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出生的蘇慧倫今年50歲了,那個冠著「90年代首席怪潮玉女」名號的她,也到了「知天命」的年紀。
1990年出道發行第一張專輯《追得過一切》,今年是蘇慧倫出道的30周年。在今天,她發了職業生涯裡面第16張專輯《面面》,距離上一張專輯《左撇子·旋轉門》,已經過了13年。
在這13年裡,蘇慧倫在2014年嫁作人妻,曾經和陳國富、劉若英的三角戀愛,化作過眼雲煙絕口不提,也完成了自己人生的蛻變。
印象裡的蘇慧倫,最早是走著「玉女掌門人」這個後來被太過用爛的路線。
無論是第一張專輯裡那首《愛上飛鳥的女孩》,還是1993年《六月的茉莉夢》裡李宗盛寫給她的那首《我一個人住》,蘇慧倫都是清純的,少女的,穿著白色的慵懶的衣服,唱著一些那個年紀專屬的,又夢幻又微微酸楚的歌曲。
1993年《我一個人住》
1996年到1997年期間,蘇慧倫發表了三張後來被稱作「變身三部曲」的專輯,《Lemon Tree》、《鴨子》和《傻瓜》,形象也從長發白衣的「玉女」,變成了穿著卡通波點、留著波波頭的「怪怪美少女」。
因為這三張專輯的爆紅,從「變身三部曲」到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蘇慧倫都被禁錮在這樣一個怪奇前衛的形象裡。
一直到2001年,她31歲的時候,蘇慧倫開始嘗試轉型,在專輯《戀戀真言》裡面,變得文藝溫暖又質樸。
但這樣的轉型,並沒有得到市場的接受,蘇慧倫開始從事戲劇演出,開始一連串的突破:2002年公視劇集《童女之舞》裡的女同志,2005年《深海》裡的抑鬱症患者。
《流浪神狗人》劇照
2008年,蘇慧倫在電影《流浪神狗人》裡演了一個患有產後抑鬱症又遭遇幼子夭折的人妻,為了解脫求助於宗教和出軌,最後以自殘收場。這樣一個前所未有的複雜蘇慧倫的形象,也讓她獲得羅馬亞洲電影節的影后。
但唱片市場,記住的還是那個「怪潮玉女」蘇慧倫。
去年在上海聽了她和萬芳、潘越雲、辛曉琪辦的拼盤演唱會,一身中性打扮的她,依然在觀眾的要求和歡呼下,唱起了《鴨子》,那份違和感,大概就和前幾年在北京糖果聽徐懷鈺唱《我是女生》差不多。
所以對於這張新專輯《面面》,我並沒有抱太多的期待。去年底首發的前哨單曲《為你變成他》,也並沒有激起來太大的水花。
直到今天聽完一整張,十首歌,十個蘇慧倫的面面,才感嘆,50歲的她,找到了,也願意坦然面對,自己的「真面目」。
專輯第一首歌《安和》就讓人有種眼前一亮的感覺。
熟悉臺北的人都知道,安和路是臺北有名的酒吧一條街,短短一條街上,就有十多間酒吧,到了晚上,都是燈紅酒綠的景象。而蘇慧倫的這首歌,唱的就是這條街,這樣的夜生活。
而在MV裡,蘇慧倫也端著一杯紅酒,唱著「回家的反方向」,展示出的叛逆,不再是過去那個怪怪少女,而是一種有過閱歷的人妻專有的通透。
作為專輯的點題主打歌,《真面目》裡的蘇慧倫,是一個當下真實的她,人妻,孩子的母親,會煩惱「晚餐的菜色」,也會擔心孩子「未來夠不夠勇氣適應世界」,同時承認自己「多愁善感、偶爾崩潰」的那一面。
出道30年的點滴累積,她終於可以雲淡風輕地唱出:
當我和歲月短兵相接,回顧還是該往前。
專輯裡面我最喜歡的一首歌,是蘇慧倫和魏如萱對唱的《氣溫37度的遐想》,代表的是「面面」中,人的欲望面。
充滿了遐想和挑逗的歌詞,是蘇慧倫前所未有的尺度:
