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發基金邱璟旻:像經營一支球隊一樣管理自己的組合

2021-01-18 中國經營網

2002年5月5日,國際米蘭在聯賽中以2:4不敵拉齊奧,僅有一步之遙的意甲聯賽冠軍功敗垂成。比賽進行到第77分鐘,國際米蘭2-4落後拉齊奧,國際米蘭主教練庫珀用卡隆替換下了羅納爾多,大羅在替補席上用左手掩面,淚水順著指縫流出……

這一幕讓所有羅納爾多球迷傷心不已,大羅也因此從效力多年的國際米蘭轉會到皇馬。

但逆襲同樣來得激動人心。同一年,「外星人」羅納爾多踢了一屆近乎完美的世界盃,一舉拿下了當年的世界足球先生和金球獎兩個大獎。當時,亨利還是球場上神一般的存在,星光熠熠者還有盛年的勞爾和卡洛斯,而「外星人」作為一位從病榻上站起來歷經磨難的球星,無疑是眾望所歸。

如此激動人心的故事,在基金經理邱璟旻看來,股市上也常常同步上演。股票就像是球員(player),基金經理是足球經理(manager),作為一名優秀的組合管理者,就要具備這樣的眼光,能夠在一隻股票表現最低迷、被市場拋棄的時候,看到它的特質和產業地位,將它納入自己的組合。

「這樣的股票走出谷底之後就是超級強勢股,如同02年離開國際米蘭之後的羅納爾多。」邱璟旻說。

邱璟旻是2020年「翻倍基」的基金經理之一,他管理的廣發新經濟A去年投資回報為104.98%。Wind統計顯示,自2017年3月份管理廣發新經濟A以來,截至1月5日,邱璟旻任職回報達到186.32%,年化回報率為31.35%。

廣發新經濟基金經理邱璟旻

從醫學院高材生到基金經理

「作為一名投資人,究竟怎樣才能找到穿越周期和迷霧的指南針?」 張磊在《價值》自序中的這句開篇也是很多投資人心中共同的疑問。

邱璟旻熱愛思考,這也是他常常思索的問題:「我做投研已經11年,走過彎路,也取得過收穫,我常常反覆問自己,到底什麼是我的投資理念?隨著從業經歷增長,我認為,管理組合主要就是價值觀和知識觀的變現。」

與經濟學和金融學等科班出身的基金經理不同,邱璟旻步入證券行業之前是一名醫學院高材生,是北京大學和北京協和醫學院聯合招生的本碩博學霸。不過,他說自己對當醫生興趣不大,在北京大學就讀期間轉到了化學系學習,畢業後還做過一段時間化學研究工作。

2009年,邱璟旻在一家私募基金擔任化工、醫藥行業研究員。紮實的專業積累讓他在短時間內就能把握產業趨勢,並挖掘出增速比較高的成長股。2014年,邱璟旻加入廣發基金擔任醫藥行業研究員,2016年遴選為基金經理,如今管理著廣發新經濟、廣發聚豐、廣發優勢增長,管理規模為110億元。根據Wind顯示,即便經歷了2018年的熊市,邱璟旻從業以來的年化回報率仍然達到了20.86%。

復盤過去5年,A股在2015年下半年和2018年均出現跌幅不小的調整。市場的大起大落,讓邱璟旻對投資的本質有了更深刻的認知和體會。

2016年年初,邱璟旻看到煤炭行業在經歷低谷之後出現價格反彈,就在上半年買入不少煤炭股,一開始股價如他預測那般強勢反彈,持倉股票在幾個月時間大漲50%,但突然間產業政策出現轉向,煤價還沒開始下跌,股價卻在半個月時間跌回原點。

「後來我開始反思,投資這類周期性股票其實就是在跟時間賽跑,只有買的價格很低才有可能賺到錢,花那麼多精力做研究,結果只是做一錘子買賣,有什麼意義呢?」邱璟旻說,那時開始,他將精力更多地放在了值得長期積累的行業上,這樣獲得的知識和經驗才是可複製、高勝率的。

當市場源源不斷的考驗與投資中的歷練交織在一起時,關於如何做好投資這件事,邱璟旻的內心逐漸有了清晰的答案——「好生意+好公司」,具體來說就是要做時間的朋友,選擇可持續的增長,與偉大的企業同行。

