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電影中蘇聯女兵為何都穿著裙子,上戰場打仗不礙事嗎?

2020-12-23 大國將令視頻

二戰本身就是大型的「絞肉機」,而在此期間,最為慘烈的一個戰場就是蘇德戰場,它的慘烈程度,簡直超乎你的想像。這樣說吧,在蘇德戰場上,所有參戰人員的存活時間短到只能以分鐘來進行統計,能活一個小時就很牛,雖然現實中不是真有這麼慘,但是它卻真實的反映出,在蘇德戰場上士兵的傷亡究竟有多慘重,幾乎人們上戰場前都得留遺書。隨著戰況的逐漸激烈,蘇聯的士兵一個個倒下,越來越少了,蘇聯國內不管是不是成年男性,基本上都直接上了,但是蘇聯兵力匱乏的問題依舊沒能得到解決,甚至隨時都有可能因此而亡國,考慮到這一情況,不少蘇聯女性也擼袖子上了。畢竟都快亡國了,還分啥男女?別看是女性,但是她們在戰場上的表現一點也不輸給男性,並且還在戰場書寫了不少的傳奇,為人所敬佩。

但是有很多人在觀看這類作品時,通常都會看到這樣奇怪的一幕,不少以二戰為主題的戰爭片裡面,蘇聯女兵在參與戰鬥時卻老是穿著裙子,這樣真的方便嗎?或許男同胞對於穿裙子究竟方不方便並沒有什麼概念,但是對於女同胞們而言,就非常清楚了,當你大跨步時,由於受到裙子下擺的限制,很有可能根本無法完成大跨步這一動作,另外,裙下是沒有遮擋的,也就是說,穿著裙子就無法再做出大幅度動作了。僅僅是在日常生活中,穿裙子就會帶來非常多的不便,跟不要說去參戰了,也就是說,穿著裙子是一定會對女兵造成影響的。可是在那些二戰題材的電影中,為什麼蘇聯女兵卻老是穿著裙子參戰呢?所以,這究竟是在還原歷史,還是在歪曲歷史呢?

事實上,這樣的場景在二戰中的確是真實存在的,在戰爭前期,戰場上的蘇聯女兵穿的都是裙子。其實,在當時除了蘇聯以外,這種情況在其他國家也尤為普遍,畢竟在穿著上,歐洲地區的男性就是穿褲裝,而女性就是穿裙裝,而在絕大多數歐洲人心中,女孩子在外面穿褲子是一件有損顏面的事情,會受到大家的非議,女性也就被限制了穿褲子,在這樣的習慣下,即便是女性也加入軍隊,併到前線參與戰鬥,也沒得選,只能穿裙子。

而在二戰期間,穿著裙裝的女兵也成為戰場上最動人的風景,雖然她們的身材較為瘦弱,但是在戰場上,她們殺敵並不手軟。在同強大的敵人交戰時,她們沒有一絲一毫的退卻,步伐有力,端起槍來手也不抖,和蘇聯的男性一起成功的擊退了德軍。等到戰爭結束之後,有人曾採訪國那些參加過二戰的蘇聯女兵,她們說,等到戰事進入白熱化階段以後,為了方便她們更好的應戰,軍隊妥協了,在之後就不再為她們配備裙子,而是改為長褲了,但是女性長褲在當時也並未得到普及,它的普及是在二戰結束之後,由於那時蘇聯國內整體男女比例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失衡現象,工作間中也不分男女了,蘇聯的女性們就開始穿著褲子,參與各種工作。

