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媽媽去尋死:我有罪,但我不後悔

2021-02-27 知音真實故事

這是知音真實故事的第507個故事

字數:7586 字  閱讀 :20分鐘

主播:柯基不瘦

大家好,我是茜茜。


在我的印象裡,90後的孩子神採飛揚,可撒嬌、可賣萌,還能仰仗父母過輕盈的生活。


如果攤上生死大事,那一定是生命無法承受之重。可今天文中的90後男孩,卻讓我感動了一把……


長大是一瞬間的事麼?不,在我看來,是很多瞬間加在一起。
我叫於聖民,90後,吉林延邊人。2017年3月15日,上午10點多,正讀大四的我還在上課,手機振動不停,我一看是大姨,和老師示意了一下出門接電話。「聖民,快來醫院,你媽媽腦出血,在搶救!」大姨急切的聲音傳過來。「啊!」我驚訝得手機差點掉下來,轉身去找輔導員請假。媽媽在市審計局當會計,工作穩定。我7歲時,爸爸去美國打工,剛開始幾年爸爸還打電話回來,後來就杳無音信。十幾年過去了,我已經忘記了爸爸的模樣,一直與媽媽相依為命。媽媽性格要強,絕不允許自己比同事差,也不允許我比同學差,我的衣服鞋子都是名牌的。媽媽身體不好,高血壓很多年,還做過腦瘤手術,但她從不要求我做家務,她認為爸爸不在,要盡最大努力給我最好的生活。大學離家近,我每每周末攢一堆髒衣服回家。媽媽是大家心中的能人,親戚中任何人有事都會勞煩媽媽。尤其是大姨,姨夫去世得早,就一個女兒在日本,大姨身體不好,也沒有房子,媽媽就把我家以前住的40平的小房子讓她住,大姨一住就是七八年。20分鐘後,我從延邊大學來到市醫院。此時,媽媽躺在可移動病床上,已經做完了腦部核磁,說不了話,對我眨了眨眼睛,眼角有閃亮的淚花。早上媽媽到單位,和同事一起進電梯,出了電梯就倒在了大廳。同事打了120,醫生來後讓她伸腿、握手,她做不到,醫生判定是腦出血,一刻沒停地拉到了醫院。有人替媽媽辦了住院手續,核磁的結果也出來了,醫生說出血部位比較偏,不適合手術,只能打針吃藥慢慢吸收,還說患者現在整個右邊肢體沒有知覺,這段時間要少移動,怕再有出血情況發生。陌生的急診室,我木然地聽著每個指令:護士讓領各種備品;媽媽的同事囑咐我拿好醫保卡和銀行卡;大姨讓我回家取媽媽換洗衣服……慌亂中,我完全沒意識到災難已經來臨。


