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刁小嘴
世上的歌曲有千千萬,但有一首,您肯定不會陌生。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投進了媽媽的懷抱,幸福少不了... ...」
這首《世上只有媽媽好》是電影《苦兒流浪記》的插曲。她的原唱是電影《方世玉》中苗翠花的扮演者:蕭芳芳。
說實話,之前對這位影星很陌生。
除了她在影片中「方大玉」的形象,讓我印象深刻之外,好像很少刻意去看她出演的其它影片。
殊不知,蕭芳芳這一生也是非常「精彩」的。
不論是為父還債早早輟學,還是患有先天耳疾,都沒有讓她輕易放棄自己。
她的付出也得到過界內的認可。
1995年,她憑藉電影《女人四十》獲得5個影后。
其中一個是柏林影后,也是繼張曼玉之後,第二個獲獎的華人。
2009年,蕭芳芳被金像獎授予 「終身成就獎」。
事業上順風順水的她,感情生活也是轟天動地。
謝賢是她的初戀。在美國讀書時與別人又訂過2次婚。
秦祥林是她的第一任老公,但最終相伴一生的卻另有他人。
我很好奇,這位有點「女生男相」的女子,到底有著怎樣的故事?
這一切,還是要從她的家庭說起。
1. 家道中落背上欠款,為了生計童星出道
這世界上什麼都能選擇,唯獨不能選擇我們的父母。
蕭芳芳的家庭曾經非常好,只能說命運多舛,天不遂人願。
1947年3月,蕭芳芳(原名蕭亮)生於上海。父母非常優秀,也出自書香門第。
父親蕭乃震,是一位在德國柏林大學,獲得化學博士的人。
母親成家和(也叫成豐慧)是著名翻譯家傅雷的學生。
在蕭芳芳2歲時,一家人移居去了我國香港。
他們做起了生意,可能是外來人的緣故,再加上不善經營,虧的很慘,欠了不少債務。
不幸的是,蕭乃震第二年就去世了,留下了成家和與蕭芳芳母女相依為命。
成家和只會畫畫,為了生活改行去做服裝設計師,為名流們設計衣服。
1954年,蕭芳芳7歲了。有人告訴成家和,電影《小星淚》需要一位童星,可以讓孩子去試試。
成家和同意了,但從此之後,芳芳就沒有再離開過影視行業。
這個時期童星很火,有個會演戲的童星會更搶手,很多影商紛紛前來邀約。
芳芳很爭氣,雖然一開始在片場要忍受挨罵,但由於她的勤奮好學,也做出了成績。
1955年,8歲的蕭芳芳拍攝了電影《梅姑》,在東南亞影展上獲得最佳童星獎。1958年,11歲的她拍攝了電影《苦兒流浪記》,成為第一個在舊金山國際影展上金獎提名的中國電影。
為了拍戲,成家和讓女兒放棄學業。有人說她太殘忍,有人說她是個硬核母親。
想想當時的環境,這個家中頂梁柱,任何決定都要以「活下去」為目標。
蕭芳芳回憶這段經歷時,她的心態還算正常。
也知道當時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畢竟還債為大。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她明白那時為母親解憂,才是最重要的。
父母無法選擇,但人生是自己的。
蕭芳芳在未來的生活中,一直都在尋找機會,彌補沒自己有上學的遺憾。
2. 三次求學夢破碎,多虧貴人來相助
有些孩子不願意學習,長大後很後悔,為何當初沒有珍惜機會?但也只限於後悔而已,這點蕭芳芳卻不同。
她一開始不懂,覺得不上課挺好,隨著慢慢長大,她的求知慾特別強烈。
成家和給蕭芳芳請過4位家教。
其中的英文老師,鼓勵她去讀書,幫她寫推薦信到英國皇家戲劇藝術學院,但泥牛入海沒有回音。
那年她只有13歲,第一次求學失敗後,把精力放在拍戲上,又遇到事業瓶頸期。
當時女星分為兩類,一類是性感的,一類是玉女的。
她都不屬於,糾結未來如何發展時,卻愛上了武打片。
1960年,13歲的芳芳拍攝了第一部武打片《青城十九俠》。隨後幾年內,她拍攝了近百部電影。
有時為了趕進度,1個月內要拍2到3部。疲憊之餘,求知心不斷爬上眉間。
15歲的蕭芳芳,和媽媽說她想去讀書,成家和答應了。但要先隨片登臺做宣傳,拿到錢後才可以去。
沒想到錢七分八分,到她手裡的,根本就不夠出國。
無奈之下,第二次求學又失敗了。
1970年,23歲的蕭芳芳要求:「如果你不讓我去讀書,我真的做什麼都不會開心的」。
媽媽妥協了,同意讓女兒去國外。好不容易蕭芳芳攢足了學費,到了美國,卻接到媽媽的電話。
成家和投資失敗,需要錢來周轉,但把錢給了媽媽後,芳芳就沒有錢讀書了。
她上個學,怎麼就這麼難?
