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名導的好萊塢之路,徐克、洪金寶相繼受挫,只有他倆成績顯著

2021-01-10 神奇的絡腮湖

好萊塢電影,依託於先進的拍攝技術、出色的劇情設計,總是能獲得許多中國觀眾的喜愛。今年年初上映的《大黃蜂》,如今還在熱映的《復仇者聯盟4》,都是鮮活的例子。好萊塢大片吸引了許多中國觀眾,而好萊塢優越的電影拍攝條件,也吸引著不少華語導演。今天我們就和大家聊聊,11位華語影壇名導的好萊塢打拼之路。

1、暴力美學大師——吳宇森

對於吳宇森的名字,喜歡港片的觀眾應該都不陌生。《英雄本色》、《喋血雙雄》、《辣手神探》、《縱橫四海》等經典作品,不僅讓吳宇森在華語影壇揚名立萬,同時也讓他獲得了不少北美片商的注意。1993年,吳宇森進入好萊塢,成為了華語導演赴美發展的先鋒人物。

尚格·雲頓、吳宇森

在好萊塢的大銀幕之上,吳宇森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1993年,他執導了自己在好萊塢的首部作品《終極標靶》。好萊塢動作巨星尚格·雲頓的出演,搭配上「吳式暴力美學」的槍戰場景,使得《終極標靶》這個「美式江湖梟雄片」在上映後獲得了3000多萬美元的票房。

這個成績,讓吳宇森受到了「二十世紀福克斯」的注意。在「二十世紀福克斯」的支持之下,吳宇森打造了自己在好萊塢的第二部作品。正是這部作品,徹底穩固了吳宇森在好萊塢的地位,它就是《斷箭》。

關於「核戰爭」的深刻故事主題,兩位男主角的精彩演繹,以及刺激的槍戰動作鏡頭,讓這部《斷箭》成為了一部兼具故事深度與娛樂性的經典作品。吳宇森憑藉該片,在好萊塢備受關注。而隨後的《變臉》、《碟中諜2》、《黑傑克》,更是讓他躋身好萊塢一線名導之列。

然而,命運的變化總是無常。2000年,吳宇森受到好萊塢八大影業之一的「米高梅」邀請,為《風語者》擔任了導演。該片製作成本花費了1.15億美金,上映後僅獲得了7700多萬美金的票房。

《風語者》的票房慘敗,讓吳宇森成為了好萊塢片商眼中的票房毒藥,他的事業也由此開始步入低谷。《風語者》之後,吳宇森又在2003年為「派拉蒙影業」打造了驚悚電影《記憶裂痕》,這部電影叫好不叫座,票房市場的再度預冷,讓吳宇森徹底跌入事業底谷。

《記憶裂痕》之後,吳宇森在好萊塢陷入了沉寂。2008年,吳導憑藉《赤壁》回歸華語影壇,而他的好萊塢奮鬥之路,也就此告一段落。雖然在好萊塢期間,吳宇森導演只打造了7部電影,其中也不乏票房慘澹的作品,但就電影質量而言,每一部都是值得一看的佳作。

2、警匪港片宗師——林嶺東

在吳宇森進入好萊塢之後,不少香港電影人也開始將目光對準國際市場。憑藉《監獄風雲》、《龍虎風雲》、《一觸即發》等作品揚名影壇的林嶺東,就是其中之一。

林嶺東、周潤發

1996年,林嶺東導演走入好萊塢,並在「哥倫比亞影業」的支持之下,拍攝了動作警匪片《極度冒險》。和吳宇森一樣,林嶺東也找到了尚格·雲頓擔任男主角。「雙胞胎身份」引發的懸疑故事劇情,搭配上純正的港式打鬥設計,讓《極度冒險》成為了一部娛樂性十足的電影作品。然而,《極度冒險》在北美上映後,票房成績不佳。首戰失利,讓林導在好萊塢備受冷落。

《極度冒險》在北美失利之後,林嶺東便返回了香港影壇,並打造了《高度戒備》、《目漏兇光》兩部懸疑警匪經典。這兩部作品,讓林導在金像獎、金馬獎上攬獲多項榮譽。重拾信心的他,在2001年再度走入好萊塢的大銀幕,並打造了一部經典的懸疑動作科幻片《複製殺人魔》。