當天晚上,大姨說她身體不好,熬不了夜,讓我在這裡守著。媽媽嘴裡發出「嗯嗯」聲,用能動的左手吃力地比劃臨床的護工。
「媽,你是想找一個護工?」我問。媽媽眨眨眼,在被子上做了個寫字的動作。「你是讓我回去學習?」我又問。大姨插嘴:「他都大四了,課也不重,你現在這個情況,他也得學著擔點事了。」媽媽擺擺手,又指了指護工。大姨嘟囔著出去了,媽媽的臉有些變形,嘴也有些歪,眼睛無力地閉上。醫院做護工的多,大姨很快領回一個女人,個不高,微胖,和媽媽年齡不相上下,大姨介紹:「她姓劉,做了五年護工,有經驗,工資一天200,現在都是這個價。」跟大姨分開後,我重重地吐了一口氣。手機微信的提示聲傳來,我打開一看,寢室群裡在召喚我:「快回來,五黑了(遊戲術語)。」我來了精神,打車返校,迅速加入到英雄聯盟的作戰隊伍。那天運氣好,五連冠,我們整個隊伍都嗨起來,一直到凌晨兩點才下線。躺在床上,大家議論不停,我才想起來媽媽還在病床上,不知道她怎麼樣了。一覺睡到半晌午,看看也沒什麼課,我到食堂吃了飯,坐公交來到醫院。媽媽空腹做了一些檢查,也剛剛吃完飯,護工忙著換枕頭,說媽媽還不適應躺著吃飯,湯湯水水灑得哪兒都是,我心裡一酸,我剛強的媽媽怎麼會這樣?大姨不在,舅舅和舅媽來了,舅舅一家住縣城,很少來城裡,舅媽給了我1000塊錢,說了一些客套話,然後走了。我茫然地坐在椅子上,看著病床上的媽媽,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護工說要去洗衣服,讓我看著媽媽打點滴,打完喊護士換一瓶。我看媽媽睡了,就低頭玩手機,直到護工推門我才驚覺,點滴管裡已經返流了好多血。我恨自己不小心,但還是沒把手機放回口袋。我盼望著媽媽趕緊好起來,但各種瑣事向我撲來。治病用藥找我,住院費用找我,護工找我,媽媽單位帳目找我,家裡樓下漏水找我,奶奶家的電費卡找我,鄰居家丟了一隻貓也要找我……我想問的事也一大堆,電費水費煤氣費都上哪交,馬桶堵了要找誰,衣服洗完染上色怎麼辦,五花八門搞得我一團糟。媽媽住院,我住校,只是偶爾回家。一次,我不經意打開廚房,土豆、洋蔥、白菜都長出了長長的葉子,爬了滿地,像魔法森林一樣恐怖,我惱怒地關上門,可心裡知道,我不收拾不會有人收拾了。以前我從不管錢,媽媽一病,所有的錢都是我來付,這才發現媽媽一個月工資才4000多元,護工費就需要6000元,再加上住院、生活花銷,錢流水一樣出去。


一個月後,醫生說要開始康復訓練了,腦出血最佳康復期是出血後半年之內,若超過1年,80%-90%的患者就要長期臥床了。
