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全磁懸浮人工心臟跳動終末期心衰患者福音來啦

2021-01-15 春城晚報

    10月25日,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醫科院阜外醫院院長、雲南省阜外心血管病醫院(以下簡稱雲南省阜外醫院)總院長、胡盛壽院士帶領京昆兩地專家團隊在雲南省阜外醫院成功實施由中國完全自主研發、具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第三代全磁懸浮「人工心臟」植入術+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

    左心輔助裝置又稱「人工心臟」,此次手術的成功實施,標誌著雲南省阜外心血管病醫院成為西南地區目前唯一一家將第三代全磁懸浮「人工心臟」植入人體並取得成功的醫院,「人工心臟」植入手術將為廣大終末期心衰患者帶來巨大的福音。

    一波三折求醫路 做與不做難抉擇

    接受「人工心臟」植入術的患者李先生(化名),今年60歲,有12年高血壓病史。2年前,李先生活動後開始出現胸悶、氣促。多次到當地醫院就診,診斷為心衰,給予抗心衰等對症治療一段時間仍難穩住病情,雖按時服藥,但活動耐量卻下降明顯,胸悶症狀反覆出現。

    今年3月,李先生輕微活動或進食即可誘發出現心前區疼痛合併左上肢麻木,完善相關檢查後新增了冠心病的診斷,左前降支近端閉塞。在心臟的血管裡,左前降支是最為重要的一支血管。此時的李先生不但要忍受心衰的折磨,還要忍受陣發的心絞痛,無論是心衰亦或是心絞痛都嚴重影響著李先生的生命,生活質量大打折扣。為尋求進一步治療,李先生在今年3月份到雲南省阜外醫院就診,多次複查超聲並由超聲科專家團隊認真評估結論:左室舒張末徑80多毫米(正常成年男性左室舒張末徑應小於55毫米),左室射血分數最低僅10%(正常人左室射血分數應大於60%)。經雲南省阜外醫院內外科多名專家會診討論,患者診斷擴張性心肌病,冠心病、終末期心力衰竭,建議李先生進行心臟移植或「人工心臟」置入。

    心臟移植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患者面臨高昂的手術費用以及日後可能出現的排異反應,並且是否有合適的心臟供體?患者的狀態是否可以等到供體出現?這些客觀問題必須逐一突破。

    小小的輔助裝置 打開生命新春天

    眾所周知,心臟對於任何人都是單一臟器,沒了心臟都不能存活,心臟移植對廣大老百姓來說,仍然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萬幸的是,人類目前已開始涉足「人工心臟」,即目前的左心輔助裝置,特別是我們國家自主研發的第三代全磁懸浮「人工心臟」,將為廣大終末期心臟病患者帶來福音。

    李先生一家多次奔波,終於得到機會接受「人工心臟」植入術。10月21日、24日,由雲南省阜外醫院心外科、心內科、麻醉科、體外循環科、手術室、重症監護室、輸血科、檢驗科等相關部門專家專門聯合召開了術前病例討論,並就各個環節進行周密部署,為手術做好充分準備。10月25日一大早,在醫務人員的精心護送下,李先生被推入手術間。上午8點,手術正式開始。

    專家們精準操作,每一個動作都乾淨利落,手術穩步推進,不多時,這顆「人工心臟」在專家們的精準操作之下輕輕放入李先生心包腔,而且「人工心臟」開始工作了!順利脫離體外循環機輔助後,李先生的各項生命體徵平穩、正常,雲南省阜外心血管病醫院開創性、標誌性手術取得成功!

