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又奪去一位演員的生命!當身體發出這些信號,你可能離猝死更近了…

2021-03-03 成都商報四川名醫

悲痛!

又一位「童年回憶」走了

你或許叫不出他的名字

但這張臉,一定無比熟悉

11月6日,

演員程思寒因心梗搶救無效去世,

享年58歲。

程思寒,1961年出生於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多年來一直活躍在大小螢屏。曾出演《水滸傳》「笑面虎朱富」《武林外史》「金不換」《風雲雄霸天下》「第三豬皇」《小魚兒與花無缺》「李大嘴」《名揚花鼓》「祝茂」及電影《西遊·降魔篇》《智取威虎山》等。

《小魚兒與花無缺》裡的惡人李大嘴△

程思寒去世的消息讓人感到惋惜。有網友曬出自己與程思寒的合照,表示自己前些天還跟程思寒見過面,今天(11月6日)卻突然傳出去世的消息,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其實2個月前,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員,話劇導演班贊,也因突發心梗去世,享年41歲。


心梗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屬,患者的年齡呈年輕化趨勢。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錢曉東介紹,在剛剛過去的周末,包括周五晚上到周一凌晨,他們科室一共做了6臺急性心梗手術,其中5個都不到40歲,都比較年輕。

好在,這幾位患者送醫都比較及時,已經被搶救回來。

有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猝死的人數超過50萬!這其中既有老年人,也有青壯年,並且後者的比例還在不斷上升。

也許大家會覺得猝死很遙遠,但其實,一些容易增加猝死機率的事,我們可能每天都在做:天天熬夜、過度疲勞、久坐不動、飲食不良等等……

猝死無法治療,只能預防!當身體出現下面這些信號的時候,說明你已經過於疲勞了,需要立刻休息調整,降低猝死的風險。

眼睛上分布著豐富的毛細血管,對於大腦缺血、缺氧或血壓變化非常敏感,用腦過度、視覺疲勞時,可能會有酸脹、乾澀、癢痛、眼底充血等情況。

如果有持續超過5分鐘的眼前發黑、視物模糊、眩暈等症狀,可能提示腦部出血,建議就醫檢查。

過度勞累、身體功能紊亂時,皮膚的新陳代謝能力也會隨之變差。不僅會讓皮膚加速老化,還容易使黑色素沉著,甚至長出老年斑。頭皮也容易因為缺乏營養而乾裂、瘙癢,頭屑和掉發增多。

大腦是最需要充足睡眠的器官之一,只有在睡眠時,大腦間質細胞才會露出空隙,方便腦脊液衝走廢棄物,而長時間缺乏睡眠會讓大腦反應遲鈍。

國外曾有實驗表明,人們3天不睡覺,大腦就會失去一定的協調能力;5天不睡覺會產生幻覺,對外界的感知力大幅降低,無法正常活動。

神經中樞調節著人體的肌肉和關節活動,當它處於放鬆狀態時,肌肉和關節才能得到更好的休息和恢復。如果神經中樞因為過度興奮而疲勞,人就會出現行走不穩、四肢麻木、全身乏力等問題。

另外,長期保持同一個姿勢,關節會退化、韌帶會鬆弛、肌肉會痙攣,也是一種過度疲憊的情況,將大大增加關節炎、滑膜炎、椎間盤突出的發病率。

一開始,疲勞會讓人經常有飢餓感,容易因此暴飲暴食,反而加重消化系統的負擔。當過度疲勞嚴重影響到身體代謝功能時,又容易讓人感覺遲鈍,導致食慾嚴重下降、營養不良。

建議大家在疲勞時先補充少部分營養,等休息好了再恢復正常食量。

疲勞會對心肺功能帶來不利影響,從而降低全身的血氧循環效率。所以身體疲憊、衰弱的人常常會感覺胸悶氣短,稍微運動就喘不上氣,如果猛然進行劇烈運動,可能導致猝死。

當疲勞狀態已經引發了心律失常,說明情況十分危險,隨時都有可能突發猝死、心力衰竭或腦出血。特別是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即使病症輕微,也不能排除因疲勞而驟然發作的可能。

