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水滸2:《天龍八部》的雅致以及武松醉打蔣門神

2021-01-18 王事情

《水滸》第二十八回《武松威鎮安平寨 施恩義奪快活林》,這一回金眼彪施恩出場。

其時武松替兄報仇,打殺了西門慶,剜了潘金蓮,判了個刺配孟州。

到了安平寨,正要打一百殺威棒的時候,施恩在他爹老管營面前附耳低語了幾句,武松只見他,「六尺以上身材、二十四五年紀,白淨面皮,三柳髭鬚,額頭上縛著白手帕,身上穿著一領青衫上蓋,把一條白絹搭膊絡著手。」

其時施恩正是生意不如意時,在快活林被蔣門神打了一頓拳腳,兩個月起不得床。

前文已述,施恩乃是管營之子,輕飄飄一言便免了武松的殺威棒;況且他也自承「捉著營裡有八九十個棄命囚徒」。如此勢力,當是地方一霸,卻為何被人霸佔地盤,吃頓好打也不敢前去報復呢?

(武松醉打蔣門神)

而武松出手之後,他又可以帶著一隊官兵迅速趕到控制場面?

豈不前後矛盾麼?

其實玄機就藏在下面兩句話裡:

1、」近來被這本營內張團練,新從東潞州來,帶一個到此「;

2、」本待要起人去和他廝打,他卻有張團練那一班兒正軍「。

之所以把這兩句話分別列開,是因為這兩句話真的表達的是兩個潛臺詞:

1、搶生意的是張團練,施恩父親是管營,兩人都有官面上身份,雖然有此一樁齷齪事,但並未擺到明面上巧取豪奪。張團練用的是江湖方式來亮出自己的招牌,馬仔在前衝鋒,大佬在後面悠閒喝茶;

2、施恩不忿,也是用的江湖規矩找上門去,無奈技不如人。這時他的確想到用嘍羅去掙回這個面子,可是張團練的身份使他十分顧忌。

題主顯然不是官場中人,當然鄙人也不是。

但這不妨礙我們分析官場心理。官場上講究的是一個微妙平衡,就算背地裡已經用盡手段,見面時仍是呵呵一笑,該喝茶喝茶,該打屁打屁,大家都是斯文人嘛,和氣生財;如果真想撕破了臉,兩方爪牙盡出,就該顧忌對方背後龐然大物般的背景了,這實際上避免了至死方休的局面,正如今日之五大流氓。

金庸先生深得其中三昧,請看他在《天龍八部》裡怎麼寫。

段譽陷身萬劫谷,明明危在旦夕,然而——

段氏以中原武林世家在大理得國,數百年來不失祖宗遺風。段正明、正淳兄弟雖富貴無極,仍常微服出遊,遇到武林中人前來探訪或是尋仇,也總是按照武林規矩對待,從不擺皇室架子。

兩人領人去救,在石屋外為惡貫滿盈段延慶所阻,一番明爭暗鬥,既不能殺之亦不能阻之,竟無良機。

此時延慶太子又激其何不舉御林軍、神策軍大舉來攻,保定帝仍是不肯。

明明心下甚是擔憂,進退兩難之際仍只——

……淡淡說道:「沒什麼。眼前是個讓他磨練的大好機會,過得幾天自會出來,一切回宮再說。」

然後他先下旨冊封段正淳為皇太弟,絕了段延慶的念想,再微服出行,來到拈花寺尋到黃眉老僧,把上項事說完後——

……黃眉僧緩緩道:「這位延慶太子既是你堂兄,你自己固不便和他卻手,就是派遣下屬前去強行救人,也是不妥。」保定帝道:「師兄明鑑。」

黃眉僧道:「天龍寺中的高僧大德,武功固有高於賢弟的,但他們皆系出段氏,不便參與本族內爭,偏袒賢弟。因此也不能向天龍寺求助。」保定帝道:「正是。」

黃眉僧點點頭,緩緩伸出中指,向保定帝胸前點去。保定帝微微一笑,伸出食指,對準他的中指一戳,兩人都身形一幌,便即回指。

黃眉僧道:「段賢弟,我的金剛指力可不能勝你的一陽指啊。」保定帝道:「師兄大智大慧,不必以指力取勝。」黃眉僧低頭不語。

保定帝站起來,說道:「五年之前,師兄命我免了大理百姓的鹽稅,一來國用不足,二來小弟意欲待吾弟正淳接位,再行此項仁政,以便庶民歸德吾弟。但明天一早,小弟就頒令廢除鹽稅。」

