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說長魚

2021-02-17 行攝衝衝

請點擊上方藍色字【行攝衝衝】關注公眾號

本文為原創作品,由「行攝衝衝」公眾號獨家發布,歡迎廣大讀者轉發分享至微信群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馬家蕩雜憶】

也說長魚

長魚,學名黃鱔,是裡下河水鄉常見的一種無鱗魚,體形似蛇,背褐腹黃,多生活在稻田、池塘、溝渠、河汊裡。每年端午前後,天氣日漸趨暖,蕩裡人就開始捉長魚了。蕩裡人捉長魚最常見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小孩子們最熱衷的鉤長魚,另一種就是大人們的正宗捉法——張丫子。

長魚喜歡穴居,白天很少活動,夜間出洞覓食,多以蚯蚓、小魚蝦為食,長魚洞大都緊貼水面,洞口都比較圓滑,長魚也大都喜歡頭朝洞口,以便於把頭伸出水面呼吸。鉤長魚就是利用了長魚的這一生活特性。鉤長魚一般是取二尺來長的細鋼絲,把一頭磨細磨尖,然後彎曲成鉤,再將整條的活蚯蚓穿上去就做成了釣鉤,印象中最好的釣鉤要數用自行車輪上的輻條做的最趁手,既堅硬也有韌性。一般到了初夏時節,一群半大孩子就會帶著鉤,相擁嬉鬧著來到田間地頭,找一處僻靜的小港汊子或者呆〔ai〕溝頭子,甚至田埂浜子,立即四下散開尋找長魚窟,找到了長魚窟,就將穿著蚯蚓的鋼絲鉤沿著洞口慢慢往裡伸,長魚見有美食上門,自會伸頭去咬,洞外的釣手立馬感到手上一沉,迅速就把鉤往外拉,長魚也就釣到了。但你千萬不要以為鉤到長魚就萬事大吉了,長魚一離開洞口就會拼命掙扎,特別是大長魚勁道很大,一不注意就會掙脫鉤掉下地四下亂竄,這時必須立即伸手去捉,而長魚身上有一種特別滑膩的黏液,滑不溜秋的很難抓,但我們蕩裡人有一種特別的手法叫「鎖長魚」,一般是五指併攏,握成拳狀,抓長魚時則伸出中指將長魚上半段緊緊鎖住,即可很輕易地把長魚抓起扔進隨身攜帶的水桶中。但鉤長魚一般收穫都不大,純屬孩子們的一種漁獵遊戲,也是那時候水鄉伢子在初夏時節親近大自然的別有趣味的方式之一。


而真想捉到比較多的長魚的那就要去張丫子了。丫子是漁人為捕捉長魚而特製的一種捕魚工具,形狀像樹椏,或者說是「人」字形,一般是用兩個長長的由竹(柴)篾編成的圓筒樣的籠子組裝而成,一頭開口,裡面插有竹籤,竹籤上穿著蚯蚓,蚯蚓是作為餌料來引誘長魚的;另一頭則用蓋子罩著,以防進去的長魚溜走。開口和連接處均有錐狀倒須,使長魚只能進得來而無法出去。我們蕩裡人張丫子都是用船,一般在下晚前後,裝上一船丫子,沿著湖蕩撐出去,根據經驗估摸哪一處河溝或港汊長魚比較多,就沿路四處布下丫子,等第二天清晨天麻麻亮再起來收丫子,待收齊了運回家,就找一隻大鉛桶,把丫子上面的蓋子打開,直接把丫子裡面的長魚往桶裡倒,頓時水花四濺,長魚在水桶裡歡快地翻滾著纏繞著,給漁人帶來陣陣收穫的喜悅。當然偶爾也會倒出幾條黃泥鰍或者一條青梢蛇來,黃泥鰍留著,慢慢養著,聚多了也是一頓美味,蛇則趕緊用樹枝挑出來放生了事。

長魚和昂刺魚、鰻魚、鯰魚、黃泥鰍這些無鱗魚一樣,肉質肥美鮮嫩,營養價值極高,我們蕩裡人一般都把長魚視為補血強身的珍貴食材而分外推崇。記得小時候曾聽人講過一個故事,說有位漁夫捉了一條小臂粗的大長魚,燉吃了以後睡在船上,睡夢中不小心一伸腿,竟然將船後艄和中艙間的隔板蹬斷了,可見吃了大長魚之後力道是多麼厲害!

