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並星標【品牌農業參考】
有態度、有乾貨的品牌農業平臺
8月1日,由河北省農業農村廳、邢臺市政府指導,內丘縣委、縣政府主辦的「綠水 青山 金蘋果」內丘富崗蘋果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在邢臺市內丘縣李保國先進事跡教育基地舉辦。
來自河北省農業農村廳、內丘縣政府的相關負責人,以及中國蔬菜流通協會專職副會長、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企業發展部主任等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共50餘人出席了本次活動。
「綠水 青山 金蘋果」內丘富崗蘋果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現場
河北省邢臺市內丘縣位於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東麓,全縣總面積787平方公裡,是傳統的蘋果產區,全縣蘋果種植面積10.6萬畝,2019年蘋果產業總產值達11.66億元。富崗蘋果做為內丘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生產基地位於海拔500-1200米的太行山深處崗底村,是太行山上新愚公——李保國教授根據崗底村獨特的自然條件,培育出來的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內丘縣特有的氣候和自然條件,與李保國精神緊密結合,形成了高品質、標準化、有精神內涵的獨特產業發展道路和品牌文化。自2000年至今,富崗蘋果連續20年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為綠色食品。2019年,崗底人均收入達到了4.5萬元,人人都是蘋果專家,帶動太行山區周圍種植蘋果5萬畝。
近年來,內丘富崗蘋果大力加強品牌培育和提升,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富崗」是中國果品領域的第一個馳名商標,是全國第一個實現全程可追溯的農產品,「富崗」基地是全國第一個農民持中專畢業證和技師證雙證上崗的基地。
內丘縣是傳統的蘋果產區,近年來,縣政府大力發展蘋果產業,堅持以公司為龍頭,以品牌戰略為導向,積極搭建農業產業化經營平臺,在太行山區建立優質蘋果生產帶。
內丘縣崗底村黨總支書記、富崗集團「掌門人」楊雙牛接受記者採訪
會上,內丘縣崗底村黨總支書記、富崗集團「掌門人」楊雙牛說,崗底村三十年逐夢,全村村民團結起來做大事,依託「改革推動、科技支撐、市場引領、創新發展」理念,把荒山變成花果山。接下來,將繼續帶領村民,發揚李保國老師的新愚公精神,朝著共同致富的目標努力,2020年底實現全村人均收入5萬元。
元一智庫農研中心主任鐵丁老師作專題講座
發布會邀請了農業品牌專家元一智庫農研中心主任鐵丁老師作專題講座,他提出打造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的本質就是構建全域農業高質量發展「生態圈」,並用「品牌囤」的邏輯圖,從五大維度出發詮釋了品牌生態學,強調建設農產品公用區域品牌的核心是給本地人幸福,給外地人驚喜。」
一、本質:構建全域農業高質量發展「生態圈」
鐵丁老師強調:品牌進化與社會生態的變化是息息相關的,是協同進化的過程;元一智庫研究品牌生態學,是用進化理論看品牌發展歷程。
基於此,他提出,打造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的本質就是構建全域農業高質量發展「生態圈」。他說,良好的品牌生態圈,是一個可以自我調整、自我定位修補的系統,可以進行造血和更新,實現品牌的可持續發展!這也是目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中亟需解決的問題。
二、「品牌囤」——五大維度分析品牌生態學
對於未來品牌的嚮往,元一智庫用「品牌囤」的邏輯圖形來闡釋。鐵丁老師特別提出以「戰略主線、推進原則、檢索基因、落地支撐、品牌表現」為思路,「一個主體、兩個機制、三個世界、四個支柱、五點合一」為路徑,構建形成區域公用品牌強有力的生態圈。
他以國內外知名農產品品牌為例,理論結合實際,從區域公用品牌建設最常見問題、最亟待解決的問題進行一一解答!並對富崗蘋果品牌故事、發展機遇與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問題進行分析,在新經濟周期下,就中國果業消費發展趨勢,為富崗蘋果區域品牌戰略建設路徑提出建議。
● 如何避免公地悲劇?
● 商品怎樣變成特色商品,在同類海洋中變成燈塔?
● 農業品牌建設帶動區域產業發展,多業共建!
● 將傳統產品打造新形象,培育縣域優勢核心產業
● 「一村一品」帶動鄉村振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