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6月1日,人民日報社論《橫掃一切牛鬼蛇神》,提出 「破四舊」。在這股運動中,首當其衝的便是各種寺廟、古典古籍以及神佛塑像。自此,一直影響了中華幾千年的宗教文化開始逐漸式微。
以至於對九零後大眾來說,其關於宗教人物系譜的基本認知大部分只是來源於《西遊記》、《封神演義》這兩部由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這兩部劇的神話體系也有很多相矛盾的地方)。而後隨著日漫開始在國內盛行,相關作品的人物描寫,關於更多其它地區的神話傳說、宗教人物系譜漸漸為國人打開一扇了解他國宗教文化的大門。
其中,由日本著名漫畫家組合CLAMP創作的《聖傳》曾經在漫迷中風靡,它所呈現的古印度神話體系,有血有肉的漫天神靈以及悽美的愛情故事都留給了漫畫界永恆的經典,以至於後來者借鑑此作為藍本創作的作品絡繹不絕。
CLAMP《聖傳》
《聖傳》中的主要人物原型源自古印度神話《梨俱吠陀本集》和大乘佛教經典中常說的天龍八部。當然啦,帝釋天不可能是漫畫中一樣人見人恨的壞人,而阿修羅也不會和夜叉王CP。但是所有人物借鑑都是源自印度神話和佛教,這讓整部漫畫背景更加耐人尋味,也有更多可追溯的背景。本文就來看下這些當年賺足幼小心靈無數淚水的人物到底都是何方神聖吧。
大反派「帝釋天」到底是什麼人物,對於沒有看過《聖傳》的人來說,第一次聽說應該是在電視劇《風雲2》中由李立群老師飾演的角色「徐福」的另一個身份。其實在《梨俱吠陀》中,帝釋天原為摩伽陀國之婆羅門,由於修布施等福德,遂生忉利天,且成為三十三天之天主。
帝釋天全名為釋提桓因陀羅,簡稱因陀羅,意譯為能天帝。本為印度教神明,後被佛教吸收為護法神,居住在六欲天第二重須彌山頂中央的善見城裡,因其司職雷電與戰鬥,所以也會被稱為雷帝帝釋天。帝釋天一開始就是天帝,統領諸神,是八部眾中天族的首領,天上人之最高統治。
《聖傳》帝釋天和佛教護法帝釋天
有一點要說明的是,當佛家傳入中國後,民間常把帝釋天和玉皇大帝等同起來,這是錯誤的。帝釋天位於忉利天界,仍屬天道,而玉皇大帝乃萬天帝主,統御諸天,早已脫離輪迴,兩人宗教不同,且玉帝牛逼多了。不過帝釋天在印度神話中統帥著億兆天界大軍,且有五百多萬個老婆,但是他還不滿足,要搶死對頭阿修羅族的女人,最後爆發了大戰,但是最終還是如願以償。
不過在進入佛教後,他就只能和創世主梵天一起混個護法噹噹了。是佛教「二十諸天」中的第二位天王,說是天王,其實就是給佛陀、羅漢修修房子(重閣講堂),伺候飲食起居,然後在佛子修道時保護不受惡魔進擾。其實還有件更加囧的事,傳入佛教後,國產水陸畫(一種宗教繪畫)中,帝釋天變成了女人(女後像並附三女侍從)。
神話女版帝釋天
在《聖傳》中的四大天王不可謂不悲,賺足了千萬聖迷的眼淚。重情重義的增長天王為保護夜叉王而失去了一隻手;持國天王對前天帝衷心耿耿卻被叛軍殺害;廣目天王雖然為人陰險狡詐,身為龍族領袖偏又得不到認同,最後落得被夜叉王所殺的結局;多聞天王作為前天帝之女吉祥天的丈夫,卻幫助帝釋天篡位,而後又剿滅夜叉族。帝釋天即位後成為四天天王之首,但和妻子的關係永遠破裂了。善見城之戰,雖然和妻子關係符合,卻做了亡命鴛鴦,十足的悲劇人物。
當然,在古印度神話中,這四天王還是很帥的。古印度教中有著諸天的說法,即欲界、色界和無色界,也就是後來佛教所說的三界。顧名思義,欲界是最低等的一界,更熟悉的叫法是「六道」(天、人、阿修羅三善道加上地獄、惡鬼、畜生三惡道合為六道),即六道皆在欲界之內。欲界中的最高層就是自在天,而自在天的第一重居住的就是四大天王(低層得不能再低層的神了,所以《西遊記》裡描述成門衛的設定也是有一定根據的)。