雖然猝死發生得突然,但不是沒有一點線索的。我們通過2項日常檢查,評估自己是否有猝死風險。

猝死一般與大腦、心臟急性缺血有關,而頸動脈是上半身血液供輸到大腦的重要血管,檢查頸動脈血壓、血流變化,可以得知血管健康。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或天生動脈狹窄的人,適合定期做頸動脈超聲檢查。

測量大腿內側的股動脈,以及腳背上的足弓動脈,如果觸摸不到,可能預示血管有堵塞。

測量雙手手臂的上肢動脈,通過左右兩邊對比可以得出脈壓差。靜止狀態下脈壓差超過11mmHg,提示可能存在血管堵塞的風險,在血壓大幅波動時更容易誘發動脈梗阻,從而導致猝死。

小康妹兒邀請你參加下期大講堂~

胸痛的確是心梗發作的常見徵兆,不過要注意「男女有別」。中國中醫科學院阜外醫院楊躍進教授團隊進行了兩項各涉及上萬患者的分析研究發現:

男性急性心梗發作:持續前胸劇痛、大汗更為常見;

②女性急性心梗發作:女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胸痛、大汗等典型症狀少於男性,而放射痛、噁心/嘔吐、氣短、乏力、持續後背痛、持續上腹痛及大/小便失禁更為常見。

老年人急性心梗發作:隨著年紀增加,典型心肌梗死症狀比例逐漸下降,而氣短、持續上腹痛等不典型症狀比例增加。

一般來說,胸痛超5分鐘,甚至20分鐘還沒有緩解,就要當心是不是心梗!

中國人冠心病死亡率增加77%的原因是由於膽固醇升高所致。在眾多危險因素當中,膽固醇指標異常是導致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臟性猝死和缺血性腦卒中的獨立而重要的危險因素。」北京大學第一人民醫院心內科及心臟中心主任霍勇教授在2017年中國卒中學會、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主辦的「生死時速,當心梗腦梗發生時」大眾宣傳教育活動上說。

北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郭立新教授曾宣教活動上建議,居民應該定期進行血脂的檢查,要及時知曉自己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以便評估自己患病的風險,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① 20歲以上:每5年至少測量1次血脂。

② 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後的女性:每年都測血脂。

③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其他高危人群:每3-6個月測1次血脂。

根據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等頒發的《心血管疾病一級預防中國專家共識》建議:

