狗股份。

以上兩種讓狗送信的傳說,都無法找到可靠的證明。

不過據大盛魁的從業人員說,大盛魁的萬金帳上雖沒有「狗股份」的名堂,但對狗的飼養確是優厚的,基本上是人吃什麼狗吃什麼。其所以如此,據說是出於營業的需要。當時大盛魁的主要財源是駝隊,是以房子(即帳)為單位來計算的。

狗是保護房子的一支力量,很受重視。所養的狗都體形大,人們稱為「巨獒」。大盛魁的巨獒約有八九百

只。每頂房子帶十來只巨,羊房子帶二三十巨英。因而,大盛魁對於狗數的增長十分重視,曾許願說

只要狗數上了一千隻就為「功狗」唱一臺戲,慶祝財源發達。

相關焦點

  • 重遊大盛魁影視城,由財神廟想到《大盛魁商號》萬金帳上的財神股
    大盛魁商號》裡的財神廟?財神廟、財神股是《大盛魁商號》劇情中重要的一節。容我給大家簡略道來,大盛魁大掌柜王相卿、大先生史大學、二掌柜張杰因為與皇商孫文舉在商戰中爭強鬥狠,大盛魁遭遇滅頂之災,在商戰中大盛魁慘敗,還搭上了小兄弟毛豆兒一條人命。
  • 展現草原知名商號歷史的電視劇《大盛魁》3月首映
    展現草原知名商號歷史的電視劇《大盛魁》3月首映 發布時間:2017-02-27 17:22:01.0新華社       新華社呼和浩特2月27日電(記者於嘉)全面展現清代山西人開辦的草原知名商號「大盛魁」歷史的電視連續劇《大盛魁》將於3月7日在內蒙古廣播電視臺首映。這是記者27日從該電視劇開播發布儀式上了解到的。
  • 清朝著名的商號「大盛魁」,比胡雪巖還富,為何最終衰敗?
    這張海報來自於2017年熱播的100集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盛魁》。《大盛魁》講述的是清朝傳奇商號「大盛魁」的傳奇故事。大盛魁的興衰,就是清朝從中期到晚期邊境貿易興衰的一部歷史。大盛魁的興起在從康熙二十七年開始,持續70餘年,歷經康雍乾三朝的清準戰爭中,清軍經常需要進入蒙古高原作戰。這樣,隨軍的軍需供應就相當棘手。
  • 【關注】電視劇《大盛魁》即將開播,再現「草原第一商號」雄風
    電視劇《大盛魁》主要講述了自清代「走西口」歷史背景下由晉商創造的中國清代最大的跨國貿易商號——「大盛魁」的興衰傳奇,展示了平民英雄的奮鬥史,也生動再現了草原絲綢之路的輝煌,除了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大盛魁》的開播也有著重要的社會意義。
  • 電視劇《大盛魁》舉行開播儀式 再現跨國貿易商號傳奇故事
    中新網呼和浩特2月27日電 (張瑾嫻尚虹波)27日上午,大型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盛魁》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舉行開播發布儀式。  大盛魁是明清時期內蒙古地區規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旅蒙商號,其以經營茶葉、牲畜、皮毛、藥材、日用百貨及票號等業務為主,貿易網絡遍布中蒙俄三國。
  • 晉商興起:大盛魁的樣本
    清軍還僱用了三人做廚夫和雜役,不過起初生意並不順利,張杰、史大學曾一度回家,堅韌的王相卿留了下來,在生意有所好轉後,把張、史兩人叫了回來,三人支起一塊「吉盛堂」(康熙末年更名為「大盛魁」)的招牌,坐地行商,三個人都擁有商號的一份股份。據傳說,創業的本金主要來自一位喇嘛,該喇嘛一去不復返,後來大盛魁將此喇嘛供為「財神」,世代供祀,股本中也有一項別於一般商號的「財神股」。
  • 王張史殺虎口邊三結義 大盛魁巨商稱雄200年(圖)
    經苦心經營,生意做大,三人便創辦了「吉盛堂」商號。至康熙末年,「吉盛堂」改「大盛魁」,各地建起分號,總號遷烏裡雅蘇臺,鹹豐二年遷歸化城,故址在今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得勝街十八號。  大盛魁著眼地區民眾生產生活必需,如牲畜、皮張、絨毛、食品、茶葉、絲綢布匹、日用百貨及運輸(駝運)業等等。
  • 塞外巨商「大盛魁」,鮮為人知的逸聞趣事
    待到清軍擊潰噶爾丹後,主力清軍移駐大青山,糧草供應經由朔平府殺虎口往過運送,這幾個年青人便見機行事,在殺虎口合夥開了個商號,名「吉盛堂」。後來由於善於經營,小生慢慢做大、做強,直至發展成為雄踞塞外的巨大商魁,並把買賣做到了庫倫(今外蒙古烏蘭巴託)和俄國,並於康熙末年改名為「大盛魁」商號,還把總部設在了當時清朝統治下的外蒙古地區軍事政治中心烏裡雅蘇臺。
  • 通訊:大盛魁用厚重歷史「擦亮」對外知名度
    玉泉區官方供圖坐落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玉泉區的大盛魁深受遊人喜歡,大盛魁博物館館長張書平表示,「其獨特的歷史是很多外賓們最樂於關注的。」「步八千裡雲程披星戴月,集二十二省集貨裕國通商」。記者在現場看到,曾為大盛魁商號的大門門聯如今在大盛魁博物館門外被「復原」,同時被「復原」的還有曾由清康熙皇帝第十代孫愛新覺羅啟鑲題寫的「大盛魁」牌匾。
