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紛紛跪求移民中國?竟是因為抖音「文化輸出」了全世界??

2021-02-15 ZEALER


大家好,我是蛋蛋姐

這個元旦假期實在是太冷了

我躲在家裡3天

不知道該到哪裡才能獲得快樂

直到我偶然看到

外國人紛紛在Youtube上說:

我發現了一個來自中國的

快樂APP

於是我打開網頁

發現出現在眼前的是

TikTok

海外版抖音

帶著強烈的好奇

我刷了一下

看看大家到底能有多快樂?

結果這一刷不得了了

跟修仙似地根本停不下來

可能是受到中國抖友的真傳

這個TikTok完全是翻版的抖音

比如他們用通下水道的皮搋子

給禿頭人士致命一擊

檢驗誰頭更圓

牢固效果更棒


或者記錄詭異日常

比如在高爾夫球洞裡

令人摸不著頭髮的中指

和抖音一樣

TikTok上有很多經典模板視頻

火了之後

很快就被瘋狂模仿

但是你仔細一看就會發現

這些模板視頻

都是來自中國抖音!

都是中國抖友玩剩下的!

比如抖音上最火的寵物舞

在TikTok上同樣火爆

人們都死命將自家狗子

抖動在歌曲的節拍上

妄求讓觀眾們看到

狗神合一的精神世界


再比如抖音起家的靈魂舞者

在TikTok上也是比比皆是

小哥哥小姐姐爭相跳舞

不過說實話

最火的還是逗比舞蹈

在光滑的地板上

張牙舞爪地摩擦

看完蛋蛋姐我不得不說:

來TikTok

見識全世界的沙雕網友!


說實話這一幕讓我有點感慨

從來都是中國人

去Youtube、Facebook上

搬運視頻

沒想到有一天

我們的抖音視頻還會被人搬到國外

成為全世界的模板?

比起我

受到更大思想衝擊的

還是老外們

當他們得知

TikTok為中國產品

而沙雕模板都是來自中國人時

立馬跑到評論區

發出了這樣的靈魂拷問

什麼?中國人原來這麼會玩?

中國人的生活竟然這麼精彩?

中國小姐姐竟然這麼漂亮?

我的天!中國竟然還有夜店?

哦!我喜歡中國!


沒錯,儘管在國內

被無數人吐槽說low炸

但是抖音卻成功火遍了全世界

還順手

毀掉了老外的「三觀」


看到這裡

可能有很多人質疑:

老外用個國產APP

值得這麼小題大做?

有!

因為做到全球APP下載量

排名第二的抖音

不僅給全世界沙雕網友

創造了勇於分享愚蠢行為的快樂平臺

還做到了過去一些傳統文化

想都不敢想的事——

那就是病毒式

「文化輸出」!

TikTok上中日女孩比拼中國歌曲《少林英雄》

在TikTok流行以前

中國人在老外眼裡是什麼樣?

如果你看過美國版知乎Quora

你就知道了

在外國人眼中的中國

仍處於落後時代

而且不是一般的落後——

他們普遍認為

西部人民還在吃草

南方人民住在山洞

我們平常都是點蠟燭上網

靠鑽木取火發電

作為中國人

看到這樣的評價

還有正兒八經的針對性討論

真的是哭笑不得

但是怎麼辦呢?

你給別人解釋吧

你說的故事,人家不信

你說的數據,人家說你編的

你放照片,人家說你是個例

誰知道是不是P的?

於是,出現了有趣的一幕

很多中國人乾脆放棄了解釋

開始順著他們的印象

「開腦洞」

外國網友:中國有汽車麼?

中國網友:我們都是御劍飛行,要嘛汽車?

外國網友:中國有網麼?

中國網友:我們靠腦電波交流,要嘛網?

反正在外國人眼裡

除了膚色

我們基本跟非洲差不多

哦不,還不如


可自從抖音

東南亞、越南、泰國、寮國

一路燒到歐洲美國

開始「荼毒」國外

成為國外網友新寵兒後

事情就完全不一樣了!!