黃眉僧站起身來,躬身下拜,恭恭敬敬的道:「賢弟造福萬民,老僧感德不盡。」 保定帝下拜還禮,不再說話,飄然出寺。

這一番對答真有無盡妙處,真可用「世事洞明,念頭通達」來形容,深得「取、予、舍、得」之妙。

果然第二日黃眉僧便蕭然而至,與段延慶對奕。

施恩之請武松也,亦是如此。

先免過了武松的殺威棒,並且這棒免得讓武松極有面子,管營笑道:「想是這漢子多管害熱病了,不曾得汗,故出狂言。不要聽他,且把去禁在單身房裡。」

然後便好酒好菜,吃完沐浴。如此侍候了好幾日,並不開口。

反讓武松納悶無比,直到再也忍耐不住,按定盒子問那人道:「你是誰家伴當?怎地只顧將酒食來請我?」

如此一來,豈不勝過施恩親自求懇千倍?

武二郎是個熱血漢子,一俟聽下人講完,便道:「想他必是個好男子,你且去請他出來,和我相見了,這酒食便可吃你的。你若不請他出來和我廝見時,我半點兒也不吃。」

此言一出,大事諧矣!

這才是教科書般的範例,把那種隱而不發的含蓄、顯有所求的誠意,當面以尊重,施恩於無形……示範得淋漓盡致。

然而這對真正歷經人世悲觀離合的老人來說,一眼就能看穿其本質:

起之為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席,行不騎乘,親裹贏糧,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卒母聞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為?」母曰:「非然也。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不旋踵,遂死於敵。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不能雄飛,便需雌伏;不能聞達,便需驅馳;不為隱士,便為鷹犬。人生在世,不過如此而已!

