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錶的電池用完了。於是,去了那家常去的小店去配。說是常去,其實也可能就是一年一次或最多一年兩次,因為有時候還換個錶帶什麼的。
小店老闆安完電池,突然問我,這個電池多少錢來著?其實在來的路上,我也想過這個問題。原因是我的表的電池是一種特殊的電池,要比一般的貴,可是是多少錢來著,我也想不起來了,畢竟離上次買電池的時間太長了。可不知為什麼,我脫口而說,25元。小老闆臉上掠過一絲狡黠,但還用為難的口氣說,25元就25元吧。我心中掠過一絲疑惑並伴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回來後,我左思右想,儘管我知道那塊電池的價格要貴些,但實際上我確實忘了它的價格。或許25元是錶帶的價格。因為一般的電池現在漲價了也就二、三元,我的電池也不至於25元啊。再者,即使說價格,也該是老闆要價,而非我呀。我越想越覺得自己的做法有問題,那就是老喜歡對一件事情下定性的結論,甚至是在對事情不清楚的情況下也往往是這樣。這下好了,結結實實地掉入自己挖好的深洞,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錢是小事,可它讓我清清楚楚地看到了自己做事的態度。由此,想到了一句古話: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意思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多麼淺顯的語言,多麼深刻的道理啊。當時還忘了最後一句,是知也。完整地說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智慧。
這句古話不知聽過多少遍,不知早已學會了多少年,可是,即使到現在,還不能按著這樣的智慧方式做事。再回想回想過去,生活、學習、愛情、工作中,有多少時候常常是那樣魯莽行事,最後的下場多麼地慘不忍睹、不堪回首,就因為滿懷著一腔的熱情不懂裝懂。今天,通過一件小小的事情,我才明白自己當時頭破血流的原因。
或許,這樣的情況還存在在我全部生活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尤其是在求知探索的道路上,我必須好好地、仔細地加以審視,這樣才能獲取真正的知識,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