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這樣的「世界紀錄」,不要也罷!
來源:學習小組
文:鍾祺
超大月餅(圖源:網絡)
12.98噸的月餅、1250公斤的辣椒炒肉、8000斤的巨型元宵……
近年,有的地方頻頻打著「世界紀錄」的噱頭,想方設法炒作一些「巨型美食」。現實中,這種靠砸錢、拼場面堆砌出來的「盛宴」,卻時常以「剩宴」收尾,造成巨大的食物浪費。
比如,幾年前,揚州曾製作4192公斤重的「最大份揚州炒飯」,結果部分炒飯因存放時間過長,不宜食用,被垃圾車拖走餵豬。
此舉隨即招致網友批評:「太過分了!」「如此浪費糧食,這樣的吉尼斯紀錄不破也罷!」「揚州炒飯當然是炒出來的,但不是炒作出來的」……
吉尼斯紀錄方面也發布聲明,表示由於存在浪費食物情況,其挑戰紀錄無效。
無獨有偶。成都曾用274萬顆糖鋪就出世界上最長、面積最大的「糖果地毯」。結果,10噸糖果因受潮導致無法食用,被掃進垃圾回收公司的倉庫。
可以說,這種動輒耗料十幾噸、花費數十萬製作美食「刷記錄」的做法,早已讓食物喪失了「吃」的價值,淪為一種徹頭徹尾的浪費行為。
如此「剩宴」,著實令人心痛。古人講,「良田萬頃,日食一升;大廈千間,夜眠八尺」。本來用於果腹的食物,卻要在數量和規模上進行攀比,實在是繆之甚矣。這樣的「刷數據」和「上頭條」,除了帶來一陣躁動浮誇的喧囂之外,毫無意義和價值可言。
「每一食,便念稼穡之艱難。」別以為富起來了,浪費得起,就可以暴殄天物。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應該時刻抱有敬畏之心。倘若不懂「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的道理,那麼這樣的世界紀錄大可不必去挑戰。
進一步看,「盛宴」的背後往往少不了企業身影,也常有地方政府的協辦支持。商家汲汲營營、熱衷炒作;政府追求政績,愛搞「面子工程」。二者一拍即合,將本是鼓勵人們挑戰極限、超越自我的「紀錄」,異化為盲目求大求怪的宣傳策略。不管主辦者動機如何良好,都掩蓋不了浮躁的作風和扭曲的政績觀。
要知道,飽受好評的美食,不是因為能炒出多大分量,而是因為其良好的品質以及日積月累形成的口碑。那些成天想著「最大」「第一」的商家、琢磨如何打響本土品牌的官員,與其把時間花費在怎麼破紀錄上,不如在產品的品牌和質量上多動腦筋。
近日,習近平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強調「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當此之時,因申報所謂世界紀錄而湧現的種種浪費亂象,也該好好反思、徹底整頓了。
還有一個多月就是中秋節,希望今年看不到「世界上最大的月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