    胡盛壽總院長在術後表示:第三代全磁懸浮「人工心臟」採用磁懸浮無接觸軸承,體積小,生物相容性好,達到了世界最先進的水平。「人工心臟」的出現為心衰的患者提供了一條有效的治療手段。

    帶你了解

    全磁懸浮「人工心臟」

    厚度只有26毫米

    重量不到180克

    這款我國自主創新研發的全磁懸浮「人工心臟」,厚度只有26毫米,直徑50毫米,重量不到180克,是目前世界上最受關注的「人工心臟」。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世界各國已開始研究「人工心臟」。從最初模仿人類心臟結構的第一代仿生「人工心臟」到第二代功能性「人工心臟」,如今已跨越到第三代的全磁懸浮式「人工心臟」。第三代全磁懸浮「人工心臟」,由胡盛壽院士帶領團隊研發,具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該裝置利用磁場讓葉輪懸浮,不僅解決了易形成血栓的難題,而且更容易安裝在心包腔內,使其他器官受到的影響更小。

    這種左心室輔助裝置有三種用途:一是為等待心臟供體的患者提供移植前的過渡支持;二是逆轉心衰進程,為心臟提供重構支持;三是終點治療,即終生心臟輔助。

    目前我國接受「人工心臟」移植的患者超過30例,這些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巨大提升。在建設國家區域性醫學中心的政策背景下,在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的強大技術力量支持下,雲南省阜外心血管病醫院作為省政府和醫科院阜外醫院合作共建的高水平心血管專科公立醫院,對複雜、危重心血管疾病的救助水平逐步提升,讓雲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足不出省擁有國家級的心血管診療服務。

    胡盛壽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阜外醫院院長,雲南省阜外醫院總院長。

    一、從事冠狀動脈搭橋的臨床研究。

    (一)拓展了我國微創冠狀動脈搭橋手術領域,在國內首先開展了:1.正中切口非體外循環下冠狀動脈搭橋手術;2.胸腔鏡輔助下冠狀動脈搭橋手術;3.世界上首例胸腔鏡輔助下冠狀動脈搭橋手術聯合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冠狀動脈多支病變;4.「一站式」複合技術治療冠狀動脈多支病變。

    (二)開展我國冠心病外科治療的註冊登記研究,建成了我國第一個多中心心血管外科的資料庫系統。

    (三)連續完成了60例晚期冠心病病人心臟移植手術無圍術期死亡。其領導制定的抗免疫排異方案使得我國心臟移植患者五年存活率高於國際先進水平。率先在國內開展了並體心臟移植,提出了「生物輔助泵」治療終末期冠心病的概念。進行了國際上首個冠狀動脈搭橋聯合細胞移植治療陳舊心梗合併心功能不全的隨機雙盲研究。其研究成果被列入美國ACCF/AHA心衰治療指南。在國際上首次開展了冠狀動脈搭橋聯合心耳、心肌塊移植、大網膜包裹技術治療心功能不全的冠心病病人。提出國人治療危重症冠心病的共識方案,並在全國得到推廣。

    二、主持了我國首個有關先天性心臟病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項目,完成了各類複雜先天性心臟病,及先天性心臟病合併肺動脈高壓的外科治療。在國際上首創了「一站式」複合技術治療肺動脈閉鎖、房間隔缺損合併動、靜脈畸形的新技術,作為首個中國人發明的手術列入美國醫師培訓教程。

    三、先後主持國家十五、十一五心血管外科學相關支撐計劃,北京市科委重大科研項目,國家「863」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

