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義》《戰狼2》爆紅後 男性題材電視劇會借勢崛起嗎?

2021-01-09 i黑馬

來源 | 文創資訊(ID:chuangyiyun)

文 | 任珊

不知從何時起,國內的電視螢屏變成了「大女主戲」的天下。從《甄嬛傳》、《花千骨》到《羋月傳》和《錦繡未央》,近幾年的熱播劇多半都是「大女主戲」。相較之下,男性題材的電視劇不但數量較少,收視率和影響力也難以跟女性題材的電視劇相媲美。

到了今年,情況似乎發生了變化。《人民的名義》、《軍師聯盟》等男性題材電視劇,都斬獲了不俗的收視和口碑。《戰狼2》的橫空出世,更是讓觀眾看到了男性題材作品的巨大市場潛力。藉助這幾部熱門男性題材作品的「東風」,男性題材電視劇會就勢崛起嗎?

大女主戲主宰螢屏江湖 男性題材鮮少爆款?

回顧近兩年的電視螢屏,你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近幾年熱播的電視劇中,大女主戲幾乎佔據了「半壁江山」。前兩年的《甄嬛傳》、《花千骨》、《羋月傳》;今年暑期檔的《楚喬傳》、《醉玲瓏》、《秦時麗人明月心》,都屬於這種類型。

所謂的大女主戲,指的是以女性為第一主角,圍繞女主角的成長經歷進行敘述的電視劇。據統計,2016年拍攝的電視劇大約有16400集,一大半以上都是大女主戲,女權、女相題材更是佔到了七八成。而計劃於2017年播出和拍攝的大女主戲已有近22部,《如懿傳》、《那年花開月正圓》、《贏天下》、《扶搖皇后》等一大批大女主電視劇都在待播之列。

無論是從收視率還是影響力來看,大女主戲都可以看作是近幾年的「螢屏一霸」。從近十年的收視榜單可以看出,《武媚娘傳奇》、《羋月傳》、《花千骨》等大女主電視劇,收視率都超過了2%。今年暑期檔播出的《楚喬傳》,不但收視率高達1.71%,網播量還突破了400億,創下了國產劇網播量的新紀錄。

大女主戲霸屏的背後,反映出了一個現象——近十年火爆螢屏的電視劇,大部分都是女性題材的電視劇,男性題材電視劇鮮少爆款。(註:本文中所說的女性題材,指的是女性觀眾偏愛的都市情感題材、家庭倫理題材和青春偶像題材,男性題材指的是政治歷史題材、科幻懸疑題材和熱血動作題材。)

從表格中可以看到,近十年的17部熱播劇中,只有抗日劇《戰旗》和諜戰劇《與狼共舞》屬於男性題材的電視劇。剩下的15部電視劇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狗血懸浮劇、青春偶像劇和古裝偶像劇,都是女性觀眾愛看的類型。

到了今年,情況似乎發生了變化。上半年收視表現最為出色的《人民的名義》,就是一部實打實的「男人戲」。據統計,這部電視劇的平均收視率高達3.661%,上半年的網播量也突破了350億次,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現象級爆款」。此外,男性觀眾偏愛的權謀劇《軍師聯盟》、史詩劇《白鹿原》也收穫了不錯的口碑,男性題材電視劇似乎出現了回溫的勢頭。

男性題材電視劇爆款難出 背後有何原因?

回想十幾年前,電視螢屏上還有不少大熱的男性題材作品,如《康熙王朝》、《亮劍》、《士兵突擊》、《潛伏》等,那時男性題材電視劇的佔比是比較高的。近些年來,以大女主戲為代表的女性題材電視劇越來越火,男性題材電視劇的聲勢卻大不如前,這是為什麼呢?

