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為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韓茹博士。通訊員供圖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郭金富 通訊員張穎)9月22日,武漢市洪山區梨園街東湖社區心理講座順利舉行。省人大下沉黨員、省婦聯、街人大代表、街婦聯、街團工委、關工委及9個社區的60名餘代表,就疫後提升積極心理進行了交流學習。
本期講座主題為《提升積極心理 為助人者賦能》,主講人是來自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韓茹博士。據介紹,韓茹曾做過關於「社區工作者和醫護人員的心理健康、職業倦怠比較」的調研,結果顯示,在抑鬱、成就感、焦慮方面,兩者基本相似,而在職業倦怠方面,社區工作者明顯高於醫護人員。
「疫情期間,社區工作者承擔著高強負荷、高度緊張、高風險等壓力。」韓茹說,因疫情影響,有些社區工作者出現了失眠、食欲不振、頭疼等症狀,情緒也出現了焦慮、沮喪、煩躁,這對後續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不便。
對此,韓茹建議社區工作者需積極地進行自我調整,如妥善平衡工作和生活、合理改善飲食和睡眠。此外,適當的運動和調整期望值,都十分有助於積極心理的培養。
參加心理講座的社區代表合影。通訊員供圖
活動期間,韓茹通過引導社區代表分享疫情期間「你對自己最滿意的部分」,激發大家的成就感和積極心理。
「我最滿意的,是我和兒子都參與了疫情防控工作,並獲得了榮譽證書。」武鐵佳苑社區關工委副主任鄭忠生說。
梨園街關工委主任朱克木稱,最讓自己感動的,是走訪12家醫護人員家庭、為他們親手送去物資時,他們口中的那一句句「感謝」。
韓茹表示,積極心理可以通過滿足感、獲得感進行調整,也可以通過平時對自己行之有效的辦法,比如有的人喜歡用「吃吃吃買買買」來緩解情緒。值得警惕的是,若長期的消極心理無法改善,則需尋求幫助。
【糾錯】編輯:郭金富
【來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