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消費、醫藥、科技三大賽道 廣發基金推權益基金新品

2021-01-18 手機鳳凰網

「如果投資就像盲人摸象,那我一定要去摸不同的位置,摸得越多,才能知道大象長什麼樣子。」廣發新經濟基金經理邱璟旻是一位成長型投資選手。入行11年、管理公募基金5年以來,他通過不斷的探索和實踐,構建了一套系統的投研方法,以更真實地把握「大象」的真相和本質。

在邱璟旻的投資框架中,先有產業邏輯,才有個股邏輯,為此,他不斷解構和深入分析細分產業,在守住自己能力圈的前提下,努力擴大自己的產業覆蓋範圍。正如他崇敬的投資大師彼得·林奇、安東尼·波頓一樣,他把大部分時間用在研究企業基本面,耐心打磨自己的投資內功。

邱璟旻認為,優秀的公司能夠分享到更大的產業紅利,研究的價值就在於找出行業中優秀的公司,因此,他聚焦在醫藥、消費、科技等成長空間廣闊的賽道中,將「股東視角」和「大眾視角」相結合,配合定量分析,挖掘持續快速成長的公司,分享企業業績驅動帶來的長期回報。

銀河證券統計顯示,2020年,邱璟旻管理的廣發新經濟回報為104.98%,在偏股型基金(股票上下限60%-95%的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排名第9/486位。過去兩年、過去三年累計回報則達到181.25%和115.03%,均名列同類前1/5。

擬由邱璟旻擔任基金經理的新產品——廣發成長精選(010595)將自1月18日至22日在建設銀行、廣發基金直銷等渠道發行。邱璟旻表示,該基金將通過對上市公司及行業所處的基本面進行深入分析和把握,精選具有成長優勢的個股,力爭為投資者帶來長期穩健的回報。

以能力圈為中心擴大產業覆蓋

記者:你把自己定義為成長型投資選手,在世界級的成長投資大師中,你比較欣賞哪位?

邱璟旻:像彼得·林奇、費雪等投資大師的書我都反覆看過,我比較欣賞林奇的工作方法和勤奮度,他一年調研兩千家公司。和他一樣,我的大部分時間也都給了工作。

但我更趨向於像安東尼·波頓一樣去做事。他做了一些跟大多數人不太一樣的工作,但取得了非常好的結果。在《安東尼·波頓的成功投資》一書中,波頓在估值時採用的方法獨具一格,他決定買進或賣出的標準不是數字,而是自己對公司基本面的信心程度。

記者:你向波頓學習或者借鑑的有什麼?在投資中做了哪些跟別人不太一樣的工作?

邱璟旻:或許確實有一些和別人不太一樣的地方。我做成長股投資,選股的策略是先選賽道,然後再挑個股。

A股有28個一級行業,在此基礎上我把它細分為一百多個二級、三級行業。過去五年多的時間,我逐個研究和覆蓋這些細分行業的公司,只要行業中有可跟蹤、可追溯的行業經營數據,有龍頭企業或可能成為龍頭的企業,就會納入我的研究範圍。目前,我覆蓋了七十多個細分的二三級行業,在這些行業選擇公司構建基礎股票池,重點關注,找合適機會買入。

記者:這個工作量非常大,確實少有人做,你為什麼這麼做?

邱璟旻:如果將投資比喻為盲人摸象,基本面研究工作就好比是摸大象,摸得越多才知道大象長什麼樣子。所以,我對一個事物、一個產業,必須得了解足夠多、足夠全面,才能判斷出此時此刻什麼是主要矛盾,未來什麼契機會導致主次矛盾發生轉化,才能對一個行業的發展趨勢做出預判,從而優選賽道。當我覺得一個賽道發展前景不錯,我就會在產業鏈上下遊中找一批好企業,因為研究具有復用性。

記者:現在投資圈經常強調基金經理的能力圈,你怎麼看?