1、女性觀眾是電視劇的收視主力

收視率高的電視劇大部分都是女性愛看的,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女性觀眾是電視劇的收視主力。有調查顯示,電視劇女性受眾比例已超過60%,而且這個數字還在繼續增長。可以說,女性題材劇本身就自帶龐大的觀眾基礎,取得高收視也不會讓人感到意外。

即使在男性題材的電視劇中,也會看到不少「討好」女性觀眾的情節。比如,在《軍師聯盟》中,不只有朝堂之上的權謀鬥爭,也加入了不少溫馨有趣的感情戲。在《白鹿原》中,並沒有從男性視角出發,把田小娥刻畫成一個「蕩婦」,而是把她塑造成一個想要與命運抗爭,卻屢次被命運捉弄的可憐人。諸如此類的情節和人物塑造,更容易引發女性觀眾的共鳴。

2、缺乏類似《甄嬛傳》的成功先例

近兩年,網絡作家在網絡上創造了大量「女強」題材小說,塑造堅強、努力、上進的女主形象。隨著《甄嬛傳》的一炮而紅,稍有名氣的「女強」小說都被重金買下,改編成了影視作品。影視劇的熱播,又進一步刺激了網絡作家創作同類型故事。近兩年熱播的《羋月傳》、《錦繡未央》、《孤芳不自賞》、《楚喬傳》等作品,都是由熱門IP改編的。

相較之下,根據男性向網絡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中,還沒有出現如《甄嬛傳》般具有巨大影響力的成功先例。回想近幾年播出的男性題材電視劇,只有《琅琊榜》和《人民的名義》可以稱之為「爆款」。相較於大女主電視劇的「拍一部火一部」,男性題材電視劇還遠遠無法達到「批量生產」的地步。在成功先例不足的情況下,這類作品很難贏得資本市場的關注。

3、男性題材電視劇拍攝難度更高

由於觀劇口味的不同,男性觀眾對於電視劇的邏輯和場面要求較高,一般喜歡看歷史劇、年代劇、戰爭劇、涉案劇。這些電視劇往往耗資大、改編難度大、拍攝難度高,每年的產量是有限的。

另一方面,男性題材電視劇更容易觸及到政策的紅線。2004年,涉案劇因過多的血腥暴力鏡頭,被廣電總局「驅逐」出了黃金檔,直到2014年才開始「解凍」。近幾年,懸疑、靈異、探秘題材劇則成為了整治的「重災區」,《餘罪》、《心理罪》、《滅罪師》等多部網劇慘遭下架。對於這幾類電視劇來說,能在網絡上存活已屬僥倖,更何談登上電視螢屏了。

相較來說,女性觀眾更加感性,對於電視劇故事性和邏輯性的要求不是那麼高,更喜愛看情感戲和家庭戲。出於收視率和投資回報的雙重考慮,國產劇一般會有「討好」女性觀眾的傾向。前段時間熱播的《我的前半生》,就是「討好」女性觀眾的典型案例。該劇的劇情十分狗血,但因為涉及了女性觀眾最為關心的幾個問題——「小三插足」、「如何在職場和家庭間找到平衡」、「閨蜜愛上前男友怎麼辦」,而成為了一部收視爆款。

4、女性題材電視劇的廣告價值更大

相較於男性題材電視劇,女性題材電視劇在廣告開發價值方面更具優勢。打造一部女性向劇,即使在收視方面未能拔得頭籌,在盈利方面也可能會有出眾的表現。近些年因廣告植入而出名的電視劇,如《咱們結婚吧》、《金婚風雨情》、《歡樂頌2》等,多數都屬於女性題材的電視劇。

上半年熱播的《歡樂頌2》,就是一個「行走的廣告牌」。以淘寶為例,在搜索欄裡輸入「歡樂頌同款」,能夠搜到100多頁產品。其中,安迪在前幾集中身穿的一件吊帶衫套裝,已經賣出了450多件,另外一件同款藍色沙灘裙也已經售出了500多件。僅僅是劇中人的「同款」,就能有不錯的銷售量,難怪有50多個廣告商青睞這部電視劇了。

前段時間上映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電影版也可以作為一個案例。該片雖然口碑撲街,衍生品卻十分搶手。有媒體爆料,《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的衍生品已經銷售超過3億。其中,女性買手貢獻了75%的銷售額。

大女主戲疲態初現 男性題材電視劇有望回春?