《聖傳》諸神
—多羅吒,又叫治國天、安民天、順怨天。他居住在須彌山東面半腹聳出之由乾陀山,身白色,著甲冑。他是主樂神,所以武器就是一琵琶(象徵著要用音樂來使眾生皈依),守護東方國土,為護世之善神,主「守護」。持國天王的麾下有八部眾的乾闥婆王以及畢舍遮,有的時候也把乾闥婆王和持國天王視作同一人。漫畫中乾闥婆王為前持國天之女,後繼承持國天之位。
《聖傳》中和神話中的東方持國天王
—毗琉璃,南方天。「增長」既能使眾生增長慧根,保護佛法不受邪魔侵犯,且有斬妖伏魔之能。所以他的武器就是一把寶劍,身青色,著甲冑,主「力量」,住於須彌山之南面半腹之善見城中。麾下是鳩盤茶和薜荔多(不是荔枝)。
南方增長天王漫畫和神話形象
—毗留博叉,西方天。他能以淨天眼時時觀察欲界,護持人民,身白色,著甲冑,住於須彌山西面半腹,處罰惡人,讓其皈依。《聖傳》裡的廣目天王是龍族之長,而神話中他確實就是龍族領袖,所以手上纏著一條龍(這個可能很多人沒想到,《西遊記》裡的門衛之一居然是龍族的領袖,但是孫悟空奪走定海神針,東海龍王上到南天門時對四天王是畢恭畢敬的)。
西方廣目天王漫畫和神話形象
—毗沙門,施財天。多聞天王是《聖傳》中悲劇色彩最重的四天王,他和前天帝之女吉祥天悽美悲涼,令人動容。然而在實際神話中,他卻是四大天王裡面混得最溜的天王,因為這傢伙是戰神加財神的存在。多聞天王,身綠色,著甲冑,右手持寶傘(又稱寶幡),左手握寶塔,妻子是七福神中的吉祥天(一說吉祥天是其妹,為印度三相神之一毗溼奴的妻子)。他的寶傘,既代表著制服眾魔,又作統帥魔族的鬼神之王,還能守護百姓的財產,所以還是財富之神。有這兩項天然屬性在,他很自然地在印度、中國,以及日本三地都非常吃得開,而且信徒無數。多聞喻其守護佛家道場,順帶聞臨佛法,多聞天王鎮護北俱廬洲,並住於須彌山第四層之北面,腳下踩著是大名鼎鼎的夜叉、羅剎兩鬼。
四天王之首能不厲害麼?當然他的另一個身份更加厲害,就是「託塔天王」,而我們熟悉的託塔李天王—李靖為文學創作形象,不過託塔天王確實有個兒子叫哪吒(也說孫子)。
《聖傳》中毗沙門王和吉祥天
說完四大天王,再來談談非常熟悉卻又陌生的天龍八部吧,也是《聖傳》中的六星。當然我國朋友熟悉天龍八部是因為金庸的同名小說。婆羅門神話中有八種神道怪物,是佛教八類(非人)護法天神,常常在大乘佛經敘述佛向諸菩薩、比丘等說法一旁聆聽。其中以天眾和龍眾最為重要,故稱「天龍八部」,亦稱「八部眾」。他們分別是: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睺羅伽。
天眾就是生活在欲界中的上六重天加上色界中的十八重天,還有無色界中的四空天的天人和天王。所以著名的大梵天、帝釋天、四大天王、大自在天、吉祥天等等皆屬於天眾,《聖傳》中的天眾就是眾神了。不過不同於《西遊記》中的眾神,神仙悠然自得,在佛教中,天眾也是會老死的,而老死之前會經歷「天人五衰」,即:衣裳垢膩、頭上花萎、身體臭穢、腋下汗出、不樂本座(也作玉子離散)。
又作那迦,是護衛佛法的有功之臣,專司興雲降雨。而且,因為原本的設定裏海就比陸地更加廣闊,且不為人知,所以除了下下雨以外,不管印度的龍族還是我國概念裡的龍族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非常有錢,寶藏多,是真正的土豪中的土豪。《聖傳》中的那迦龍王即命運六星之一。