大家對中國的認知

簡直顛倒了個個兒

時常被中國驚為天人!

比如在YouTube

展示中國製造

中國美食

以及中國帥哥、美女的抖音合集

隨便一剪播放量都百萬加

甚至一首中國歌曲

或簡單的中國街景

都能把老外迷地不要不要的

還有前段時間

在抖音上特別流行的

「換妝視頻」和「扔毛巾大賽」

其「魔幻程度」

可把美國人民嚇傻了

中國抖音扔毛巾視頻

他們一邊吐槽

曾經的四大邪術

化妝、整容、變性、p圖

如今已讓中國佔了兩席

一邊羨慕道:

中國人比西方人漂亮

而且比西方人穿得都好


甚至為此

老美專門做了檔節目

替我們吹了一波抖音

打了一波廣告

外國網友:我能用髒話形容此刻激動的心情嗎?

主持人:不能

外國網友:那我無話可說

後來,各國網友終於按捺不住

躍躍欲試起來

於是不少國外明星

或者宅男素人

開始了大膽的拍攝

雖然上圖的模仿秀

和中國人差距過大

讓我想摳掉自己的雙眼

但蛋蛋姐不得不說

抖音APP不僅改變了

外國人對我們是「落後國家」的認知

更神奇的是

還讓不少外國人

成了「精中」份子

也就是「精神中國人」


有人說「我是巴西人,想住在亞洲」

下面還有人上綱上線地勸他:

你應該思考如何讓我們的國家改善

而不是想去其他地方

這樣這裡會變得更糟

嫉妒中國漂亮不算啥

他們還嚷嚷著要拿中國「綠卡」

要移民

要過上真正的幸福生活:

太厲害了!我要搬去亞洲生活


有很多人說

過去,我們政府花大力氣資助

使老大勁兒教老外唱戲

跳民族舞

剪紙、寫毛筆字

都沒能搞這麼大動靜

怎麼區區一個APP

就能靠自身力量風靡國外

讓老外膜拜

甚至完全改變他們的認知呢??

是不是因為抖音簡單、易上手

並且通俗文化更有傳播力?

是!但最主要的原因

是因為我們的移動網際網路

確實走在了世界的最前面

我們的創新

就代表著全世界的創新方向

我們的流行

也就代表了全世界的流行趨勢

圖:網際網路時代下的表情包文化

如果你經常上外網

你就會發現

無論是巨頭如Youtube,Twitter

哪怕是Facebook

他們的手機APP

都做得差不多

兩個字

稀爛

而中國的手機APP

卻到處都在激烈廝殺

從通訊、行動支付

到團購、外賣、單車

這其中有成功的

也有失敗的

但重要的是

在不斷地嘗試和激烈競爭中

大浪淘沙

能活到最後的

都是真正的強者

以至於到了如今

抖音、拼多多這樣的最新產品

在國內甚至還處在爭議中

褒貶不一

但是卻早就引發了國外的模仿狂潮

還順帶輸出了一波中國文化

也是沒想到啊沒想到。。

其實,這樣依靠網絡

成功進行「文化輸出」

倒不算是從抖音開始的

早在2014年的時候

就有這麼一條新聞:

吸毒成癮怎麼戒?

一外國男子靠中國網文成功戒掉


圖:卡扎德正在翻譯小說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

一個黑人老哥叫卡扎德

因為逃避失戀痛苦吸大麻

鬱悶了大半年

就在他迷惘無助之際

偶然接觸到了中國玄幻小說

這一接觸不要緊

不僅解鎖了人生新姿勢

還打開了新世界

是的,他迷上了中國網文

並讀起來一發不可收拾

可謂一入玄幻深似海

從此毒品是路人

按老哥自己的話說

以前回家只想吸毒

現在回家只想看劇情

玄幻小說比毒品更讓人上癮

太帶勁了!