蕩裡人吃長魚的做法並不複雜,通常就是炒長魚絲子和白燒大長魚兩種。炒長魚絲子一般都是用劃好的長魚絲子炒韭菜或洋蔥,也就是現在通常所說的淮揚名菜「軟兜長魚」。不過,據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先生考證,所謂「軟兜」應為「軟脰」之誤,「脰」本義指頸背,對於長魚來說應是頸背上那塊深褐色的鱔肉,所以正宗的「軟脰長魚」應是用長魚頸背上的褐色鱔絲炒制而成。許嘉璐老先生既是淮安本土人氏,又是著名的語言文字大家,料想他老人家的話應該還是很可信的。要炒長魚必先劃長魚,劃長魚有熟劃和生劃之分,蕩裡人一般都喜歡熟劃,就是將小長魚放在桶裡直接用開水燙熟再劃,劃刀一般取一根竹筷,沿粗的一頭削成扁扁的竹籤,劃魚時是相當講究技巧的,一定要注意初下刀時要輕,待刀入肉後則需沿著椎骨用力慢慢劃下來,要到尾部時再輕輕收刀,這樣一片長條鱔絲就成功了,否則如不注意把握輕重,則鱔絲易斷易碎,炒出來品相不好。現在市區菜場裡的長魚攤子為了向顧客證明自己的長魚是鮮活的,一般都是活劃,顧客來了,稱好斤兩,就現場操作,當面給顧客劃魚,通常在案板上置一釘子,取出鮮活的長魚來,直接將長魚頭摁在釘子上,然後拉直長魚下刀,斤把長魚劃下來,案板上鮮血淋漓,讓人不忍卒睹,估計那些膽小的主婦只能心驚膽戰側目而過了。


俗話說「六月長魚賽人參」,蕩裡人講究在大伏天裡吃白燒大長魚,蕩裡人一般稱之為「大熬長魚」(這裡的「熬」按蕩裡叫法讀第四聲,去音),為啥這麼叫法已經無從考證,據我揣測可能是需要長時間燉煮的原因吧!「大熬長魚」都是用半斤以上的大長魚為材料,殺魚前先到菜園子裡摘幾片南瓜葉子,把大長魚身上的黏液抹掉,然後用剪刀剖開魚腹,扒盡內臟放清血,洗淨切段,熱鍋放油加熱至七八成熟,放入蔥姜蒜蓉爆香,倒入切段的長魚翻炒一會,然後加水大火煮沸後,再改用小火慢煨,待長魚爛熟後再加鹽、白胡椒粉調味即可。白燒大長魚火功一定要足,火候不到位,魚肉吃在嘴裡會感到「木渣木渣」的,完全沒有細膩肥嫩的感覺,我的經驗是把魚燉到放進嘴裡用舌頭一卷,魚肉自然脫骨基本就差不離了。且最宜選用小榨豆油,這樣燉出來湯色濃白香鬱,令人垂涎欲滴,食指大動。同時要切切記得一定要放蒜瓣,這是白燒大長魚必不可少的配料,就像京蔥對於烤鴨、芥末至於刺生一樣!

由於長魚在我國分布極廣,各地都有很多不同特色的長魚菜品。清鹹豐年間淮安河下古鎮宴樂飯店的廚師張愷曾創製出名揚海內外的108品長魚席,每樣都以長魚為主料烹製而成,到了民國年間還長盛不衰,據說國民政府要員、孫中山先生之子孫科就曾特地驅車幾百裡來河下宴樂飯店品嘗過長魚席。不過,目前流傳下來在淮揚菜中叫得響名氣的除了大名鼎鼎的「軟脰」之外,就要數大燒馬鞍橋和生炒蝴蝶片了。大燒馬鞍橋因鱔魚段與豬肉同烹後,形似馬鞍橋而得名,清人詩句「藏時本與龜為伍,烹出偏以馬得名」,就是說的這道鱔菜。生炒蝴蝶片其實就是爆炒長魚片,要點在於生劃長魚時是先從長魚腹部劃開,而不是從背部劃刀,然後再小心剔去魚骨,用橫刀片成魚片,下油鍋爆炒後,魚片兩端黃色的部分因受熱自然向上翻卷,好似蝴蝶振翅欲飛,故名生炒蝴蝶片。而在東臺梁垛,人們做這道菜則是用直刀切絲,稱之為生炒蝴蝶絲,那又是另一番滋味了!

