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正在熱播,最近「鍾曉芹怎麼還不離婚」這一話題被送上熱搜。
終於,鍾曉芹和陳嶼離婚了,網友們直呼:大快人心!
雖然,陳嶼頻頻被罵,電視劇彈幕也沒有放過他,但我還是要說句公道話,他們倆離婚絕不是陳嶼一個人的問題。
我們來盤一盤這段婚姻的狀態:鍾曉芹和陳嶼相親之後結婚,在鍾媽媽口中這門婚事是特別好的,一開始他們夫妻倆也是這麼想的。
鍾曉芹圖陳嶼是事業單位鐵飯碗穩定,陳嶼則喜歡鍾曉芹的家庭簡單幸福,兩人看對眼了,都認為對方是很「合適」的結婚對象。
可事實上,兩人結婚後成天吵吵鬧鬧,為什麼原本的「合適」,是這麼「不合適」?
因為他們的婚姻只不過是假合適,卻被當成了真愛情。
剛結婚的兩人,對未來的目標設定是一致的:5年之內不要孩子。
這樣的目標合適嗎?合適!
不管這個想法是誰提出來的,終究是兩人根據目前經濟狀況、現實生活而制定的合理目標,不論是婚姻還是愛情,兩人有相同的規劃很重要。
後來,鍾曉芹意外懷孕了,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孩子,陳嶼的第一反應是「不要」。
果然,生活不是工作,不能把未來完全規劃好,畢竟計劃趕不上變化。
兩人對未來的目標設定開始變得不同:陳嶼認為,孩子會讓他們生活更有負擔;而鍾曉芹則認為,孩子會讓他們夫妻倆的關係變好一些。
這時他們的問題就暴露出來了,夫妻之間目標一致、齊頭並進很重要,但面對突發狀況,依舊能夠臨危不亂、站在對方角度考慮問題,更重要。
所以,他們的婚姻一開始的「合適」是假的,經不起任何考驗,可他們偏偏把這種假合適,當成了真愛情。
在這裡,我忍不住要吐槽一下:陳嶼得知有了孩子,想的是逃避,而不是承擔。那麼如果承擔不了這個責任,為什麼還要讓鍾曉芹懷上孩子?這又不是她一個人說了算的!這對夫妻一個月才有一次性生活,避孕不懂嗎?
接著,說說兩人的性格,鍾曉芹是感性的,陳嶼則是理性的。
在得知孩子沒了之後,鍾曉芹不願意相信,她哭著說:「我們之前明明聽到孩子的心跳了!」
而陳嶼則是抓緊時間給鍾曉芹預約清宮手術,因為醫生說,這個手術越早做越好,否則對女性身體很大。
這樣的搭配合適嗎?合適!
夫妻之中,一個理性,一個感性,處事上可以互補,感性的人負責處理人際關係,理性的人負責家庭發展大決策,也就是所謂的「男女搭配,幹活不累」。
生活中,很多家庭也都是這樣的配置。
可是鍾曉芹和陳嶼這一對夫妻搭配起來,怎麼那麼費勁呢?
因為他們還有一種不可忽視的性格——自我,在生活中不懂體諒,不會溝通。
鍾曉芹聚餐後希望陳嶼去接她回家,此時陳嶼正在家裡給鍾曉芹安裝地燈,為了她起夜方便點。但陳嶼不說,直接拒絕後掛了電話,惹得鍾曉芹有些不開心。
鍾曉芹認為,陳嶼並不在意她和孩子,滑胎了也沒見陳嶼傷心過片刻,但實際上陳嶼一個人呆著的時候悄悄抹眼淚了。但陳嶼不會溝通,鍾曉芹也沒有發現,導致兩人矛盾深埋。
鍾曉芹滑胎後身體、心情都不好,此時陳嶼在工作上也遇到了麻煩,為了保住工作他不能請假回來陪妻子。但陳嶼還是不溝通,鍾曉芹也沒有體諒,使得矛盾加深。
還有,陳嶼多次表達過,不希望嶽母總是突然來到他們家裡,他認為夫妻生活應該獨立一些,隱私也應該更多一些。
但鍾曉芹不理解,還在拿到陳嶼的精.子檢測報告時,拍照發給了媽媽,完全不顧及陳嶼的隱私。
在他們的一次大吵中,鍾曉芹怒氣衝衝地說:「我真想不明白,你這樣的人為什麼要結婚啊!」
陳嶼說:「都說婚姻是避風港,誰結婚誰成家不是為了過個踏實日子啊?」
鍾曉芹反問道:「都想避風,誰當港啊?」
其實,鍾曉芹和陳嶼都想「避風」,不想當「港」。
他們總是從自我角度出發去考慮問題,鍾曉芹看不到陳嶼的辛苦和眼淚,陳嶼也發現不了鍾曉芹的悲傷和絕望。
而且更多的時候,這些負面情緒就是因為他們的「自我」造成,並帶給對方的。
拜倫曾說過的一句話:要使婚姻長久,就需克服自我中心意識。
所謂的男人理性,女人感性,不過是籠統地描述性格,最初鍾曉芹和陳嶼這種搭配的「合適」,也不過是假的,經不起深入考究,可他們偏偏把這種假合適,當成了真愛情。
婚姻的確猶如暴風雨來臨時的避風港,但不會互相扶持的婚姻,則是港中的暴風雨。
鍾曉芹愛貓,陳嶼愛魚,本就是天敵,又不願取捨,夫妻雙方都過於自我的婚姻,註定是不會長久的。
劇情到兩人離婚,即是這段窒息婚姻的終結,也是對兩人感情的考驗。
據說,鍾曉芹和陳嶼離婚之後的感情線有兩條:
一是鍾曉芹的同事鍾曉陽,年下小奶狗,放肆大膽的追愛方式,能否捕獲鍾曉芹的芳心?
二是陳嶼意識到錯誤,主動求愛,所謂「虐妻一時爽,追妻火葬場」,陳嶼還能挽回鍾曉芹嗎?
朋友們,你認為鍾曉芹和誰在一起更合適?歡迎討論!
感謝閱讀,圖片來自《三十而已》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