「我是研究員,恰巧是基金經理」

2020年,邱璟旻管理的廣發新經濟A取得了良好的回報,全年淨值增長率為104.98%,遠超滬深300指數25.73%的漲幅。從相對排名來看,這隻基金的表現同樣出彩,在486隻同類基金中排名第9。(數據來源:銀河證券,基金類型為股票上下限為60%-95%的偏股混合型基金)

復盤2020年,邱璟旻介紹,最近幾年,他確定了成長股作為主要方向。一方面,加強對宏觀和產業趨勢的研究,優選賽道,精選個股;另一方面,堅持對重倉股深入研究、緊密跟蹤,力求對企業的中長期價值有更準確的預判。

正如投資大師彼得·林奇的一句名言,「不做研究就投資,和玩撲克牌不看牌面一樣盲目。」對邱璟旻而言,研究是其工作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即便擔任基金經理之後,他也從不放鬆在研究上的親力親為。

「我認為自己就是研究員,投研一體化,彼得·林奇三十多年前在書中就寫了。」邱璟旻說。

彼得·林奇相當推崇富達基金這種投研一體化的模式,他指出,基金經理自己做研究,自己對研究負責,就不會出現互相推諉、明哲保身的情況,研究員和基金經理相當於同時進行了「雙重研究」。

在研究方法上,邱璟旻強調實地調研和體驗式研究,一年有一半左右的時間外出調研公司。作為一名醫學院高材生,他在研究上也自帶「庖丁解牛」的細緻。

A股有28個一級行業,他在此基礎上將其進一步細分,拆分為100多個細分行業,按照自上而下的邏輯先做賽道選擇,再逐個研究和覆蓋這些細分行業的公司。

這種研究方法跟彼得·林奇的「翻石頭」策略如出一轍。彼得·林奇在《戰勝華爾街》一書中就寫道:「尋找值得投資的好股票,就像在石頭下面找小蟲子一樣。翻開10塊石頭,可能只會找到一隻,翻開20塊石頭就有可能找到兩隻。」

通過孜孜不倦的研究工作,邱璟旻已經覆蓋了70多個細分的二、三級行業,他對記者說:「只要行業中有可跟蹤、可追溯的經營數據,有龍頭企業或可能成為龍頭的企業,就會納入我的研究範圍,我會從中選擇優秀的公司構建自己的基礎股票池。」

關於研究的廣度和深度,邱璟旻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比喻,他把投資看成「盲人摸象」,細分的目的就是能摸到更多細節,從而還原成真實的大象。

「儘可能在不違背常識的基礎上把產業拆細,這樣做研究就能對大行業或者對經濟產業、經濟全貌形成認知。」邱璟旻進一步解釋道,研究產業不一定會落實到買賣股票上,但這個過程對認知經濟是一個非常好的補充和幫助。

在日積月累的研究、積累的過程中,邱璟旻形容自己已經從一名「模型研究員」轉變為「產業研究員」,投資不再局限於一城一池,視角不再停留在個股的漲跌之間,而是在積累了更多的產業認知之後,站在產業趨勢的大局觀之下去選擇賽道和公司。

「A股未來越來越傾向成熟資本市場,不是做股票投資,更多是做產業投資,就像巴菲特經常說的『你不是買一個股票,而是買一個公司的所有權』,我覺得這是未來很大的一個趨勢。」邱璟旻說。

深入研究 挖掘超級強勢股

從廣發新經濟的基金重倉股來看,他在選股上很有自己的特點。比如很多基金經理都喜歡白酒股,他卻是啤酒股的愛好者;他的持倉中有白馬成長股,也常常會出現一些二三線的「小可愛」,市場關注度不高,但時常會帶來意外之喜。值得一提的是,他善於捕捉成長股的拐點,在市場鮮有關注的時候,他已悄然將其納入組合。

「我對自己的定位是一名成長股選手,更喜歡尋找成長中的機會。」邱璟旻表示,在看好的產業賽道中,自己主要關注兩類公司,第一種是穩定成長型,要求收入和利潤同步穩定可持續增長。第二種則是快速成長類公司,這類公司的利潤增速大於收入,即盈利能力快速提升的公司。

