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 陳白塵
導演: 鄭君裡
主演: 趙丹,吳茵,上官雲珠,孫道臨,李天濟,黃宗英
出品:1949年 崑崙影業公司
該片的片名深含寓意和象徵意義:「烏鴉」代表了國民黨1948年潰敗前的貪官汙吏,以「猴子」為代表,他們還在做最後的垂死掙扎;「麻雀」則代表了租戶,即普通百姓,他們和國民黨走狗侯義伯圍繞「房子」問題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房子」在這裡也有隱喻,代表著江山。
電影劇情緊湊,環環相扣,對白精彩,堪稱經典中的經典。
劇情簡介:
1948年冬天,解放前夕國民黨統治區,上海弄堂裡一棟石庫門老房。國民黨小官僚侯義伯(李天濟 飾)唯恐失去往日的驕奢生活,強行霸佔了這幢房子,將無權無勢的原房主孔有文(魏鶴齡 飾)趕到了狹窄的後客堂,並把二樓留給姘婦餘小瑛(黃宗英 飾)居住。愈發感到時局不利的侯義伯,欲將房子轉手撈上最後一筆錢。這引發了房客們的恐慌,然而他們各有各的顧慮和想法,大家只好各自為謀。自恃聰明的肖老闆(趙丹 飾)和肖太太(吳茵 飾)將僅有的金銀首飾和西藥全部抵押給侯義伯,卻反被打傷。中學教師華潔之(孫道臨 飾)欲搬到學校去住,不料卻被以鼓動學潮的罪名被捕人獄,侯義伯居然乘機調戲華太太(上官雲珠 飾)。被侯義伯逼得無路可走的房客們,終於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團結起來,勢要與侯義伯鬥爭到底來保衛自己的棲身之地。
該片雲集了趙丹、吳茵、上官雲珠、孫道臨、黃宗英、魏賀齡、李天濟等一批著名演員。尤其是趙丹、吳茵出演的市井商人小廣播夫婦給觀眾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大明星趙丹一改他以前的正面戲路,把一個油嘴滑舌,愛管閒事,善於鑽營,愛散播消息的攤販小廣播刻畫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有一場戲,小廣播坐在一個破藤椅上,喝著小酒,嚼著花生米,搖頭晃腦、振振有詞地做著自己的發財美夢,結果樂極生悲,搖搖欲墜的藤椅散了架,小廣播也被重重摔在了地上……那場戲趙丹演的實在精彩,舉手投足、眉梢眼角都是戲,他演的過癮,觀眾看的更過癮。
趙丹的夫人黃宗英在這部戲裡也有顛覆性的表演,被人稱為「甜姐兒」的24歲的黃宗英飾演了小官僚侯義伯的姘婦,和猴子一起欺壓、壓榨租戶。雖然不是正室,面對丈夫的尋花問柳,她把女人的醋勁兒十足演繹的極為到位。
黃宗英出身書香世家,兄妹七人有四人投身演藝事業,人稱「黃門四傑。」黃宗英晚年著作等身,由影星成功轉型作家。她的文筆清麗婉約,像清晨的一縷陽光,也似一汪清澈的湖水,深情雋永,給人美的藝術享受。
吳茵,人稱「東方第一老太婆」。她在《萬家燈火》,《一江春水向東流》裡飾演的母親形象深入人心,你完全看不出她只有三十幾歲的年紀。在《烏鴉與麻雀》裡我們又看到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吳茵,她演的攤販蕭太太牢騷滿腹,精於算計,想佔小便宜不願出頭,她的成功出演體現了吳茵的戲路開闊。
孫道臨,我們印象中那個溫文爾雅的謙謙君子不見了。他演的華先生清高,自命不凡,不願向猴子低頭,也不願與「小廣播」為伍,結果被「特務」校長陷害入獄,《烏鴉與麻雀》讓我們看到了影帝孫道臨多面性和創造力。
飾演猴子的李天濟長了一張演反派的臉,但他的表演沒有模式化,雖然有些誇張,但很吸引人,一點也不做作。
1955年文化部對建國後的影片進行評選,《烏鴉與麻雀》獲得一等獎,因為它反映了普通百姓的心聲和呼喚,特別受歡迎。尤其是片尾孔老夫子寫的那幅對聯「爆竹一聲除舊,桃符萬戶更新,」讓大家對未來的新生活充滿了希冀。
時隔70年後今天,我們再次追憶這些優秀的老電影人,為他們在特殊時期冒著生命危險創作出如此經典的電影由衷地表達敬意和欽佩!
轉載來源:最美老電影
長按二維碼|關注公眾號
沂蒙蘭臺
微信ID:ymlt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