媽媽一聽急了,表示趕緊要投入訓練。按照醫生要求,媽媽先躺在床上進行各部位的被動運動,抬頭、挺腰、收腹、伸屈、抬腿等。她練得很認真,滿頭大汗也不肯停,直到醫生勸告說過度疲勞會適得其反,她才放慢節奏。公務員醫保有規定,一個醫院只能住20天,媽媽算重症,也不能超過40天,快40天的時候,醫生徵求我們的意見,是轉院還是回家。醫生說,現在恢復訓練是主要的,在家也可以做好,當然醫院康復室的設備多一些。媽媽能一個字一個字地往外吐了,雖然還有些含糊,她說:「想,家。」回家是好,比醫院舒服,可是我們家在六樓,還沒有電梯,媽媽這種情況要想出來運動會麻煩許多,我把擔憂說了出來。媽媽停了一下,說:「舅、舅、房、有」。我一下子想起來,舅舅在本市有一套小戶型電梯樓,而且房子就在醫院旁邊,還是媽媽找人幫他買的,價格優惠不少。舅舅打算退休後回來住,現在正好空著。我給舅舅打電話,說想借房子住一陣。舅舅沒有明確回復,說晚一些給我回電話。我還沒收拾完,舅媽來電話了,說那個房子打算給表弟做新房,病人住了不吉利,讓我們另想辦法。我呆住了,表弟才高一,這理由也太牽強了吧?我返回醫院告訴了媽媽,媽媽沉默半天,決定去最貴的康復醫院。康復醫院設備好,護工技術專業,但費用也高,一天要300元。在康復醫院,親戚們幾乎不來了,大姨一周來一次,倒是在韓國的叔叔電話來得比較多,叔叔從小受媽媽關照,對媽媽一直比較敬重,這次媽媽病了,他寄的錢是所有親戚裡最多的。一次叔叔又來電話,興奮地說他聯繫上了爸爸,給了我電話號碼,讓我勸爸爸回家。十多年了,爸爸這個詞早已變得陌生,他在外面做什麼,為什麼不跟家裡聯繫,我一無所知。但不管怎樣,我還是希望他回來,我需要有一個可以依靠的大人。在醫院,我把爸爸有消息這個事告訴了媽媽,她眼睛一亮,可隨即暗下來:「他、回、不、了。」我猶豫了:「那,還打電話嗎?」媽媽咬著嘴唇,沉默了很久:「試,試,吧」。我來到走廊,電話響了很久才通,我自報家門:「喂,你好,我是於聖民。」電話那頭頓了一下,陌生的聲音響起:「嗯,誰?你是聖民,兒子,你,你好嗎?」也許真的是血濃於水,他的幾個字拉近了我們的距離。「爸,」我叫出了口,「我不好,媽媽現在也不好,你能回來嗎?」「哦,聽說你媽腦出血,嚴重嗎?你多大了,95年生,你22了,我走的時候你才7歲,真想看看你。」電話那端自顧自地說。我告訴他,媽媽癱瘓了,還不知道能不能站起來。爸爸告訴我,他有一些事需要解決。而且護照過期了,要辦了護照再回來。我興奮地轉過身,發現媽媽坐著輪椅過來了。「媽,爸爸答應回來,他這幾天辦護照,好了就回來。」媽媽嘴巴動了動,確認我沒撒謊後,靠在輪椅上,似乎鬆了一口氣。護工拍拍她:「這下好了,家裡頂梁柱回來,你再也不用擔心兒子了。」因為爸爸要回來,我們決定康復醫院到期就回家。媽媽讓我給大姨打電話,請她幫我回家收拾屋子,媽媽又囑咐我,家裡有新被子被套,拿出來給爸爸用。因為生病,媽媽瘦了不少,衣服都肥大了,她特意買了一套新的家居服,還讓護工推著她出門剪了頭髮。那幾天,媽媽鍛鍊特別有精神,飯吃得也比平時多,爸爸來過兩次電話,說去了大使館,還需要準備一些東西,一個月內應該可以。然而,就在我們滿懷期待迎接新生活時,爸爸來了第三個電話。「聖民,我回不去了,你什麼也不要問,好好照顧媽媽吧,當我不存在。」我還沒有說話他就掛了,再打回去就是關機。我不死心,隔一陣就打,再也沒了消息。我小心翼翼告訴了媽媽,還沒說完,媽媽的右手從輪椅上滑下來,臉色死灰。