歷經近五年的霸屏之後,大女主電視劇已經開始露出疲態。就拿今年暑期檔的大女主戲來說,《楚喬傳》雖然斬獲了亮眼的收視成績,卻也因為故事的虎頭蛇尾的故事和劇情的拖沓招致了不少吐槽。而《醉玲瓏》和《秦時麗人明月心》的收視和口碑都不及預期。

除了大女主戲,今年播出的其他女性題材劇同樣是「收視與爭議齊飛」。斬獲高收視的《因為遇見你》、《歡樂頌2》、《我的前半生》、《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守護麗人》、等電視劇,每部都招來了不少吐槽。尤其是《歡樂頌2》和《我的前半生》,幾乎是迎著一片罵聲成為了爆款。截止到目前,今年還沒有出現一部叫好又叫座的女性題材爆款劇。

女性題材電視劇的降溫,主要是因為內容方面的欠缺。近兩年播出的女性題材電視劇,多數都陷入了「瑪麗蘇」的套路。用網友總結的話來說,就是「劇中的所有男人都愛我,所有女人都嫉妒我」。這些千篇一律的故事,扁平化的人物,看多了總會審美疲勞。在女性題材市場飽和之後,觀眾也急需換換口味了

女性題材初顯疲態的同時,「男人戲」出現了回溫的勢頭。在豆瓣上,《白鹿原》的評分高達8.9分,《人民的名義》的評分高達8.3分,《軍師聯盟》的評分也高達8.1分,口碑遙遙領先一眾女性題材電視劇。收視表現方面,《人民的名義》的實時收視率屢次突破7%,創下近十年國內電視劇史最高紀錄,也將一眾口碑平平的女性題材電視劇甩在了身後。

這些優質的男性題材電視劇,讓不少男性觀眾重新成為了「追劇黨」。據調查顯示,觀看《人民的名義》的觀眾中,67%是男性觀眾,《白鹿原》的男性觀眾比例為55%。而根據優酷指數,《軍師聯盟》的男性觀眾比例為58.4%。由此可見,男性觀眾並非不愛追劇,遇到他們感興趣的優質劇集,也可能會變身為收視主力。曾有相關數據顯示,每逢歷史劇或是年代戲播出時,男性觀眾觀看率會有所提升。

這個暑期檔《戰狼2》的意外爆紅,同樣印證了男性題材作品的巨大市場潛力。截止到發稿前,《戰狼2》的票房已經超過了52億。根據淘票票專業版《戰狼2》用戶畫像,這部電影的觀眾以男性為主。「想看」這部電影的觀眾共有115萬多人,其中男性觀眾佔65.48%,遠超女性觀眾。

這些數據都能夠說明,男性題材的作品並非沒有市場需求,只不過這種需求被女性題材的井噴遮蔽了。從某種程度來說,國產劇對女性觀眾的過度討好,導致了男性觀眾的流失。在無劇可追的時候,一部分男性觀眾遁入了遊戲、直播或者海外劇的世界。只有出現《人民的名義》這類的優質電視劇時,這部分觀眾才會重新回到電視機前。

從近兩年的播出計劃來看,雖然觀眾在短時間內仍會被一大堆「大女主」包圍,但男性題材已經出現了崛起的勢頭。前年的《琅琊榜》,今年的《人民的名義》、《軍師聯盟》的火熱,就是很好的例子。近兩年內,姜文的《曹操》,吳磊的《鬥破蒼穹》、楊洋的《武動乾坤》、黃軒的《九州海上牧雲記》、張若昀的《霍去病》等一系列「男人戲」也將上映。

經歷了一大批瑪麗蘇電視劇的洗禮,看到男性題材回歸螢屏,自然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就目前來看,男性題材的影視作品僅僅處於剛回歸階段,未來可待開發的市場還很大。對於男性題材的電視劇來說,應當吸取大女主電視劇的教訓,跳出「小情小愛」的套路,以虛構的故事燭照現實生活,展現對歷史和人性的思考。畢竟,觀眾剛剛逃出「開掛」女主角的魔掌,恐怕不想再看「金手指」男主角的故事了。

