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尋人助力300個兩岸家庭團圓

2020-12-25 環球網

本文轉自【公益時報】;

「找到了!」11月4日,在湖北籍赴臺老兵汪自強孤身離世40年後,大陸老家親人終於找到了他的長眠地。

這是頭條尋人幫助「團圓」的第300個兩岸家庭。

汪自強,1931年生於湖北省鄖縣(今十堰市鄖陽區)。1951年,遷往臺灣,之後杳無音信。

1987年11月,兩岸正式開放探親。從臺灣回鄉探親的同鄉帶回來幾張汪自強的照片,以及他亡故的噩耗。據他講述,汪自強生前靠開出租維生,沒有成家,聽說收養過兩個孩子。

儘管當時汪自強已經離世多年,但老家親人一直沒放棄打聽汪自強在臺灣的孩子。由於當時兩岸通訊、交通皆不發達等難處,苦尋而不得。

2019年8月5日,汪家人聯繫頭條尋人「兩岸尋親」公益項目,發布了《兩岸尋親:湖北親人盼尋老兵汪自強在臺後人》的消息,希望藉助網際網路的力量尋找汪自強的下落。

同時,頭條尋人在臺灣的熱心志願者劉德文裡長也幫忙走訪、調查。

2020年11月4日,經劉裡長走訪打聽到,汪自強確實為單身亡故老兵,1980年離世,所收養的孩子並未登記在冊。汪自強的骨灰目前安放在臺東縣軍人公墓。

這是「頭條尋人」兩岸尋親項目促成團圓的第300個兩岸家庭。大陸汪家人非常激動,希望有機會親自到臺灣墓園為親人上一炷香、燒一張紙,以告在天之靈。

自2016年年初成立以來,今日頭條「頭條尋人」項目陸續收到了一些特殊的尋人求助,一些在1949年前後從大陸遷往臺灣的老兵以及老兵後人,希望通過「頭條尋人」找尋兩岸失散多年的親人。

2017年12月,頭條尋人「兩岸尋親」項目正式啟動。截至目前,已經發布推送900則兩岸尋親信息,成功幫助300個兩岸家庭團圓。其中,年紀最大的老兵已經100歲;跟家鄉親人失聯時間最長的長達85年。除了「兩岸尋親」,頭條尋人還陸續發起了「尋找烈士後人」、「無名患者尋親」、「找到你」等多元化尋人項目,截至目前已經幫助14460個家庭團圓。