正如在足球隊伍中他更喜歡爆發力強的球員,在投資中,邱璟旻也喜歡捕獵「超級強勢股」。

華測檢測就是其中一個代表。廣發新經濟A的基金季報顯示,該基金從2018年三季度開始重倉買入華測檢測,當時公司股價還不足6元,持有該股超過兩年的時間,華測檢測股價翻了4倍。回過頭來看,廣發新經濟A的建倉區間恰恰就是該股票最近幾年的底部區域。

金域醫學則是邱璟旻在2019年二季度買入的股票,買入之後該股經歷了半年多時間的橫盤震蕩,但基於對行業和公司的深入研究,邱璟旻始終堅持耐心持有。2020年一季度以來,金域醫學走出了一波大漲行情,股價上漲超過170%,作為廣發新經濟A的第一重倉股,給基金淨值貢獻了不小的收益。

如何才能挖掘到強勢股?邱璟旻總結道,超級強勢股首先應該是行業的主要參與者,是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經營管理很優秀,但可能因為階段性遇到挫折表現低迷,一旦後來通過自身努力戰勝了挫折,實現了「鳳凰涅槃」,業績兌現加上市場認可,股價往往就會出現戴維斯雙擊。

對於超級強勢股,邱璟旻指出,強大的產業地位和優秀的管理層缺一不可,而且基金經理還需要具備像「球隊經理」那樣的眼光,才能找到低谷中的偉大球員。

1月18日至1月22日,擬由邱璟旻擔任基金經理的新產品——廣發成長精選將在建設銀行、廣發基金直銷等渠道發行。該產品為混合型基金,將通過對上市公司及行業所處的基本面進行深入分析和把握,精選具有成長優勢的個股。

談及2021年市場,邱璟旻表示看好四個方向的資產:

