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奧斯卡,我們站這部好電影

2021-01-20 BottleDream


這是 BottleDream 第 489 次與你美好分享



明天早上,第89屆奧斯卡頒獎禮就要公布結果啦。大家都開始饒有興致的猜測這一屆的最佳影片到底花落誰家。



今年,共有9部作品入圍最佳影片:


《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

《樂來越愛你》(La La Land)

《月光下的藍色男孩》(Moonlight)

《漫漫回家路》(Lion)

《赴湯蹈火》(Hell or High Water)

《鋼鐵英雄》(Hacksaw Ridge)

《隱藏人物》(Hidden Figures)

《異星入境》(Arrival)

《藩籬》(Fences)


而在9部影片中,其中3部的主題都是關於「少數群體」這個話題。


與現實對話,是電影除了娛樂之外的重要意義。今年的奧斯卡則選擇回應美國大選帶來的關於「平等、自由」的倒退。


網上有很多人批評這幾部電影「政治正確」,我們想說,這哪只是政治正確啊,這是三觀正確、基本權益的常識正確。正確的東西反而要被諷刺,真是奇了怪了。


所以我們決定在這幾部電影裡,給大家推薦一部好看的——《隱藏人物》(如果你喜歡情節緊湊、沒有尿點的劇情片,相信我,比起《月光男孩》你會更喜歡這一部)



它在豆瓣電影達8.5分,爛番茄新鮮度 92%,北美票房比《愛樂之城》還要高。(謝耳朵還在裡面打了個挺重要的醬油~)


先給你看一個3分鐘的預告片,感受一下:

▼▼▼▼▼



從預告片中,你就應該能感受到這部反映黑人遭受種族歧視的片子,絕不以「賣慘」為調性;相反,它的色調輕鬆、明快,有不少幽默的橋段。特別是三個聰明、奮進的非裔女科學家的逆襲,會讓你覺得非常過癮!



(慎入,有大量劇透喲!)


《隱藏人物》改編自同名非虛構文學作品。故事真實地發生在上世紀50至60年代太空競賽與美蘇冷戰的大背景下,這三位非裔女性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工作,為美國宇宙飛船首次繞地球軌道飛行作出傑出貢獻。


然而,相比起約翰·格雷(John Glenn)、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這些人類航空航天史上如雷貫耳的名字,影片的三位主人公凱薩琳·詹森(Katherine Johnson)、多蘿西·沃恩(Dorothy Vaughan)與瑪麗·傑克遜(Mary Jackson)因為性別、膚色、種族,以及工作的保密性質,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不為人知。


▲凱薩琳、多蘿西、瑪麗當年的照片


原作者 Margot Lee Shetterly 特地撰文講述她寫這本書的原因,其中一段這樣說道:


我們都覺得自己知道科學家長什麼樣:身穿白色實驗袍,戴著護目鏡,手拿著一根試管。大部分都是男的,通常都是白人。去 Google 搜一下「科學家」的圖片吧——就算是電腦,也都加倍確認了我們這些人腦中的偏見。



電影精心地重現了1960年代時維吉尼亞州的社會面目。在當時,聯邦最高法院已經判定教育委員會種族隔離的學校違法,馬丁·路德·金帶領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的黑人公民罷乘公交車、抗議公共汽車上黑白隔離的政策。


但在 NASA 總部,

種族歧視的痕跡在種種細節中無處遁形:


比起白人職員在裡面工作的、寬敞明亮的東部大樓,承擔大量枯燥而重要的計算工作的黑人女計算員(被稱為 Computer)只能在相隔半英裡以外的舊樓裡工作。樓內不僅光線昏暗、設施老舊,在辦公室門口,還有一個門牌「Colored Computer Room(有色人種計算員辦公室)」。



因為出色數學天分而被抽調到核心部門的凱薩琳(由泰拉姬·P·漢森飾演),用辦公室裡唯一一個水壺倒了一杯水。隔天,原來的水壺旁出現了一個小水壺,上面貼著「Colored(有色人種專用)」的標籤。



