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張史殺虎口邊三結義 大盛魁巨商稱雄200年(圖)

2021-01-07 網易新聞

  文/王 鍾

  卻說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朝廷為徵噶爾丹,在山西右玉殺

虎口

屯兵駐隘。山西太谷貧苦人綽號王二疤子的王相卿在兵營當夥夫,並隨軍做些小生意。後結識軍中祁縣人張杰和史大學,張、史二人亦隨軍做小買賣。三人志氣相投,理想皆同,遂三人結義,成結拜兄弟,辭離軍營合夥做生意,要幹一番大事業。出師一年卻不得溫飽,張、史二人心灰意冷,回家鄉另圖他計,惟王相卿志堅不棄,繼續經營。不久,康熙徵噶爾丹獲勝,殺虎口商機大起,王相卿生意漸有起色,邀張杰、史大學回來再行合作。經苦心經營,生意做大,三人便創辦了「吉盛堂」

商號

。至康熙末年,「吉盛堂」改「大盛魁」,各地建起分號,總號遷烏裡雅蘇臺,鹹豐二年遷歸化城,故址在今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得勝街十八號。

  大盛魁著眼地區民眾生產生活必需,如牲畜、皮張、絨毛、食品、茶葉、絲綢布匹、日用百貨及運輸(駝運)業等等。各店鋪懸掛的幌子尚可在藏家手中覓見,如米店、面鋪、中藥鋪、奶茶鋪、馬具鋪、點心鋪、茶葉鋪、裁縫鋪等。生意漸大,引起官方及團社注意並看重。嘉慶年間獲放印票特權,高利驚人。王相卿等不畏艱辛,從歸綏城始,踏出至俄羅斯西伯利亞和蒙古國際商道,成為跨蒙、俄的國際商號。王相卿成壟斷蒙古市場的商界巨頭。大盛魁分號甚多,與國內很多商業重鎮建立貿易聯繫,同謀發展。民國三年(1914年),大盛魁續任經理段履莊兼任綏遠省和庫倫商會會長。此時國內局勢大亂,土默特騎兵軍官玉祿叛亂,袁世凱派員到綏遠招撫,段履莊從商號利益出發,主動偕同武爾功等與玉祿見面,表示願以大盛魁全部財產及本人生命擔保,收編後保證玉祿安全。遂叛亂得平,北洋政府授一等「文憲章」和二等「嘉禾章」,聘段履莊為農商部顧問。袁世凱贈「拱衛綏遠」匾額。民國六年(1917年),大盛魁出資幫建歸化城第一家西醫私人醫院,稱共和醫院。民國八年(1919年),西北籌邊使兼總司令徐樹錚第三混成旅開赴庫倫,段履莊被委以高級顧問之一,指揮商號為徐部供應軍需。民國十年(1921年),大盛魁聯股承辦綏遠電燈股份有限公司,積極發展民族工業,幾經周折,耗資70餘萬元建成綏遠塞北第一電燈股份有限公司。其他實業投資也很多,如汽車公司等。因民國戰亂,大盛魁漸衰,至民國十八年,對外宣布歇業。孔祥熙、閻錫山均想出資扶其重張,未果。

  大盛魁祠堂和財神座前,曾供奉4種東西,稱大盛魁傳家寶。分別是一條扁擔、兩個貨箱、一塊石頭、一碗稀飯。扁擔意為創始人肩挑貿易起家;貨箱是創始人用過的裝財物的工具;石頭是創業時代替秤砣用以稱銀子的衡器;稀飯是當年創業最艱苦的時期某年除夕王、張、史三人的年夜飯。

  《綏遠通志稿》卷二十七「商業」稱:歸綏市為本省商務肇始之地。發達於雍、乾之間。今雍、乾時帳目,年代久遠,至不易得。僅覓得大盛魁聯號與福泉店帳簿各一本。有關大盛魁商號興衰,後人多有記述,文、圖、影視不拘,多雜傳聞演繹。近有代林、馬靜主編《大盛魁聞見錄》刊行,實物影照很多,如蒙古國國家檔案局藏土謝圖汗等省償還大盛魁商鋪債務清單、扎薩克圖及扎薩克旗從烏裡雅蘇臺大盛魁商鋪購貨欠款條、三音諾顏汗艾目眾旗支取銀貨的花帳等等。{14}