「媽,你沒事吧?」我蹲到她跟前。媽媽半天才緩過神:「嗯,去、中、醫、院。」
「不回家了嗎?」我追問。「住、半、年。」媽媽和我說,又像在自言自語。我想起醫生說過腦出血的黃金恢復期是出血後半年內,現在她指不上爸爸了,要想在這半年有所突破,還得去醫院。從康復醫院出來,我們又到中醫院辦了住院手續,並且把之前的護工也帶過來了。在這裡,媽媽一邊吃中藥,一邊針灸推拿,一邊拼命做康復鍛鍊,我們誰也不再提爸爸的事。

作者的微信採訪記錄

一轉眼,到了6月,我大學畢業了。本來和南京一家外企籤了就業協議,可是現在這種情況,我只能和企業毀約了。

接下來的時間,我在微信群裡看著同學們有的工作,有的讀研,有的出國,失落感油然而生。中醫院的期限到了,媽媽又去了一家私立醫院,因為康復很慢,比小孩子學走路都難。媽媽的右半身根本不受自己掌控,難得好兩天,不經意又變成原來的模樣,磨得人精疲力竭。一個成功康復的病友告訴媽媽:只要練不死,就往死裡練。她還介紹了幾種康復訓練器材,網上就有,完全可以在家操作。我和媽媽商量辭退護工,我來照顧她,因為我算了下,這半年我們花了12萬多,一半是護工費。媽媽不同意,說還要再用半年護工,她要爭取在一年裡好起來、去上班。「那我上班去吧,多少掙點錢。」我又和媽媽建議,想藉此出去透透氣。媽媽是公務員,她一直引以為傲。雖然癱瘓了,但她的大腦依然清醒,當家作主的慣性依然存在,我不忍辯駁,答應了。回家前,媽媽和來探望的大姨商量,想讓大姨搬到我家住,一是方便照顧媽媽,再者想把那個小房子租出去補貼一下家用。但大姨拒絕了,說自己神經衰弱,換了地方睡不了覺,如果媽媽要房子她就搬走,出去租房子住。媽媽難過得哭了一夜,拉著我的手說:「我們一定要好起來,要給那些沒良心的人看看。」回家後,前三個月,媽媽恢復速度突飛猛進,能夠自己扶著扶手從六樓走到四樓再走回來;各種顏色的扣子放在一起,她用右手挑得不僅精準,速度也不慢。一天,護工休息,我照顧媽媽睡下後就去自己房間看書,忽然聽到有響動,我急忙過來,看到媽媽費力地想起身,我衝過去扶,她的整個身體撲下來,大叫一聲幾乎暈過去,我連忙打開大燈查看。媽媽用左手扶著左腿,手尖指著腳,左腳小指已經腫起來了,我碰了一下,媽媽大叫,疼得汗如雨下。我不知所措,媽媽咬著牙提醒我打「120」。救護車不到10分鐘就來了,拍片顯示媽媽左腳小指骨折。打上石膏後,醫生說不能活動,安心靜養。我默然了,傷筋動骨一百天,媽媽唯一好使的左腳不能動,康復之路被堵死。骨折後,媽媽的情緒開始低落,這一年來,她一直盡最大的努力,花最大的代價要恢復,站起來的信念支撐著她挺過了無數個黑夜,可是現在,最佳康復期一天天過去,又養了三、四個月的傷,恢復如初已是小概率的夢想。說實話,雖然我也在學,但根本沒有狀態。2018年3月,省公務員招考開始,我參加了4月的筆試,5月成績出爐,我果然榜上無名,這對媽媽來說,無疑是又一沉重打擊。那是媽媽得病以來家裡最灰暗的日子。