連杯子也有暗喻:白人用的杯子是白色的,有色人種用的是棕色。



凱薩琳要上廁所,還得穿著高跟鞋一路小跑回舊樓的「有色人種專用廁所」。因為怕路上耽誤時間,她每次抱著一大堆需要核算的文件,邊上廁所,邊爭分奪秒地工作。



每一次,當三人因突出表現而被重視,需要進入更高一級辦公室時,她們無一例外地受到白人職員的「注目禮」——眼神裡沒有尊敬,而是觀看異類般的訝異、嫌棄,冷漠。



在電影與現實中,凱薩琳、多蘿西(由奧克塔維亞·斯賓塞飾演)、瑪麗(由賈奈兒·夢內飾演)等黑人女性,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一點點蓄力,不卑不亢地爭取、捍衛自己的權利,試圖將性別、膚色、種族等天花板用力掀翻。


▲凱薩琳壓抑已久之下的爆發


總結起來,其實這部電影中出現了三種人,主角凱薩琳等黑人女性是其中的第一種。她們深受歧視與壓迫,卻不曾放棄,堅定地向著理想前進。


與他們相對的,是謝耳朵(吉姆·帕森斯)飾演的白人男上司保羅·斯塔福德等人。他們的神色裡,對有色人種的厭惡感表露無遺。更可怕的,是偏見與歧視深植在他們心裡,他們卻毫不自知。



還有一種人,身處優勢地位,同樣容易受到偏見支配,但卻比旁人都更早一點地意識到問題的存在,並願意作出改變——就像影片中由凱文·科斯特納飾演的 NASA 主管艾爾·哈裡森,在意識到存在於 NASA 總部和自己內心的種族歧視後,掄起斧子將「有色人種專用廁所」的指示牌砸掉。


▲ NASA 主管艾爾砸掉了種族歧視的指示牌


如同電影中呈現的,這三種情況,其實代表了我們在一生中可能成為的兩類人:一類是被壓迫者,受偏見、歧視所傷害;一類是壓迫者,在自知或不自知的情況下傷了別人。


壓迫與被壓迫,這兩者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流動的。外貌、身高、膚色、性別、性取向、身體機能、種族、家庭出身、經濟條件等——我們任何人,在不同情景、不同條件下,都有可能成為被壓迫的人,也有可能向他人施加壓迫。



相對來說,當我們的權利受到侵犯、處在少數的位置上時,我們很容易能夠感受到來自外界的偏見與壓力,尤其是資源分配上的不公平。


我們的小夥伴詩露說,凱薩琳、多蘿西、瑪麗的爆發,讓她覺得特別燃:「因為她們也並非一帆風順,也不是從一開始就篤定相信自己能成功。是相互的鼓勵,是不斷增強的實力,讓內心慢慢強大,一步步成長起來。每個人都可能會遇到被壓抑、被鄙視、被瞧不起的時候,我們都很希望能用自己的能力,最終讓別人啞口無言,贏得尊重。」


▲ 瑪麗為爭取進入學校進修,向法庭請願


但反過來,當我們屬於多數派、擁有話語權、享受更多更好的資源時,我們可能很難察覺到,自己會在有意無意之下成為別人的壓迫者。很多時候,這不是因為人們不善良,而是社會中所謂「約定俗成」的那一套,讓人以為自己理所應當地正確。就像電影中謝耳朵飾演的角色,在那樣的社會環境下,他很難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什麼。


平等的實現自然離不開被壓迫者的爭取,但壓迫者的覺醒與行動,可以合力將人類在平等的道路上往前推一大步。


▲2015年,97歲的凱薩琳·詹森獲總統自由勳章


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被壓迫者,而我們可以選擇像凱薩琳們一樣,不卑不亢、不屈不饒地抗議不公,為自己、為跟自己相似的人們勇敢地發聲與行動。


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壓迫者。然而,我們有機會成為第三類人:覺察、清掃深植於我們腦中的「毒素」,不斷超越自身的狹隘——只有我們每個人都選擇相信平權的可能性,平權才真的有可能實現。