本文來源:北方新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大型電視劇《大盛魁》開播發布儀式 2月27日上午九點半新聞綜合頻道直播 敬請關注
    、導演、編劇統統到齊還有電視劇中的場景再現精彩連連大家千萬不要錯過哦    宏篇巨製《大盛魁》作為內蒙古廣播電視臺的開年大戲這一新政不僅改變了草原貿易的格局,催生出一個"雄踞塞外三百年,縱橫歐亞九千裡"的商業帝國一一大盛魁,同時也拉開了走西口移民壯舉的帷幕。  就這樣山西太谷的王相卿,祁縣張杰,史大學三個一文不名的運糧民伕,隨軍來到烏裡雅蘇臺,在蒙古草原相遇,相識,相交。清兵取得首戰大捷後,主力部隊移駐土默川大青山一帶,大軍給養均由殺虎口轉運。
  • 塞外巨商「大盛魁」,鮮為人知的逸聞趣事
    在隨軍貿易的商人中,有幾個肩挑小販,就是右玉縣殺虎口的秦悅、太谷縣武家堡的王相卿和張杰、祁縣祁城村的史大學。當時他們三人資金不多,業務也不甚大,但買賣公平,價格合理,生意倒也十分興隆。待到清軍擊潰噶爾丹後,主力清軍移駐大青山,糧草供應經由朔平府殺虎口往過運送,這幾個年青人便見機行事,在殺虎口合夥開了個商號,名「吉盛堂」。
  • 晉商「大盛魁」創始人王相卿(組圖)
    早年因生活所迫,到右玉縣殺虎口為人當傭工『編者按』  在中國明清以來的近代經濟發展史上,馳騁歐亞的晉商舉世矚目,山西特別是以太谷、祁縣、榆次、平遙等為代表的晉中盆地商人前輩,舉商貿之大業,經營範圍包羅萬象,奪金融之先聲,錢莊票號匯通天下,稱雄五百餘年,創造了亙古未有的世紀性繁榮,在神州大地上留下了燦爛的商業文化。
  • 晉商興起:大盛魁的樣本
    王相卿出生於山西太谷,沒有人會預測到這個嬰兒將在不久的將來,建立並奠定一段「旅蒙巨商」200餘年的發家史,成就後世樂道的大盛魁興榮事。  17世紀90年代(清康熙朝中期),這個年輕人從家鄉出發去殺虎口,為駐守在那裡的清軍提供服務,那裡的軍隊由名將費揚古指揮。
  • 史上最大商業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上的創業傳奇:三百年巨商大盛魁
    這個「大」不是「做大做強」的「大」,不是「大規模」的「大」,而是「大人」的「大」,「大心」的「大」;不是名詞的「大」,也不是形容詞的「大」,而是動詞的「大」——放「大」其「心」。  「大盛魁姓『大』。」——這是百集電視連續劇《大盛魁》的經典臺詞,也是對稱雄草原三百年不倒的「大盛魁商號」最精闢的概括。企業經營的目的何在?企業從小到大的動力何在?企業百年持續的奧秘何在?
  • 《大盛魁》:講述300年前的商海沉浮
    電視劇《大盛魁》第一部於3月7日在內蒙古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首播,掀起一輪追劇熱潮。大盛魁是誕生在內蒙古的巨商名號,鼎盛時在國內外設各種分莊小號80餘家,擁有員工近8000人,呼市周邊飼養的駱駝近2萬峰,年營業額一千餘萬兩。隨著歷史的變遷,走過260年的大盛魁,於1947年散夥。
  • 「速凍水餃」300年前就在呼和浩特大盛魁出現
    現代人吃的速凍水餃,其實在300年前呼和浩特大盛魁出現過。當時大盛魁是清代中國北方最大的內蒙古商號,在殺虎口、歸化、恰克圖、科布多、北京、天津、漢口佔據壟斷地位。牛羊茶葉生意對於其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呼和浩特市委政策研究室原調研員王忠民講述到,買來賒去和收來賣去是大盛魁賺錢的主要手段之一。
  • 探訪呼和浩特大盛魁舊址,十任大掌柜留給內蒙人的啟示
    簡介《大盛魁》大盛魁商號是清代山西人開辦的對蒙貿易的最大商號。大盛魁的創辦人是三個小販。康熙末年(1724年) 大盛魁總號正式成立。1929年,大盛魁歇業,一直到1947年,大盛魁才徹底散夥。南有胡雪巖,北有大盛魁,大盛魁的總號最初設在烏裡雅蘇臺,後遷駐歸化城(呼和浩特)不同於晉商或別的旅蒙商所創辦的字號,大盛魁之所以能夠延續260年,與它特殊的股權結構密不可分,當然也與它的十任大掌柜密不可分。
  • 通訊:大盛魁用厚重歷史「擦亮」對外知名度