《複製殺人魔》上映後,取得了票房、口碑的雙豐收,這也為林嶺東贏得了下一部電影的拍攝合同。2003年,林嶺東拍攝了自己在好萊塢的第三部作品《叛獄狂飆》。這部《叛獄狂飆》是林嶺東最擅長的監獄題材作品,製作水準也相當精良。但因為文化的差異,導致影片在北美上映後票房慘澹。林嶺東因為票房失利,再度被好萊塢片商拋棄。

《叛獄狂飆》的失敗,讓林嶺東深受打擊。該片之後,他開始逐漸淡出影壇。2018年,林嶺東導演在自己家中去世,他的電影人生也在失落、無奈之中,畫上了最後的句號。

3、恐怖港片大師——于仁泰

在1996年進入好萊塢的香港導演,不只林嶺東一位,還有香港影壇的恐怖片大師于仁泰。早年的于仁泰導演,因為拍攝《追鬼七雄》、《靈氣逼人》、《猛鬼佛跳牆》等作品,獲得了許多影迷的喜愛。1993年他與林青霞、張國榮合作拍攝的《白髮魔女傳》,更是成為了一部港片經典。

1996年,于仁泰受到好萊塢環球影業邀請,為電影《五行戰士》擔任了導演,由此開啟了自己的好萊塢電影生涯。

《五行戰士》之後,于仁泰又在環球影業的支持下,拿到了電影《鬼娃新娘》的拍攝合同。恐怖片一直是于仁泰最擅長的電影題材,而他在《鬼娃新娘》中的出色表現,也沒有讓環球影業失望。該片上映後,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于仁泰也因為這部作品,穩定了自己在好萊塢的地位。

《鬼娃新娘》之後,于仁泰又先後拍攝了《51號公式》、《弗萊迪大戰傑森》兩部恐怖題材作品,並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然而,隨著2004年之後,華人恐怖片導演溫子仁的崛起,于仁泰開始在好萊塢的大銀幕之上逐漸暗淡。2005年,于仁泰與李連杰合作了《霍元甲》,並憑藉該片回歸華語影壇。於導的好萊塢打拼之路,也在《弗萊迪大戰傑森》之後草草結束。

于仁泰、李連杰

4、動作港片達人——唐季禮

因為執導《警察故事3》、《紅番區》、《警察故事4》,而名震香港影壇的唐季禮,也在1996年前往好萊塢打拼,並為迪士尼公司執導了動畫真人電影《脫線先生》。不過,《脫線先生》上映後表現平淡,唐季禮也未能獲得其他好萊塢片商的注意。

《脫線先生》之後,唐季禮的導演事業便陷入了沉寂。為了在好萊塢尋求新的發展,他在1998年轉型電視劇導演,並打造了美劇《過江龍》。2000年,事業一直停滯不前的唐季禮,選擇了返回香港,並打造了電影《雷霆戰警》。唐導的好萊塢導演生涯,也就此告一段落。

唐季禮、成龍

5、華語鬼才導演——徐克

憑藉《倩女幽魂》、《黃飛鴻》等作品名震華語影壇的徐克,在1997年也選擇了走入好萊塢發展。在哥倫比亞影業的支持下,徐克拍攝了動作片《雙重火力》。該片以「國際反恐」為主題,講述了一位中情局特工摧毀一起恐襲事件的故事。

《雙重火力》保留了徐克一貫的電影風格,奇幻誇張的美術風格,快速、凌厲的剪輯手法,這些元素無處不在。為了增加影片的娛樂性,徐克還邀請了好萊塢動作巨星尚格·雲頓與NBA籃球巨星丹尼斯·羅德曼聯合出演,影片中更是融合了不少籃球打鬥的鏡頭。

雖然在影片的打造上花了不少心思,但影片上映後的成績,卻十分平淡。徵戰好萊塢的第一槍就啞了火,徐克的好萊塢之路也由此變得異常坎坷。

在《雙重火力》失利之後,徐克又在1998年打造了電影《K.O.雷霆一擊》。同樣是關於「國際反恐」題材的作品,為了扭轉局勢,徐克將這部作品的故事背景放在了香港,還邀請了不少香港電影人參與客串。不過遺憾的是,北美的觀眾並不吃這一套。《K.O.雷霆一擊》上映後,票房成績依舊慘澹。

接連兩次的票房失利,讓徐克的事業跌入低谷。在沉寂了兩年之後,徐克選擇在2000年返回香港,並憑藉一部《順流逆流》,重振了自己在華語影壇的聲望。而他短暫的好萊塢導演生涯,也在失落中結束。