相關焦點

  • 為啥二戰電影裡蘇聯女兵都穿裙子,上戰場打仗不礙事嗎?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中的蘇聯女兵徵兵號令一發出,蘇聯女性愛國熱情高漲,參軍異常踴躍,不滿18歲,或超過25歲,甚至已生兒育女的女性,都來報名參軍,短時間內就有50萬女性應徵入伍。為了保衛國家,短時間內徵集如此多的女兵容易,但是配發軍裝很難。因打仗都是男人的事,蘇軍從來都沒有設計女兵軍裝,於是就因勢就事,把當時歐洲流傳很久的裙子作為軍裝。
  • 二戰期間,為何穿著短裙上戰場的蘇聯女兵,被德軍俘虜必死無疑?
    當戰爭來臨的時候,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是無法逃避的,戰爭不會因為因為你是女人或者老人就會寬恕你,在戰爭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自古以來,很多人都認為戰場是屬於男人的,女人是不能上戰場的,這個思想一直到現在還有人認同,事實上,女人上戰場一點都不比男人遜色,甚至很多方面比男人做的還要出色。
  • 為什麼二戰時,蘇聯女兵上戰場,不穿褲子,只穿裙子?
    俄羅斯莫斯科廣場前的閱兵,俄羅斯軍隊是唱著《喀秋莎》走過的,這個喀秋莎就是用來形容蘇聯女兵美麗,漂亮的名詞。雖然說,在二戰的時候不乏有國家有女兵,但是讓女兵衝鋒陷陣,擁有編制的恐怕就只有蘇聯了。在二戰期間,蘇聯有將近一百萬的婦女參與了對德作戰,其中有86個人還被授予了「蘇聯英雄」這樣的稱號,超過十五萬的女兵被授予了嘉獎和勳章。
  • 蘇聯女兵穿著裙子上戰場,被俘後死亡率達100%,原因讓人心酸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如果你有留意過歐美歷史、歐美歌劇、以及相關的歷史題材影視作品,你會發現,那時的歐美女性基本都是都是穿裙子。而這一習慣或者傳統一直延續到戰爭中!蘇德戰爭中的眾多女兵也都是以裙裝為主。這就讓人很納悶,戰場環境惡劣,穿著裙子去戰鬥,真的合適嗎?真實原因讓人心酸。
  • 蘇聯女兵上戰場時,為何不穿軍褲非要穿短裙?實情令人感慨
    提起女英雄們,大家都不會忘記花木蘭,秋瑾,胡木蘭等同志。然而提及二戰時候的女兵,相信大家都不會覺得陌生。儘管大部分的女兵沒有上陣殺敵,但是他們大多在後方行動,比如說衛生員,通訊員等等。當然,如果因為戰時戰況緊急邊緣缺少,他們也會被當作前線士兵上陣殺敵,而蘇聯女兵就是一個典型代表。
  • 二戰時80萬蘇聯女兵,結局十分慘烈
    這80萬的蘇聯女兵在經過訓練之後,很快就開始補充蘇聯的兵源,她們涉及的領域有很多,有直接上戰場的,有在後勤的,她們在戰場上甚至比男的士兵作戰都勇猛。據記載,在42年的一場蘇聯與德國的戰爭裡面,由一千餘名有蘇聯女兵組成的隊伍竟然打贏了比自己多十餘倍的德國軍隊,據戰後統計在這場戰爭中死亡的德軍竟然達到了1.2萬,可見這些女兵的戰鬥力是多麼的強悍,作戰是多麼的勇敢。
  • 蘇聯女兵穿裙子打仗,被俘後死亡率達到100%,原因讓人沉默
    都說戰爭是男人的廝殺,可是世界上每一次戰爭都少不了女兵參戰。就拿第2次世界大戰來說,當時很多國家都有女兵服役,比如美國,英國,德國,日本,蘇聯都有女兵踏上戰場的記錄。可是讓人意外的是蘇聯女兵在戰場上不是穿戴軍裝上戰場,而是穿著裙子打仗的,那麼這是什麼原因呢?
  • 蘇聯女兵為什麼穿裙子上戰場?且被俘後死亡率高達100%
    所以在二戰中,不僅僅是有男兵為國效力,還有很多的女兵同樣也加入了戰爭。1941年6月,納粹德國以強大的兵力瞬間叩開蘇聯的國門,並且在短短數月內就攻佔了蘇聯的大片領土,蘇聯人損失慘重,能夠支持作戰的士兵僅剩四分之一,尤其是男性死亡率極高,在法西斯的炮火下,蘇聯人並未像法國一樣妥協,為了彌補兵力不足,大量的女性應徵入伍,直到最後徹底的打敗納粹德國,各個戰場上都可以看到蘇聯女兵的身影。
  • 二戰女兵:穿比基尼的美國女兵,日本女兵像魔鬼,德國女兵超漂亮
    【圖為穿比基尼的美國女兵】這是為了鼓舞美軍士兵,而拍攝的美女寫真照片。【圖為美國女兵練習射擊】二戰中,有40多萬美國女兵上了戰場,有些女兵負責後勤工作,有些則直接上了前線。美國女兵與日本兵作戰時,不少女兵被俘,最後都慘死在了日軍手中。
  • 在戰場上,女兵比你想像中更猛!
    同盟國和軸心國都有大量女性自主加入到後方力量,擔任護工、廚師和洗衣婦。她們往往只能聽到槍聲,也能夠及時撤離。在所有國家中,只有蘇聯默許讓女性加入作戰部隊,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女兵」。 二戰中的蘇聯女兵在慘烈的「二戰」中,很多國家的男人都逐漸不夠用了。所有的參戰國無一例外,都有了徵召女性入伍的記錄。不 過她們大多數依舊是擔任護理、文書等服務型職務。
