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導,臺當局經濟主管部門18日發布新聞,將在臺灣地區代理或經銷大陸地區的網際網路視聽服務(OTT-TV)納入商業禁止項目表。預告期間為14日,9月1日預告期滿後,規劃於9月3日正式公告。
愛奇藝臺灣站官網截圖
該部門稱,北京愛奇藝科技公司於2016年申請來臺投資設立子公司,但其規劃經營的OTT-TV業務,並不是開放給大陸地區人民或公司來臺投資的項目,因此並未核准。然而,OTT-TV通過網絡特性,達到在臺「違法落地」的效果。
該部門稱,為防止大陸地區OTT-TV(如愛奇藝、騰訊等)通過代理或經銷等迂迴方式在臺灣「非法經營」,依據「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相關規定,會商臺當局OTT-TV服務主管部門,18日預告「在臺灣地區從事商業行為禁止事項項目表」,禁止臺灣地區的人民、法人、團體或其他機構提供代理、經銷,或從事OTT-TV及其中間投入或相關商業服務等服務給大陸地區的人民、法人、團體或其他機構。該辦法9月3日正式公告後,違反者將被查處。
今年7月,臺當局通訊傳播事業主管部門通過網際網路視聽服務管理相關辦法草案,納管境內外OTT從業者。這一辦法被認為是針對大陸OTT從業者,因此也被臺灣輿論稱為「愛奇藝、騰訊條款」。
臺媒質疑:連陸劇平臺都怕嗎?
另據環球時報報導,民進黨當局18日預告將禁止臺灣任何單位代理或經銷大陸OTT TV(流媒體平臺)服務,輿論猜測主要針對愛奇藝。
中時電子報稱,此消息讓臺灣愛奇藝VIP會員相當焦慮。愛奇藝客服則強調,「目前愛奇藝臺灣站一切營運正常」。
臺媒報導截圖
聯合新聞網稱,上半年因為疫情影響,各種網絡服務蓬勃發展。在臺灣付費訂閱人數排名第二的愛奇藝臺灣站,7月底公告今年上半年全站流量近7.5億,平均每個月皆有上億的瀏覽次數。由於當局只能限制臺灣本土不能有代理或經銷行為,專家認為「技術上不太可能讓臺灣觀眾完全看不到愛奇藝」,大陸業者可以改為直接以跨境消費方式收取會員費用,或通過第三地代理商運作,臺灣會員仍可以正常收看這些大陸OTT TV,不過便利度會大幅降低。
「連陸劇平臺都怕嗎」,《中國時報》此前刊登的一篇評論質疑禁止大陸影音平臺的正當性究竟何在。文章稱,如果民進黨當局憂慮愛奇藝等影音平臺上可以觀看未經臺灣許可的大陸影音出版品,合理的管制手段應是鼓勵愛奇藝在臺灣登記、註冊,而不是全面禁絕。在媒體匯流的趨勢下,民眾通過網絡看影音產品已是勢不可擋的潮流,當局此時立法管制,「非但是螳臂當車,更是時空錯亂」。
編輯|趙雲 王嘉琦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新華社、環球時報等
截至8月19日12:10,全球新冠肺炎確診22059933例,死亡779557例。關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動態,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