相關焦點

  • 公益項目「頭條尋人」幫助15000個家庭團圓
    2021年1月6日下午,今日頭條公益項目「頭條尋人」宣布,截至2021年1月5日,該項目已經幫助超過15000個家庭團圓。2020年12月31日,「頭條尋人」接到江蘇無錫市救助管理站求助,希望幫助中年男子小勇尋找親人。通過向男子家鄉雲南大理和走失地江蘇無錫推送尋人信息後,2021年1月5日晚,傳來好消息,小勇的家人找到了。
  • 頭條尋人2019年幫助4173名走失者回家 累計幫助超12000個家庭團圓
    1月14日上午,「團聚·致謝」2020頭條尋人研討會召開。據介紹,2019年全年,今日頭條公益尋人項目「頭條尋人」共發布了34137條尋人尋親信息,幫助4173名走失者回家。自2016年2月正式啟動以來,該項目累計已經幫助超過12000個家庭團圓。
  • 頭條尋人2019年幫助4173名走失者回家,累計已幫助超過12000個家庭...
    1月14日上午,「團聚·致謝」2020頭條尋人研討會召開。據介紹,2019年全年,今日頭條公益尋人項目「頭條尋人」共發布了34137條尋人尋親信息,幫助4173名走失者回家。自2016年2月正式啟動以來,該項目累計已經幫助超過12000個家庭團圓。
  • AI賦能公益幫助萬個家庭團圓 百度跨年齡人臉識別提升尋人效率
    人工智慧照亮回家路,截至2020年元旦,百度AI尋人已經成功幫助超10000個家庭團圓。作為國內領先的人工智慧公司,百度將AI賦能公益,聯合民政部、寶貝回家等專業機構,用AI人臉識別技術幫助走失者回家。
  • 廣東公安聯手頭條尋人 6個月助力100個家庭團聚
    6月20日,廣州公安局將男孩走失的信息發給今日頭條公益尋人項目。頭條尋人收到信息後很快發出了尋人啟事,並推送給廣州市的部分今日頭條用戶,希望有看見男孩的好心人能提供線索。  尋人啟事發出的第二天,有好心人看見今日頭條的信息,又恰好碰見了走失的男孩在麥當勞,他立刻報警,由警察帶回了男孩。林先生順利接回兒子後了解到,這位好心人恰巧是他同公司的同事。
  • 騰訊、阿里、百度持續投入科技,更多被拐孩童正在與家人「團圓」
    在幫助29個家庭找回孩子後,她找回的第30個孩子,終於是自己的兒子。尋子32年,李靜芝的足跡踏遍大半個中國,在節目中朗讀《母愛》時,「她總是勇敢無畏。」時間不能重來,生活沒有那麼多假設。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沒有現代技術的與時俱進,警方或許沒能通過DNA對比,找到她失散32年的兒子。而且,得益於「網際網路+打拐」的時代進程,越來越多的被拐孩子得以與家人」團圓「。
  • 月圓人團圓,海峽兩岸情
    ——包公園中秋國慶假期活動紛呈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對新冠疫情、抗洪救災等難題,中華兒女展現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姿態,也悉述了兩岸共生的血脈親情。為了進一步充分發揮包公園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的平臺作用,多部門共同發力高位推動,推進包公園中秋國慶整體活動上臺階,做深做實交流活動,為在肥臺商臺胞臺屬準備了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活動,帶大家過了一個溫馨愉快的節日。
  • 臺灣ETtoday新聞雲社長蔡慶輝點讚今日頭條:科技體現人性的光輝
    臺灣ETtoday新聞雲社長蔡慶輝點讚今日頭條:科技體現人性的光輝 2017年12月30日 08:07:00來源:今日頭條   12月28日,今日頭條兩岸尋親項目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今日頭條宣布將聯合兩岸的媒體、公益機構,用網際網路科技幫助更多臺灣同胞實現尋親尋根的願望,為密切兩岸交流貢獻力量。
  • 3年尋親10000例 百度AI尋人是如何幫助走失人員成功歸家的?
    人工智慧照亮回家路,截至2020年元旦,百度AI尋人已經成功幫助超10000個家庭團圓。作為國內領先的人工智慧公司,百度將AI賦能公益,聯合民政部、寶貝回家等專業機構,用AI人臉識別技術幫助走失者回家。
  • 兩岸歌仔戲崑山「團圓」
    據新華社南京10月13日電(記者劉巍巍)作為2020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第一場下鄉演出劇目,由兩岸合作排演的福建歌仔戲(薌劇)《陳三五娘》12日上演,這也是兩岸戲曲界的又一次合作和探索。據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主任林德和介紹,歌仔戲是中國348個地方戲曲劇種中唯一根源於大陸而形成於臺灣、由兩岸人民共同哺育成長的劇種,其發展史可謂是兩岸文化交流的縮影。2019年,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接到2020戲曲百戲(崑山)盛典的演出邀請後,隨即對歌仔戲代表性經典作品進行梳理排序,同時向臺灣合作院團諮詢其可行性。
  • 一條尋人啟事:求求你,救救我的女兒!
    韓寒說:有時候,「虛驚一場」這四個字是人世間最美好的成語,比起什麼興高採烈,五彩繽紛,一帆風順都要美好百倍。你可懂什麼叫失去。「走失」這個詞,可以說是所有家庭最恐懼的詞語。它包含了離別、尋找、思念、生死、團聚等等情緒。每年都有不計其數走失的孩子和老人,很多家庭因為失去家人深陷絕望。
  • 失蹤人口檔案庫《尋人直播間》再傳喜訊:失蹤七年的他找到了家
    今日上午10時39分,中國失蹤人口檔案庫《尋人直播間》「認親專場」直播欄目組又幫一位受助人員找到了家。 暖心姐姐與家屬對接中 為適應自媒體發展,提高尋人尋親服務效率,6月9日以來,中國失蹤人口檔案庫依託快手平臺,開闢了線上「現場認親」服務欄目
  • 暖心姐姐這句話,說到了尋親家庭的心坎裡
    暖心姐姐曾說:只要能多幫助一個家庭團聚,付出這些辛苦不算什麼!其實,這也是我們每位尋親工作者的心聲。 就在最近三天,失蹤人口檔案庫平臺開通的快手號「尋人直播間」,跟重慶市九龍坡區救助管理站馮站長的視頻連線中,好消息接踵而至。雖然尋人助力團工作人員忙的不可開交,但更多的是激動與興奮。
  • 美麗的臺灣島,海峽兩岸夢團圓
    ,在經歷了一場失散驚魂記後,深深的被寶島人民高尚無私的品行和大情大愛溫醇仁厚所感動,是對血脈同胞的深厚感情和海峽兩岸的真摯情誼,便情不自禁的沉醉在這樣和諧美好的氛圍裡。青山擁碧水,明潭抱綠珠寓意著海峽兩岸共團圓的美好願望!日月潭曾幾何時是我兒時的夢縈,她親切得就像是耳畔邊母親輾轉的叮嚀,心中溫柔的牽掛,臉上祥和的笑顏,此景如夢如幻,似曾相識,日月潭也許真的在夢裡遇見過,令我心醉神迷的眷戀。天上人間幾時有,我欲乘風飛翔去,仙境不過此時景,詩情畫意在人間,日月潭是著春天的甜美笑臉,親切婉約的傳遞著海峽兩岸的溫暖情懷。
  • 聚焦兩岸親情 柏林電影節《團圓》獲獎
    聚焦兩岸親情 柏林電影節《團圓》獲獎 2014年08月01日 10:37:03  來源:北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