做人留一線,看破不說破,我們會是一生一世的好朋友。

相關焦點

  • 水滸傳中,武松醉打「蔣門神」其實是錯的,蔣門神實際上是條好漢
    在大部分小說和銀幕裡,武松醉打蔣門神一事被過度渲染了,甚至可以說因為快活林之事,武松和蔣門神二人的形象無論在歷史,還是在文學層面上都已經被固有化了,似乎提起「蔣門神」人們立馬就會想起那個滿面橫肉,無惡不作的莽漢,而武松則容易讓人們聯想起一個嫉惡如仇,懲惡揚善的英雄豪傑形象。
  • 武松為何要醉打蔣門神,真的是喝醉後能打嗎
    看到蔣門神的小妾被按進酒缸,讓人忍俊不禁,看到蔣門神被打,讓人拍手稱快。武松真的是喝醉了特別能打麼?書中武松對施恩說:你怕我醉了沒本事?我卻是沒酒沒本事。帶一分酒便有一分本事,五分酒五分本事,我若吃了十分酒,這力氣便不知從何而來。若不是酒醉後膽大,景陽岡上如何打得這隻大蟲!那時節,我須爛醉了好下手。又有力,又有勢!
  • 【水潑梁山64】醉打蔣門神
    武松打虎,是真醉,三碗不過崗的酒,幹了十八碗,雖然沒有爛醉,卻是真醉,還不知道有虎。不像醉打蔣門神,去就是要打架的,喝酒純屬醞釀狀態。武松見虎,又驚又嚇,毫無防備:武松被那一驚,酒都做冷汗出了。其實整個鬥殺西門慶的過程,武松只用了一招,這一招斜插提扛的動作,何其簡單,西門慶人就飛出去了。哪裡似影視劇裡殺的個地覆天翻,那也太抬舉了西門大官人不是?然後,是醉打蔣門神。
  • 武松暴打蔣門神的真相是什麼?
    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看到的是武松和蔣門神的較量,實際上卻是施恩的父親老管營和張團練在背後的博弈。這在場博弈當中,官場上的勝利是看誰的官大,江湖上的勝利是看誰的拳頭硬。這兩個結果加在一起,就是這個小江湖被一個更大的江湖淹沒。  施恩佔著快活林不是正當的買賣行為  施恩並不諱言這件事情。
  • 蔣門神能殺施恩,武松亦能輕易打死蔣門神,為何卻都不敢下死手?
    在水滸中,有這麼一幕,最為人所疑惑。眾所周知,武松乃有血性之人,哥哥武大遭嫂嫂潘金蓮與歹人西門慶合夥害死。
  • 《水滸傳》解說——武松十字坡結識張青夫婦,鴛鴦樓醉打蔣門神
    2個公人頭腦一人根本沒有任何防備心理,武松趁著老闆娘進店拿酒,看見兩個公人暈倒後,自己也假裝往後倒在地上,並且閉上了眼睛,仰面倒在凳子邊。武松這邊3人剛暈倒,老闆娘的店裡就跳出來2個大漢,邊說話邊用盡把公差們拖進去,就在大漢們準備拖武松時,武松直挺挺的躺著,好像有千斤重似的,老闆娘一看2個大漢抬不起人,索性自己脫掉了綠紗上衣,解下紅娟裙子,自己便上前去提武松,躺在地上的武松順勢抱起老闆娘,兩個人馬上扭打在一起。
  • 如果武松不喝酒,他會敗給蔣門神嗎?答案很明確
    事實上,關於「如果武松不喝,就打不過蔣門神」的說法,主要還是因為武松的自吹自擂。武松當著施恩的面說,自己這個人,是越喝越有戰鬥力,當年就是因為喝得多,才能在景陽岡打虎殺虎,如果不喝,他的戰鬥力就會小一些。原著:武松笑道:「你怕我不會喝酒,我卻是不會喝酒。有了一分酒就有了一分本領,五分酒就有了五分本領。
  • 武松醉打蔣門神 經典閱讀
    影視劇《水滸》劇照武松、施恩兩個一處走著,但遇酒店便入去吃三碗。約莫也吃過十來處酒肆,施恩看武松時,不十分醉。
  • 武林高手蔣門神,曾獲三屆全國散打冠軍,卻為何被武松打敗?
    武松答應施恩替他奪回快活林酒店,教訓教訓蔣門神,於是武松對施恩說,我去打蔣門神,必須在去往快活林的路上,每過一個酒店必須喝三碗酒,這叫「無三不過望」,沿途有十幾家酒店,武松喝了是三十幾碗酒。來到快活林酒店門前,把蔣門神的老婆扔進酒缸裡,把酒店裡的夥計打得稀裡譁啦,故意激怒蔣門神,蔣門神聞訊趕來,武松雙拳在蔣門神眼前晃了一晃,轉身便走,一副醉燻燻的樣子,蔣門神大怒,趕來追武松。
  • 武松醉打蔣門神是被逼,蔣門神之死是活該
    文/主任       在多次翻看水滸傳,武松醉打蔣門神的環節一直讓人印象深刻,每每看到這個回合,主任都會想,武松醉打蔣門神原本是不是只想應付一下施恩
  • 武松實戰案例分析(中):蔣門神,一個最讓他恐慌的對手
