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觀察||臺當局封堵愛奇藝騰訊落地,視頻平臺的全球化版圖或面臨變局

2021-01-16 看電視

臺灣設立「愛奇藝、騰訊條款」,將禁止代理或經銷大陸地區的網際網路視聽服務,此舉將給視頻平臺的海外版圖帶來什麼變局?

 

8月18日,臺灣當局經濟主管部門預告,將在臺灣地區代理或經銷大陸地區的網際網路視聽服務(OTT-TV)納入商業禁止項目表。其中明確規定愛奇藝、騰訊等陸資業者的OTT服務不能在臺落地。最快9月3日起,臺灣觀眾就將看不到愛奇藝的節目。

 


不僅如此,臺當局還出臺了一部OTT專法來管理OTT在臺灣的發展。隨著流媒體平臺的全球化、國際化成為大勢所趨,國內的視頻平臺海外發展也逐漸步入正軌,而環境和局勢的變動或將使其海外戰略面臨諸多變局。

 

臺當局封堵愛奇藝騰訊落地

 

臺灣經濟部稱,依據「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35條第2項規定,於8月13日預告在臺灣地區從事商業行為禁止事項項目表,禁止臺灣地區人民、法人、團體或其他機構提供代理、經銷,或從事OTT TV及中間投入或相關商業服務等給大陸地區的人民、法人、團體或其他機構。

 

未來違反規定者將被處以5萬—500萬元新臺幣罰款,並限期命其停止或改正;到期不停止或改正者,將連續處罰。預告期間為14日,9月1日預告期滿後,規劃於9月3日正式公告。


 

為防止愛奇藝、騰訊等大陸地區OTT-TV透過代理或經銷等迂迴方式在臺灣非法經營,經臺灣行政院邀集各部會討論後,決定禁止愛奇藝等陸資網絡影音平臺繞道來臺,因此指定由NCC擔任OTT-TV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負責督導OTT-TV相關業務。



愛奇藝臺灣站

 

臺灣經濟部副司長陳秘順解釋說,此表公告後,臺灣地區都不能代理或經銷這些大陸OTT TV業務,等同不能在臺有營業行為。如果違法,將由臺灣的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開罰。

 

事實上,近年來大陸的劇綜在臺灣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從2012年,《甄嬛傳》在臺掀起收視狂潮起,《步步驚心》《琅琊榜》《羋月傳》《延禧攻略》《陳情令》等古裝劇在臺灣接連多次創下收視紀錄。除此之外,《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了》等大陸綜藝在臺灣也形成了相當的影響力。

 


尤其是2016年以來,愛奇藝及騰訊視頻WeTV等知名視頻網站陸續在臺灣上架,大陸影視節目受眾更加廣泛。大陸網絡劇綜資金投入充足、構思精巧,走上精品化道路的大陸視頻內容一度在臺文化界掀起反思熱潮。

 

據臺灣《工商時報》報導,今年2月2日至10日,愛奇藝臺灣站總流量超過5000萬,較2018年同期增長近200%,每日平均觀看時長增長70%。聯合新聞網稱,上半年因為疫情影響,各種網絡服務蓬勃發展。


在臺灣付費訂閱人數排名第二的愛奇藝臺灣站,7月底公告今年上半年全站流量近7.5億,平均每個月皆有上億的瀏覽次數。而有臺媒稱,逼走愛奇藝、騰訊兩個大買家,相當於逼走4年10億(新臺幣)採買量。

 

後續消費者權益如何處理?

 

今年7月,臺當局通訊傳播事業主管部門通過了一項「網際網絡視聽服務管理法」草案,該草案目前正在60天預告期內,若通過後,將是全世界第一部關於OTT的專法。此舉被市場認為是針對大陸OTT業者,也被稱為「愛奇藝、騰訊條款」。

 

該草案主要針對境內外OTT從業者,未依規定在臺取得合法經營權、卻提供服務者,包括提供其網絡服務的電信業或將連帶受罰。而此前,臺當局通訊傳播事業主管部門已要求島內5大有線電視業者,與愛奇藝、騰訊終止合作。

 

該草案規劃「自願登記」制,但同時要求具有一定經營規模或市場影響力的網際網路視聽服務業者辦理登記,採取捉大放小的精神。一定規模的OTT業者必須在臺登記,Netflix等大型OTT業者應該都在納管範圍,被納為應登記的業者若未完成登記,將被罰以10~100萬元罰款。

