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近日訪華期間與中國達成了多項協議。其中,有一件可以稱得上是兩國人民格外喜聞樂見的事,那就是雙方就推進租借新大熊貓的磋商達成一致。
據日本《朝日新聞》網站報導,本次租借新熊貓是繼2011年2月以來的再次租借。
報導稱,中國於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之際,展開贈送熊貓等的「熊貓外交」。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認為「中國方面對租借持積極態度,是認真改善中日關係的證明」。
日本人到底有多愛熊貓?《日本經濟新聞》網站11月12日對此前的新聞進行了回顧,也許能讓大家感受到日本人對熊貓的熱情。
報導稱,2017年出生的熊貓寶寶「香香」首次對外公開,這是自1988年的「悠悠」以來、時隔29年再次有上野動物園出生的熊貓與公眾見面。因為參觀的人實在太多,園方採取了提前抽籤制。第一天儘管是工作日,仍收到18323組申請,中籤率只有45.8分之1。在首個周末的23日,抽選倍率甚至達到了144倍。
▲資料圖片:2017年12月18日,在日本東京上野動物園,小學生觀看大熊貓幼崽「香香」(右一)與它的媽媽「仙女」(日本名字「真真」)。新華社記者 馬平 攝
報導稱,日本人對熊貓的熱愛毋庸置疑。截止到2017年11月,除了中國以外,日本是全球飼養熊貓第二多的國家。
日本目前共生活著10隻熊貓。東京上野動物園有3隻。和歌山縣的「冒險大世界」裡有6隻。另外在神戶王子動物園裡有1隻。
報導稱,中國大熊貓從1972年開啟了旅日之路。1972年10月27日,為了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中國政府向日本無償贈送了一對大熊貓「康康」和「蘭蘭」。據說,當時很多日本人聞訊前往羽田機場和上野動物園想要一睹熊貓真容。在從機場前往動物園的路上還配備了警車開道和約100名警備人員,簡直就是VIP待遇。來到動物園後,這兩隻「初代旅日大熊貓」立馬掀起了日本動物園史上的空前熱潮。上野動物園的入場人數在1973年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的920萬人。
▲資料圖片:1972年9月,中國贈送日本兩隻大熊貓「蘭蘭」和「康康」。
但遺憾的是,「康康」和「蘭蘭」未能生下寶寶便相繼死亡。
報導稱,1985年,大熊貓「歡歡」和「飛飛」的寶寶「初初」出生。作為第一隻在日本出生的熊貓,「初初」卻只活了43個小時。
幸運之神終於在一年後降臨。1986年,「飛飛」和「歡歡」相繼生下「童童」和「悠悠」。當時的園長中川志郎透露,熊貓的夥食還包括人參,「熊貓爸爸年事已高,很高興寶寶能夠平安出生」。
報導稱,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的1992年,「悠悠」和北京動物園的雄性大熊貓「陵陵」互換。
為了給「陵陵」配種,上野動物園甚至從墨西哥請來了外援熊貓「雙雙」,但就是未能開花結果。2008年「陵陵」去世後,上野動物園一度陷入了無熊貓的窘境。這一年度的入園人數也時隔60年跌破了300萬人。
報導稱,在等待了3年之後,上野動物園終於又迎來了一對中國大熊貓「比力」和「仙女」。它們在到達日本後的第二年就生下了寶寶,可惜這隻小熊貓也只活了不到一周就夭折了。此後又過去了5年,新的熊貓寶寶「香香」終於順利出生。
▲資料圖片:2012年,熊貓寶寶夭折以後,上野動物園園長在新聞直播中痛哭流涕。
就像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所說,「這是讓整個日本感到高興的新聞」。東京都專門為給熊貓寶寶命名而設立了選考委員會,最終從創紀錄的32萬多份投稿中選擇了「香香」這個名字。日本一位家庭主婦表示:「這是個讓人不禁鼓掌的活潑的名字。儘管存在外交上的難題,但還是希望大熊貓寶寶的出生能讓日中友好關係進一步發展」。
為了祈願阪神大地震災區復興,中國在2000年向這裡租借了兩隻熊貓。
報導稱,日本的仙臺市也於3·11大地震之後向中國表明了想要租借熊貓的意願。時任市長的奧山美惠子表示,也想利用熊貓給「災區的孩子們帶去元氣」。
報導稱,安倍此次訪華也正是為了給神戶和仙臺租借熊貓。作為兩國的親善大使,希望萌萌的「滾滾」能帶給日本民眾更多的歡樂,推動中日友好事業繼續向前。
來源:參考消息
監製:王然
編輯:張力
微信改版後找不到我們?
手把手教你把北京日報設星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