媽媽看不到站起來的希望,看不到我未來的希望,而一直依附媽媽生存的我,也失去了精神依靠,成了一個迷途的孩子。因為媽媽一年多沒上班,單位給媽媽辦理了病退,工資一下子少了1000多元,媽媽也終於說了實話,卡上2萬塊錢是我們最後的全部。媽媽辭退了護工,讓我照顧她,我原本憋悶的生活更加沒有亮色。她的脾氣變得喜怒無常,有時會罵我無用,有時又痛哭流涕說拖累了我,有時沒什麼原因自己捶床大喊,幾次驚動了鄰居。媽媽和家,被我照顧得越來越糟。地板的印跡怎麼也擦不掉,電視柜上隨手放點東西就會撲起一層灰,每件衣服都皺皺巴巴的,媽媽的被子瀰漫著難聞的味道。我炒不好菜,不是糊了就是鹹了。有一次還忘記關煤氣,差點出事。後來,我就一天兩頓外賣,媽媽嫌貴,我和她吵:「我本來就做不好,你又沒教我。」


渾渾噩噩到了年底,家裡沒有一點過年的樣子。我常常坐在沙發上發呆,遊戲也提不起興趣,體重明顯下降,大腦也似乎停止了思考。
一天晚上,我也不知道是幾點,仍舊癱在沙發上。媽媽房裡傳來隱忍的呻吟聲,我沒動。過了一會兒,我來到她房間,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媽媽不知道從哪裡找到了一根鞋帶,一頭系在了鏤空的床頭柜上,繞過自己的脖子,一頭用雙手使勁在拉,她這是想自殺嗎?我衝過去給她解開鞋帶,不知為什麼,我很想套在自己的脖子上試試。媽媽睜開了眼睛:「死,讓我,死。」我跪在媽媽床前,說:「媽,我知道你不想活了,我也是,帶我一起走吧,現在不死我哪天也會從這六樓跳下去的,你帶著我,我們一起走!」那一刻,我忽然有種解脫感。是的,我想死,這才是我的出口,我掙扎了這麼久,像看到了光亮:「媽,真的,活著太痛苦了,你也是,我也是,我受不了了,我們一起走吧。」我摸不著頭腦,媽媽喜歡蛋糕,特別愛蛋糕上面的奶油,但她的血脂高,好幾年不吃了,為什麼會突然說這個。媽媽抽泣著說:「最後,一次。」我打了一個激靈,說:「媽,你說我倆最後吃一次就一起死嗎?」媽媽瞪著紅腫的眼睛:「你、一起?」我頓了一下,雖然對死亡有點恐懼,但一想到這無望的日子,心一橫點了點頭。媽媽神色黯然地說:「出去買吧,加上、你喜歡的。」我穿上衣服出了門,給自己買了肯德基,給媽媽買了最貴的奶油蛋糕。放下一切的我們,居然吃得心平氣和,空氣中瀰漫出久違的平靜。吃完,我問媽媽怎麼死好,媽媽凝視著我說:「太髒了,你、我和家。」看我沒明白,媽媽解釋說這麼走我們太不體面,她要乾乾淨淨地走,又說,沒幾天過年了,過完年吧,過最後一個年。我的大腦已經去了另一個世界,媽媽說什麼是什麼,我請了清掃工徹底清理了屋子,不用的統統扔了出去,家裡亮堂起來。媽媽讓我出去好好洗個澡,她則請原來的護工幫忙也洗了澡,看著清清爽爽的媽媽,我苦笑了一下,媽媽一輩子剛強、乾淨,死也要這麼講究。媽媽休息了兩天,讓我背下樓,推著她逛了百貨,給我買了一套運動裝,媽媽買了一套休閒裝,我們一起去吃了火鍋。無所顧忌的媽媽動作似乎流暢起來,左手拿筷子吃得蠻開心,回家的時候我們還買了個盆栽冬青。