6、動作喜劇片名導——洪金寶

1998年,能導能演的全能型電影人洪金寶,也選擇進入好萊塢發展。相比於其他幾位,洪金寶的好萊塢導演之路無疑是最尷尬的。自1998年進入好萊塢之後,洪金寶一份導演合同也沒拿到過,僅在哥倫比亞影業的安排下,參與了美劇《過江龍》的出演。

一直都在替補席坐冷板凳,讓洪金寶對好萊塢的片商們心灰意冷。2001年,洪金寶選擇了返回香港,結束了自己的好萊塢導演之行。

7、動作港片名導——元奎

《飛龍猛將》、《賭聖》、《新精武門1991》、《方世玉》、《中南海保鏢》等作品,讓許多觀眾看到了元奎的導演才能。1998年,元奎也和自己的師兄洪金寶一樣,走入了好萊塢的片場。

起初,元奎是以動作指導的身份,在好萊塢打拼。《致命武器4》、《X戰警》、《宇宙通緝令》、《龍之吻》等作品的打鬥橋段,都是由元奎設計完成。在好萊塢打拼期間,元奎的才華受到了好萊塢名導呂克·貝松的賞識,在呂克·貝松的推薦下,元奎為「二十世紀福克斯」執導拍攝了動作片《非常人販》,這也是元奎以導演身份在好萊塢打造的首部作品。

《非常人販》之後,元奎還在好萊塢獨立片商「Mindfire Entertainment」的支持之下,拍攝了動作片《生死格鬥》。雖然執導了兩部作品,但由於票房表現並不突出,元奎也很快被好萊塢的片商淡忘。2008年,吳宇森執導《赤壁》之際,元奎也以執行導演的身份,同吳宇森一起回歸了華語影壇。

8、懸疑警匪片名導——劉偉強

2007年,因為美版《無間道》拿下了奧斯卡最佳電影的榮譽,好萊塢的不少片商開始將目光聚焦在了香港導演劉偉強身上。2007年,在好萊塢獨立片商「Gibraltar Entertainment and Production LLC」的邀請下,劉偉強來到了好萊塢,並打造了懸疑警匪片《羊群》。然而該片上映後口碑、票房雙雙遇冷。

《羊群》遇冷後,劉偉強回歸了港片銀幕,並打造了《傷城》、《遊龍戲鳳》等作品。2012年的劉偉強,和曾經的林嶺東導演一樣,二次走入好萊塢的片場,並在這一年拍攝了一部「美版古惑仔」——《青龍復仇》。

不過這部影片的票房效果,依舊十分一般。兩部電影的相繼失利,讓劉導的好萊塢導演奮鬥之路也暫時畫上了一個句號。2014年,劉偉強重返華語影壇,並與王晶合作了「澳門風雲」系列。

王晶、劉偉強

9/10、驚悚港片雙傑——彭順、彭發兩兄弟

彭順、彭發兩兄弟,因為在2002年執導驚悚恐怖片《見鬼》,而獲得了好萊塢片商的賞識。不僅《見鬼》的翻拍版權被好萊塢賣走,彭氏兄弟也在「索尼影業」的邀請之下,進入好萊塢的片場,並在2007年拍攝了恐怖片《信使》。

彭順、彭發

初戰好萊塢的彭氏兄弟,和大多數香港導演一樣,都出現了水土不服。《信使》之後,彭順、彭發又在「獅門影業」的支持下,拍攝了驚悚片《曼谷殺手》。相比於之前的《信使》,這部《曼谷殺手》上映後的效果,顯得更為慘澹。作品效果一部不如一部,彭氏兄弟也在《曼谷殺手》之後,結束了自己短暫的好萊塢旅程,返回了香港影壇。

11、拿下奧斯卡的華語名導——李安

說起如今在好萊塢風生水起的華語導演,李安絕對是觀眾們最先想到的一個。《斷背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兩部作品,讓他在好萊塢拿下了兩座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的獎盃。迄今為止,李安是唯一一位在好萊塢攬獲該項榮譽的華語導演。

大部分觀眾開始認識李安,都是因為2000年的中美合拍片《臥虎藏龍》。其實早在90年代初,李安就開始受到好萊塢片商的關注。

1991年,李安拍攝了自己的處女作《推手》,該片講述了隨子女移居美國的朱、陳兩位老人,相識、相知的黃昏戀故事。這部以「文化差異」、「家庭衝突」為內核的輕喜劇作品,在華語影壇備受好評的同時,也獲得了不少北美觀眾的喜愛。