邱璟旻:巴菲特說,投資成功最重要的是能力圈原則。我很贊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圈,做投資、研究更是如此,清楚地認識到自身能力圈範圍,不去越界做判斷和決策,才能將損失減少到最低。

我會將很多行業進行細分來研究,這和聚焦能力圈並不矛盾。想要對抗波動性,分散風險,提高收益,這就必然要擴大投資組合,也就意味著要逐步跨出自己的能力圈,擴大自己的視野。但我不會盲目出圈,而是先聚焦在能力圈範圍內,利用可追溯的行業或公司的客觀數據,進行合理拆分組合,加上自己的常識與知識,來深入分析。

目前我主要聚焦在醫藥、消費、科技相關的企業進行選股,這些行業長期成長空間廣闊,商業模式比較好、行業景氣度比較高、增長的確定性比較強、受宏觀經濟等外部因素的影響較小,符合好賽道競爭力突出的特徵。

挖掘能分享產業紅利的成長股

記者:在你聚焦的賽道裡,你會選擇什麼樣的成長股?

邱璟旻:我會選擇具備優勢且業績持續增長的、確定性強的公司,買入並持有,分享公司由業績驅動帶來的市值增長的果實。我通常是從產業的角度,尋找細分行業裡一線經營的、有產業地位的企業。優秀的公司往往更能分享到較大的產業紅利。

記者:你具體是如何選好公司?

邱璟旻:主要是定性和定量分析。定性方面,我的方法是「股東視角」和「大眾視角」相結合。既把自己看作是上市公司的股東,注重企業所處的生命周期及發展情況;也會將基於大眾視角觀察和思考,用常識判斷,看客觀數據,以及由此所形成的邏輯推理,作為決策的主要依據。

定量主要是判斷公司的盈利能力、盈利質量和盈利速度。盈利能力研究公司的毛利率、ROE、人均創收等;盈利質量主要對企業現金流、研發支出、應收/預收帳款等進行分析,判斷公司的商業模式、競爭壁壘以及經營的可持續性。盈利速度主要關注收入/利潤YOY、商譽等,評估要研究公司的收入和利潤複合增速。

總體來說,我比較偏向於選擇收入穩定增長,盈利能力快速提升的快速成長股,而不是白馬股。

記者:你很注重擴大能力圈,所以你的投資組合會比較注意行業分散?

邱璟旻:對,我只買行業最優秀的企業,所以個股相對集中,但會儘量做到行業分布比較廣泛,大概10個行業,相比滬深300指數,長期超配醫藥生物、食品飲料、計算機等行業。我持倉的一級行業佔比一般不超過40%,均衡配置,分散風險。

記者:個股的買入和賣出有沒有標準?

邱璟旻:買入條件是在中性假設的前提下,用「現金流折現法」評估一家企業的中長期發展狀態下對應當前的估值水平,如果折價較大,就買入,接近或大於的話,就再等等。

除申贖外,兩種情況會賣出,第一是找到了性價比更高的公司。另一種賣出的情況是前期判斷失誤,企業的長期基本面出現問題。總結來說,我會通過研究來判斷它是不是符合標準,儘量減少股價波動帶來對基本面判斷的誤差。

記者:1月18日至1月22日,你的新基金——廣發成長精選發行,你的管理思路是怎樣的?

邱璟旻:廣發成長精選的投資策略與現有的老產品管理思路比較一致,仍然以自上而下精選個股為主,行業配置方面堅持能力圈原則,重點關注醫藥、消費和TMT行業的機會。在建倉初期會採取穩健的策略,努力為持有人取得較好的投資回報。

基金經理簡介:

邱璟旻,北大化學系本科,中國科學院理學碩士,曾就讀於協和醫大、北大、中科院、清華四大名校。11年證券從業經驗,近5年公募基金管理經驗,第七屆中國基金業英華獎「三年期股票投資最佳基金經理」得主。現任廣發基金成長投資部基金經理,擔任廣發新經濟混合、廣發聚豐混合、廣發優勢增長股票等基金經理。