南京菜中有著名的響油鱔糊和燉生敲,響油鱔糊我沒吃過,據說以出鍋裝盤後鱔絲仍然吱吱直響為妙。燉生敲是將一斤多的大鱔魚活殺後去骨,用木棒敲擊鱔肉,使肉質鬆散,故名「生敲」,烹好後長魚皮白油潤,肉嫩微紅,香酥醇厚。去年秋我送小孩去南京上學,曾在學校附近一飯店吃過一次,但覺香酥尚可,而鮮嫩不足,估計這道菜真正要做好並不是件容易的事。蘇州、無錫一帶有爆脆鱔的做法,是將中指粗細的黃鱔,去骨分成脊背和肚皮兩部分,切成小段,在油鍋炸透炸硬後撈出,澆上蜜汁即成,明顯帶有江南人的嗜甜特徵。而川菜中我們常吃的毛血旺中,長魚也是不可或缺的主角之一。而長魚面則恐怕要數寶應長魚面最為知名了,揚州東關街上就有,應該有不少人嘗過。我家附近南一小路南就有一家氾水長魚面,正宗寶應人開的,每天食客盈門,生意非常好。這家麵館之所以吸引人就在於炒長魚的澆頭和魚湯做得好。炒長魚是用鱔絲和青椒洋蔥爆炒而成,單獨一小盤作為澆頭,魚湯則是用划去鱔絲後的魚骨入油鍋炸至金黃後,再入大鍋用大火煨制,直到把魚骨煨爛如粉,使魚骨裡的膠質和營養全都煨在湯中,湯色乳白濃稠,營養和口感都極佳。麵條下好後盛入湯中,調味後再撒上幾根韭菜葉子,端上桌用筷子輕輕一攪,只覺韭香魚鮮撲面而來,此時你所能做的只有埋頭叉面,再無旁騖!

不過,話說回來,現如今市場上的長魚大都是人工養殖的,口味和野生長魚相差極大,價格也是天壤之別。以前隨處可見的野生長魚現在也越發的珍貴起來,到底是被人們吃少掉的還是因為環境惡化造成的,想來都讓人惆悵不已!

閱讀者 關注者 轉發者 賞讚者

點讚者 留言者 投稿者

  

  本文系署名作者原創文章,由「行攝衝衝」公眾號負責編輯發布,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部分插圖源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作者刪除。「行攝衝衝」發布記述旅行遊樂、鄉音鄉情、親情友情、地方民俗、民間工藝、美食特產等紀實短文,公眾號對文中觀點不置評價,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賞讚經費將用於「行攝衝衝」公眾號作品匯集出版,所有作者均自願無償提供稿件。