1993年,李安拍攝了自己的第二部作品《喜愛》,好萊塢八大影業之一的「米高梅」,主動向李安拋來了橄欖枝,為該片擔任了製作與發行。《喜宴》講述了移民美國的「同性戀」男主,為了應付父母的催婚,便與非法移民的一名女子假結婚的故事。

同樣都是喜劇的外殼,同樣都是以「文化差異」、「家庭衝突」為內核,《喜宴》的製作水準相對於《推手》,顯然成熟了許多。在第43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上,《喜宴》拿下了「金熊獎」的榮譽,這也讓李安獲得了更多好萊塢片商的注意。

1994年,李安拍攝了自己的第三部電影《飲食男女》,該片是李安「父親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好萊塢的米高梅影業也繼續為該片擔任了製作、發行。《飲食男女》上映後,提名了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這部作品也成為了李安進入好萊塢的奠基之作。

《飲食男女》之後,李安受到好萊塢「哥倫比亞影業」的邀請,為電影《理智與情感》擔任了導演。該片是李安的首部外語片,同時也是他正式進入好萊塢的首部作品。《理智與情感》上映後,在第68屆奧斯卡上獲得了6項提名,該作一舉奠定了李安在好萊塢的地位。

《理智與情感》之後,李安又在好萊塢拍攝了《冰風暴》、《與魔鬼共騎》兩部作品,這兩部作品雖然在各大電影節上備受讚譽,但票房成績卻異常慘澹,這讓李安進入了自己導演生涯中的首次低谷期。

2000年,李安在好萊塢哥倫比亞影業、索尼影業、香港安樂影業的共同支持之下,拍攝了武俠片《臥虎藏龍》。該片上映後,在北美獲得1.28億美元的票房成績,全球累計票房2.14億美元,成為美國電影史上第一部票房超過1億美元的外語片。

喜人的票房成績,讓李安走出了困境。而《臥虎藏龍》拿下第7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也讓李安的導演事業更上一層樓。

人生的起伏總是接連不斷,在《臥虎藏龍》取得成功之後,李安受到「環球影業」、「漫威娛樂」的聯合邀請,為超級英雄電影《綠巨人浩克》擔任了導演。然而,這部《綠巨人浩克》上映後的效果並不理想。李安也在該片之後,進入了一段時間的沉寂。

2005年,李安憑藉電影《斷背山》,拿下了自己的首座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盃,而隨後的《製造伍德斯託克音樂節》、《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也都是票房、口碑雙豐收。這些經典的電影作品,讓李安的好萊塢導演之路,走上了新的高峰。

從90年代初起,不少華語導演便開始嘗試向好萊塢轉型。然而在好萊塢的銀幕之上,真正取得顯著成績的,也只有吳宇森、李安兩位而已。在這些進軍好萊塢的華語導演中,你最喜愛的,是哪一位的作品?