 


至於愛奇藝及騰訊等大陸平臺,並未依現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在臺取得合法經營、卻在臺灣提供服務,不能依OTT專法辦理在臺登記。

 

而且若電信事業提供這些業者所需電信設備或電信服務、網絡資料中心服務、內容傳遞網路服務、雲端服務等,同樣將出50~500萬元罰款。業內人士稱,這項要求將讓電信業者也被拖下水。

 

根據新公布的草案,辦理登記之OTT業者,須定期向NCC提供用戶數、營業額及使用情況、公開揭露當年度自製或合制內容的具體措施與比例等營業資料,同時,NCC也要求OTT業者應共同成立或加入自律組織。

 

此舉明顯有壓制包括大陸在內的島外影視文化資源,提升臺灣內容產業制播能量的意味,草案同時也訂立了文化部、NCC等相關政府機構將辦理相關輔導獎勵措施及鼓勵方案。

 

目前在臺提供OTT服務的主流OTTTV業者,包括Netflix、LINE TV、Hulu、Comcast、FOX+、愛奇藝、騰訊、LiTV、Choco TV、KKTV、Spotify,以及中華電MOD的VoD業務、臺灣大哥大的myVideo、遠傳的friday影音。


目前臺灣主流影音平臺使用率情況

 

OTT在臺灣崛起,牽動有線電視、MOD及OTT市佔消長,目前臺灣有線電視用戶數已跌破500萬,MOD市佔拉高至25%,OTT業者市佔已拉高至11.6%左右。有線電視業者長期呼籲NCC應拉齊對OTT及MOD業者管制,對於這次制定OTT專法,基本上是持支持態度。

 

據傳,目前愛奇藝已透過美國CDN(ContentDelivery Network)業者Akamai的機房提供臺灣影視服務。而未來NCC將要求外商Akamai配合,拒租伺服器給愛奇藝。而在臺灣下載量達到600萬的愛奇藝,滲透率已經相當高,如何處理後續消費者權益問題是首要面對的課題。

 

外部形勢變動或將造成更大挑戰

 

早在2016年愛奇藝入島的時候,臺灣文化部門以公司不在臺無法管理表示不贊同。之後,該公司對此進行調整,擬注資在臺成立子公司,依然遭到否決,並給出如下理由:

 

首先是其所經營的業務已經不屬於單純信息服務業。儘管愛奇藝申請在臺經營數據處理服務業、電子信息供應服務業,但實際上仍有通過入口網站在臺灣,是否經營影視音內容服務存在疑慮,包括文化部、工業局皆認為,愛奇藝這類的網站已不是單純信息服務業。

 


其次,愛奇藝屬於境外網站,臺灣僅設有網絡平臺而未有實體營業處所,如果消費者發生消費爭議案件時,依島內消費爭議處理程序無法對網站提出有效申訴,對方也不受臺灣法律管轄,申訴曠日費時,且可能求助無門、難以求償。

 

最後,愛奇藝繞道香港,通過在臺代理商「歐銻銻娛樂」公司代為處理經銷、宣傳等營運業務。2016年3月愛奇藝宣布臺灣站上線,並分享境外網址,讓臺灣網友免費收看。後來逐步發展也開始讓臺灣加入會員VIP,付費使用網站收看影視內容,付費方案包含每月239元、3個月657元及1年1999元等。據了解目前愛奇藝在臺活躍用戶數200萬,付費用戶逼近百萬。

 

去年5月入臺的騰訊旗下影音平臺WeTV也效仿,通過香港子公司在臺灣上架APP招募收費會員。9月3日公告實施後,愛奇藝、騰訊We TV將不能從事會員服務,等同無法在臺服務。此消息讓臺灣愛奇藝VIP會員相當焦慮。愛奇藝客服日前則強調,「目前愛奇藝臺灣站一切營運正常」。


圖片來源:聯合報

不過,也有官員指出,該禁止事項項目表只能限制臺灣本土不能有代理或經銷行為;專家認為,若中國OTT TV業者改為直接以跨境消費方式收取會員費用、或是透過第三地代理商運作,臺灣會員仍可以正常收看這些中國OTT TV。

 

愛奇藝海外業務部在海外社交平臺發布聲明,呼籲臺灣相關部門回歸市場與產業層面,不應禁止陸資在臺從事商業行為。在臺灣代理愛奇藝會員服務的歐銻銻娛樂公司回應說,因為目前仍屬於草案預告階段,尚未實施,也無法預知未來正式公布的規定是否會有變化,因此無法評論或回應。