那幾天,我們把以前從來沒說過的話都說了,媽媽告訴我她的恐懼,她說怕自己死了我成了孤兒,又怕站不起來拖累我。
我也向媽媽坦陳:「沒想到我這麼笨,什麼都做不好,媽媽照顧不好,考個公務員也考不上,我不會給任何人帶來幸福,活著就是添亂。」我們對彼此有了深深的體諒,媽媽說:「不要緊,這幾天有時間,我們學吧,很簡單的。」那個年,我們過得很祥和,因為每一天都很珍貴。媽媽坐在輪椅上教我炒菜做湯,教我疊衣服、給花澆水、收拾屋子。我們一起看電視,一起回憶過去,仿佛不是生命倒計時。幾天時間,我就成了持家能手。媽媽說我炒的土豆絲比她做的還好吃。春節期間,媽媽同事來看她,她神情自若地和阿姨們聊天,還用磕磕巴巴的嘴講笑話。我覺得媽媽的定力真好,都這時候了還能開玩笑。2019年正月十五,媽媽和我說:「同事給你介紹了一個工作,是做遊戲測試,你到現在還沒工作過,出去見識一下,不後悔今生。」媽媽沉吟了一下:「死很容易,死後的時間會很久,我們再過一陣兒好嗎?有死作底牌,還怕什麼呢?」也是,死都不怕還有什麼可怕的,就算體驗人生吧,我點頭同意。「那你怎麼辦?我不在家。」我問她。媽媽說她以前的護工想來幹白班,費用減半。原來媽媽早都想好了。我的工作地點在開發區,報到的時候,我驚奇地發現同學宋琴也在這兒。她家裡條件不好,是農村的,畢業後找到工作留了下來。宋琴主動幫我收拾工位,中午還到外面的飯館給我接風。這時,我才知道宋琴的身世:她媽媽早逝,爸爸在她6歲的時候娶了後媽,又生了小弟弟,可在她15歲時爸爸又出車禍去世。後媽帶著小弟弟走了,她住到了奶奶家,奶奶體弱多病,她一邊上學一邊照顧奶奶,大二的時候奶奶也沒有了。她的大學是靠助學貸款上的,現在還沒有還完。我剛想表示同情,她笑了:「還好啦,回頭看看也沒什麼,現在每天做喜歡的事,明年就能還完貸款,以後想去哪兒去哪兒玩,多好。」她笑得陽光燦爛。我工作上手很快,而且工作環境我很喜歡。宋琴問起我媽媽的情況,說同學們都知道我家的事,所以一直不敢打擾。我抱怨說:「媽媽不能自理,爸爸沒有音訊,親戚們沒有幫忙的,我都快崩潰了。」宋琴睜大眼睛看著我:「有媽媽可以照顧不是一件幸福的事嗎?你爸爸沒有音訊但是他也在,多好,真羨慕你,他們都在這個世界上,不像我,是個孤兒了。」我和宋琴走得越來越近,經歷那麼多磨難的她仍像一團火,隨時燃燒著對生活的熱愛。她不僅會煮飯、做菜,還會織毛衣、做發卡,她有四個兼職,英語家教、瑜珈教練、微商,還運營自己的公眾號。在宋琴的感染下,我消極的心漸漸甦醒過來,開始注重儀表,鍛鍊身體。拿到第一個月工資,我和媽媽說:「媽,我們好好過,我能養你。」媽媽笑眯眯地看著我,淚卻從她的眼角滑落:「你終於想明白了,太好了!你救了媽媽,兒子。」她讓我坐下,說道:「媽媽剛強一輩子,生病後我也覺得能憑自己的力量站起來,可是真的做不到。你知道嗎?我想過各種死的辦法,嚼舌自盡、割腕、上吊,可是我連死的能力也沒有。」「直到你要和我一起去死,弄醒我了,我可以死,你不行,你還那麼年輕啊,我得想辦法讓你活下去。現在你終於長大了,能養我,媽媽也要好好的,站不起來也會讓你有個溫暖的家。」我抱住媽媽,恍然大悟。淚眼模糊間,我問:「媽,你是什麼時候不想死的?」我上網百度冬青樹:這種植物的果實,具有在整個冬季都不會從樹枝上掉下來的特性。當鳥兒沒有飼料,飢餓難忍時,它就是唯一的食物。冬青樹的花語——生命,凡是受到這種花祝福的人,都會懂得生命的重要與可貴。原來,是媽媽的愛給了我觸底反彈的力量,我淚目了……