相關焦點

  • 武俠之路受挫的徐克嘗試創新,結果意外挽救了李連杰的好萊塢事業
    為了尋求事業突破,徐克嘗試風格轉型,並在1995年拍攝了打鬥場景寫實、故事風格另類的《刀》。然而,這部《刀》上映後,僅拿下了300多萬的票房成績。電影慘澹的市場表現,也宣告了徐克這次風格轉型的失敗。拍攝「寫實武俠片」受挫之後,徐克又將目光集中在了「都市武俠片」的風格嘗試之上。
  • 成龍提出的電影創意,卻被洪金寶借鑑,還為李連杰打造了一部佳片
    八、九十年代的動作港片大銀幕上,洪金寶、成龍、李連杰憑藉各自出色的打鬥表現,獲得了許多動作影迷的喜愛。90年代中期,香港影壇掀起了一股赴美熱潮,而成龍、洪金寶、李連杰,也都不約而同地在1997年走入了好萊塢的片場。1997年,成龍、洪金寶、李連杰相繼走入好萊塢,開始在北美電影市場之上,尋求新的發展機遇。
  • 被徐克發掘,被洪金寶捧紅的動作女星,還因成龍走入好萊塢大銀幕
    成龍、洪金寶、李連杰無一不是如此。然而,備受影迷喜愛的動作片市場,並非只屬於男演員。不少外形出眾,身手靈活的打女,也憑藉自身突出的表現,在動作港片銀幕之上,佔據了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今天我們要聊的,就是一位身手凌厲、外形出眾的人氣動作女星。早年的她因徐克走入大銀幕,卻被洪金寶捧上事業巔峰。因為合作成龍,還意外走入好萊塢的大銀幕。
  • 洪金寶的靈幻片之路,成就林正英的事業高峰,卻因徐克無奈止步
    三、洪金寶的「魚、熊抉擇」,造就了林正英的事業高峰1984年的洪金寶,在自己的電影之路上,遇到了一次抉擇。1983年,洪金寶自導自演的《奇謀妙計五福星》票房大賣,而1984年的《快餐車》,也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
  • 1988年,與好萊塢合作受挫的徐克,為了證明自己,拍了一部科幻片
    徐克導演對於好萊塢的科幻電影,以及電影特效,可謂是由衷的熱愛。1979年,徐克拍攝了自己的電影處女作《蝶變》。在這部作品中,徐導就對好萊塢科幻電影《星球大戰》的美術風格進行了借鑑。《蝶變》裡,江湖俠客們的造型設計,像極了絕地武士。而片中一身黑甲的沈堡主,儼然是一個低配版的「達斯維達」。
  • 元奎的好萊塢之路,造就尚格·雲頓影壇崛起,助力李連杰北美發展
    80年代中期,在洪金寶的支持之下,元奎憑藉《皇家師姐》、《飛龍猛將》等作品,名震香港影壇。90年代初,隨著「正東電影」的成立,元奎與李連杰的合作,也譜寫了一段影壇傳奇。90年代中期,「赴美發展」的熱潮開始在香港影壇興起,林嶺東、吳宇森、周潤發、成龍、徐克、李連杰、于仁泰等人,也先後走入好萊塢的大銀幕。
  • 2000年,在好萊塢受挫的徐克,為了證明自己,拍了一部槍戰經典
    90年代中後期,隨著港片市場步入低迷,不少港片製作人開始將目光投向北美電影市場,試圖前往好萊塢尋求機遇。憑藉新派武俠片風格,在90年代春風得意的徐克,也迫於市場環境,在1997年走入好萊塢,尋求事業轉機。然而,徐克的好萊塢之旅並不順利。
  • 30年前,元奎、張學友合作的動作經典,開啟了徐克的漫改電影之路
    近年來的好萊塢大銀幕上,漫改電影成為了票房市場的主流。「變形金剛」系列、「復仇者聯盟」系列、「X戰警」系列等作品,憑藉奇幻的故事、華麗的特效,獲得了許多影迷的喜愛。其實,在上個世紀90年代的華語電影大銀幕上,也曾掀起過一股「漫改電影浪潮」。而在這股「漫改電影浪潮」的衝擊之下,港片名導徐克,也開啟了自己的漫改電影之路。
  • 洪金寶的靈幻動作之路,掀起殭屍片浪潮,成就林正英的事業高峰
    五、兩度交鋒徐克,洪金寶的靈幻之路無奈止步 「洪家班」的靈幻電影作品,總是「惡鬼捉弄人」、「道士鬥殭屍」的套路 1990年票房受挫之後,「洪家班」決定在1991年的大銀幕上,與徐克展開最終的決戰。
  • 元奎的導演之路,因洪金寶走紅,助周星馳崛起,與李連杰共譜傳奇
    2000年之後的元奎,還帶著自己的導演夢想,走入好萊塢的大銀幕。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元奎的導演之路。早年的元奎,也和成龍、洪金寶一樣,在于占元先生的「中國戲劇研究學院」學習。70年代初,隨著戲曲市場的衰退,電影市場的崛起。元奎也跟隨師兄弟們一起,走入了電影片場,並一步步成為了幕後的動作指導,在電影作品中,也擔任了不少龍套角色。
  • 闖蕩好萊塢,名導也有翻車的時候
    而闖蕩好萊塢一直是華人導演們的夢想之一,咱們今天就來盤點一下曾經在好萊塢拍過電影的華人導演們,來看看他們的成績如何。 吳宇森  2006年吳宇森結束在在美國好萊塢發展,回歸華語影壇並擔任動作片《天堂口》的監製。 徐克