 

從去年開始,視頻平臺開始加快開拓海外市場的步伐,在海外發展布局的動作逐步成型。2019年6月14日,騰訊首個海外視頻服務產品WeTV落地泰國,將為用戶提供來自騰訊企鵝影視中文原創泰國配音的內容,以及與當地合作夥伴創建的內容。

 

2019年6月,愛奇藝正式推出服務全球用戶的產品iQIYI App。11月6日,愛奇藝宣布與馬來西亞第一媒體品牌Astro達成戰略合作。據悉,愛奇藝國際娛樂服務(iQIYI App)將在全球化運營的基礎上,通過Astro媒體和營銷網絡廣泛觸達馬來西亞用戶,展開更多匹配當地的本土化運營與營銷活動。


 

2015年,時任優酷土豆的總裁稱優酷土豆並不會拓展海外市場,而會專注於龐大的中國市場。目前來看,優酷的海外發展計劃是通過優質的自製綜藝網劇借殼出海,而自己則立足本土,精細化內容研發,目前《白夜追兇》《這就是灌籃》等劇綜相繼被Netflix、福克斯等國際知名流媒體購入版權。

 

近日,抖音海外版TikTok遭圍獵,甚至還傳出微信禁令,國際環境不斷趨於保守,在疫情影響的全球經濟衰退之下,各國在文化輸入方面的管理更加嚴苛,這對於在海外發展布局上剛剛走入軌道的視頻平臺來說,或將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相關焦點