更有趣的是

後來小卡追著追著

發現中文翻譯太慢

等更新的日子太苦

於是做出了個大膽的決定:

自學中文

自己翻譯

自己讓自己無法自拔!

小卡激動道:

中國網文不僅給自己戒了毒

還讓自己有了人生目標

感謝的心情

簡直無以言表!

中國網民:

看啊,神秘的東方力量!


說起來真的很有意思

其實在當時的中國

網文也曾被認為是真真兒的精神鴉片

引起過一大波的社會討論

如果被老師發現讀網絡小說

不僅讓同學嘲笑不學無術

還可能被老師聯繫家長

少不了一頓毒打

要多慘有多慘

蛋蛋姐想說的是

這其實不怪網文

就像現在

我覺得也不怪抖音和拼多多

任何產品

本質上都是為了滿足大眾的需求

一款真正好的產品

為了生存

首先要得到用戶的喜愛

接著難免會野蠻生長

但是只要進行正確的限制和監管

能做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產品

那是一件大好事

就像網文

從一開始的野蠻生長

到如今,誕生了一大批

以此為基礎的遊戲、動漫、電視劇

其中不乏有既膾炙人口

又發人深省的優秀作品

比如《甄嬛傳》《琅琊榜》《人民的名義》

可以說,網絡文學

早就成了中國當代

優秀文藝作品的發動機之一

就像我們喜愛的美國大片

以及各種科幻電影

本質上

也是脫胎於「美國網文」

圖:《蝙蝠俠》漫畫裡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擬

如今的網際網路新文創

已經佔據文化產業70%左右

就這麼說吧

誕生於大眾的網絡文化

讓中國人看到了

自己真正喜歡什麼

自己決定它的興衰

這就是網際網路的「流行」邏輯


圖:由「網癮」到「競技」的電競文化

抖音也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如果放在2008年

無論年齡大小

李家阿姨、王家姑娘

都幹起「網紅」

對著網友賣傻賣萌

其驚悚程度簡直不可想像

但是如今

她們都敢於表現自我

其中有很多人

也真的收穫了很多粉絲的喜愛

而且如今

她們還收穫了全世界網友的喜愛……

就像網友所說

美國輸出遊戲、美劇、好萊塢

日本輸出漫畫、動畫、任天堂

韓國輸出音樂、韓劇、男女團

中國呢?

過去我們想輸出

京劇、武術、老中醫

但是沒有成功

如今在我們意想不到的地方

卻成功了

如果讓我來總結

中國如今成功輸出的是

網文、抖音、廣場舞

是的,還有廣場舞

雖然年輕人不喜歡

可老年人喜歡啊

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

廣場舞正在中國大地上流行

而且正在向全世界輸出

比如2016年

雪梨市長Clover Moore

在廣州考察看到廣場舞大媽

還滿臉興奮地表示:

這種運動實在是太牛逼了!

回去就在雪梨推廣!


而通過網絡,尤其是抖音

大媽們的廣場舞視頻

更是瘋狂傳播

道理很簡單

以前老外們根本沒見過廣場舞!

也無從知道其中的「好」

當然

我們以前也不知道

這群沒見過世面的老外

會認為廣場舞很潮很酷炫


並且在越南

連中國學生的早操視頻

也能讓當地學生羨慕不已

像這樣大陸網友嗤之以鼻

卻被別人追捧的文化還有很多

比如火遍華語圈和東南亞的TFboys

據網友爆料稱

一些在華為工作的中年臺灣工程師

之所以不去美國矽谷

是因為他們的女兒想留在大陸:

「大陸可以看TFboys演唱會」


圖:TFboys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

所以,話說回來

文化輸出

不是我們一廂情願地

想輸出京劇,就能輸出京劇

關鍵是要看老外們喜不喜歡

就像你喜歡美劇

便不知不覺愛上美國生活方式

喜歡日漫

就不知不覺愛上日本文化一樣

沒有人逼我們

這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再說

難道還能靠逼

逼著別人喜歡你的文化嗎?