相關焦點

  • 眼睛長在一邊的魚,比目魚
    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一種長相奇特的魚,它的眼鏡與一般的魚不同,它的眼鏡都長在一邊,正因為這個奇特的長相,它被人們稱之為比目魚。話不多說,現在就給大家講解一下。在廣闊的海洋深處,有一類長相古怪的魚,它們的兩隻眼睛長在頭部的同一側,所以人們稱其為「比目魚」;又因為它們的身體扁平,所以也叫「扁魚」。有的比目魚身上有美麗的斑紋。
  • 「長鬍子」的魚
    因為外形像草魚,且嘴上有2對觸鬚,中華倒刺䰾在茶陵縣一帶被漁民稱為「長鬍子」的野草魚。上世紀90年代末,這種魚在茶陵洣水河裡頗為常見,後來由於水文條件改變,產卵場所受到破壞,再加上捕撈過度等,其野生資源急劇減少,其天然漁獲量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拿下嚴塘鎮巖口水庫的承包經營權之後,2010年,我從洣江等天然水域中收集到1000多尾中華倒刺䰾魚苗投放到水庫中。
  • 像長有長鼻子的一種魚,突角鼻魚長得越大,長鼻子就越明顯!
    在魚類中,魚的鼻子是非常小,幾乎看不見,但每種魚都是有鼻子的,魚的鼻子並不是用來呼吸的,是用來尋找食物或者來分辨水質等功能的一種嗅覺器官。這次來認識一種像長有長鼻子的魚,體型長得越大,魚的「長鼻子」就越明顯的——突角鼻魚。
  • 這魚不算大,但鬍鬚卻很長,是什麼魚呢?有認識的嗎
    坐在船上悠閒的釣魚,卻不知道上鉤的是什麼魚。平時釣慣了鯽魚、草魚,來個特別也會讓人驚喜。水中魚多,所以上鉤的魚根本就不知道是什麼魚。男子和朋友在野外釣魚,卻釣上了一條鬍鬚很長的魚,真讓人驚嘆。小編到也釣到過有鬍鬚的魚,那就是塘角魚的了。
  • 魚竟然長著人牙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外國一男子捕獲一條奇怪的魚,長著人類一樣整齊的牙齒,看著無比驚悚。
  • 專欄丨範命輝:從懷素《食魚帖》說魚
    煮的時間越長,味道越濃。俗語「魚煮千滾,越煮越緊」,「千燉豆腐,萬燉魚」,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煮魚」重在火候,講究嫩鮮,強調本味。蘇東坡「煮魚」煮出本味就有一招。他在給友人的信中曾教過一招「清水煮魚」的方法:「取筍、蕈、菘心與鱖相對,清水煮熟,用姜、蘆服自然汁及酒三物等,入少鹽,漸漸點灑之,過熟可食,不敢獨此味,請依法作,與老嫂共之。呵呵。」
  • 它是魚卻長了一張「鴨嘴」,作釣分享:零基礎進黑坑釣鴨嘴魚
    下面我就以自己的垂釣經歷為例,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對垂釣鴨嘴魚的看法,當然了,對於這個魚我也是零基礎,說的不對之處請多包涵、指正。關於鴨嘴魚,還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情況大家需要了解:第一點正如大家所見此魚的嘴巴雖然很大,但上部分的「吻」扁平而長,下顎則短而稍尖,這樣一來勢必對咱們的垂釣增加難度。這個不難想到它在吃食的時候,恐怕未等餌料進嘴,吻部就已推開了線組,從而造成假信號。
  • 乾旱地裡居然長出了魚,男子用工具把土挖開,魚自己就蹦了出來
    乾旱地裡居然長出了魚,男子用工具把土挖開,魚自己就蹦了出來小夥伴們都知道,魚是生活在水中的動物,而且很多魚脫離了水之後用不了多久就會死亡。但是有個地方卻在乾旱地裡面長出了魚,當男子用工具挖開後,魚自己就蹦了出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長著人類牙齒和嘴唇的怪魚是什麼魚 很多網友質疑照片的真實性
    長著人類牙齒和嘴唇的怪魚是什麼魚 很多網友質疑照片的真實性時間:2020-07-20 06:14   來源:瀟湘晨報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長著人類牙齒和嘴唇的怪魚是什麼魚 很多網友質疑照片的真實性 據《每日星報》報導,近日,一名網友在網絡上分享一條在馬來西亞發現的奇怪的魚,這條魚竟擁有像人類的嘴唇和牙齒
  • 魚為什麼長著人類牙齒並被稱為「切蛋魚」?看到照片讓人毛骨悚然