  • 臺當局要「封堵」愛奇藝、騰訊?臺媒質疑:連陸劇平臺都怕嗎
    愛奇藝臺灣站官網截圖該部門稱,北京愛奇藝科技公司於2016年申請來臺投資設立子公司,但其規劃經營的OTT-TV業務,並不是開放給大陸地區人民或公司來臺投資的項目,因此並未核准。然而,OTT-TV通過網絡特性,達到在臺「違法落地」的效果。
  • 臺灣當局擬禁止愛奇藝騰訊等平臺落地!
    8月18日,臺灣當局經濟主管部門預告,將在臺灣地區代理或經銷大陸地區的網際網路視聽服務(OTT-TV)納入商業禁止項目表。其中明確規定愛奇藝、騰訊等陸資業者的OTT服務不能在臺落地,最快9月3日起,臺灣觀眾就看不到愛奇藝的節目。
  • 臺當局經濟主管部門擬禁止愛奇藝等陸資影音平臺在臺落地
    據海外網8月19日消息 臺當局經濟主管部門18日發布消息,擬禁止愛奇藝等陸資影音平臺在臺落地,被臺媒視為「封殺」。島內專家表示,這恐會留下一堆麻煩,消費者如果改為跨境交易,後續可能更不好管理。該部門還稱,北京愛奇藝科技公司於2016年申請來臺投資設立子公司,但並未被核准。然而,OTT-TV通過網絡特性,達到在臺「違法落地」的效果。臺媒稱,臺當局經濟主管部門的舉動無異於「封殺」愛奇藝、騰訊等大陸從業者。業界專家認為,這恐會留下一堆麻煩。
  • 臺當局禁止陸資影音平臺迂迴落地 愛奇藝騰訊暫未回應
    該部門稱,北京愛奇藝科技公司於2016年申請來臺投資設立子公司,但其規劃經營的OTT-TV業務,並不是開放給大陸地區人民或公司來臺投資的項目,因此並未核准。然而,OTT-TV通過網絡特性,達到在臺「違法落地」的效果。
  • 臺灣擬禁愛奇藝騰訊在臺落地,發生了什麼?
    臺當局18日發布預告,將禁止臺灣任何單位代理或經銷大陸OTT TV(流媒體平臺)服務。從臺媒報導來看,這主要指的愛奇藝、騰訊WeTV等陸資影音平臺。儘管愛奇藝等影音平臺未在臺落地,委託代理公司經營還是涉嫌非法。2016年,愛奇藝準備赴臺投資被拒,其後繞道香港在臺由歐銻銻娛樂代理,騰訊旗下影音平臺We TV也效仿,通過香港子公司在臺灣上架APP招募收費會員。臺當局新增禁令的背後,主要原因可能是為了壟斷當地影音行業。
  • 臺灣擬封殺愛奇藝、騰訊等大陸視頻網站愛奇藝在臺市場排名第二
    愛奇藝在臺灣發展勢頭不錯,僅次於Youtube,如今則面臨政策風險。時光網綜合報導 綜合財新網、觀察者網消息,愛奇藝、騰訊視頻在中國臺灣或遭封殺。8月18日,臺灣當局「經濟部商業司」發布預告,因未向大陸資方開放網際網絡視聽服務(OTT-TV)業務,愛奇藝等大陸流媒體在臺經營涉嫌違反相關法律,對其在臺經營活動發布的禁令將於9月生效。據今年4月臺灣調查機構數據顯示,"愛奇藝臺灣"在臺灣的使用率超40%,僅次於Youtube,排名第二,甚至比Netflix在臺灣使用率還高。
  • 臺灣當局擬全面「封殺」愛奇藝、騰訊等大陸影音平臺
    繼上月發布「愛奇藝、騰訊條款」後,民進黨當局昨日又追加了針對大陸視頻平臺的禁令。
  • 臺當局將進一步限制網際網路視頻業務 臺媒:愛奇藝要被禁了!
    【綜合/觀察者網 童黎】繼上月發布所謂「愛奇藝、騰訊條款」後,民進黨當局又追加了針對大陸視頻平臺的禁令。在臺媒將這解讀為「臺當局禁止相關陸資企業來臺」,大呼「愛奇藝要被禁了」的同時,島內用戶們也很擔心以後就「看不到愛奇藝」,以及「會員費怎麼辦」?
  • 臺當局要封堵愛奇藝? 臺媒質疑:連陸劇平臺都怕嗎
    TV(流媒體平臺)服務,輿論猜測主要針對愛奇藝。中時電子報稱,北京愛奇藝科技曾在2016年赴臺投資設立子公司,但臺「經濟部」以「規劃經營的OTT TV業務並不是開放給大陸人民或公司投資項目」為由打回票,其後愛奇藝繞道香港在臺由歐銻銻娛樂代理,騰訊旗下影音平臺We TV也效仿,通過香港子公司在臺灣上架APP招募收費會員,「9月3日公告實施後,愛奇藝、騰訊We TV將不能從事會員服務,等同無法在臺服務」。
  • 臺當局要封堵愛奇藝?臺媒質疑:連陸劇平臺都怕嗎
    民進黨當局18日預告將禁止臺灣任何單位代理或經銷大陸OTT TV(流媒體平臺)服務,輿論猜測主要針對愛奇藝。中時電子報稱,北京愛奇藝科技曾在2016年赴臺投資設立子公司,但臺「經濟部」以「規劃經營的OTT TV業務並不是開放給大陸人民或公司投資項目」為由打回票,其後愛奇藝繞道香港在臺由歐銻銻娛樂代理,騰訊旗下影音平臺We TV也效仿,通過香港子公司在臺灣上架APP招募收費會員,「9月3日公告實施後,愛奇藝、騰訊We TV將不能從事會員服務,等同無法在臺服務」。
  • 民進黨當局限制陸資入臺,擬全面「封殺」愛奇藝、騰訊等平臺