困境中,當地唐人街的一位貴人(譚秉庸)出面,「小妹妹,有八叔在,不用怕」,幫她交了學費。
蕭芳芳回憶,「如果不是八叔,就沒有機會上學了「。
在美國求學的這四年,讓她享受到了以往感受不到的安靜。
其實,相傳在芳芳第二次求學時,家裡的債就還的差不多了,說「錢不夠」只是媽媽的藉口。
也許是成家和不想獨自待在國內,也許是她不知以後要靠誰掙錢生活吧。
從蕭芳芳身上也能看出,一個人真想做什麼,何時開始都不晚。
俗話說「自古成功在嘗試」。
如果不嘗試的話,那永遠都不會成功,所以勇敢的嘗試,已經是成功的一半了。
所以,重要的是一定要「開始」,而不是光沉浸在感慨與後悔中。
3. 初戀不到2年終離散,輾轉嫁給有心人
緣分這事真不好說,好像一生中必會遇到幾個錯誤的人,才能找到對的人。
1966年,19歲的蕭芳芳籤約到光藝電影公司,轉型拍攝第一部時裝劇《少女心》。
也是在這家公司,認識了她的初戀謝賢。
成家和不喜歡謝賢,也知道他和女兒不是一類人。
為了把女兒留在國內,只能默許了他們的關係。
芳芳屬於好學型,而謝賢屬於貪玩型。
兩個人努力的方向不同,不到2年就分手了。
後來芳芳去了美國讀書,先後訂過2次婚,可惜也都取消了婚約。
1973年,芳芳想接母親去美國生活,她好繼續讀書深造,但在《廣島甘八》導演的勸說下,去了日本拍攝。
此時,她認識秦祥林。
對於這個男子,芳芳她媽依舊不喜歡。
但芳芳還是和秦祥林結婚了,也許是覺得這個男子很用心吧。
有人說當時秦祥林和芳芳吵架,他特意找林青霞假裝過生日,邀請二人去吃飯,幫他們化解吵架後的冷戰。
但婚後二人的生活並不是很愉快。秦祥林出去「逍遙快活」,有次喝酒半夜回家,芳芳不給他開門。
秦祥林喊來了警察,他還當眾打了芳芳一巴掌。
二人沒有離婚時,秦祥林還追過林青霞和鄧麗君。不過,鄧麗君根本就不喜歡他。
這樣,秦祥林把目標鎖定在林青霞身上。
為了追求她,秦祥林趕緊和蕭芳芳離了婚,飛到美國去求婚。
此時蕭芳芳和秦祥林已經分居一段時間了。
離婚對於她來說正是個解脫,正如她所說:
「每個人都會犯錯,如果性格不和,還是早點分開的好。」
離婚後,她過得反而更好了,認識了無線高層張正甫。
這段感情,終於得到了芳芳媽的支持。
兩個人1980年結婚。這個男人的人生觀終於和芳芳一致了。
1998年,51歲的芳芳獲得了美國瑞吉斯大學的碩士學位。
2010年,她老公張正甫拿到了博士學位。
有時遇上錯的人並不是一件壞事,在尋尋覓覓的過程中,才會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港灣。
像謝賢和秦祥林,對於芳芳而言是屬於「相忘於江湖」的人,也沒有什麼好留戀的。
沒有哪段感情是一帆風順的,最要緊的還是要找個和「你」步調相同的人。
這麼一個努力向上、認真拍戲的女子,您無法想像,芳芳的雙耳已經接近失聰。
耳朵是家族遺傳問題,2歲的時候右耳就聽不見了。
多年後左耳朵的神經細胞壞死,經常出現耳鳴。
1995年,48歲的蕭芳芳拍《女人四十》,帶助聽器也不能工作太久,否則耳鳴聲會讓她頭疼。
耳鳴的感覺像什麼?她形容很像100隻蟬在同時叫。
她並不掩飾自己的這個「缺陷」。
在一些採訪前,她會提示主持人,「我的耳朵是聽不見的」。
生活中,有些人很像胡蘿蔔,本來很堅強,被熱水燙後,變得鬥志全無。
有些人很像咖啡豆,沒有一蹶不振,反而化解困難,把開水變成咖啡,香味撲鼻。
希望每個人都能像蕭芳芳一樣,成為一杯香濃的咖啡。
(全文完)
您好,我是刁小嘴,一個愛吃榴槤的高個子,喜歡用文字記錄生活、分享日常。
聲明:本文配圖來自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