相關焦點

  • 《人民的名義》《戰狼2》《于成龍》——2017年爆款影視劇背後的可貴之處!
    17年的第一部「爆款」電視劇,非《人民的名義》莫屬。這部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出品的電視劇,一經播出就被朋友圈刷屏,並紅翻了整個網絡圈。用「萬人空巷」來形容《人民的名義》的播出盛況一點並不過分,平均收視3.661%創下近年收視率新高。達康書記帶來的表情包也讓觀眾們樂此不疲的一遍遍使用。
  • 《戰狼2》餘溫漸消,下一個爆品電影會是什麼?要等《戰狼3》嗎?
    《戰狼2》接近60億的票房,用誇張一點的話說:真的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幾乎是前國內票房第一《美人魚》的兩倍,想要超過真的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戰狼2》的火爆有很多的原因,最最重要的是滿足和適應了現在中國觀眾的需求,中國的觀眾看美式的孤單英雄太多了,很需要一個現代派的中國式英雄,來全面滿足中國人現在越來越走向世界的步伐,我們不能在故步自封在我們的小圈子裡了,我們的企業,我們的人民都走向了世界,我們的文化也應該更快的走向世界而不是還滿足我們的國內這個小圈子裡。
  • 主旋律才是王道,《人民的名義》後又一部明星雲集的電視劇將播出
    這兩年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最火的都是主旋律題材的,像創造中國電影票房紀錄的《戰狼2》,像憑藉超強口碑實現票房逆襲的《紅海行動》都是以現象級的影片存在的,而在電視劇領域,去年一部創造近年中國電視劇收視率奇蹟的《人民的名義》更是一度成為全民熱議的話題。
  • 《人民的名義》之後看什麼?在播電視劇令人失望
    [摘要]知名編劇李斌華近日接受採訪時指出:「這類劇反響不如預期甚至『撲街』,會給拼命逐利的資方提個醒。」以「破8」的成績創下中國電視劇市場近十年最佳收視率的《人民的名義》,上周五在高潮中結束。血槽突然空了,問題接著來了:有什麼劇能接上《人民的名義》?而翻翻目前在播的電視劇,情況令人難免失望。
  • 《悍城》10月18日上線,愛奇藝有望解鎖2018首部男性題材爆款?
    2018年劇集市場走到現在,雖然催生了《延禧攻略》《香蜜沉沉燼如霜》等爆款網劇,但始終未能成功觸發類似於2017《人民的名義》這樣的男性題材「爆款按鈕」,尤其Q4劇集發展迎來平穩期,市場亟需一部高品質男性題材劇熱血來襲
  • 反腐題材劇裡,李幼斌的《天地糧人》比《人民的名義》更有深度?
    早在去年就殺青,被譽為《人民的名義》續作的《人民的財產》一直牽動著廣大網友們的眼睛,畢竟這部電視劇不僅延續了《人民的名義》那種大膽,辛辣,直白的作風,而且在演員上更是集合了一大幫老戲骨來聯合主演,這裡面包括了靳東,閆妮,陳曉,黃志忠,秦嵐等人。
  • 《人民的名義》熱播,這些地方成「網紅」景點
    >   網購「南京自由行」旅遊產品環比增三成,來自驢媽媽、攜程等多家旅遊企業的網絡大數據顯示,過去幾個周末,南京遊意外爆紅
  • 視·屏全接觸 ——《人民的名義》、《媽媽是超人》特別分析
    《人民的名義》以嚴肅政治題材加上年輕化包裝成就高收視率大劇。自製綜藝《媽媽是超人》第二季再度來襲,明星萌娃狂圈粉,熱度高於第一季。▌跨屏電視劇排行榜《人民的名義》俘獲雙屏觀眾4月TOP15電視劇榜單中,《人民的名義》俘獲雙屏觀眾,電視端和網絡端收視均位列榜首
  • 他因《人民的名義》成名,爆紅後卻膨脹作死,最終鋃鐺入獄
    相信大家一定看過《人民的名義》,當時此劇一經播出,熱度居高不下。還有因為這部劇爆紅的達康書記——吳剛但是其中有一個演員也被《人民的名義》捧紅,在迅速躥紅之後,他不是潛心鑽研自己的演技,而是頻頻曝出醜聞直到闞犇犇參演《人民的名義
  • 《人民的名義》令女性形象崩塌嗎?
    昨天寫完《人民的名義》是在醜化警察嗎? 後,就有人給我看一篇流傳廣泛的文章,說這部影視劇中的女性形象全體崩塌。證據是,美女企業家高小琴是人家的棋子、玩物,城市銀行副行長歐陽菁受賄,是豬隊友,女檢察官陸亦可是被催婚的大齡剩女,侯亮平媳婦鍾小艾一副公事公辦的神態仿佛性冷淡……文章認為,編劇對女性有偏見,他們的觀念還停留在十年前。