① 飲食要低鹽、低脂、低糖。

② 睡前、夜間起夜、晨起後,可以適當喝點水。

③ 拒絕熬夜、壓力過大,不利心血管健康。

④ 濃茶、香菸會損傷心血管內皮,造成動脈硬化。

⑤ 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的人,尤其不能暴飲暴食。

⑥ 每天最好有3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感到疲勞就調整,別強求。

⑦ 要保持開朗的心境。

如果懷疑心梗,趕緊撥打120,同時把門鎖打開,給搶救提供時間。不要自己開車去醫院,如果沒有人陪在身邊,一旦發生心跳呼吸驟停,很可能錯失最好的搶救時機。

除非了解自己病情,一般不推薦盲目用藥,聽從急救電話裡醫護人員的指導。

文章綜合:錢江晚報 BTV我是大醫生官微 健康時報(ID:jksb2013 ) 特此感謝

編輯:Mkiki

圖片來源:123rf 錢江晚報 蘇州廣電總臺APP看蘇州 健康時報 微博

相關焦點

  • 再現猝死!不要忽視身體給你發出的5個信號!
    再現猝死!不要忽視身體給你發出的5個信號! 原標題: 12月4日,一名27歲小夥在公司年終誓師大會期間猝死;19日,上海某科技公司一名47歲員工猝死在公司健身房外。
  • 人猝死前,身體發出2個信號,一定要知道!
    讓我們心痛地看看這一個視頻:▲ 中年女士室內發言時突發心臟問題猝死,前1分鐘心臟給她發了兩次信號,她卻忽略了! 一個高麗秘方,讓你生龍活虎!高麗王朝宮廷御用強身古方:陽春參鹿男人青春再現的秘方!天然牛黃、體外培育牛黃和人工牛黃的區別這款中藥中的黑科技網紅被賣11萬,真有大家說的那麼好嗎?
  • 人猝死前身體發出兩個救命信號,一定要記住!
    提醒 一名中年女士在室內發言時突發心臟問題猝死,不過,1分鐘前心臟給她發了兩次救命信號,她卻忽略了! 視頻1分15秒,片中女士不斷搓手,這是一次警報; 25秒後,視頻1分50秒時,出現憋氣、呼吸困難,這是第二次警報…… 5秒後,女士因為心臟問題倒地不醒,送醫後悲劇發生…… 其實,人體設計精妙,除了極端情況,心臟出問題之前,一般會給我們發出很多「警報」,此時通常離正式發病還有幾十秒到一分鐘的生命窗口時間
  • 人猝死前身體發出兩個救命信號,一定要清楚!
    以下是正文 一名中年女士在室內發言時突發心臟問題猝死,不過,1分鐘前心臟給她發了兩次救命信號,她卻忽略了!讓我們心痛地看看這一個視頻: ▲ 中年女士室內發言時突發心臟問題猝死,前1分鐘心臟給她發了兩次信號,她卻忽略了!
  • 45歲男子,肩膀疼一周後猝死!直言:心梗來臨,身體早有信號
    現在的社會,發生猝死的人群,每年都在不斷的增加,會因為各種問題而離開,其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心梗。心血管問題不僅僅是上了年紀的人會出現,現在也有不少的年輕人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尤其是四十歲的左右的人群,是高發人群。很多時候,在心梗發生前,身體早有信號,望你能及時的抓住。
  • 身體出現這幾個信號,下一秒可能猝死!
    猝死,乍一聽好像離我們特別遙遠,但事實上一點都不遠,它隨時都可能在我們身邊發生。
  • 又一位著名演員因心梗離世!高發疾病要警惕!
    近日,中國著名演員、原北京電影學院教師謝園先生因突發心梗,經搶救無效不幸逝世,享年61歲。實際上,因突發心梗去世的名人不在少數,如著名相聲演員侯耀文因心梗去世,享年59歲;著名小品演員高秀敏因心梗去世,享年46歲;著名演員程思寒因心梗猝死,享年58歲……逝者已逝,悲痛之餘,我們活著的人更應警惕這個可怕的病——心梗!
  • 35歲臺灣男星高以翔,錄節目猝死!人猝死前,身體發出兩個救命信號,一定要知道!
    接下來,讓我們心痛地看另外一段猝死視頻:▲ 中年女士室內發言時突發心臟問題猝死,前1分鐘心臟給她發了兩次信號,她卻忽略了! ,此時通常離正式發病還有幾十秒到一分鐘的生命窗口時間。5、走路時有絞痛感當走路或移動時,你的臀部和腿部肌肉有痙攣和絞痛感,稍作休息後有所改善,可不要以為只是年紀大了或缺乏鍛鍊所致,要警惕是外周動脈疾病的信號。外周動脈疾病,也被稱為PAD。如果你走路時出現絞痛感,很可能是患了PAD,那麼你的心臟動脈有一半被堵塞的風險。
  • 肩痛一周後突然猝死,這些身體求救信號很多人都不知道
    肩痛一周後突然猝死,這些身體求救信號很多人都不知道 2020-05-13 18: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心梗、猝死,過度勞累能否引發猝死?專家告訴你有哪些預警信號