  • 二戰後日本投降,為何不帶女兵回國,而是留在東北讓蘇聯處理呢?
    二戰留給受害國的不僅僅是創傷,更是恥辱。當然最令人可恥的是日本等法西斯的暴行。尤其是日本,本想指望通過暴行獲得土地、掠奪財富、擴大領土,但是最後不僅不能如願,自己惹了一身騷,不僅在國際上喪失了聲譽,就連本國的經濟也因為常年得不到妥善的安排而漸漸落寞。
  • 女兵穿緊身裙上戰場,高偉光打仗還不忘耍帥
    更搞笑的是,這些女兵還穿緊身長裙上戰場,沒走幾步路就集體打焉,張雲龍特意讓幾個士兵架著女兵跑步,但最後這些有「公主病」的女兵還是拖了後腿,在隱藏的草叢中大喊大叫,導致部隊被敵軍發現,雙發只能展開戰鬥了,如果這些現象真發生在戰爭年代,她們這種做法是不是很兒戲呢?
  • 二戰時期,蘇聯女兵被俘結局有多悽慘?倖存者含淚回憶,滅絕人性
    1939年德國軍隊發動閃擊戰,在短短數天滅亡波蘭,英法兩國隨即對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此打響,在二戰初期德國佔據絕對優勢,英國、法國軍隊不堪一擊,尤其是法國號稱擁有第一陸軍,卻在德軍攻勢下堅持了僅僅一個多月時間,而英國也是自顧不暇屢戰屢敗,很快德國軍隊就把戰火燒到蘇聯境內,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除了中國以外,傷亡最慘重的國家就是蘇聯
  • 揭秘:二戰時期,德軍將領為何說去東線戰場和下「地獄」一般呢?
    揭秘:二戰時期,德軍將領為何說去東線戰場和下「地獄」一般呢?
  • 蘇聯女兵多剽悍?60人上刺刀發起死亡衝鋒,嚇瘋德軍軍官
    文|書生第二次世界期間,為保衛家園蘇聯數以萬計的年輕女性紛紛走上戰場,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悲歌,在蘇聯衛國戰爭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1941年6月,納粹德軍海陸空三軍集結超過500萬軍隊從三個方向全面進攻蘇聯,蘇德戰爭正式打響。
  • 「模特級」的以色列女兵,打仗比男人還兇猛!
    幾千年來被迫害流亡的沉重記憶,二戰被納粹種族屠殺的慘痛經歷,建國以來狼煙四起的危險境地,讓以色列人被迫發出最後的怒吼——武裝起來,準備打仗!她們的先輩、二戰時「帕爾馬赫」女兵曾被英國選中,空投到納粹德國後方作戰。不過,第一次中東戰爭以軍傷亡沉重,以色列把女兵都編入「女子軍團」,規定她們只能從事支援任務。
  • 為什麼說日本二戰攻打蘇聯必敗無疑,看了這部電影你就明白了
    當然這裡的工業能力,不是說打仗唯裝備論,工業能力是一種系統化,從戰場上的武器,到後勤的保障,這些統統都是靠工業能力,沒有工業能力,就沒法打仗。要想明白蘇軍在二戰時期工業能力有多強大,剛剛上映的電影《獵殺T34》就能夠給你一個非常直觀的了解。
  •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它被稱為中國最熟悉的俄羅斯電影
    ——寫在前面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中的生活原型原為五個男兵,但導演把男兵變為了女兵,女性角色的加入,讓戰爭變得「平靜」,以至於一聲槍響就能撼動整個戰場的殺戮。一名女兵發現了了兩個德國士兵,她趕緊報告準尉,然後準尉帶著五個女兵去搜捕德國士兵。很尋常的情節,只是可惜這五位女兵誰都不曾有過正面對敵作戰的經驗。
  • 陳道明:不拍「抗日神劇」,穿裙子上戰場,打仗還是走秀?
    其實抗日劇的受眾人群是比較多的,從老到少,都有許多的觀眾群體,比如當年的一部《雪豹堅強歲月》,文章主演的,裡面的劇情還是穿著,都比較符合大眾的審美,也比較能讓人接受。再看看近幾年的抗日戰爭片,裡面的劇情誇張不說,就連最基本的服裝都很雷人,比如上了戰場的女戰士,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後,居然還是紅光滿面,頭髮還是像用過飄柔的,這是騙三歲小孩嗎?
  • 冷兵器時代的王者,現代戰場上的「奇兵」,二戰蘇聯的騎兵部隊
    不過它也並非突然就被抹掉的,二戰中蘇聯的騎兵部隊曾是其防衛家園、反擊侵略時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他國大力發展機械化部隊的時候,蘇聯人沒有放棄騎兵部隊,而且在最艱難的時候,正是靠著騎兵這種現代戰場罕見的兵種數次拯救蘇聯於水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