  • 大型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盛魁》開播發布
    大型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盛魁》開播發布 2017-02-27 18:47: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呼和浩特市2月27日消息(記者黎政祥
  • 《大盛魁》劇情簡介
    舉報 《大盛魁
  • 電視劇《大盛魁》講述中華商業文化的故事
    三人遍尋蒙古老人不見,疑似財神爺給他們送來的銀子。此時王相卿想起師傅老採頭對他說過的話,於是三人在財神像前跪下,立誓大盛魁今後就是財神爺的,只立財神爺一個財東,兄弟三人都是為財神爺打工,重振大盛魁。這樣,大盛魁就成為一個古往今來非常獨特的、實際上沒有股東的商號。王相卿決定,今後大盛魁除了財神爺,不得再有其他財東,也不準借用商號外的資金。
  • 大盛魁的財富秘密(上)
    一家旅蒙商號能夠經歷兩百多年的漫長歷史,她經歷的時間之長几乎與大清朝的興衰比肩了。這本身就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17~19兩個世紀的時間,新大陸的發現引出一場探險風潮,英國的工業革命引發的資本主義的迅速崛起,變化可謂天翻地覆。西方的堅船利炮打開了古老中國的國門。而大盛魁作為一家商業企業,卻能堅挺到最後,原因何在?
  • 《大盛魁》:講述300年前的商海沉浮
    《大盛魁》第一部的創作始於2007年,在此之前,導演王新民曾打算改編鄧九剛的小說《大盛魁商號》拍攝電視劇,並且下了很大的功夫進行運作。可是鄧九剛的小說寫的是大盛魁同治年間的故事,此時,大盛魁已創立快兩百年,內憂外患,開始走下坡路。
  • 探訪呼和浩特大盛魁舊址,十任大掌柜留給內蒙人的啟示
    簡介《大盛魁》大盛魁商號是清代山西人開辦的對蒙貿易的最大商號。大盛魁的創辦人是三個小販。康熙末年(1724年) 大盛魁總號正式成立。1929年,大盛魁歇業,一直到1947年,大盛魁才徹底散夥。也是值得讓人細細品味的,如此輝煌的商號,如今只有舊址在我們呼和浩特安靜的屹立著,我們是不是應該看看這百年商號的興衰?了解一下有關這個名字的故事呢?今天小編帶大家看一下大盛魁的十任大掌柜。王相卿:山西省太谷武家堡人,是大盛魁首任大掌柜。王相卿視人力為資本,提倡「秉信持能」。張 傑山西省祁縣城內義井巷人,是大盛魁創始人之一。
  • 京劇《大盛魁》在呼和浩特首演
    ↑10月15日,演員在表演京劇《大盛魁》。 10月15日晚,由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京劇團排演的京劇《大盛魁》在呼和浩特市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音樂廳首演。該劇改編自同名長篇小說,以清代山西人開辦的對蒙最大商號「大盛魁」組織萬峰駝隊北上開闢萬裡茶葉之路為背景,展現中國商人振興民族商業的奮鬥歷程。 新華社發(王正攝)
  • 《大盛魁》帶你穿越輝煌 看老城如何華麗轉身
    《大盛魁》劇照該劇由創業、興業、歇業三部構成,歷史跨度270年,講述了自清代「走西口」歷史背景下由晉商創造的中國清代最大的跨國貿易商號——「大盛魁」的興衰傳奇。劇情簡介大盛魁,在百年前的草原上,這是一個響噹噹的名號。大盛魁商號,被譽為「草原第一商號」,這個由漢人在草原上建立起的巨大事業,堪稱是蒙漢乃至中俄貿易的一座裡程碑,也為民族交流、融合刻下了不可磨滅的一筆。
  • 電視劇《大盛魁》主題歌《一直走,雅布薩爾》近日發布,經典...
    大盛魁音樂組畫集-親蛋蛋親大盛魁音樂組畫—一直走·雅布薩爾該劇由創業、興業、歇業三部構成,歷史跨度270年,講述了自清代「走西口」歷史背景下由晉商創造的中國清代最大的跨國貿易商號——「大盛魁」的興衰傳奇。
  • 《大盛魁》籌備播出 于震「單戀」周顯欣
    周顯欣亮相電視劇產業二十周年紅毯  搜狐娛樂訊 由王新民導演執導,著名演員周顯欣、于震等聯袂出演,百年前漢人在草原創業、興業、歇業等三部由一百集構成,歷史跨度270年,三個獨立完整的故事而構成的電視劇《大盛魁》正在籌備播出。
  • 《大盛魁》首播 萬名驢友前往捧場
    2月27日,製作方為了慶祝這部開年大戲的播出,在塞外古城呼和浩特段家窯《大盛魁》影視基地發起了萬人徒步「重走古駝道、尋夢大盛魁、體驗一帶一路國際商道風情」的大型活動。呼和浩特市幾百家戶外俱樂部的上萬名驢友前往捧場。內蒙古民間戶外救援協會、行走天下戶外俱樂部、火狐狸戶外聯盟、老司機車友聯盟等老牌知名俱樂部也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