而網際網路發展

文娛產品創新

恰恰給到了一個

文化交流的自由平臺

從而打破他們的固有印象

讓老外感受到

中國小哥哥不但不扎長辮子

而且富有智慧

中國城市不但都通了電

而且基建先進且繁華

中國人平常不穿旗袍

反而穿得比美國人還時尚

抖音視頻截圖 

左:自製切菜機 中:時尚街拍 右:西安望遠鏡

網際網路上的用戶內容

全都有好有壞

但只要我們能分辨是非

專注於正能量的東西

那麼抖音

也不過是個「平臺」而已

真正的價值輸出

還不得全靠我們自己?

是啊,抖音也好

網絡小說也罷

他們通過每一個個體

發自內心的熱愛

和自覺自愿的傳播

領悟並傳遞著中國文化

回憶過去幾十年

我們的經濟

蓬勃而迅猛地發展

文化卻走得十分艱難

尤其是文化的對外輸出

但是對於一個普通外國人而言

不管這個國家的經濟

發展得有多好

在他們眼裡都不過

是一個難以感知的數字

他們很難感受到這個國家的強大

也很難對這個國家產生好感

就比如

我們對美國的熱愛

來自於好萊塢的超級大片

對日本的嚮往

來自於動漫和遊戲

對韓國的喜愛

來自於綜藝和影視劇

但你要問一個普通人

美日韓發展得比我們好多少

恐怕很少人能回答上來

但是他們就是很喜歡這個國家

也覺得它很強大

因為這些

反映的是這個國家的當下

是這個國家的年輕人

最真實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是這個國家的人們喜聞樂見的文化

而我們也同樣熱愛

可是再反觀我們自己

當我們的年輕人

都不再熱衷於

京劇、武術、老中醫的時候

又怎麼能奢望

其他國家的年輕人喜歡呢

可隨著網際網路近十年的發展

蛋蛋姐我堅信

只要我們能夠正確引導

我們的文化內涵

一定會以這些最喜聞樂見的形式

傳遞給世界

到那個時候

世界將會認識一個

和我們經濟實力相匹配的

最真實而強大的中國

因為所有底層文化的內裡

都熊熊燃燒著勇往直前的火苗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酷玩實驗室(ID:coollabs)

參考資料:

YouTube TikTok相關視頻

嗶哩嗶哩 抖音相關視頻

百家號 鋒芒輿情  《鋒芒輿情|老外靠中國網文戒除毒癮,該自豪還是純自嗨?一周熱點

知乎 ID櫨元 《有哪些中國輸出至國外的文化?

你一天花多少時間在抖音上,它已經成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了嗎?


掃碼加入 ZEALER

「十萬人測評俱樂部」

發現更多科技相關

*已購買用戶可加 Q 群:187975266

(加群時需提供交易單號)

記得幫忙點個「好看」喲!