那迦龍王和龍眾
佛經中的一種鬼神,其中首領有「夜叉八大將」、「十六大夜叉將」等,他們是毗沙門天王的部下。《毗溼奴往世書》又說,夜叉與羅剎同時由大梵天之足生出,互相制約。不過一般而言,夜叉為善鬼,羅剎為惡鬼。當然很有意思的是,男夜叉是絕美的男子,而女羅剎是絕美的女子。在《聖傳》中,夜叉王作為男二號可是帥得有目共睹,只是夜叉和羅剎兩兄弟感情倒是好極了。
《聖傳》中的夜叉王和羅剎
乾達婆是香神或樂神,不吃酒肉、只尋香氣作為滋養的神。原為婆羅門教崇拜的群神,據稱是侍奉帝釋天而司奏伎樂之神,佛教中歡樂吉祥的象徵,是個體態豐滿、秀髮飛揚的少女。在古印度神話中,她們屬於半神。蘇摩、古印度神話中的酒神,後演變為月神之稱謂。「蘇摩」原為一種釀神酒蔓草,在史詩中,蘇摩掌管祭祀、苦行、星座、藥草。漫畫中的蘇摩和乾達婆分屬六星之一,一對悲情好CP。
《聖傳》中乾達婆、蘇摩與神話中乾達婆
阿修羅是《聖傳》中的主角,被與帝釋天私通的生母舍脂(其實舍脂在古印度神話中是帝釋天正配,且是阿修羅王之女)拋棄。阿修羅族在漫畫中的設定是天界最強的戰神,是血、火焰與殺戮的破壞之神,當然唯一和神話的區別就是他不是天界的,也屬於六道之一,即阿修羅道。
雖然阿修羅常和帝釋天打架,不過很可悲的是基本上失敗,不過其中最強大的阿修羅王記載的有四個,婆雅稚、羅騫馱、毗摩質多羅以及大名鼎鼎的羅睺(他在東南亞諸國的神話中都有現身,和帝釋天幹架最猛也是他)。佛經稱阿修羅為「非天」或「劣天」,是一種非神、非鬼、非人,又極端醜惡的怪物,「具三面六臂,青黑色,呈忿怒裸形之相」。後來才改邪歸正,成了護法「八部眾」之一。雖然男修羅都很醜,但是女修羅絕對是世上最美的物種,想想看帝釋天有五百萬個老婆,還要去搶阿修羅的女人,這得有多漂亮。
阿修羅神話和漫畫形象
即金翅鳥。在古印度神話中是大神毗溼奴的坐騎,次神級,眾鳥之王。翅有莊嚴寶色,頭上頂一顆如意珠,據說每天要吃一條龍和五百條小龍。到它命終時,體內毒素淤積,無法再吃,於是上下翻飛七次,飛到金剛輪山頂上命終。最後自焚作純青琉璃色。評書裡嶽飛就是金翅鳥轉世,而且也是觀音的化身之一!當然,漫畫裡作為六星之一的小美女迦樓羅也是個悲劇角色。
《博物館奇妙夜3》和《聖傳》的迦樓羅
歌神。在梵語中為人非人之意。其形如人,頭生角,善於歌舞,是帝釋的樂神。漫畫中並沒有出現。《西遊記後傳》中的無天佛祖就是緊羅那,號稱史上跨度最大的逆襲,沒有之一。
大蟒神,人身蛇頭。也就是說摩呼羅迦是與天龍相對應的地龍,和我國神話中的蛟蛇成龍的設定一樣。
CLAMP的《聖傳》不可謂不經典,雖然漫畫對人物做了很大的改變,但是有一些設定還是按照古印度教神話來的。當然古印度教神話體系非常複雜,又混上了婆羅門教,原佛教,國產佛教,簡直讓人分不清。本文只隨著《聖傳》這部漫畫作初步了解,而且因為整合原因,這些神話體系自身便有很多矛盾之處,經過上千年的流傳,各個民族自身所產生的「自化神體」更具有非常大的信息量。筆者都是挑了儘量簡單的分享,先只扒人物,不扒典籍哦^_^~
本文神話圖片來自網絡
《冨樫義博の正解與誤讀》預購開始!
黑白漫文化授權轉載
文章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微信公眾號:黑白漫文化(hbmanga)
投稿郵箱:heibaimanhua@126.com
點擊閱讀原文可前往黑白漫文化官方微店
請注意!不要調戲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