    本報記者 趙文宣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全磁懸浮人工心臟 中國心終於來了心衰患者的福音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全磁懸浮人工心臟 中國心終於來了心衰患者的福音 我國已成功完成7例全磁懸浮人工心臟手術。 來自河北省唐山市的一名心力衰竭患者。在阜外醫院接受手術治療,安裝一顆全磁懸浮人工心臟,他也是該項目臨床試驗的第一例患者。
  • 全磁懸浮人工心臟怎麼回事?全磁懸浮人工心臟多少錢詳情曝光
    這種被稱為「中國心」的人工心臟已經成功幫助好幾位心衰患者,重新過上了正常的生活。我國已成功完成7例全磁懸浮人工心臟手術對於心衰患者的治療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是心臟移植,我國每年可以提供移植的心臟僅有300顆左右,相較於上千萬的患者,這個數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第二種方法就是人工心臟。蘇州某醫療器械科技有限公司執行長 陳 琛:這款我國自主創新研發的全磁懸浮人工心臟,厚度只有26毫米,直徑50毫米,重量不到180克,是目前世界上最受關注的人工心臟。
  • 我國研製全磁懸浮人工心臟,重量不到180克
    他介紹,何鑫身體裡的全磁懸浮人工心臟,是我國自主創新的人工心臟,各項指標都達到國際水平,被醫學界親切地稱為「中國心」。它不但填補國內人工心臟領域的空白,更為上千萬晚期心力衰竭患者重獲新生帶來希望。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至少有1000萬心力衰竭患者,是世界上擁有最大心衰患者群的國家之一。
  • 全磁懸浮人工心臟 為心衰患者帶去希望
    據央視財經報導,我國自主創新研發的全磁懸浮人工心臟已成功完成臨床試驗手術4例、人道主義救援手術3例,總共7例。  報導稱,這款我國自主創新研發的全磁懸浮人工心臟,厚度只有26毫米,直徑50毫米,重量不到180克,是目前世界上最受關注的人工心臟。
  • 「星醫百」中國「心」研發提速,資本持續加碼人工心臟領域
    據悉,心擎醫療的首款產品是體外磁懸浮人工心臟,是國內首個、全球第二個進入臨床的體外磁懸浮人工心臟,且其核心功能指標與全球唯一上市產品,雅培旗下的全磁懸浮式血泵產品CentriMag相近。人工心臟,醫療器械皇冠上的寶石近年來,隨著中國加速進入老齡化社會,心力衰竭患病率和患病數量繼續增長,中國心衰人口預估超1500萬。
  • 同濟人讓世界上體積最小的磁懸浮人工心臟跳動了起來!
    同濟人讓世界上體積最小的磁懸浮人工心臟跳動了起來!「人工心臟簡稱『血泵』,是和心臟移植並稱為晚期心衰治療的最有效的兩種方法。植入的『東方心』是世界上目前最小的磁懸浮人工心臟,如果一切順利,這款人工心臟三年左右就能臨床應用,造福患者。」手術當天,走下手術臺的附屬東方醫院院長、心胸外科專家劉中民教授表示。
  • 21深度丨心衰患者之困:移植無供體 進口產品昂貴 國產「人工心臟...
    這也是中南地區唯一的兩例,截至目前,兩位終末期心衰患者血流動力學平穩,生命體徵恢復到正常,正在逐步康復中。按照「中國火箭心」研發團隊的規劃,將在未來30個月內於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組長單位)、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上海復旦大學中山醫院等六所醫療機構完成50例終末期心衰患者的臨床試驗。
  • 心衰患者之困:移植無供體 進口產品昂貴 國產「人工心臟」還有多遠?
    終末期心衰患者的救治工作有望實現歷史性突破。日前,湖南湘雅二醫院心血管外科已先後完成了兩例心室輔助裝置「中國火箭心」——HeartCon成功植入終末期心衰患者體內的移植手術。這也是中南地區唯一的兩例,截至目前,兩位終末期心衰患者血流動力學平穩,生命體徵恢復到正常,正在逐步康復中。
  • 國內首款人工心臟獲批上市 人工心臟能活多久?人造心臟多少錢?
    人造心臟與人類心臟大小相當,據它的發明者稱可以完全替代人類心臟,從而挽救數千患有心臟病患者的生命,人造心臟是指科學家為了挽救越來越多的心臟病患者的生命,而研製出來的。 9月10日,目前國內首款人工心臟產品終於獲批上市,這款人工心臟經過6年合作研發及臨床試驗。
  • 國內首例商用「人工心臟」植入患者出院
    華西都市報訊(記者 周家夷)1月5日,在四川省人民醫院接受全國第一例正式上市的人工心臟植入患者順利康復出院。  患者宋先生42歲,臨床確診為擴張型心肌病。