    人自信不自信,不用看他怎麼做,看他嘴上怎麼說,就完了。越自信沉穩,就越是胸有成竹,越發的低調;越是心裡沒譜,越是給自己吹牛加戲,好賴能壯個膽嘛。您看武松聽後怎麼評價的?「我只道他三頭六臂,有那吒的本事,我便怕他。原來只是一顆頭,兩條臂膊!既然沒那吒的模樣,卻如何怕他?」
  • 俠義水滸—武松是個好演員
    最近差旅途中,經常抱一本書《武松》,有點小感觸,這一章就稍微換換風格,談談水滸裡的這位「大俠」,天字第一號的水滸好佬。                               (2)可以這麼說,梁山上有3個好演員,宋江、林衝和武松,全是影帝級別的。宋江就不需要說了,臉黑心更黑,除了虛偽還是虛偽。
  • 水滸三人組,武松、林衝、魯智深有多強?為什麼少有人敢惹
    在水滸中,一百零八將都有自己的故事,但論起耳熟能詳,恐怕還是要數武松、林衝和魯智深。比如武松打虎、醉打蔣門神、鬥殺西門慶、血濺鴛鴦樓,比如林衝誤入白虎堂、棒打洪教頭、風雪山神廟、火併王倫,比如魯智深拳打鎮關西、大鬧五臺山、大鬧桃花村、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等。
  • 張都監如真把玉蘭嫁給武松,讓武松打施恩,四證據表明武松會照辦
    在水滸中,有一個張都監,設計陰謀陷害武松,今天我們做一個假設,如果當時,張都監真的賞識武松這個人才,不陷害武松,真把玉蘭嫁給武松,再讓武松打施恩,奪回快活林,武松會如何應對呢?通過對原著細節的深入解讀,我得出這樣的結論:武松會聽張都監的,有可能和施恩反目成仇,也可能施恩知道武松來意後,主動退出快活林。有的朋友可能不理解,武松這樣的好漢會見利忘義、見色忘友嗎?我得出這個結論不是憑空瞎說,而是依據原著進行合理推理得出的。下面是我的推理過程。
  • 《新水滸》的魔性配樂,好事一二三四五,壞事《醉紅顏》唱不停
    經常關注影視作品的朋友都知道,在2010年前後,我國曾掀起了新一輪的四大名著翻拍熱潮,這四部作品分別是於2010年播出的李少紅版《紅樓夢》、高希希版《三國》以及於2011年播出的張紀中版《西遊記》和鞠覺亮版《水滸傳》。
  • 《水滸傳》解說——武松醉打蔣門神
    武松到了孟州牢營之後,按照牢房的規矩,新到的犯人要挨一百殺威棒,要是肯出錢或者是有人情信,可以免去一打,硬漢子武松根本不信這個茬,他寧可挨打也絕不願意出錢。
  • 武松醉打蔣門神,是在除暴安良?事實上,蔣門神比武松更像條好漢
    武松發配到孟州後,在施恩父子運作下,不但躲過了殺威棒,還跟施恩皆為兄弟,每天跟大爺一樣被供奉起來,這對武松這個「賊配軍」來言,簡直是撞了大運。但問題是,倘若「天上掉餡餅,吃了可能會拉肚子。那麼掉金銀呢,基本上就是買命錢」,這就是所謂的大運。這個道理武松懂,於是他問:「小管營今番須用說知,有甚事使令我去?」這就是武松為啥要打蔣門神的第一個理由!
  • 遊大慶版《武松》豆瓣評分只有3.5,為什麼我就是喜歡看呢?
    說到《水滸傳》中,最受人喜歡的角色莫過於武鬆了。武松是施耐庵本人最喜歡的角色,也正是因為施耐庵喜歡,所以武松的戲份很精彩,也很吃重。景陽岡打虎、鬥殺西門慶、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夜走蜈蚣嶺、醉打孔亮、落草二龍山,施耐庵寫得精彩,觀眾看得過癮。
  • 假如這5人也上了梁山,蔣門神鄭屠牛二隻配進地煞,誰能進天罡
    梁山上雖然聚集了108個好漢,但看他們的經歷,其實好漢不多,最多的是地痞流氓,朝廷罪犯,強盜土匪等,能稱為好漢的,只有武松、魯智深、花榮、燕青等少數幾人而已,他們中的很多人,只是上了梁山,因此也有了一個名不副實的「好漢」稱號,但如果不上梁山,他們和鄭屠牛二等差別不大。
  • 拍《武松》就為爭口氣,祝延平並非最初人選,播出後引起輿論風波
    「武十回」等話本改編出了「醉打蔣門神」、「身陷都督府」和「血濺鴛鴦樓」三集劇本,這三集的故事圍繞武松的兩度發配展開,所以總的劇名定為《武松發配》。王炳剛扮演蔣門神的原是青島呂劇團的武功教練李寶生,在排練「醉打蔣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