相關焦點

  • 中國特色淫紋也能文化輸出?
    一個老外眼睛瞪得像銅鈴,用極其誇張的語氣高呼愛國口號,然後在網站上爆火也是這樣,哪裡不對,但似乎又沒什麼問題。在半年以前,伏拉夫的廣告就已經上升到三萬一條了,別人要來賺國人的錢,這幾年國家總在提倡搞文化輸出,伏拉夫用愛國文化搞一波反向輸出,也沒什麼問題。
  • 中國的文化輸出靠網紅和遊戲,而不靠孔子學院
    如果不從單純從遊戲的角度,從文化的角度來看這段視頻,還應該發現:我們一直喊著中國電影崛起、國漫崛起,我們也非常應該喊一聲「中國遊戲崛起」!「崛起」的意思不是讓我們國家自己的年輕人都去玩遊戲,而是要做出有內容、有深度、有可玩性的遊戲,讓全世界的玩家通過遊戲認識中國,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
  • 李子柒怎麼就不是文化輸出了?
    這些人還紛紛說還紛紛說這簡直就是童話世界,簡直就是伊甸園:即使放眼全世界,中國也是蔬菜最便宜最豐富的國家之一,這個去過發達國家留學的朋友應該都有感慨,不少國家是蔬菜比肉還貴。為什麼務農就不算文化輸出呢?
  • 《三體》日本發售遭瘋搶脫銷,老外看網文戒掉毒癮,中國文化正在走向全世界
    「要認識多少字才能讀懂中國網絡小說」.看網文還能學會一門外語,這種好事我怎麼沒有碰上。大家總說日本和美國的文化輸出有多厲害。但這不就是我們的文化輸出嗎?或許有人會說,大劉的小說的確代表了一流科幻小說水準,值得輸出。
  • 外國人評出中國四大文化輸出,為何網友們紛紛說丟臉?想不通…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最近外國網友又評出了我們的新四大文化輸出,螺螄粉、網絡文學、廣場舞和網購國產商品。 上一版是高鐵、行動支付、電商和共享單車。 但這次國外網友評出這東西之後,很多我們自己的網友紛紛在自己吐槽:丟人現眼。
  • 中國成為輸出移民第三大國!2020年中國國際移民報告:美國和日本佔...
    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20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目前以超過1000萬移民人口的總量,已經成為輸出移民第三大國,2019年中國移民主要選擇目的地仍然是美國、日本和加拿大。經過調查也發現,教育是中國移民的首要因素,美國和英國的國際留學生來源為中國,而中國移民人口也出現年輕化的趨勢。
  • 從阿木爺爺到雪花飄飄……中國文化正在輸出
    在文化輸出方面,不得不提李子柒。去年12月,關於「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輸出」的話題在各大平臺引發的熱議。作為Youtube首位粉絲破千萬的中文視頻博主,李子柒用獨特的田園美食視頻徵服了老外。前段時間,《一剪梅》在經過短視頻創作改編後,也突然在國外爆紅,在Spotify芬蘭、瑞典、挪威榜上名列前三。
  • 報告:中國國際移民輸出總量世界第三 移民年輕化趨勢顯現
    報告:中國國際移民輸出總量世界第三 移民年輕化趨勢顯現
  • 外網爆紅的李子柒怎麼就不是文化輸出了?
    為什麼務農就不算文化輸出呢?這明明是中華民族的優勢項目,怎麼就「貧窮」、「落後」、「不能代表中國了呢」?況且我們現在城市裡享受的一切便利,城市裡大家吃的每一口大米飯,吃的每一顆新鮮蔬菜,不都是農民種出來的嗎?為什麼輸出農業生活,就不算文化輸出呢?大城市燈紅酒綠,又比田園牧歌高級在哪呢?
  • 韓國日本紛紛翻拍中國劇,中國人的文化輸出終於到來了
    可以說,在中國的影視文娛產業起步的階段,因為各種人才的短缺,華語影視行業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受到其他國家優秀影視的作品影響,讓整個行業得以向上不斷的發展。也是因為影視劇翻拍一度佔據華語影視市場這樣的背景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的文化輸出問題,一直都是籠罩在眾多影視從業人生,導演以及編劇們的心頭病。
