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臺灣媒體報導,臺當局「行政院長」江宜樺6月30日自金門搭乘臺灣軍方的海龍快艇前往大膽島,主持大、二膽島移交金門縣政府開放觀光典禮。江宜樺表示,當前兩岸關係日趨和緩,大、二膽島雖以其軍事歷史文化資產開放觀光,但臺方絕不會撤軍。
報導稱,在江宜樺的見證下,金門縣長李沃士與臺軍金門防務部指揮官潘家宇完成移交證書籤署,正式宣告自7月1日起,大、二膽島除臺軍駐防兵力戰備及生活範圍仍由臺軍持續管制外,其餘範圍均移交金門縣政府接管。
江宜樺致詞時稱,大、二膽島是前線中的前線,過去幾十年一直是大小金門非常重要的軍事屏障。他說,目前臺方的軍事戰略雖有改變,但並不會從金門或大、二膽島撤軍,而是在維持最有效兵力情況下,把戰地時期的管制土地和要塞等,逐步移交給金門縣政府,讓其可依在地發展需要,逐步振興經濟。
據初步了解,臺軍將在大、二膽島留下不低於50人左右的兵力。
移交典禮後,江宜樺等人島上標註有「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心戰牆參訪,隨後併到駐守官兵平常的休閒場所「神泉茶坊」茶敘。
據報導,依金門縣政府規劃,將以一年的時間進行大、二膽島的碼頭及水電等基礎設施修繕,這段期間,僅接受特定公務團體登島考察。2015年7月1日起,接受青少年團體及曾於島上服役的退役官兵專案申請登島;2017年才評估全面開放可行性。
早在3年前即提出大二膽撤軍論的臺灣鎢鋼大王、國民黨中常委廖萬隆6月30日表示,這是兩岸和平的第一步,比促進觀光產值的效益還要大。目前還擔任福建漳州臺商會會長的廖萬隆,3年前接受訪問時,即提出將扼守廈門港航道的大二膽島撤軍,換取大陸不以武力侵犯臺灣。
他30日表示,要讓大陸直接講出放棄「侵臺」有點困難,但現在的局勢是兩岸不可能再打仗了,臺方減少第一線守軍軍備人數,相信大陸方面看得很清楚,一定會有善意回應。
據悉,素有「前線中的前線、離島中的離島」稱號的大膽島是花崗巖島,位於金門縣烈嶼鄉(小金門)西南方,全島面積0.79平方公裡,距離金門約10.2公裡,與廈門的白石炮臺之間距離則僅4400米。其南北均有小高地,最高的南山海拔高度為92米,南北高地中央由一條沙灘連接。
大膽島原名大擔島,1950年7月26日爆發第一次大膽島戰役之後,1951年時為臺軍總政治部主任的蔣經國視察大擔,特別以此戰役題勉官兵,「大膽者,方能負起反攻復國之大擔」,將原名「大擔」的小島命名為「大膽」。二膽島位於大膽島南方約300米,標高56米,面積0.28平方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