  • 被徐克發掘,被洪金寶捧紅的動作女星,卻因成龍走入好萊塢大銀幕
    就今天說的這位動作女星擁有著超高的人氣,出道之後被徐克發掘,在洪金寶的力捧下迎來了事業的巔峰,最後搭檔成龍意外闖入好萊塢。她就是在80年代中後期人氣超高的李賽鳳。她小的時候家境並不是很好,父母很早就離婚了,她跟著父親以及繼母一起生活,父親為了生計做賣油條的生意。而她則需要早起給父親幫忙。經常邊炸油條邊睡著,經常被油燙到才猛地醒來。
  • 40年前,徐克打造了一部黑色經典,卻助力洪金寶走上事業高峰
    正處於風格探索時期的徐克,對美式「黑色幽默片」的元素進行提煉,在《地獄無門》中設計了一個魯迅式的黑暗寓言故事,並對日本Cult片導演石井輝男的電影風格進行了借鑑。這部《地獄無門》上映後,叫好不叫座、票房成績慘澹,該片沒能讓徐克遇到影壇轉折,卻讓此時的洪金寶,走上了事業高峰。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部上映於1980年的黑色經典——《地獄無門》。
  • 陳可辛多變的電影之路,助成龍進軍國際,讓李連杰拿下影帝
    該片之後,陳可辛又相繼執導了《新難兄難弟》、《金枝玉葉》、《金枝玉葉2》等愛情喜劇作品。這些作品上映後,在獲得可觀票房成績的同時,陳可辛的導演之路也一步步走上高峰。叄:好萊塢受挫後北上發展面對江河日下的港片市場,成龍、周潤發、徐克、李連杰、林嶺東、洪金寶、唐季禮等人,紛紛前往好萊塢,尋求新的發展機遇。陳可辛也在1998年,前往好萊塢拍攝了愛情電影《情書》。
  • 洪金寶、徐克、魏書鈞入圍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能否收穫囊中
    洪金寶、徐克、魏書鈞入圍坎城電影節,最佳導演,能否收穫囊中一年一度的坎城電影節向我們吹響了號角。它是世界三大電影頒獎盛典之一,歷來都極為受人矚目。既為世界性的頒獎盛典,自然少不了我們華語電影的參與。此次入圍了兩部華語影片。分別是洪金寶、徐克等執導的《七人樂隊》與魏書鈞執導的《野馬分鬃》。
  • 一個故事兩個版本,徐克這部經典,為林正英的崛起,埋下了伏筆
    important}在華語電影大銀幕上,徐克對於奇幻的電影特效,總是有著異常的執著。這種執著,在徐克步入影壇之初,就有所體現。1979年,徐克執導拍攝了自己的首部電影作品《蝶變》。1981年,徐克在吳宇森的引薦之下,加入了「新藝城」,走上了商業喜劇的拍攝之路。
  • 徐克、程小東的最後一次合作,拍了部失控的電影,引發了武俠變革
    在華語武俠大銀幕上,徐克、程小東二人的名字,給許多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 徐克、程小東的最後一次合作,拍了部失控的電影,引發了武俠變革
    在華語武俠大銀幕上,徐克、程小東二人的名字,給許多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1979年,徐克憑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打造了武俠經典《蝶變》,正式開啟了自己的電影導演之路。80年代中期,隨著徐克成立「電影工作室」,徐、程二人走到了一起,而「想像力」與「威亞技術」的相輔相成,也讓華語武俠片的發展,走上了新的高峰。90年代初,徐克、程小東的電影組合,成就了《笑傲江湖》、《新龍門客棧》等多部經典。
  • 徐克、程小東的最後一次合作,拍了部失控的作品,引發武戲片變革
    在華語武俠大銀幕上,徐克、程小東二人的名字,給許多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1979年,徐克憑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打造了武俠經典《蝶變》,正式開啟了自己的電影導演之路。而程小東也在1983年轉型導演,拍攝了《生死決》。憑藉對「吊威亞技術」的大膽創新,這部《生死決》也成功打響了程小東的導演名號。
  • 從動作指導到導演,比吳宇森更早合作好萊塢,李連杰的最佳拍檔
    成龍、洪金寶的師兄弟,從動作指導到導演的實力派元奎原名殷元奎,1951年出生的他,自幼便進入了香港的「中國戲劇學院」,跟隨京劇名家于占元學習。60年代末、70年代初,京劇市場開始衰落,電影市場迅速崛起。「中國戲劇學院」的韓英傑、吳明才、洪金寶、成龍等人,紛紛走入電影幕後,成為了龍虎武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