  • 中國去年輸出國際移民超千萬 主要去往這三個國家
    中國國際移民輸出總量世界第三   報告引用2019年聯合國經社部關於全球國際移民存量的一項數據稱,中國大陸以約1073.23萬的輸出移民成為世界第三大移民輸出國。  圖為留學生登機。為抗擊疫情,世界各國紛紛採取限制入出境等「封國」「封城」措施,在短期內極大限制了人口在全國範圍內的自由流動,國際人口遷移規模將明顯收縮。
  • 這個中國「農家女」火了!坐擁數百萬國外粉絲,卻遭受國人質疑…她到底算文化輸出嗎?
    這些人還紛紛說還紛紛說這簡直就是童話世界,簡直就是伊甸園:即使放眼全世界,中國也是蔬菜最便宜最豐富的國家之一,這個去過發達國家留學的朋友應該都有感慨,不少國家是蔬菜比肉還貴。為什麼務農就不算文化輸出呢?
  • 從李子柒到阿木爺爺,從杜甫到雪花飄飄……中國文化正在輸出
    如此硬核強勢的輸出,怕是連原唱費玉清聽了都要冒出一連串感嘆號。 中國文化,正在從各種意想不到的角度,實現著海外輸出。今天這篇文章,對近年一些有意思的文化出海現象進行了一個盤點。這些中國文化是如何吸引各種文化背景下的外國人的?或許對未來中國文化輸出提供了一些奇妙的思考角度。
  • 中國冥幣,幫老外實現了財富自由
    中國網絡爽文打開國門,走向世界,催更大軍又添海外小分隊。它寄託了中國人對逝者的追悼。過去在中國民間極為盛行,如今卻在海外名聲大噪。這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到底是什麼東西?老外祖宗的棺材板都快壓不住了。冥幣,在國外有很多接地氣的名字:Ancestor money,Hell notes,Heaven notes,Joss paper等等。
  • 中國紙錢,幫老外實現了財富自由
    完美貼合絕望心境的《一剪梅》引眾人傳唱,「雪花飄飄~北風蕭蕭~」引爆TIK TOK。中國網絡爽文打開國門,走向世界,催更大軍又添海外小分隊。它寄託了中國人對逝者的追悼。過去在中國民間極為盛行,如今卻在海外名聲大噪。這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到底是什麼東西?老外祖宗的棺材板都快壓不住了。
  • 談談文化輸出
    最近文化輸出四個字,又仿佛成了朋友圈的熱點。尤其以某個田園牧歌、歲月靜好的女性在外 網圈了幾百萬粉,收入過億為證。
  • 《中國式家長》將推英文版,但是老外玩家就算看懂也玩不懂?
    猶記去年十月,《太吾繪卷》和《中國式家長》在Steam上連續幾周的強勢霸榜看呆了一票老外。《太吾繪卷》的武俠文化難理解一點就算了,滿屏幕中國網絡段子和情懷的《中國式家長》,在老外一手「西式教育」的操作下經常打出300多分「家裡蹲」的結局。
  • 淺談我眼中的「文化輸入」與「文化輸出」
    作為這兩種文化的門外漢,我無法在此給出我個人的觀點,但結合我個人學習阿拉伯語的實際經驗分析:學習阿拉伯語中必不可少的階段便是大量接觸伊斯蘭文化的過程,但我在將其作為我的專業學習一年半後,我對於這種文化存有熱愛,但我並不覺得我喜歡它到足以被它同化,而且我觀察到很多我的老師並沒有因為學習阿拉伯語而開始信奉伊斯蘭教。
  • 燒紙錢或成中國文化輸出最成功案例
    前段時間李子柒文化輸出的事情火了,很多人覺得很驕傲,這還是主動輸出,其實,中國被動輸出的文化也很多,久治不死的封建糟粕燒紙錢就也成功地輸出了一波。走,一起去瞧瞧。◎作者 | 寒糖◎來源 | 吃瓜星球(chiguaxingqiu) 已獲授權前段時間李子柒文化輸出的事情火了,很多人覺得很驕傲,這還是主動輸出,我們國家被動輸出的文化也很多,久治不死的封建糟粕燒紙錢就也成功地輸出了一波。
  • 諾一大喊「我是中國人」,那些移民或國外生子的明星有何感想?
    很多人都知道諾一是中法混血,諾一也確實是法國籍,是個標準的「老外」,這個10歲的孩子對自己是「中國人」的認知確實堅定又深刻的,這種文化認同感屬實難得,同時也令人非常感動。比如說,很多明星移民了,卻依然混在國內的娛樂圈撈錢;有的明星爭先恐後地跑去國外生子,要給孩子弄個「老外」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