      

      作者 | 伊然

      編輯 | 茜茜

      點擊聯繫知音真故編輯

如果不是媽媽倒下,90後於聖民或許還是不諳世事的媽寶男。這場變故,他的成長速度超過了前20年的總和。或許,這便是生命的深意。正如那盆冬青樹,代表絕處逢生,也代表堅韌活著。祝他和媽媽越來越好,也祝經歷寒冬的人們,都能擁抱幸福。點個「在看」,給這對母子加個油吧!


茜茜

80後文藝老阿姨,兼具煙火氣,浩然氣。一生進取,只為變好與等你。我的郵箱:346219335@qq.com

   往期精彩回顧

購買方式:點擊你想購買的美物圖片,長按,前往圖中包含的小程序知音生活館。

相關焦點

  • 「我是孫子你是外孫」童言無忌,女兒憤而離席,扶弟魔媽媽後悔了
    甜甜一番話,說的她媽媽無言以對,她媽媽也看出來,「女兒已經不和自己一條心了」,多說無益,女兒不會聽自己的。甜甜和老公王浩是自由戀愛,兩人曾是同事,彼此了解,從朋友到戀人,知道對方的為人,這樣的感情很穩定。甜甜心想我為什麼要拿老公的錢去貼補弟弟,我以後要過自己的生活。
  • 愛上殷梨亭,我不後悔
    01來自愛小時候,我從母親那裡聽說了殷六俠的故事。從那以後,我母親的話像種子一樣,在她幼小的心靈裡播下。那時,她已經對以前沒有見過的叔叔有了愛和感情。2003年,她對張無忌在蘇有朋版本的《一天中楊不悔》中說我經常聽到我媽媽談論殷六俠。我媽媽總是為他感到內疚。我一提起他,母親的眼淚就止不住流了。也許小時候我經常聽到媽媽說話,我對殷六俠有一種說不出的好感。
  • 一曲《不後悔》我不後悔,我曾愛過!
    一曲《不後悔》我不後悔,我曾愛過!一曲《不後悔》我不後悔,我曾愛過!一曲《不後悔》我不後悔,我曾愛過!一曲《不後悔》我不後悔,我曾愛過!
  • 你可以後悔當媽媽
    這種標語式的粗暴攻擊,從一個有影響力的女明星嘴裡說出來——會讓很多人產生負罪感,好像自己的真實情緒是錯的、惡劣的。但是,「後悔」不會因為你的自責而消失,相反,自責只會成為壓垮你的另一個包袱。看過一篇科普文,以色列女科學家做過調查:有多少媽媽後悔生小孩,並且把調查結果結集成書。在書裡,後悔是常態,不是變態;是真實的存在,不是罪和錯。
  • 「假如可以重來,我寧願順產」,剖腹產媽媽遭罪後,多半都後悔了
    但是如今的年輕人,有些受不了順產的痛苦,根本不願意去嘗試那折磨人的十級陣痛,選擇剖腹產的產婦比率逐年遞增。一刀下去孩子就能順利降生,這種「簡便」的方法開始被很多人追捧,但是另一個問題隨之而來:剖腹產真的能完美解決,順產帶來的疼痛問題嗎?
  • 《茉莉的最後一天》媽媽,我這麼讓你失望,那就讓我去死吧
    茉莉是一名剛考上高中的學生,爸爸是學校系主任,媽媽是留美博士,這樣的家庭,按道理說孩子的成績應該是很好的吧,但是遺憾的是,孩子除了作文滿分,其他三門學科都掛科,媽媽不認為作文好有什麼了不起。考試時全班30人,她考第27名,媽媽認為太丟人了。
  • 如果我有罪,請上天懲罰我,為什麼要讓我養個娃?
    「 馬上就要考試了,娃爸叫她考前認真準備,多做幾套題, 她卻說:你這個糟老頭子壞得很,我信你個鬼! 哈哈哈,給他爸氣得差點沒心梗。 朵師傅有時說,你傻啊有男生穿裙子嗎?有時又說你傻啊,見過女生頭髮這麼短嗎?把全體一年級小朋友整懵了。 現在五年級了,還是男孩頭,整天跟男孩玩。放了學混在一幫男生中追跑打鬧,雌雄莫辨。摁住一個傻小子,就讓人管她叫爸爸,你說我這臉往哪兒擱啊。
  • 四川一位媽媽帶著三個兒子一起尋死,四個人齊齊遇難!
    俗話說月有陰晴圓缺,每個人不是完美的,不可能有人能夠從頭到尾一直快樂。怎麼說呢,有些人會因為生活中的某件事情或者某些事情,讓自己逐漸的得上了抑鬱症,這個時候怎麼說呢,最好是積極治療,去看看心理醫生,找自己玩得來的朋友一起聊聊天喝喝酒,把自己內心的苦悶講出去。
  • 「帶著媽媽去跑馬」……淚崩了!
    她不知道媽媽這樣的擁抱還能有幾次,她更不知道還能帶媽媽跑幾次馬拉松……媽媽身體狀態非常不好,患腎癌已經快四年了,從最初的中期,到現在的晚期……母女兩人一直在抗癌的路上,如同跑馬一樣堅持著!今年33歲的王亞是鄭州某社區的工作者,原來她是焦作溫縣一個中學的英語老師。一個女孩子,教書育人,體面的工作,固定的收入,日子過得很滋潤。
  • 這輩子,最不後悔就是當媽媽!
    小艾是丁克一族,不喜歡孩子是眾所周知的。八年前我生二胎時差點就去閻王爺那裡報導了,小艾來看我,我幸福得不要不要的:「我又多了一個小王子,以後就有三個男人保護我,羨慕吧!」小傢伙也配合的卯足勁兒猛哭來迎接客人,小艾掐著小傢伙粉嫩的小臉非常的淡定自若:「辛苦的是你老媽,她大難不死生下你,你丫的哭個啥?」
  • 回家 是時候,帶著媽媽去旅行了
