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有發朋友圈了?
情緒不好的時候,剛想打開朋友圈發洩幾句,斟酌幾秒之後,打出的字句又被清除。
要不然就是剛剛發出的朋友圈沒過幾秒就刪掉。
隨便點開一個頭像,不是三天可見,就是一道橫線。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我們連發條朋友圈,都變得小心翼翼。
以前覺得經常發朋友圈的人太吵鬧,現在覺得那些大方、自信地分享生活,表達自己的人既珍貴、又有趣。
有段時間,朋友包子每天定時在朋友圈分享生活中的小確幸。
今天塗了新色號口紅,感覺自己美美噠。配圖是化淡妝的她,溫婉,明媚。
路上幫一個年輕女孩提很重的行李,她說謝謝我,讓我今天很開心。
加班很晚後吃到了心心念念的小餛飩,謝謝這個城市的守夜人。
表面上她一切順利,生活無憂,實際上只有少數幾個朋友知道,那段時間她的工作壓力有多大,處境有多難。
公司來了一個處處針對她的領導,她熬了大夜做的方案,被無端挑刺;
原定的出差人選裡有她的名字,卻被臨時替換;
還有人經常打她的小報告,以致於她跟老闆的關係都變得緊張。
可偏偏越是最難的時候,她每天都穿著好看的衣服,化精緻的妝容,漂漂亮亮地去上班。
這樣熬了幾個月後,那個經常使絆子的同事,最後被老闆開掉,包子的工作這才沒有那麼心累了。
當她心平氣和地講出這些的時候,我們都十分佩服。
包子笑笑說:
「越是被生活打翻的時候,越是要發現生活的美好啊,不然日子要怎麼過下去。」
仔細想想,確實這樣。
那些經常發朋友圈的人,不是沒有經歷生活的捶打,也不是生活放過了他們,而是當生活扔給他們一個酸酸的檸檬,他們會想辦法讓它變成一杯甜甜的檸檬汁。
喪其實很容易,但是頂著一切,繼續熱愛生活才更酷。
那些經常發朋友圈的人,不過是看清了生活的真相,然後以更大的熱忱用力、認真生活著。
很多人曾說:
當自己發的朋友圈被人diss的時候,漸漸地就不願意發朋友圈了。
朋友圈有個女生,每次戀情都喜歡發朋友圈,那些戀愛的證據一一展現在朋友圈裡,所以我們基本見證了她戀愛-分手-又戀愛的過程。
最近,她又戀愛了,當她在朋友圈發新戀情的甜蜜細節,但是卻被「熱心網友」懟了:
「發這麼多,以後刪的時候不累嗎。」
說實話,連發個朋友圈都要照顧看客的心情,那才是真的心累。
發朋友圈的本意是記錄生活,等年老的時候回憶一生,那些溫暖的片刻、被愛的瞬間讓我們覺得,這一生都沒有白白虛度。
朋友圈發或不發,都是屬於自己的自由,有人喜歡安靜地消化自己的悲歡,有人喜歡熱鬧地表達自己的喜好,誰也沒必要評價對方。
即使看不慣別人的做法,請把自己的意見發表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內,有一條朋友圈的社交禮儀是:不要去打擾別人的幸福。
很多人之所以越來越沉默,就是因為外界的評價和嘲諷。
而那些還在發朋友圈的人,並不是不會遇見惡評,而是不會被別人的評價束縛住手腳。
他們知道,生活原本就是活給自己的。
快樂就笑,難過就哭,不必壓抑自己,才是我們這一生要做的正確的事。
曾經有人問:一個人成熟的標誌是什麼?
有這樣一個答案:「從一個朝氣蓬勃的少年,變成了一言不發的中年人。」
朋友圈裡有個大學同學,從畢業到結婚,我們見證了他從風風火火到只剩沉默的過程。
剛開始,他還是挺愛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生活,參加足球比賽,去別的城市旅行,交到新的朋友……
後來伴隨著工作、結婚,要賺錢養家,要還房貸車貸,還要考慮孩子出生後的奶粉錢,他漸漸在朋友圈失語了。
有一次聊天,問他:「怎麼最近沒見發朋友圈了。」
他說:「現在壓力太大了,每天一睜眼都是各種帳單,一頭扎進生活的浪潮裡,哪裡還有心情發朋友圈。」
隨著年紀漸長,閱歷變多,不隨意表露情緒,的確看上去穩重、體面,但壓抑自己的結果便是也失去了很多肆意表達的機會。
像個心事重重的人一樣眼神凝深,步履沉重,有一天看著那些還在輕快地發朋友圈的人說:
「我好羨慕他們啊,雖然都是成年人,他們的心理上還那麼年輕,可以不顧一切地說自己想說的話,不像我們已經成熟到一言不發。」
成熟的人隨雨打風吹去,漸漸一言不語;而心態年輕的人,歷經艱險,仍舊葆有發現美好的眼睛。
「蒼老的標誌,不是魚尾紋的增加,也不是身體的僵硬,而是你對這個世界不再感到驚奇。」
儘管歲月逝去,芳華不再,天真的人會依然對這個世界保持好奇,對明天懷有巨大的期待,對當下的美好格外珍惜。
朋友圈看過一句話:
「只要一直認真下去,不管有多少人曾經嘲笑過你的認真、你的無趣,終有一天,他們會為你的認真而拍手稱讚。」
那些發過的朋友圈,其實是一個人努力生活的痕跡、證據。
他們不是生活都很如意,而是寧願將溫暖、陽光的一面呈現在人前;
他們也不是沒有經歷雨打風吹,而是經歷世事,依然選擇用赤誠的目光看待這個世界。
糰子們
你現在還會經常發朋友圈嗎?
你喜歡在朋友圈分享些什麼內容?
來評論區留言告訴團團吧~
感謝你的點讚+在看+分享
我們下期見,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