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雨》由吳宇森、蘇照彬聯合指導,楊紫瓊、鄭雨盛、王學圻、徐熙媛、餘文樂、戴立忍主演。
《劍雨》是在2010年上映的電影,上映之初,由於種種原因,很多人罵這部電影為爛片。
十年過去了,大家對它的評價是,這是一部被低估的武俠電影。《劍雨》的豆瓣評分從6.8漲到了7.3,目前還有上漲的趨勢。
一部電影的好壞,時間會證明一切。雖然說《劍雨》不是一部完美的武俠電影,但絕對不是爛片。
《劍雨》是一部壞的好電影,它有它不好的地方,但仍然值得人們一看。
有些人會看好幾遍,比如我。雖然電影並不完美,但電影中江湖世界的柔情讓我動容,禪意讓我感懷。
許多武俠電影的主角是懸壺濟世的大俠,擁有絕世武功,受萬人敬仰。《劍雨》不同,沒有俠骨,更多的是柔情。
它的主角是一位曾經的女殺手。她想退出江湖,重新開始。
這部電影沒有特別大的場景,家中,街上,充滿煙火氣息。
電影中有兩次打鬥的場景,都是在江阿生和曾靜的家中發生。
一次是曾靜一邊在燭火下替丈夫補鞋,一邊應對他人襲擊。
另一次是,江阿生看到黑石組織的殺手前來,他慢慢地拿出藏在地磚下的劍,慢慢地磨著已經發黑的劍。
雖是武俠電影,卻與傳統上的以打打殺殺大場景為主的武俠電影不同。《劍雨》給我更多的感受是平凡、生活。
電影中幾乎每個人都有雙重身份。
賣布的姑娘是一個被追殺的女殺手。喜歡煮麵條的鄉野莽夫是一個會使暗器的高手。會變戲法的老人是一個會使幻術的殺手。送書信的小鎮青年是身負家人血海深仇的高官的兒子。
他們的一面,是江湖上的恩恩怨怨。另一面,是我們熟悉的生活。
在糾纏了細雨三個月,點明四十一路闢水劍法破綻後,陸竹說出了那句「禪機已到,若你能放下手中這把劍,離開這條道,我願是你殺的最後一人」。
在臨死前,他說他願化身石橋。
佛陀弟子阿難出家前,在道上遇見一少女,從此愛慕難捨。佛祖問他,「你有多喜歡那少女」。
阿難回答,「我願化身石橋,受五百年風吹,五百年日曬,五百年雨打,但求此少女從橋上走過」。
陸竹和細雨的故事,影片沒有過多著墨。那三個月發生了什麼,留給觀眾無限遐想。
一個即將出家動了情的和尚,一個被追殺的女殺手。最後和尚死了,女殺手被點化了。
江阿生是一個老實善良的人。他和曾靜,因雨結緣。在雨中,江阿生一次又一次趕著去給曾靜收布。
雨中的相遇,雨中的動心,雨中的求愛。這位曾經的殺手,現在只是一個普通人。
「我問你一件事,你要雨停之前回答我。我只問一次,你肯不肯娶我」。
江阿生和曾靜,都有著不為人知的過去。看到妻子在錢莊的身手後,江阿生沒有問什麼,回到家中只是說「好,我們吃飯吧」。
看到黑石組織的信物時,他裝做沒看到,誰沒有個過往呢?
看到妻子重傷回來,他把妻子安置好,也只是淡淡地說了句,「娘子,看來這次你闖下的麻煩不小」。
江阿生知道曾靜的真實身份嗎,或者,曾靜知道江阿生的真實身份嗎?
我想,不可能完全沒有察覺的。他們應該都有所注意,但都不想知道真相。
遠離江湖,平淡度日,那是一種幸福。即使最後知道彼此的真實身份,他們的選擇還是放下。
在細雨不見蹤跡後,黑石組織找了葉綻青代替細雨的位置。葉綻青,至始至終,也只是一個替身。
影片當中,細雨一出場就是一個準備隱退的武功高強的殺手。從葉綻青的故事中,我們似乎可以窺探出一點細雨曾經的經歷。
黑石,江湖上最神秘的暗殺組織。
轉輪王,黑石組織的操縱者。雷彬、連繩、葉綻青,都是黑石的成員。細雨,是曾經的黑石成員。
在講述這群殺手時,電影中更多表現的是他們的退隱之心。
「江湖路一旦走上就別想全身而退」。
雷彬想帶著妻兒開一家面鋪,連繩想好好養養自己的一身傷病。結尾,雷彬也只是撐著最後一口氣,背對熟睡的妻兒,吃著自己煮的麵條。
連繩也沒有搶到羅摩遺體,死在轉輪王劍下。轉輪王那句「神仙索就此失傳了」,讓人惋惜。
而轉輪王,看似強大的身份背後,也要任人打罵。他搶奪羅摩遺體,只想讓自己擁有一個完整的身體。看似可笑,又讓人覺得他可憐。
武俠電影,中國所特有的一類電影,無論是兒女情長、家國天下還是刀光劍影,都有它特別的魅力。
《劍雨》,一部不算傳統意義上的武俠電影,以它的煙火氣息,動人情感,十年間,讓無數人記住了它。
本文圖片源於網絡
審稿:小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