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6年8月23號開機至今《如懿傳》已經在萬眾矚目中度過了整整兩年;
其實要想誠心做好一部劇,兩年時間並不算很長,但是在這個成名要趁早的快餐時代,從開機的消息放出來之後,各方面都已經等的心急如焚了。
畢竟它從去年5月就已經殺青,檔期一拖再拖並不關乎製作精不精良,而是因為審查和資本較量等諸多問題才三番五次的定檔又延播。
《延禧攻略》正是鑽了這個空子;
《如懿傳》殺青一個月後才開機的《延禧攻略》,因為與《如懿傳》中的角色高度重合,讓人不得不懷疑於正是不是想蹭《如懿傳》的熱度。
可是沒想到《延禧攻略》居然比《如懿傳》提前開播了一個月。
更加讓人意外的是,即便是臭名昭著的於正冠名(於正擔任製片人、藝術總監),延禧依然得到了豆瓣7.1的高分評價,甚至讓於正本人的風評都有了逆風翻盤的趨勢。
究其原因,主要是不按套路出牌;白蓮花看膩了,於正團隊在劇中給大家突出了一朵盛世黑蓮,鬥宮女(同事)、鬥嬤嬤(上司)、鬥貴妃(老闆)、「鬥」皇上(老公);非常符合新時期女孩子渴望在職場、家庭、社會中無所顧忌的爭取平等自由的心理。
拋掉聖女光環,拋掉瑪麗蘇劇情,社會你魏姐是多少女孩渴望成為的樣子。
不過魏瓔珞有多招人喜歡,《如懿傳》片方就有多慌。
因為雖然角色雷同,但是兩部劇給人物的設定卻大有出入。
《如懿傳》中由周迅飾演的主角烏拉那拉.如懿,就是《延禧攻略》中正在黑化著的嫻妃。
像《延禧攻略》的劇情一樣,歷史上的嫻妃最開始確實賢良淑德、與世無爭,但是隨著家道的中落,慢慢變得利慾薰心、陰險狡詐。
之所以能坐上第二任皇后的寶座,乾隆自己的說法是:富察皇后去世的時候,論資排輩該輪到嫻妃了,而「並非以愛選色升」。
再加上她後來在陪皇上巡遊時莫名其妙的削髮後被秘密送回宮中。
(《還珠格格》中的皇后就是《延禧攻略》中的嫻妃)
死後不僅沒能按照皇后的禮儀安葬,而且連一個屬於自己的墓地都沒有。
最終以嬪的規模被陪葬在了純妃的寢陵。
就是這樣一個不受待見的妃子,在《如懿傳》這本書中變成了乾隆疼的死去活來的純元皇后,兩人一起書寫了一段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故事。
而為了凸顯如懿的完美和主角光環,那個讓乾隆掛念了一生的富察皇后倒變成了一個「被眾人認為壞事做盡」,不受皇上寵愛的哀妃。
要知道歷史上的富察皇后是乾隆的初戀,乾隆對她的愛猶如滔滔江水。
就連她居住的「長春宮」也來自於乾隆自己的號----長春居士
乾隆甚至給富察承諾「只要是你生的兒子,朕都要立他為儲君」,可惜皇后的兒子全部夭折了。
對富察的女兒也是疼愛有加,嫁給蒙古親王之後,捨不得讓她離開,就讓她一直住在京城。
富察皇后死後很長一段時間,乾隆性情大變,喜怒無常,動不動就要砍頭,但是輪到女婿犯錯,他居然哭著赦免了,「那是皇后唯一的女兒,怎麼捨得她沒了夫婿。」
而且他把自己一生的才華幾乎都交付給了富察皇后,寫的100多首好詩中,全部都有富察的影子。
再加上隨著《延禧攻略》的熱播,富察賢良淑德的人設已經深入人心,《如懿傳》如果把握不好對富察的度,很可能會招致網友的反感。
另外,如今已經深得人心的社會你魏姐,到了《如懿傳》那邊也變成了一個「遇機會心狠手辣、不擇手段」的女人。
《延禧攻略》中的魏姐也確實有咄咄逼人,一招致命的潛質,但是《延禧》更傾向於把她往好的方面寫。
事實上,如果將《延禧攻略》中魏瓔珞的好和《如懿傳》中魏嬿婉的壞綜合起來看,應該算是一個比較完整的人。
畢竟這個世上很少會有絕對的好壞,大多數人都是一邊善良著,一邊邪惡著。
只是不知道追劇少女們會不會都明白這個道理。
如若不然,率真的魏姐變成了反派,在觀眾心目中也會成為一個減分項。
當然,《如懿傳》本身也有很多優勢,比如它的演員陣容。
豆瓣上一年前就有一條點讚很高的評價:光有周迅就給五顆星,就是這麼腦殘。
因為周迅沒開新浪微博,所以我們以趙薇的粉絲數量為依據,保守估計周迅有5000萬粉絲,再保守估計霍建華也有5000萬粉絲。
再加上董潔、李沁、辛芷蕾、李純等人氣和實力兼具的明星加盟。
收視率一定不會差到哪裡去。
不過,大家應該也發現了一個規律,如今的豪華陣容已經逐漸變成了爛片的標配,反而是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小演員演的影視劇,冷不丁就會成為一匹殺出重圍的黑馬。
比如最近口碑很好的《瘋人院》,沒什麼演員陣容,看完電視劇甚至連主角的名字都叫不上來,劇情卻很能引人入勝,發人深思。
包括《延禧攻略》,在播出之前,應該沒有多少人認識吳謹言,聶遠也是在多年前的《隋唐英雄傳》之後就一直不溫不火的演著配角。
還有秦嵐,譚卓、許凱都算不上知名演員;
可是這劇,它就很合觀眾胃口。
反觀那些人氣鮮肉和一線大咖加盟聲勢浩大的「大製作」,10個裡面有8個都是撲街的。
比如雲集了大半個娛樂圈一線明星的《封神傳奇》。
比如前段時間剛上線第二天就撤檔的《阿修羅》。
比如上線一天評分就跌到3.7的《歐洲攻略》。
當然,這並不是什麼魔咒,只是「大製作」的片酬比例一般情況下都會佔製作成本的很大一部分。
像《如懿傳》號稱3億的成本,但光男女主角的片酬就曾被爆超過了1.5億;
再加上其他一些配角的片酬,至少超過2/3的成本都給了明星。
這可能就是那些吹噓「大製作」的影視劇往往會與爛片掛鈎的主要原因。
不過,投資方在乎的從來都不是片子爛不爛、劇情合不合理、演技在不在線,而是能不能騙到錢。
而能不能騙到錢,又取決於觀眾,就比如那個自稱為腦殘又覺得很驕傲的網友以及給他點讚的那1824個人。
他們的存在,就給了製片方和明星一個很好的機會。
跟著遭殃的是我們這些對生活和電視劇還稍微有一點點追求的普通人。
說到底是群眾隊伍裡出現了敗類。
當然了,《如懿傳》的反響如何還得在今晚(8月20號)播出之後才能見分曉。
而面對來勢洶洶的《如懿傳》,《延禧攻略》那邊也已經做出了反應,安排了日更。
網絡上雙方的輿論戰也是甚囂塵上。
就目前的狀況來看,《延禧攻略》可能會略勝一籌,因為要想讓已經先入為主的接受了魏瓔珞和富察皇后人設的觀眾重新去認識一個奸詐狡猾的魏瓔珞和不受皇帝寵愛的富察皇后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至少在乾隆的感情線上,《延禧攻略》更加符合史實,也更符合人們對他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