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融媒體記者 馬麗俠 實習生 張志樂)「哐齊來才,哐齊來才,哐嗆……」樂池下京胡、嗩吶、笛子、馬頭琴聲聲韻味悠長;舞臺上生旦淨醜唱念、表演、舞蹈、武打,一板一眼,張弛有度。9月14日晚,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資助項目、自治區宣傳部第五批「舞臺劇精品創作」扶持項目、新創京劇《大盛魁》在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音樂廳精彩上演,給呼和浩特京劇戲迷帶來一場視覺盛宴。
京劇《大盛魁》取材於已在國內外產生廣泛影響的歷史長篇同名小說。講述的是清光緒初年的塞外商城歸化,中國北方第一商家、風雲際會200餘年的大盛魁商號,面對國勢衰微、列強欺壓、行將倒閉的艱難局勢,在新任大掌柜古海帶領下,通過組織萬峰駝隊北上俄羅斯進行出境貿易,在萬裡駝道上與俄商西伯利亞公司展開了驚心動魄的茶葉大戰。其間歷經運力爭奪、水源斷絕、沙暴襲擊、魔谷遇險、口岸驚變等恩怨情仇,古海堅持以大德謀勝、求互利共贏的儒商文化傳統,救俄羅斯商隊於絕境,又在俄商伊萬幫助下挽大盛魁沒頂狂瀾於即倒。在享譽世界近代史的中歐茶葉之路上譜寫了一曲「莫將商場作沙場,且把死活化生活」的商貿佳話,也為當今實施「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戰略提供了有益的深層文化思考。
全劇參演人員有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京劇團和二人臺藝術團兩個團的主要演員。
這部劇的一大亮點是京劇與內蒙古地方戲的融合,兩個主角是分屬京劇和二人臺兩個戲種的「大角」。這部劇也是「兩下鍋」,在保留古典戲曲的創作方式中加入地方戲元素,使劇中人物更加豐富。線性故事結構能很好的開掘人物心理,具有心理現實主義特點;裝扮上明確的蒙地風情,打破了傳統京劇的程式化,保留了地域特色;舞蹈上,加入非傳統京劇概念的「馬舞」,既古老又親切。既有傳統韻味,又不乏新時代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