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後,不知竇唯在天壇踢毽子時,是否還能想起當年愛的轟動大陸港臺娛樂圈的天后王菲,兩人其後的紛紛揚揚以至於現在他都認為和王菲結婚是場陰謀。
一切開始於1985年那個動人心魄的夜晚。
《北京日報》第三版右上角忽然出現一則新聞:一支名叫威猛的英國樂隊將於7天後來華演出。消息一經放出,立即引起震動。
票價是5元一張,即便如此,還有無數人擠破腦袋買票。由於每人限購2張,演唱會前晚,票價已被黃牛抬高到25元一張。
要知道,當時一個普通工人一個月工資也就幾十塊錢。來華之前,經紀人害怕威猛的名聲不夠響,於是提前造勢搞了宣傳。
成方圓
聽說中國有位叫成方圓的歌手愛唱外文歌,就託香港一位詞人重新填詞,由成方圓錄製唱片。正在海南拍電影的成方圓接到任務後一聽:這是什麼歌?旋律亂七八糟,而且節奏太快了。雖然不喜歡,成方圓還是扒帶子硬唱了一遍。
演唱會當晚,噪烈的音樂聲把首體掀翻。對於只聽過港臺靡靡之音的中國觀眾而言,貝斯和鼓發出的巨大聲響,直接就給他們震住了。
George Michael和Andrew Ridgeley在長城1985年4月3日
那一晚,成方圓、郭峰、崔健都在現場。成方圓回憶那天的情形說:「外國人都很激動,跟著又唱又跳,中國人大多數還是坐在那看,不敢亂動。」郭峰說:「那個場景我永遠都忘不了,中國觀眾全都看傻了。」
郭峰代表作品讓世界充滿愛、讓我再看你一眼、心會跟愛一起走等
想必這對崔健的刺激也很大,於是第二年,他就在同一個舞臺上唱出了那首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歌曲《一無所有》。就此拉開中國搖滾大幕。
當時在臺下,還有個16歲的少年,全身上下熱血沸騰。他也是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感受外國音樂,每個毛孔都被喧鬧的旋律震撼到炸裂。那個少年,就是竇唯。
1969年,竇唯生於北京,父親竇紹儒是管樂手,母親在北京第一工具機廠上班。竇唯從小跟著父親學吹笛子,天賦極高,節奏、強弱、南北派,沒多久就學得八九不離十,6歲就能在幼兒園表演。由於吹得太用力,一不留神把自己吹出了腎炎。至於好嗓子,也許繼承於母親。在工具機廠,竇唯他老媽也是唱歌的「腕兒」。
竇唯小時候酷愛軍裝,經常把一些軍事標誌用膠貼在衣服上。每次洗完這些衣服,他媽就給他一頓胖揍。中學時期的竇唯,完全不像日後那樣沉默寡言。那時他打扮特別潮,經常一身緊身牛仔服,霹靂舞流行起來,數他跳得最好。
音樂品味上,他總是先行一步,人家還聽港臺靡靡之音時,他早就聽外文歌了。學校有表演,他就上去吹笛子,唱歌也是別具一格。
一次歌詠比賽,前面人唱完了,他拿一木板上去,一邊敲桌子打拍子一邊唱鄧麗君,直接就被班主任給拽下了臺。威猛來華那年,竇唯進職高學精神病看護。這個專業很有意思,為安撫病人情緒,需要學音樂,帶領精神病人唱歌跳舞。
一開學,音樂老師推門進來,竇唯抬眼一看:「這不是我小學數學老師嗎?」聽了兩節課,對方連鋼琴都彈不利索,竇唯當面頂撞。
不久這老師走了,又來個教手風琴的老師。竇唯還是不喜歡。看過威猛的現場後,他心思全在搖滾上。這一年,他扒了不少搖滾磁帶,在沒人指導的情況下,自己摸索出了打鼓。