    當時這條魚的體重達到9公斤,但讓人毛骨悚然的是,這條魚的牙齒與人的牙齒極為相似。它就是鋸腹脂鯉(Pacu fish),屬於食人魚的一種,但一般只吃落入水中的成熟果實和堅果。鋸腹脂鯉屬淡水魚類,最大能長到90釐米長,25公斤,主要生活在亞馬遜盆地流域和奧裡諾科河盆地。而在巴布亞紐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和美國的幾個州,也都發現過這種魚的蹤跡。
  • 長江釣到「奇魚」,「鯽魚」長鬍子了?你見過這種魚嗎?
    釣魚,一說到釣魚大家應該都非常熟悉。現在釣魚的人也越來越多了,江邊,河邊隨處可見釣魚的人。釣魚不僅可以修身養性,還可以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有人一天可以收穫很多魚,有人釣上半天也沒有收穫,但是還是樂此不疲。這就是真正喜歡釣魚的人,一般有一定釣齡的人都喜歡野釣,長江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地方。
  • 鯉魚長"唐老鴨"嘴 專家:胚胎發育不良的畸形魚
    這條怪魚長著「鴨子嘴」。謝春年 攝一條魚長一張唐老鴨的嘴,見過這條魚的人都覺得不可思議:難道是一個新的物種?昨日,網名叫@小溪閣家常菜的網友通過微博向本報報料說,他發現一條怪魚,重近2斤,長約一尺,臉極像卡通裡的小鴨臉,想請專家分析下是否為新物種。接到報料後,記者來到新開鋪黑石村,見到了這條怪魚。初看起來這是條普通的鯽魚,但細看魚頭就發現了不一般:魚的嘴像唐老鴨的嘴。
  • 釣到一條魚,上嘴唇短,下嘴唇長且有「刺」,這是什麼魚
    這個誰也說不好。作為釣魚人來說呢,常釣的魚就那麼幾種!因此,每當釣到稀有的魚,釣友都會上前湊熱鬧,一探究竟!沒辦法,天天釣常見的魚,時間長了也就沒意思了!而對於自己不認識,不知道的魚,沒釣到的魚,自然就要看一看了!
  • 青島漁民捕獲兩條黑色怪魚 揭秘怪頭魚到底長啥樣子
    青島漁民捕獲兩條黑色怪魚 揭秘怪頭魚到底長啥樣子時間:2016-09-03 10:30   來源:搜狐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青島漁民捕獲兩條黑色怪魚 揭秘怪頭魚到底長啥樣子 9月1日,山東青島漁民捕獲怪兩條頭魚,這兩條魚頭長吸盤,獨特的外形令漁民都覺得稀奇。
  • 【奇奇怪怪的魚】「異形」驚現海底,長了「假腳」的躄魚
    活捉一尾走路魚?你沒有看錯,完全不是愚人節的小玩笑,真有會「走路」的魚存在哦~這隻邁著「大腳板」在水下拔足狂奔的「小怪物」,飛揚的毛髮包裹著跅弛不羈的身影,此刻,它已完成自我的放飛~它不是掩藏海底的異形,也不是電腦特技下的虛構生物,它是一尾貨真價實的魚,還有個很形象的名字
  • 十二生肖魚長啥樣?為啥得名?巨好玩巨長姿勢!
    十二生肖是中國傳統民俗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子鼠、醜牛、寅虎、卯兔……其實水中的魚也有這十二生肖哦~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水中的十二生肖長啥樣~~1老鼠斑 老鼠斑因為頭長嘴尖,形狀酷似老鼠而得名,其體扁平,背鰭棘10枚,無大牙,一般在45釐米以上,體白色,布滿黑點,成魚體色較深,體上斑紋特別明顯,色彩豔麗,行動緩慢,具有搶食性,由於其肉質細嫩,味道特別鮮美,為海產品的名貴魚之一
  • 長著人類整齊牙齒的「人牙魚」成網紅,這種魚已不是第一次...
    明明是一條魚,卻長著類似於人類的牙齒,這樣的圖片可不是PS出來的,而是真實存在的。據英國《太陽報》報導,近日,一條長著像人類牙齒的熱帶魚在馬來西亞被捕獲,因為它奇葩的牙齒模樣,瞬間成為了社交網站中的「魚網紅」。
  • 別吃竹莢魚了,不會長頭髮的!
    大概從12月8日開始,一則來自日本的新聞:日本禿頭猴子吃魚10個月生發成功,讓很多發友都按耐不住了,躍躍欲試想要吃竹莢魚來生發
  • 養魚須知:你養的觀賞魚大概能長多大?
    大家養魚的時候,除了關心魚的壽命、價格之外,最關心的大概就是魚能夠長多大了吧。畢竟一條魚的大小決定了主人準備多大的魚缸、放多少水、投放多少條魚合適。今天小編就要給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觀賞魚的體型。1、財神魚財神魚又叫血鸚鵡、紅財神。
  • 魚塘再現長嘴「怪魚」 驚呆眾人
    魚塘再現長嘴「怪魚」 驚呆眾人 2020-09-17 09:3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