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9 08: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東院舉行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集體入庫活動。白衣天使們在各自崗位上恪盡職守救死扶傷,積極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義無反顧地加入造血幹細胞捐獻的隊伍,用醫者仁心傳遞博愛情懷,為挽救他人的生命貢獻多一份力量。
該院已實現造血幹細胞捐獻的譚瑋麟醫生和趙普醫生來到現場,用親身經歷為大家詳細宣講了捐獻過程和切身體會。
為更廣泛地動員醫護人員加入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一婦嬰東院連續開展兩場專場招募活動。共有66名志願者加入到捐獻的隊伍中來,為血液病患者帶來66份新的希望。
據悉,目前浦東新區紅十字會已招募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近2萬名,實現捐獻造血幹細胞移植77例。
譚瑋麟醫生和趙普醫生的故事
譚瑋麟醫生
2014年10月17日,來自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的譚瑋麟醫生實現了造血幹細胞捐獻,成為浦東新區第50例成功捐獻志願者。
譚瑋麟是一名婦產科醫生,親手迎接了無數個新生命的到來,這讓他對生命和希望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於是,在上海市紅十字會通知他與患者配型成功,詢問是否願意捐獻造血幹細胞時,他絲毫沒有猶豫便答應了下來。而當時已近而立之年的他甚至為此與妻子推遲了要孩子的計劃。
「雖然捐獻造血幹細胞並不會影響身體健康,但還是想全身心地把捐獻這件事做好。」譚瑋麟講述得幽默而誠懇,「眼下,救人計劃比造人計劃更重要。」
而為了這一天的到來,譚瑋麟已經準備了近十年。早在2005年,讀大學的他便已經採集了造血幹細胞血樣。「所以一直以來都有捐獻的思想準備。」譚瑋麟說,當接到配型成功的通知時,他十分平靜,妻子和父母也很支持他的舉動。
趙普醫生
趙普是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新生兒科一名主治醫師。寒來暑往,趙普在工作崗位上呵護著一名又一名早產兒健康茁壯地成長。而自從2011年採集造血幹細胞血樣,加入捐獻志願者隊伍以來,他的心中又多了一些期盼,盼望著能用自己的愛和行動,為素昧平生的遠方帶來同樣的「新生」。
七年後,這一天終於到來。
2018年12月13日,趙普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實現造血幹細胞捐獻,為遠在北京的一名90後男孩重燃生命的希望。他也成為浦東新區第67例造血幹細胞實現捐獻志願者。
趙普說:「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看病是救人,捐獻造血幹細胞同樣是挽救生命,這和我們平時救治早產兒沒什麼兩樣。」
捐獻當天,趙普告訴9歲的兒子,爸爸要住院一段時間,把細胞捐獻給一個病人,可以救他。懵懂的孩子興奮地鼓勵爸爸:「那你去吧!快去吧!」
在全家人的支持下,這一段京滬「髓」緣順利聯結。趙普用他的熱血和奉獻,在寒冷冬日傳遞愛的溫暖。
原標題:《點讚!他們做的這件事為素昧平生的遠方帶來「新生」》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