次年,竇唯考上北京青年輕音樂團,開始四處走穴墊場。主角都是蔣大為這種「啊……牡丹」,竇唯上去,唱崔健、齊秦,跳霹靂舞。一場下來能拿30塊錢,一天演個幾場,99塊的喬丹鞋隨便買。
中國搖滾教父崔健
回到學校可以跟人吹牛逼,非常風光。1987年,竇唯才正式進入搖滾圈。那天在北京化工學院,「派」樂隊有個演出,上半場他們翻唱英文歌,下半場崔健收尾。
演出結束,大家即興表演,竇唯上去唱了一首威猛,不但嗓子好,颱風也妖嬈,給在座者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派」樂隊的陳小虎回憶說:「當時不知道從哪兒冒出這麼個人,那舞臺表現力,在國內絕對無人能比。」不久後,竇唯就遇到了黑豹。
黑豹成立,人稱「四哥」的郭傳林起了不小作用。早年在北京郊區插隊,郭就愛上了吉他。彈來彈去,技藝不佳,偶然翻到一本《世界之窗》的書,上面介紹了美國樂隊經紀人如何把樂隊做大。郭傳林心想:「這事有意思,說不定我也能幹。」
郭傳林準備組樂隊時,李彤也愛上了吉他,找了塊搓衣板,鑽了幾個眼兒,繃上弦子彈著自嗨。後經父母贊助,終於買了把紅棉。王文杰起初沉迷吉他,後來改彈貝斯。而當時,丁武已經組建了「不倒翁」樂隊。1982年,讀美專的他在132中當美術老師,幹了兩年實在無趣,辭職組了樂隊。
當年「不倒翁」曾拉到深圳一家投資,臨近演出,人家撤了。丁武每天排練,連5分錢的公交車都坐不起。無奈之下,樂隊只好解散。聽聞北京大興有個沙棘集團,老闆想建一個「文工團」,郭傳林就動了心思,把李彤、王文杰和丁武湊到了一塊兒。四人湊成了「沙棘電聲樂團」。集團老總很興奮,在香港買了大批樂器。
一個從德國回來的中學校長很受這幫充滿理想主義孩子的鼓舞,批了間教室給他們排練。可沒多久,丁武想做重金屬音樂,扭頭去組建了唐朝。剩下哥兒幾個寄人籬下,越呆越憋屈。1987年,三人在壓抑中摔了琴,決心離開文工團。隔天一早,幾個人冒著雨漫無目的地疾走,越想越不甘心。有人提議說:「都在搖滾,咱們也搖滾吧。」一通商量下來,眾人把樂隊的新名字,定為黑豹。
黑豹時期竇唯
他們覺得黑豹是稀有動物,聽著也帶感。找主唱的任務,落在了郭傳林身上。在石景山看了竇唯的演出後,郭傳林無比興奮。當年也沒個電話,他直接就跑到竇唯家裡堵人,給他做思想工作,終於說動了竇唯。
彼時,趙明義從解放軍藝術學院畢業,已經到軍樂團工作,不但有軍銜,每個月工資140塊。接到郭傳林的邀請後,他還是奮不顧身投向了搖滾的懷抱。加入黑豹後,竇唯的天賦與才華得到了充分釋放。他長相清俊,嗓音華麗,在臺上搖曳生姿,樂隊每到一處,都能引來一陣尖叫。
但一開始,黑豹的影響力並不大。1989年末,北京開了一場「90現代音樂會」,給了黑豹一次沉重的打擊。演唱會請了唐朝、眼鏡蛇等六支樂隊,表演借的是黑豹的樂器。黑豹幾個人在臺下坐成一排,周圍是沸騰的觀眾,他們全程黑臉,一言不發。看到一半,幾個人起身走了,到西直門吃了頓很不爽的飯。從此痛定思痛,開始瘋狂排練。
當時黑豹絕對想不到,那個跟他們在西直門附近晃悠的姑娘,會給整個樂隊帶來怎樣的命運巨變。 這個姑娘,就是王菲。
(未完待續 )
我是 專注深度拒絕水文,歡迎關注我[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