  • 《人民的名義》第二部定檔,實力派演員陣容豪華,預測收視率要爆
    《人民的名義》在2017年播出之後受到一致的好評,口碑和收視率都是雙豐收,甚至還打破了十年來省衛視的記錄,從《人民的名義》的演員陣容可以看出,幾乎沒有新生代的明星,都是老一輩的演繹,但是這部劇不是靠流量的劇,而是實打實的演技,而且這部劇的題材選的是非常好的,腐敗是當下社會的不良風氣,所以反腐敗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尤其是最後取得的最後的勝利,讓觀眾們真是大快人心!
  • 《人民的名義》:國產電視劇的清流
    近年來,國產電視劇種類和內容不斷多樣化、豐富化,《琅琊榜》、《戰長沙》等一大批優質好劇滿足了觀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而近日上映的《人民的名義》更是在廣大年輕人中掀起追劇的熱潮。既不靠「小鮮肉」賣萌耍帥,也不憑誇張劇情吸人眼球,《人民的名義》是如何做到表情包刷屏朋友圈、劇中臺詞深入人心、豆瓣評分高達8.8?可以說,它的流行,正是因為它是國產電視劇中的一股清流。
  • 人民的名義紅到海外 BBC稱是中國版《紙牌屋》
    海外網4月10日電 4月8日,反腐題材電視連續劇《人民的名義》中李達康書記的扮演者吳剛在其微博上表示:「越來越國際化了。」並連發三個點讚手勢,配圖正是BBC對該劇的新聞報導截圖。隨著《人民的名義》的熱播,「達康書記」瞬間成為網紅,一系列表情包也在網上熱傳,網友瘋狂的討論讓該劇迅速登上熱搜榜。如今,《人民的名義》直接飄洋過海火到了海外,連BBC都發布文章介紹這部中國反腐題材電視劇。
  • 繼《人民名義》後,又一反黑題材殺青,一看演員表就知道是爆款
    9月21日,《人民的名義》姊妹篇《檢察風雲》殺青。 2017年,以反貪反腐為主題的《人民的名義》大獲成功,引發了全社會的熱烈討論,作為其姊妹篇,《檢察風雲》同樣主題以掃黑除惡,弘揚社會主旋律。近年來,反黑題材的電視劇越來越多,也有越來越多的當紅明星以出演正劇的方式來弘揚社會正能量。
  • 《人民的名義》後,又一部反黑電視劇來襲,黃景瑜、王麗坤主演
    談起反黑反腐的電視劇,許多人第一時間就會想到《人民的名義》。2017年,《人民的名義》上映後,迅速掀起一波收視浪潮,吳剛、張志堅、許亞軍等人的表現堪稱經典,演到了觀眾的心中去了。該劇結束之後,很多網友期待第二部的到來。
  • 瀕海交鋒題材類似戰狼2、紅海行動,票房有望破30億
    8月2日,海上反恐軍事題材3D院線電影《瀕海交鋒》在北京廣電國際酒店舉辦了新聞發布會。香港著名導演林德祿攜手多位主演出席發布會。中國電影家協會軍事題材工作委員會副會長丶解放軍原總政治部文化部文化影視局局長孫軍丶原海軍某訓練基地司令員房國平等領導現場致辭。
  • 《人民的名義》《軍師聯盟》等23部作品入選,現實題材佔比將近一半丨總局電視劇年度選集
    年的電視劇圈,無論質量還是在題材的豐富性都有了較大的提升和開拓:「抗戰神劇」、「面癱演技」和摳圖明星等粗製濫造的作品成眾矢之的;《人民的名義》《白鹿原》等現實題材劇集的播出,不僅獲得觀眾一邊倒的好評,也為行業創作提供了新的方向。
  • 最近爆火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尺度究竟有多大?最高官員涉及到副國級!
    要說最近火出天際的電視劇那非《人民的名義》莫屬一舉拿下豆瓣9.1的高分
  • 酷榜破3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無法超越,看了沒?
    這部紅極一時的電視劇可是為我們塑造了很多經典的熒幕形象,更是讓主角趙麗穎,從不知名的女演員到迅速爆紅,成功拿到「金鷹女神」,並且和楊冪、劉詩詩、楊紫被稱為「四小花旦」,當真是一部神劇呢。《羋月傳》獲得第22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電視劇的這部歷史大劇《羋月傳》,絕對算得上是一部深入人心的熒幕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