    圖為古色古香的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大盛魁。事實正是如此,五天前中國知名導演王新民與企業家馬雲在香港就電視劇《大盛魁》的播出情況進行了交流。「三百年前的大盛魁就類似如今的阿里巴巴。」王新民17日對記者回憶說:「馬雲對大盛魁的歷史很感興趣,電視劇播出前要送馬雲一套影碟。」圖為古色古香的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大盛魁。
  • 《大盛魁》首播 萬名驢友前往捧場
    2月27日,製作方為了慶祝這部開年大戲的播出,在塞外古城呼和浩特段家窯《大盛魁》影視基地發起了萬人徒步「重走古駝道、尋夢大盛魁、體驗一帶一路國際商道風情」的大型活動。呼和浩特市幾百家戶外俱樂部的上萬名驢友前往捧場。內蒙古民間戶外救援協會、行走天下戶外俱樂部、火狐狸戶外聯盟、老司機車友聯盟等老牌知名俱樂部也參與其中。
  • 電視劇《大盛魁》講述中華商業文化的故事
    而遠徵葛爾丹需要向幾千裡外的漠北地區運送大批糧草,為了在國庫空虛的情況下支持這場平亂戰爭,康熙皇帝決定徵召大量民夫運送軍糧,允許他們在隨軍運糧的同時,攜帶少量商品出關進行交易,以減少需支付給民夫的運費。此舉,打破了中國歷史上幾千年漢民不許出關交易的禁令,不蒂是當時最大的改革開放政策。基本平定葛爾丹之後,康熙皇帝又批准了「春去秋回」的雁行政策,允許漢民出關種地和經商。
  • 大盛魁的財富秘密(上)
    而大盛魁作為一家商業企業,卻能堅挺到最後,原因何在?讓我們先來從大盛魁的管理體制入手,來揭開其中的奧秘。大盛魁是一個沒有投資的商號,而且發展成為壟斷性的商業,它能夠存在兩個世紀多,主要在於它有雄厚的「公積金」,因此,大盛魁從來就把「公積金」當作生命一樣來對待,任何時候也沒有放鬆過「公積金」的積累。它積累「公積金」的辦法之多,是獨具的特點。
  • 《大盛魁》熱拍「走私」戲 于震戲裡戲外當伯樂
    >>>查看更多現場高清組圖網易娛樂3月4日報導(文/梅子笑 圖、視頻/李道忠) 商戰劇《大盛魁》春節後在北京郊區開始緊鑼密鼓的拍攝工作。昨日,網易娛樂探班劇組,恰好碰上于震、喬振宇和吳連生兄弟三人拍攝一段為「走私」而起爭執的戲,導演王新民為追求逼真表現,拍攝相當緩慢。
  • 【熱點】《大盛魁》後傳:有事做、有人愛、有所期待
    兩小時直播,200多名群眾演員參與的情景再現,為造勢起到了關鍵作用。清代的妝容、服飾,再現大召寺前玉泉井旁駝隊出行送別的場面,段家窰外景地裡,挑擔賣貨的,走江湖賣藝的,牽駝運貨的,帶著人們穿越到了三百年前的古駝道上,體驗著"一帶一路"的風情。吸引了三萬民眾來到現場參與。我的視野裡,這樣做電視劇推廣是沒見過。少見就多怪,多怪就好奇,好奇就會關注。
  • 《大盛魁》帶你穿越輝煌 看老城如何華麗轉身
    重走古駝道 尋夢大盛魁 體驗一帶一路國際商道風情」萬人徒步再《出關》2017年2月25號上午一萬餘人的戶外愛好者500多名觀眾不約而至的村民200多名大盛魁劇組演員電視劇《大盛魁》《大盛魁》是由呼和浩特市政府、內蒙古電視臺、玉泉區人民政府、鄂爾多斯羊絨集團、北京晉商博物館於2009年共同投資拍攝的電視劇,由王新民執導,于震,喬振宇,吳連生領銜主演。
  • 國產抗日劇《殺虎口》驚現小島秀夫、宮本茂、三上真司_遊俠...
    最近一部抗日電視劇在遊戲圈流傳甚廣,起因是一位網友在貼吧發出截圖,圖上日本侵略者的名字竟然是幾位業界聞名的遊戲製作人,令人啞然。網友稱這是在B站看抗日劇時發現的,劇名為《殺虎口》。
  • 媲美《大染坊》,豆瓣9分,喬振宇《大盛魁》10年後迎來上星機會
    文\娛鋪子媲美《大染坊》,豆瓣9分,喬振宇《大盛魁》10年後迎來上星機會第25屆北京電視節目交易顛(2019年秋季)中,王新民執導、王路沙編劇的電視劇《大盛魁》第二部宣布進入籌備階段,這是一部年代傳奇商戰劇。
  • 蒙派京劇《大盛魁》演繹駝道風雲
    9月14日晚,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資助項目、自治區宣傳部第五批「舞臺劇精品創作」扶持項目、新創京劇《大盛魁》在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音樂廳精彩上演,給呼和浩特京劇戲迷帶來一場視覺盛宴。京劇《大盛魁》取材於已在國內外產生廣泛影響的歷史長篇同名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