    民進黨當局經濟部門18日發布新聞稿表示,將把在臺灣地區代理或經銷大陸地區的網際網路視聽服務納入商業禁止項目表。預告期間為14天,9月1日預告期滿後,規劃於9月3日正式公告。臺經濟部門稱,北京愛奇藝科技公司於2016年申請來臺投資設立子公司,但其規劃經營的網際網路視聽服務,並不是開放給大陸地區人民或公司來臺投資的項目,因此並未核准。然而,網際網路視聽服務通過網絡特性,達到在臺灣所謂「違法落地」的效果。
  • 擔心大陸劇「洗腦」,乾脆「封殺」愛奇藝、騰訊?民進黨當局為啥怕...
    報導截圖事實上,這項新規明確劍指愛奇藝、騰訊等大陸視頻平臺。「立法」防堵愛奇藝今年7月,臺當局通訊傳播事業主管部門就通過了一項「網際網絡視聽服務管理法」草案,納管境內外OTT業者,未依規定在臺取得合法經營權、卻提供服務者,包括提供其網絡服務的電信業或將連帶受罰。此舉被市場認為是針對大陸OTT業者,也被稱為「愛奇藝、騰訊條款」。
  • 臺灣當局擬禁止愛奇藝騰訊等平臺落地,9月3日正式公告實施
    8月18日,臺灣當局經濟主管部門預告,將在臺灣地區代理或經銷大陸地區的網際網路視聽服務(OTT-TV)納入商業禁止項目表。其中明確規定愛奇藝、騰訊等陸資業者的OTT服務不能在臺落地,最快9月3日起,臺灣觀眾就看不到愛奇藝的節目。
  • 民進黨當局封殺愛奇藝、騰訊 島內網友氣炸了!
    臺當局經濟主管部門近日宣布9月3日起禁止愛奇藝、騰訊視頻等大陸影音平臺,通過代理或經銷等「迂迴方式」在臺落地,此舉引發島內網友們熱烈討論。 臺當局經濟主管部門近日發布新聞稿表示,為防止大陸影音平臺愛奇藝和騰訊視頻等,通過代理或經銷等「迂迴方式」在臺灣「非法經營」,決定依據「兩岸關係條例」予以禁止,該辦法9月3日正式公告後,違反者將被查處。
  • 臺當局將「封殺」愛奇藝等平臺 島內專家:恐留一堆麻煩
    愛奇藝(聯合新聞網)海外網8月19日電臺當局經濟主管部門18日發布消息,擬禁止愛奇藝等陸資影音平臺在臺落地,被臺媒視為「封殺」。島內專家表示,這恐會留下一堆麻煩,消費者如果改為跨境交易,後續可能更不好管理。
  • 臺灣當局將禁止數個大陸影音平臺在臺落地
    央視網消息:臺經濟部門18日預告,將把在臺灣地區代理或經銷大陸地區的網際網路視聽服務納入商業禁止項目表,愛奇藝、騰訊等大陸影音平臺在臺代理業務將被中止,政策預告期14天後,規劃9月3日正式上路實施。臺經濟部門發布新聞稱,該政策是依據所謂「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相關規定,為防止大陸如愛奇藝、騰訊等影音平臺通過代理或經銷等迂迴方式在臺從事所謂「非法經營」而作出,針對所有臺灣民眾、法人、團體或其他機構,違者可重罰500萬元新臺幣。愛奇藝2016年經由代理公司在臺落地,月活躍用戶數超千萬人次,付費用戶也高達200萬,而禁令9月3日就要實施,消息一出立即引起爭議。
  • 臺當局將"封殺"愛奇藝等平臺 島內專家:恐留一堆麻煩
    臺當局經濟主管部門18日發布消息,擬禁止愛奇藝等陸資影音平臺在臺落地,被臺媒視為「封殺」。島內專家表示,這恐會留下一堆麻煩,消費者如果改為跨境交易,後續可能更不好管理。該部門還稱,北京愛奇藝科技公司於2016年申請來臺投資設立子公司,但並未被核准。然而,OTT-TV通過網絡特性,達到在臺「違法落地」的效果。臺媒稱,臺當局經濟主管部門的舉動無異於「封殺」愛奇藝、騰訊等大陸從業者。業界專家認為,這恐會留下一堆麻煩。
  • 被指「非法落地」 騰訊視頻、愛奇藝臺灣站恐遭下架!
    影音、CATCHPLAY+、LiTV等,Netflix、HBO GO、FOX+、愛奇藝臺灣站、騰訊WeTV等中國大陸視頻也陸續進駐。    NCC現任代理主委、新主委被提名人陳耀祥在臺立法機構備詢時,明確表示愛奇藝、WeTV等陸資OTT並非合法許可的產業,需要下架,NCC的5位新提名委員意見均一致,預計在本周五開會討論。
  • 被指「非法落地」 騰訊視頻、愛奇藝臺灣站恐遭下架
    +、愛奇藝臺灣站、騰訊WeTV等中國大陸視頻也陸續進駐。    NCC現任代理主委、新主委被提名人陳耀祥在臺立法機構備詢時,明確表示愛奇藝、WeTV等陸資OTT並非合法許可的產業,需要下架,NCC的5位新提名委員意見均一致,預計在本周五開會討論。
  • ​愛奇藝的本土化自製和騰訊視頻的「買買買」,誰能搶佔東南亞...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作者:大娛樂家,36氪經授權發布。 就在TikTok於全球市場面臨圍追堵截之時,中國的網際網路巨頭們依然沒有放棄出海的念頭,目前來看進入歐美市場依然困難重重,但搶佔日韓及東南亞市場,仍是這些在國內增長已經遭遇瓶頸的平臺公司無法抵禦的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