第一,社會化率持續提升的行業,代表性的行業包括醫療服務、教育、檢測等。

第二,在工程師紅利下,受益於全球產業鏈轉移的機會,比如醫藥、汽車、科技等研發外包行業。

第三,在科技進步的背景下,一些能提升企業運營效率、增加企業盈利的行業,包括雲計算、5G、人工智慧、噶高端製造等。

第四,消費升級,包括食品、醫美、新能源電動車、等行業。

相關焦點

  • 聚焦消費、醫藥、科技三大賽道 廣發基金推權益基金新品
    廣發新經濟基金經理邱璟旻是一位成長型投資選手。入行11年、管理公募基金5年以來,他通過不斷的探索和實踐,構建了一套系統的投研方法,以更真實地把握「大象」的真相和本質。在邱璟旻的投資框架中,先有產業邏輯,才有個股邏輯,為此,他不斷解構和深入分析細分產業,在守住自己能力圈的前提下,努力擴大自己的產業覆蓋範圍。
  • 「翻倍基」基金經理邱璟旻領銜 廣發成長精選1月18日發行
    落實到實踐中,他把自己看作是上市公司股東,從產業角度選擇企業,注重企業生命周期發展情況。相比穩定成長的白馬股,他更偏好挖掘盈利能力快速提升的成長股。 銀河證券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末,邱璟旻管理的廣發新經濟過去一年、過去兩年、回報分別為104.98%、181.25%,在偏股型基金(股票上下限60%-95%)中排名第9/486位、前1/5。
  • 富途|邱璟旻:電動車核心是智能化,智能車未來會拿走行業80%利潤
    以上,是廣發基金成長投資部基金經理邱璟旻,在近期一場小範圍交流中對新能源車的最新看法。資料顯示,邱璟旻,廣發新經濟、廣發優勢增長、廣發聚豐基金經理,目前在管規模110.43億元。其中,他管理的廣發新經濟2020年度實現104.14%的收益,在486隻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排名第9;過去兩年累計回報187.45%,在409隻同類基金中排名前15%。
  • 廣發全球精選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更新的招募說明書 廣發全球精選...
    6、境外上市公司經營風險 境外上市公司的經營好壞受多種因素影響,如管理能力、財務狀況、市場前景、行業競爭、人員素質等,這些都會導致企業的盈利發生變化。如果基金所投資的上市公司經營不善,其股票價格可能下跌,或者能夠用於分配的利潤減少,使基金投資收益下降。雖然基金可以通過投資多樣化來分散這種非系統風險,但不能完全規避。
  • 廣發基金張東一:以中長期視角構建組合 尋找風險收益比合理的好公司
    文/王憶「基金經理的工作強度很大,必須保持『在線』狀態,不能出戲,需要不斷學習,時刻對新鮮事物抱有好奇心。」名校畢業後即加入廣發基金研究部的80後基金經理張東一坦言,雖然自己跟其他女性一樣愛美食、喜歡新鮮事物,但她更願意花時間去 「讀報表、調研、廣泛閱讀」,並樂在其中。
  • 廣發天天利A : 廣發天天利貨幣市場基金基金經理變更公告
    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廣發天天利貨幣市場基金基金經理變更公告 1公告基本信息基金名稱廣發天天利貨幣市場基金基金簡稱廣發天天利貨幣基金主代碼 000475基金管理人名稱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公告依據《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基金管理公司投資管理人員管理指導意見》、《廣發天天利貨幣市場基金基金合同》基金經理變更類型增聘基金經理新任基金經理姓名曾雪蘭共同管理本基金的其他基金經理姓名任爽  2新任基金經理的相關信息新任基金經理姓名曾雪蘭
  • 廣發基金陸靖昶:公募基金將成為重要的養老投資工具
    不過,在養老投資這場「理財長跑」中,如何對資產進行動態管理、實現較高的風險收益性價比,對普通人而言是一個難題。養老目標日期基金通過設置下滑曲線,可幫助投資者根據年齡增長合理配置資產。目標日期基金的設計原理是怎麼樣的?為什麼能滿足客戶在不同階段的配置需求?普通投資者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針對投資者關心的這些問題,記者近日專訪了廣發基金資產配置部基金經理陸靖昶。
  • 廣發基金王予柯:打造穩健收益低波動產品線
    王予柯:廣發基金債券投資部基金經理。經濟學碩士,13年證券從業經歷,先後擔任廣發基金固定收益部債券交易員兼研究員、固定收益部投資經理、公募基金經理,目前管理廣發安宏回報、廣發穩裕混合、廣發集泰債券等基金產品。  波動是資本市場固有的一部分,想要在較低波動基礎上實現長期穩健的回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廣發基金張東一:靜心專注 發掘A股長期投資價值
    基金經理簡介:張東一:約克大學理學碩士,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理學碩士,12年證券從業經驗,近4年公募基金管理經驗。現任廣發基金國際業務部基金經理,管理廣發聚優混合、廣發估值優勢等基金。從基金組合的歷史持倉看,很多行業我都會投資,比如消費、醫藥、金融、地產、環保、電子,我會根據行業周期狀況和擅長的領域有不同的權重選擇。4、您管理的新產品廣發品質回報是一隻怎樣的產品?與之前管理的產品有什麼區別?