    就是這樣,每個人都最該是去感謝的就是媽媽,只有媽媽,是無條件支持你的,是不論你翻了多大的錯誤,說了多麼難聽的話,也不會拋棄你的。所謂斷絕母子關係,這種事兒,是絕對不可能存在的……今天這位分享的夥伴,Sherry,是祖國華北平原上的一個醫生,真是說起玩車的技術和段位,一定是比在座的很多夥伴差得遠,但是說起熱情和細膩,可能不逞多讓。
  • TFBOYS王源媽媽痛哭:我很後悔讓他進娛樂圈
    我看了整個訪談,挺感慨的。我理解媽媽的心疼,但更多的,我看到的是,孩子的成長和成就大大超越了父母的經驗和認知,父母由此而產生的心理落差。 媽媽其實不需要後悔,王源雖然年紀小,但對這件事看得更透徹:「我當然付出了代價,但我更多的是幸運,為什麼要過千篇一律的人生?」
  • 單親媽媽:我一個人帶著孩子過日子,雖然很難,但堅持不再婚
    第一種是沒有結過婚,但卻因為意外,有了自己的孩子,比如,未婚先孕,沒有把孩子流掉,未婚帶著孩子叫單親媽媽,還是有一種是已經結過婚,也有了子女,但卻因為不可抗拒的因素,比如丈夫意外去世,兩個人離婚,這樣的已婚帶孩子的也叫單親媽媽。
  • 我媽媽去哪了?
    有一天的晚上六點四十左右,小麗給同學打電話對答案,接通後話筒裡傳來的「嘟嘟」的鈴聲。突然,有人接起了電話,一個小女孩奶聲奶氣地問我:「你找誰呀?」那一瞬間小麗以為自己撥錯號了,下意識問了一句:「請問XX在家嗎?」小女孩沉默了一會兒,回答說:「嗯?我……我不知道啊。」然後就「啪」地一聲掛斷了電話。
  • 彭于晏版的孫悟空上映了:這個世界我來過,我愛過,我戰鬥過,我不後悔!
    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 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16年前《悟空傳》帶著這樣懟天懟地的氣勢第一次出現在網絡上,煽動了無數青年的熱血。「我有一個夢,我想我飛起時,那天也讓開路,我入海時,水也分成兩邊,眾仙諸神,見我也稱兄弟,無憂無慮,天下再無可拘我之物,再無可管我之人,再無我到不了之處,再無我做不成之事。」
  • 莫煥晶:我雖然燒死四個人,但我有悔過之心,罪不至死吧
    縱火案當事人林生斌赤西說,現在看微博,有兩個人的微博不敢看太久,怕看久了忍不住哭出來。一個是江歌案的江歌媽媽,一個是杭州保姆縱火案的林爸爸。他們的親人都因意外而離去,給他們帶來了永遠也抹不掉的苦痛。莫煥晶今年2月9日,一審認定她犯放火罪、盜竊罪,二罪並罰,執行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一審判決時,莫煥晶寫了一封信給林生斌,裡面說到,「如果我死了能讓你好過一點,我真的願意立刻去死。」
  • 「我後悔生他了」媽媽堅持生出腦積水寶寶後悔深夜痛哭,看著心疼
    文/宋媽說育兒(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胎兒的健康是每一個媽媽都掛在心上的事情。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一出生就有著健康的身體,但是結果並不能讓每一個媽媽滿意。堅持的更後悔曉琳本來是一名待產的媽媽,在一次例常的去醫院進行孕期的檢查時,曉琳被醫生告知,在自己肚子中懷孕了5個月的寶寶竟然是腦積水。這對曉琳無疑是晴天霹靂,腹中的胎兒作為曉琳的第一個寶寶,曉琳為迎接Ta的到來做了充分的準備,從來沒有想過寶寶出現了胎內疾病應該怎麼辦。
  • 5歲男孩:「臭媽媽,我要打死你」,媽媽的回答讓兒子瞬間後悔
    每個孩子都有一個童言無忌的階段,在這個階段裡,孩子不僅像是變成了「話癆」,甚至還經常會說出一些讓大人意想不到的詞語或者句子。孩子的童言無忌不僅能逗樂大家,有時候不少父母甚至也會被孩子的童言無忌氣到,這時如何「接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 「我愛你,媽媽,即使你不生下我」
    媽媽,請你不要任性,既然喜歡那個人就不要錯過他。在他後來回頭去姥姥家找你原諒的時候,不要聽大姨二姨的勸阻,一定要跟他走。不知道你和他在一起會不會幸福,但是你沒有選擇他會後悔一輩子,你不長的一生過得很辛苦,而且一直沒有忘記他。還有媽媽,不要隨便選擇結婚對象,不要聽二姨夫的介紹和爸爸在一起。
  • 朱迅:我沒拔我後悔
    朱迅:我沒拔我後悔今年國慶期間,閆學晶又火了一把。作為親戚,她當成了新婚主持人,一句「我很貴,但今天免費」一下子拉近了和親朋好友的距離,親友們紛紛說,大明星沒架子,接地氣。外界說自己是一個孝女,閆學晶自感有愧:父親彌留之際,我親手拔下了氧氣管。閆學晶事業有成、家庭安穩後,以為把父母接到自己打拼的大城市就是對父母最好的回報。然而,父親看到她每天忙碌忙碌的身影,反而更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