  • 36氪首發|研發超小型磁懸浮人工心臟,「核心醫療」獲數千萬元天使...
    核心醫療成立於2016年,專注於研究開發人工心臟、心室輔助類醫療器械相關產品。其核心產品「超小型磁懸浮離心式人工心臟」。目前,該產品已完成第一代產品CorHeart 6設計定型,並開始註冊申報,目前正開展臨床前動物實驗,已完成批量內部動物實驗,有多隻超過100天的成功動物實驗數據。
  • 我國自主研發全磁懸浮人工心臟 已完成7個手術
    由我們國家自己研發的全磁懸浮心臟已經成功的完成了7個心衰手術,這個人工心臟㛑被譽為是「中國心」,這是一位原醫療器械中心的老總帶頭研發的,從30年前這位陳總就致力於人工心臟的研製。到2008年這位老總專門成立公司,投入人工心臟的研製。
  • 歐盟批准人工心臟投入商用 人工心臟將如何讓患者重獲「心」生?
    「人工心臟」將如何讓患者重獲「心」生? 42歲的宋先生患有擴張型心肌病,心臟功能持續惡化,對藥物反應差,經評估已處於終末期心力衰竭,預期壽命不足一年。2020年11月10日,四川省人民醫院為他實施了全國首例正式上市人工心臟植入手術。術後宋先生生命體徵平穩,他接受了康復訓練和機器使用培訓,上周終於可以出院了。
  • 微型化磁懸浮離心式人工心臟研發公司,核心醫療獲近億元A輪融資
    億歐大健康10月16日消息,深圳核心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核心醫療」)近日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聯新資本領投,普華資本和倚鋒資本跟投,資金將主要用於微型化磁懸浮人工心臟的臨床研究
  • 全磁懸浮人工心臟亮相 重量不到180克中國自主研製成功
    【重量不到180克,#全磁懸浮人工心臟#!這顆「中國心」,為心衰患者帶來希望!】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至少有1000萬心力衰竭患者,是世界上擁有最大心衰患者群的國家之一。對於心臟病患者來說,可用於移植的心臟,來源不可靠,也很少。這些患者還有另一種選擇,就是安裝人工心臟。2015年,一顆直徑50毫米、厚度26毫米、重量不到180克的全磁懸浮人工心臟,我國自主研製成功。這顆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國心」人工心臟,很快引來世界同行關注的目光。目前,「中國心」已成功完成臨床試驗手術4例、人道主義救援手術3例,總共7例。
  • 為了活命,他們裝上了人工心臟
    近日,主刀醫生之一、四川省人民醫院心臟外科中心主任黃克力告訴「醫學界」,A先生患有擴張型心肌病,已處於終末期心力衰竭(以下簡稱心衰)。主治醫生將其列入心臟移植等候名單。但按其現存心臟功能,預期壽命不足一年。「恐怕等不到移植的那天。」
  • 63歲患者植入「火箭心」!純國產人工心臟正式進入臨床試驗
    唐山的馬先生因患擴張型心肌病、終末期心衰,日前在天津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成功接受了「火箭心」——HeartCon心室輔助裝置的植入,這標誌著純國產「人工心臟」正式進入臨床試驗。
  • 純國產人工心臟「火箭心」進入臨床試驗,泰心醫院完成首例
    2020年9月15日,患擴張型心肌病、終末期心衰的63歲的唐山馬先生在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簡稱「泰心醫院」)成功接受了「火箭心」——HeartCon心室輔助裝置的植入,這標誌著純國產「人工心臟」正式進入臨床試驗。據了解,馬先生心衰達10年之久,於2018年因房顫和頻發室性早搏植入了三腔除顫起搏器。
  • 心衰十二年後,我裝了一顆人工心臟
    封面: 奕然易爆炸跟心臟衰竭鬥爭十二年後,十七選擇了裝上一顆人工心臟,成為了中國第十一個鋼鐵俠。這顆永不會衰竭的心臟不僅給了他重生的機會,也讓更多心衰患者看到了治療的新選擇。本期無聊齋,我們就和十七一起,聊聊關於這顆人工心臟的一切。也希望你可以把本期節目進行轉發,讓更多患者看到這個選擇。
  • 湘雅二醫院成功完成兩例人工心臟「火箭心」植入術
    繼10月29日中南地區首例(2020年)和此次第二例人工心臟「中國火箭心」——HeartCon心室輔助裝置在該院心血管外科成功實施,填補了除心臟移植外有效治療終末期心衰的空白,成為該院心血管外科疑難重症診治提升和區域性醫療中心建設發展的又一裡程碑式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