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來了,網上討論給老師送禮物的話題多了,關於家委會組織購買禮物的語氣也凌厲了很多。
有的說,家委會用班費給老師送禮,是慨他人之慷,為自家孩子謀關照、謀福利。
有的說,家委都安排好了買什麼,送什麼,花多少錢都從班費裡面直接支出,屬於愛表現愛出頭,屬於擅做主張。
作為一個小學生的家長,做了三年的家委,看了這種論調的言論,不禁啞然失笑,說這話的,想必基本上都是沒做過家委。
因為在我看來,在現在的學校中當家委,大部分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
像電視連續劇中,能夠對學生升學福利產生重大影響的家委(那其實是校董了),那基本上是另外一個階層的事(比如《三十而已》、《繼承者們》、《緋聞女孩》等),和我們普通老百姓沒什麼太大的借鑑意義。
家委們不拿一分錢,不賺一分錢,出時間出力,給班級採購統一學習資料(詢價比價,收貨分發),演出服裝(統計尺碼、換貨換款),組織活動(提方案、籤合同、全程拍照、結束了寫美篇),參與學校活動(布置場地,拍照鼓掌,群裡直播,鼓動氛圍),要做的事情可並不少。
可是,做了家委,就可以保證你家的孩子優先坐前排、優先回答問題、優先做班幹部、老師個個「另眼相看」嗎?
並不能。
那為什麼還要做家委?
刷「存在感」啊。(放心,這裡並不是貶義)
在孩子心裡刷存在感。
在孩子需要你出現的各個重大場合、各個重要節點,你都能擠出時間出現和參與,這就是你在孩子心中的存在感,讓他感到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份量,讓他覺得自己有一個靠山,有一把保護傘,心裡不舒服了,腦子裡有想法了,都會主動跟你說。
誰也不會去指望一團空氣吧。
在孩子同學中刷存在感。
多在孩子的校園生活中露面,多在校園活動中和孩子同學聊一聊天,能收穫很多孩子平時不會告訴你的有趣細節(儘管我收穫比較多的是孩子們之間的告狀),能觀察到孩子的社交行為。
說得嚴重點,還能降低孩子遭遇校園欺凌的機率,欺凌的惡魔,總是會先挑落單又弱小的孩子下手。可有一個經常出現在孩子周圍的保護者,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在老師心中刷存在感。
老師其實很忙,基本顧不上對一個個孩子去區別對待。可如果孩子在課堂上認真聽話,課間不惡劣搗蛋,回家功課專心完成,家長願意認真監督,班級活動積極參與,有了問題願意合理溝通,老師的印象是會不一樣的。
而給老師留一個輕鬆愉快的印象,在後續的家校溝通中營造良好的溝通氛圍,是大有益處的。
所以,如果擠得出時間,我建議家長們去做個家委。
但看了很多網上對家委會的吐槽,想做個合格的家委,我覺得可以給大家的幾點參考:
第一,擺正心態,為了孩子的正面環境而努力。
真的,如果你只是希望能討好、巴結老師,想著通過幫老師多做點事,就能讓老師處處額外高看孩子一眼。那麼,大概率的話,你要失望了。
前面說過了,理想的孩子,理想的家長,就是上課認真,下課不頑劣,活動積極參加,有問題合理溝通的家庭,如果能做到這些,對於老師來說,比送什麼大禮都重要。
而我們去做家委,要始終抱著一個正面的心態:要去多觀察、多了解孩子,多關注他所在的集體,並努力讓他和他所在集體向著更為良性的方向發展。
這樣,當家委才能當得不失落,只有整個集體環境是積極向上的,自家孩子才能從中受益,你的家委當得才有意義。
第二,財務透明,注意用錢的細節。
家委的事務基本上很瑣碎的,很大一部分還和小錢相關,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到謹慎透明,注意財務細節,不落人口實。
多觀察班級家長們的消費風格,是品質優先型,還是講究性價比,還是便宜就好。班費是交100,還是交500,這其實主要看家長們的經濟水平和消費風格,不用一概而論。
但我們使用班費,則一定要嚴謹。做好收支帳目,定期公布,讓家長們能有渠道了解到每一筆錢的來龍去脈。
以我們班為例,每一學期開學,每個孩子交100元,用於採購學習用品、小獎品、衛生工具等等,有結餘的話,期末散學典禮給孩子準備個大蛋糕,買個貴點的獎品。
負責財務的家委,都很負責的記錄每一筆開支,甚至有孩子轉學了,分攤下來的班費都全部退回。三年下來帳目清清楚楚,家長們都很有默契,也很放心。
第三,做事有分寸、有流程。
家委會是為整個班級服務的,是為所有孩子謀福利的。
它的行為,是有代表性的,所以家委會,做事要特別注意分寸,注意流程。
以我們班級為例,在採購物品時,價值比較高時(比如說超1000),就會在群裡說一聲,或是在家委之間提前溝通一下,對大家的意見進行摸底。
而對於價值低的消耗品,或是有過採購歷史的物品,本著提高效率的原則,就安排負責的家委儘快採購到位,不耽誤學校的事,也不影響家長的時間。
而象教師節送禮這種比較敏感的事,家委會的分寸就把握得很好。
尊師重教,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在這種事上,如果家委會完全不予理會, 我覺得並不合適。但動用班費購買高檔禮物,同樣不合理,而且讓老師產生心理負擔。
像我們班的家委,都是提前幾天定些鮮花、花籃、盆栽,搭配些花草茶等合適送老師的小禮物,每份不超過兩百塊,心意到位,又可以大大方方擺出來。
集體送禮,既尊重傳統,感謝老師,又給家長們減輕負擔,又不讓受者心有顧忌。(所以超市卡、現金紅包這類比較尷尬的禮物,我們家委是不會送的)
第四,追求大部分人滿意即可。
無論是採購物品,還是組織活動,都不用追求人人滿意,過於完美。
比如說春遊、秋遊等社會實踐活動,時間、地點、內容、行程、費用,每個家庭的想法都不同,家委們要做到辦事有效率,就不可能讓每一個人都滿意。
所以,不用給自己太大壓力,大部分人滿意就行了,日久是會見人心的。
做家委,也是做義工的一種,有端正的心態,有積極的情緒,有負責任的行為,不用擔心自己是在做無用功,因為有一個小孩子,會在旁邊暗暗觀察你、模仿你。
#家長#
註: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