廣發新經濟基金經理邱璟旻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構建股票投資護城河 廣發旗下20隻基金兩年回報翻番
    整體回報靚麗領跑多個細分賽道  今年前三季度,醫藥、軍工、科技、消費等板塊各有千秋,廣發基金旗下主動權益類基金較好地把握住了結構性行情,以領先的業績在不同細分賽道領跑。  根據銀河證券數據,廣發基金旗下16隻基金前三季度收益率超過50%,7隻基金收益率超過70%,位列主動權益基金收益率50強名單。
  • 機動靈活 守正出奇 廣發基金策略投資部打造「特種小分隊」
    「隊長」李巍常年聚焦TMT、高端製造、醫藥生物三大賽道,是價值成長派的科技股獵手;數學博士苗宇是團隊的實力擔當,從「追風少年」到沉澱於消費領域深耕細作;吳興武精通醫藥領域,獨門絕技打通了行業與市場之間的隔閡;羅洋深諳周期股背後的運行邏輯,挖掘周期成長的投資機會;段濤是深度的成長股愛好者,對於挖掘黑馬「富有激情」。
  • 「基民問答」科技基金可以抄底了嗎?白酒消費還能追嗎?
    建議大家逢回調再買入,或者分散配置在大消費龍頭上,不要過於聚焦在白酒板塊或白酒持倉較大的消費基金,還有不管白酒還是消費類的指數基金也不行、回撤也很大,主動管理的消費多元化基金因為能夠選優質龍頭股,可以讓回撤控制的更小些。
  • 明星基金遭醫藥「碾壓」,廣發劉格菘「抱團」科技股收益大幅下滑
    2020年上半年股市已正式收官,與去年相比,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產品的收益排行發生了「大洗牌」,醫藥主題基金產品收益率集體攀升。據Wind數據端顯示,去年的明星基金產品的業績也遭到了醫藥產品的「碾壓」,今年上半年均未進入收益率榜單的前列。
  • 績優基金經理費逸掛帥 廣發瑞安精選12月7日開售
    2017年7月走上投資崗位後,費逸專注成長股投資,對TMT、醫藥、消費等領域有著深入的認識和獨到的見解。   在投資實踐中,費逸推崇查理·芒格的理念。廣發聚瑞2020年三季報顯示,該基金主要配置在消費電子、半導體、製劑出口、家電、食品飲料等行業,廣發鑫益超配醫藥、電子、家電三個行業,都較好抓住了市場機會。
  • 廣發基金費逸:在投資這場「荒島實驗」中,我選擇重倉「中國製造」
    費逸入行10年,在廣發基金從周期研究員做起,逐漸聚焦TMT行業,2017年7月接手廣發聚瑞,正式走上投資一線。Wind統計顯示,截至11月10日,在3年多的時間,他管理廣發聚瑞期間任職回報達到138.62%,年化回報率達到29.97%。 從組合的歷史持倉來看,「10年揮一棒」的自信也並非空穴來風。
  • 搜狐財經基金周報 | 22隻新基金成立總規模達713億;公募基金總規模...
    萬家基金年內無緣爆款新品 萬家基金年內無緣爆款基金產品,除了部分新品存在限售的客觀因素,也與公司權益類基金經理團隊人員配置不合理有關,負責主動權益產品投資的11位基金經理中,部分人員崗位任職時間僅在兩年以內。
  • 爆款基金再現 一日吸金或超300億!基金經理看好這三大領域
    據業內人士透露,此次南方成長先鋒混合的募集總規模或將接近甚至超過300億元,投資範圍聚焦科技成長。  「爆款」原因何在?  一日售罄 募資規模或接近300億元  6月8日,擬由南方基金權益研究部總經理茅煒、基金經理王博掌舵的南方成長先鋒正式開賣。
  • 廣發基金費逸:把握時代發展主旋律 賺企業長期成長的錢
    基於當前中國經濟所處階段,費逸認為先進位造業和消費升級將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值得關注的兩條主線,其中,電子和醫藥作為相關產業鏈中的主戰場,是其長期耕耘的方向。 資料顯示,「85後」基金經理費逸,一畢業就進入廣發基金研究部,入行初期負責鋼鐵、煤炭等周期行業研究,隨後5年深耕TMT行業,打下了紮實的研究基本功。
  • 看基金報告的樂趣:傅鵬博、勞傑男、陳一峰、謝治宇、傅友興、袁芳...
    (上篇9位,本篇11位)來看: 行業主題基金經理(科技、消費、醫藥)都在找各行業細分賽道的標的平衡, 其他綜合權益類基金經理,也在尋求市場內標的的均衡。 減持:前期漲幅較高的醫藥和消費類個股
  • 權益大年公募基金髮行兩極分化 中小公司缺席盛宴各有「苦衷」