    最近某電商企業22歲員工深夜猝死,引發社會關注,2021年1月1日,《巴啦啦小魔仙》的女主凌美琪扮演者孫僑潞疑因心梗去世,年僅25歲。年輕的生命稍縱即逝,令人唏噓不已。網友紛紛留言表達惋惜。部分猝死患者無任何症狀。冠心病引起的心源性猝死在發生前可能出現一些預警症狀。「部分病人在事件發生前數天內,多在猝死前1-24小時,可能出現胸痛、胸悶、心悸等不適。
  • 42歲男子肩痛一周後突然猝死!醫生:這些身體信號一般人都不知道
    而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最近,在北京做生意的張先生就因為忽視了肩痛的信號,錯過了救治的最佳時機,等到突然暈倒被送到醫院搶救時,已經回天乏力。張先生今年42歲,一直在北京做生意。要知道,在中國的做生意,先有情,再有生意。一個月前,他像往常一樣與其他領導在酒桌談著公司的事情。
  • 心梗、猝死,過度勞累能否引發猝死?專家告訴你注意哪些預警信號
    心梗、猝死,過度勞累能否引發猝死?專家告訴你注意哪些預警信號導語:最近新聞播了一條消息,相信我們也都看了這條新聞,就是《巴啦啦小魔仙》安琪的飾演者孫僑璐因為心梗而去世,她才25歲,是個多麼美好的年紀,這讓網友們都紛紛的感覺很可惜。那麼為什麼猝死和心梗變得年輕化呢。
  • 猝死不會突然到來,猝死前,身體會發出警告信號,早發現或能自救
    近年來因為過勞等原因而猝死的人逐漸增多,讓人痛心的同時不免也讓人自危。猝這個字代表著突然,給人一防不勝防的感覺,但其實猝死並非無法預防,猝死發生前,身體往往會給出一些信號,若能及時察覺,或能成功自救。猝死發生之前,身體會給出哪些信號?在發生之前,身體往往會出現異常疲勞乏力的情況。
  • 32歲男性,肩膀疼一周後猝死!心梗到來也有信號,就看你能不能抓住!
    現如今,出現猝死的病患,每年都在不斷的增加當中,而其中最為常見的一個就是心梗問題了。很多人認為,心血管問題是老年人的專利,但是現如今不少的年輕人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特別是3、40歲的朋友已經成為了高發群。32歲男性,肩膀疼一周後猝死!身體出現這些信號,警惕心梗即將到來!
  • 27歲小夥子打籃球猝死!猝死前身體5個救命信號,人人都要清楚
    話是沒錯,但是有時候還真得顧及身體是否吃得消!猝死頻發,不是年輕就能躲得過年輕身體好,誰說不是呢?但總有加不完的班,做不完的項目,熬不完的夜……再好的身體也會被壓垮!新聞事件回顧——7月17日,30歲王先生在上班時突發心跳驟停……7月19日,《今晚80後脫口秀》的幕後寫手賴寶突發心梗去世。7月22日,浙江27歲小夥打籃球猝死,妻子剛懷孕。
  • 人在猝死前,身體會發出一些求救信號,抓住一個,或能救命!
    甚至平時我們在一些新聞上會看到,一些很年輕的創業者或是加班人員,會出現猝死問題。 日常生活中,很多朋友表示猝死是突然出現的,很容易在短時間內造成死亡;其實人們在出現猝死前,身體會發出一些信號的,如果能夠抓住這些信號,就能夠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事情發生。猝死到來之前,身體會有一些預警信號,重視一個,或能活命!
  • ​千萬別忽略身體發出的救命信號!
    千萬別忽略身體發出的救命信號!WTO對猝死的定義是,平素身體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為猝死。傳統我們認為猝死多發生在老年人身上,但最新的數據表明猝死在18-80歲人群中均可發生,並且年輕人是猝死高發人群!為什麼年輕人這麼容易猝死呢?
  • 猝死並非毫無徵兆 出現危險信號時應立刻就醫
    心源性猝死是猝死的主因,但心源性猝死並非毫無徵兆,這類猝死一般都是出現在年齡較大的人身上,患者大多有多年的三高史、喜歡吸菸喝酒、肥胖等特點,在運動、長時間體力勞動、生氣之後,突然病發心梗。雖說猝死是突然性的,但是在疾病發作前,患者也並非是毫無蹤跡可尋。
  • 身體這些部位疼,可能是心臟在求救!很多人沒留意,後悔萬分
    各地陸續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此時也是心梗等心血管病的高發期!11月25日,球星迭戈·馬拉度納在家中突發心臟驟停去世,享年60歲。11月26日,在演員高以翔意外猝死一周年前一天,其好友呂曉棟在去祭拜他時,突發意外猝死在了墓園中。
  • 猝死高發期,牢記身體8大「求救」信號
    謹記8大猝死信號,早知道能救命 猝死都是突然發生的,患者自己可能沒有任何心理預期,但是猝死來臨之前還是有一些健康信號值得引起大家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