致襯衫的悶熱,治我身體的渴,什麼遐想都不過分。
50歲的蘇慧倫,終於可以丟下玉女的桎梏,勇敢地唱:
致我是個女人,治欲望的虔誠。
就像她在專輯文案裡寫下的那樣:
每一面我投射的自己,光澤各異,卻有最誠實耀眼的美麗。
amor27
就連我這樣完全不追港臺流行樂的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必定也是聽過一兩首蘇慧倫的。
她的《Lemon Tree》我是不太感冒的,更喜歡是原唱一支德國樂隊的一板正經。
當年聽的時候,只覺得原版有一種老男人的無聊:
I'm drivin' around in my car
I'm drivin' too fast
I'm drivin' too far
雖然中文歌詞也是幼稚,但是蘇慧倫那玉女嗓音唱出了一種小女生的心思:
我一天一天,更愛你
我不管不管不管愛會苦苦的
海藍藍的天氣,我的愛是Lemon tree
再後來什麼《鴨子》也是一樣的幼稚:
啊哈,去吧,沒什麼了不起
什麼都依你
卻看輕我自己
《傻瓜》這一張裡,我最喜歡的卻是《929》這首歌:
兩個人的海,我一個人來
要和過去Bye bye bye bye
到此為止,蘇慧倫人歌合一,給我的印象就是一個有點倔強有點脾氣,在愛情中不依不饒的美少女。
1999年我讀高一,中視有一部特別火的電視劇《花木蘭》,忘記是為什麼被引進到大陸來的了,片頭曲用了蘇慧倫的《天下大亂》。
我的天啊也太好聽了吧!
無論是歌曲名,歌詞,還是蘇慧倫用可愛的聲音唱出「天不靈地不靈,天下大亂發神經」的樣子,簡直是和袁詠儀版的花木蘭絕搭!
BTW,在裡面演李亮將軍的趙文卓也太帥了。
其實《天下大亂》這首歌1991年就有了,比《Lemon Tree》《鴨子》和《傻瓜》還要早。而這時候看她唱的:
老天搞不定,命運運我自己擺平
善解人意百無禁忌
愛久會麻痺不愛也沒有關係
稱兄道弟不傷感情
我乾杯,你隨意,管他野火燒不盡
今夕何夕隨心所欲無事一身輕
越看越有一種小女生的灑脫。
新專輯《面面》裡,有幾首歌的確挺好聽的,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面面」這張專輯的概念。
蘇慧倫自己這麼說:
你就是你每天生活的累積,那會讓你越來越清楚自己想要的樣子是什麼。快樂或不快樂,承擔或承擔不了,都不斷地積累成你的各種面向;面面代表著人的不同面向,而我的面面,其實也是每個人的面面。
我很明白,隨著年齡的成長,我們大多數人都能深刻地理解到「越來越清楚自己想要的樣子」。
但是「面對」又是另外一回事。如果自己是少女,就永遠不能面對自己有欲望?而很多人也陷入了一種反面的陷阱,越來越發現自己想要什麼,卻無法面對當初的自己。我現在是一個成熟的女人,卻無法面對自己是當年犯傻的少女的事實。
在北上廣定居的人們無法面對自己是小鎮青年的模樣,走遍世界卻無法面對自己的故鄉,結婚生子卻無法面對自己的過去……
而50歲的蘇慧倫發的新專輯,想要告訴我們的是,任何年齡階段,任何稜面的自己,都值得我們真誠面對。
不管是有點檸檬樹小心思的酸酸甜甜的玉女,還是天下大亂也要過得灑脫的少女,亦或是成長為「治我身體的渴」的少婦,這都是成長,都是經歷。
謀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