  • 廣發基金王明旭:攻守平衡也是一種取勝之道
    廣發內需增長基金經理 王明旭進攻型基金經理,當然是很好的。但類似王明旭這樣風格的基金經理,採取均衡配置策略,在市場風格風雲變幻之際,攻守有道,也是市場所需要的。1月7日至1月13日,擬由王明旭管理的新基金——廣發均衡優選混合型基金((A類010379,C類010380))將在農業銀行、廣發基金直銷等渠道發行。這是一隻股債平衡型基金,股票資產佔基金資產的比例為30%-65%。
  • 廣發均衡優選擬任基金經理王明旭:攻守平衡 穩中求進
    廣發基金一位中生代基金經理評價稱,王明旭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司機」,他的風格有點像打太極,強調均衡、和諧,兼顧銳度和防守,在靈活的攻守轉換中捕捉市場機會。據銀河證券統計,截至12月18日,王明旭管理的廣發內需增長最近兩年回報為174.18%,在60隻同類基金(股票上下限為30%-80%的靈活配置型基金)中排名第2。同期,滬深300指數的漲幅為58.17%。
  • 機動靈活 守正出奇 廣發基金策略投資部打造「特種小分隊」
    來源:證券日報今年前三季度,滬深300漲幅為11.98%,標準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別達到34.47%和37.17%。在震蕩起伏的結構性市場中,股票投資能力出色的基金管理公司取得了良好的超額收益。據銀河證券統計,廣發基金旗下16隻主動權益基金收益率超過50%,7隻基金收益率超過70%。
  • 廣發基金費逸:把握時代發展主旋律 賺企業長期成長的錢
    正因其他投資者非常聰明、消息靈通,並且高度智能化,所以你必須讓自己具備一種他們所不具備的優勢。你必須想他們所未想,見他們所未見,或者具備他們所不具備的洞察力。」 作為入行10年、管理公募基金即將滿3年的基金經理,廣發聚瑞基金經理費逸對此也有自己的一番思考。「在不同時代,每個行業出牛股的概率是不同的。
  • 廣發基金張東一:堅守消費行業能力圈 與優秀企業共成長
    其次,策略也是眾多基金經理非常看重的一個方面,不同的策略會導致基金經理有不同的風格和業績表現。根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張東一在2018年9月21日開始管理廣發估值優勢(006136),採用的策略主要PB-ROE,自產品成立至2020年5月15日,業績增長超過80%。
  • 構建股票投資護城河 廣發旗下20隻基金兩年回報翻番
    銀河證券統計顯示,滬深300漲幅為11.98%,而標準股票型基金和偏股型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別達到34.47%和37.17%,其餘各細分類型基金也全線飄紅。  在震蕩起伏的結構性市場中,股票投資能力出色的基金管理公司抓住了市場機遇,取得了良好的超額收益。據銀河證券統計,廣發基金旗下16隻主動權益基金收益率超過50%,7隻基金收益率超過70%。
  • 廣發基金譚昌傑:投資也要仰望星空,尋找「固收+」最亮的那顆星
    這一年,是譚昌傑擔任債券基金經理的第二年。或許,連他自己都沒想到的是,這一場突如其來的熊市,將改變他此後的投資生涯,讓他走出了一條不一樣的固定收益職業之路。自那時起,譚昌傑開始有意識地站在持有人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組合,「不要虧錢」成為組合管理的底線。「對基金經理來說,每一筆申購都是一份責任。如果我們能讓每一分錢都掙錢,就是基金經理這份工作帶來的最大成就感。」2015年,譚昌傑決定選擇一個「人少的地方」,將絕對收益作為自己投資的目標。從那個時候開始,他把所有的客戶都看作那個曾經虧錢的老伯。
  • 基金年度總決賽來了,農銀匯理「貼身肉搏」廣發基金!兩...
    年末基金業績排名正在激烈交火!短短數日時間,基金經理趙詣管理的農銀匯理工業4.0基金的年內收益率,就從114%變成124.46%!這意味著,農銀匯理工業4.0基金距離冠軍基金的收益率僅有0.27個百分點!
  • 廣發基金王明旭:追求「穩中求進,不疾而速」理想狀態
    據銀河證券及Wind統計,截至12月18日,王明旭管理的廣發內需增長最近兩年回報率為174.18%,在60隻同類基金中排名第二。同期,滬深300指數的漲幅為58.17%。  「投資是一件持續有新鮮感的特別有意思的工作,每天9點半開盤,貌似是重複的工作,其實每天都要面對不同的變化。
  • 績優基金經理費逸掛帥 廣發瑞安精選12月7日開售
    截至11月20日,由廣發基金「新銳」基金經理費逸管理的廣發聚瑞混合近兩年回報為152.88%,在402隻同類基金(基金類型為60%-95%的偏股型基金)中排名前15%,獲得銀河證券三年期五星評級。
  • 廣發基金譚昌傑解密:我是怎樣做到每年都是正收益
    廣發基金混合資產投資部基金經理譚昌傑給出的答案是:"固收+"策略的絕對收益目標基金。只是,大部分基金採取的是相對收益目標、爭取更靠前的相對排名,導致產品淨值波動較大。過去幾年,部分基金經理以絕對收益為目標來管理產品,在控制波動的基礎上追求穩健回報,這類絕對收益目標的"固收+"產品,正被越來越多人所熟知和認可。而譚昌傑在過去數年的絕對收益目標產品的管理中,獲得了極好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