    截至記者發稿,2020年第一批爆款的權益類基金新品已經出爐:匯添富大盤核心資產募集113.2億,景順長城品質成長募集67.23億,限額60億的交銀內核驅動基金單日認購資金超500億。愛方財富總經理莊正指出去年權益類基金髮行的特點:「1、消費、成長、醫療、科技行業主題基金受熱捧,名稱中帶消費的基金47隻,帶成長的基金29隻,帶醫療、醫藥的基金24隻,帶創新的23隻,帶科技的21隻。2、FOF熱情高漲。在2018年FOF基金成立22隻基礎上,2019年FOF基金成立數達到73隻,市場上對FOF的熱情繼續高漲。
  • 「翻倍基」基金經理邱璟旻領銜 廣發成長精選1月18日發行
    具體到投資方向,他看好社會化率提升、工程師紅利、科技進步、消費升級四大主線。 1月18日至1月22日,擬由邱璟旻擔任基金經理的新基金——廣發成長精選(010595)將在建設銀行、廣發基金直銷等渠道發行。基金經理將通過對上市公司及行業所處的基本面進行深入分析,精選具有成長優勢的優質企業進行投資。
  • 基金年終排名戰打響 重倉股走勢引關注
    目前,在業績排名前五的主動權益類基金中,有多隻基金抱團重倉股。比如寧德時代、隆基股份、美的集團等就出現在廣發高端製造、農銀匯理工業4.0等基金重倉股名單中。消費、科技、醫藥、順周期或是核心主線目前,市場熱點快速輪動,不少基金公司認為,這樣的局面或將持續,無論是順周期還是科技、消費,都可能在歲末有所表現。
  • 我看了看截至目前的基金排行榜
    又快到年底了,又快到了每年盤點的時候,我剛看了看今年到目前為止的基金排行榜,截至12月14日,今年已經有20隻基金翻倍,而且排名前13名特別好玩:就4家公司,而且廣發就1隻廣發高端製造。注意:因為數據顯示原因,同一個基金的A、C兩種分開計算,我也是把他們看作兩隻基金了。
  • 廣發基金劉格菘:A股現中長期配置時點 科技股仍是主方向
    科技股在調整後投資邏輯是否有變?核心資產的投資價值是否已經呈現?就市場關注的問題,上證報記者專訪了廣發基金主動權益投資的三大部門負責人——成長投資部總經理劉格菘、價值投資部總經理傅友興及策略投資部負責人李巍。
  • 中國知名100位基金經理:大消費、價值藍籌的47位捕手
    ,也加了一些基金經理比較新、但基金產品本身的歷史積澱還不錯的,本次發布「知名基金經理2.0版本」,並把三大類拆開,進行更細緻的解析,希望帶給大家對這些基金經理和基金更深度的認知,幫助大家在基金投資的道路上少走彎路、守護好自己的財產。
  • 廣發均衡優選擬任基金經理王明旭:攻守平衡 穩中求進
    廣發基金一位中生代基金經理評價稱,王明旭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司機」,他的風格有點像打太極,強調均衡、和諧,兼顧銳度和防守,在靈活的攻守轉換中捕捉市場機會。據銀河證券統計,截至12月18日,王明旭管理的廣發內需增長最近兩年回報為174.18%,在60隻同類基金(股票上下限為30%-80%的靈活配置型基金)中排名第2。同期,滬深300指數的漲幅為58.17%。
  • 布局2020迎來「超級周」,哪些賽道值得重點深耕?
    在今年的結構性市場中,科技、消費、醫藥是表現最為耀眼的賽道,也是業績領跑基金重倉的行業方向。與此形成鮮明反差的是,能源、材料、房地產、汽車等偏周期行業表現明顯弱於市場。可見,主動權益基金要想獲得超越市場的回報,選對賽道尤為重要。
  • 廣發基金邱璟旻:像經營一支球隊一樣管理自己的組合
    邱璟旻是2020年「翻倍基」的基金經理之一,他管理的廣發新經濟A去年投資回報為104.98%。Wind統計顯示,自2017年3月份管理廣發新經濟A以來,截至1月5日,邱璟旻任職回報達到186.32%,年化回報率為31.35%。
  • 廣發基金張東一:堅守消費行業能力圈 與優秀企業共成長
    過去5個月表現強勢的醫藥、消費等行業,未來是否依然有不錯的投資機遇?在充滿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中,把握住市場的本質、公司的本質,才能撥開迷霧看清未來發展的方向。在廣發基金國際業務部基金經理張東一看來,本質就是資產收益率,也就是常說的ROE,在合適的位置買入有護城河的高ROE好公司進行持有,這是長期獲得收益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