作者:麒麟

編輯:範範


- END -

不要否認了,

很多時候,你也是這種人

相關焦點

  • 今年過年,我們站這部電影!
    今年過年,電影,我們就站這部!這部電影的劇組叫「宇宙組」,因為導演感嘆「這是全宇宙最好的劇組」這部電影的導演鬢髮逐漸變白,因為在歷時 5 年的製作時間裡操碎了心這部電影的演員越「打」越嗨,連幕後工作人員也為了群戲集體當起了群演這部電影的製作在業界首次啟用全華班特效團隊,向華語視效最高水準發起衝刺……這一切都緣起於一句「中二」的誓言:要跟大家一起
  • 電影《1917》:應該就是今年的奧斯卡最佳了!
    還有不到一周時間,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就要如期舉行了,今年的奧斯卡極具份量,入圍的幾部影片質量極高,並且各有各的好法。本來在全世界的大多數媒體和影評人心中,《愛爾蘭人》和《婚姻故事》是呼聲最高的兩部電影,極有可能拿下今年的奧斯卡最佳,但是前段時間第77屆金球獎爆冷出單,《1917》後來者居上,打敗了一眾實力派對手,拿下了劇情類最佳影片。
  • 【電影】總算補完了今年的奧斯卡,點評及高清資源~
    ,但今年真的是百花齊放各種類型都挺好看的,不知道是我的品位提升了,還是今年的奧斯卡更接地氣了?《機械姬》http://www.xiamp4.com/Html/GP20833.html飾演這部《機械姬》女機器人的演員艾麗西亞·維坎德,同時也獲得了今年另一部電影的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丹麥女孩》
  • 這部國內無法上映的電影,憑什麼成為今年奧斯卡最大贏家?
    這部電影除了在奧斯卡收穫包括最佳男主角、最佳剪輯在內的四項大獎外,還橫掃一眾電影獎,並成為史上最賣座的傳記電影,在全球席捲了8.463億美元的票房。無法在電影院重溫經典音樂帶來的震撼固然可惜,但偉大的不僅僅是這部電影,更是皇后樂隊。
  • 奧斯卡並不一定代表好電影丨單讀
    其實,所有獎項背後都是評委們的審美趣味與政治傾向,奧斯卡至多只能說是好萊塢電影的風向標,不必因為奧斯卡光環而趨之若鶩,也不必因為厭惡「政治正確」而錯過一部好電影。現在《三塊廣告牌》已經在國內上映,《水形物語》也即將登陸院線,不少影迷或許已經準備參考本屆奧斯卡的名單來補片了。
  • 《寄生蟲》橫掃奧斯卡,Python告訴你這部電影到底好在哪兒?
    今天我們橫掃本屆奧斯卡的韓國電影《寄生蟲》,Python技術部分可以直接看第四部分。>不一樣的奧斯卡原汁原味的韓國電影說到《寄生蟲》橫掃本屆奧斯卡,你可能會說我們有李安啊,不是也拿獎過嗎?要知道作為奧斯卡的寵兒,李安導演在2001年憑藉《臥虎藏龍》獲得奧斯卡外語片,在2006年和2013年各憑藉《斷背山》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收穫最佳導演獎,而還未獲得最佳影片的殊榮。這次韓國導演奉俊昊憑藉《寄生蟲》拿下四座大獎,直接超越了李安導演的記錄。無論我們怎麼說,李安拿最佳導演的那兩部電影都是屬於好萊塢電影,李安甚至都該歸為好萊塢的導演,英語說的賊溜。
  • 奧斯卡最佳影片頭號熱門,竟然是這部電影!
    金球獎的餘溫還沒退,明天晚上就要見分曉的奧斯卡入圍名單又成了新的焦點。不過,反正它還沒有正式公布,不如先來了解下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最大熱門。說來神奇,這部就是在前天的金球party上三項提名卻顆粒無收的《聚焦》。
  • 今年最最期待的電影,就是這部了!
    但是,很多我們非常期待的2020年的電影,卻還一直沒有看到。比如,很多人都非常期待的,也是我今年最期待的一部電影。可能,也要下個月才能看得到。那就是,大衛·芬奇的第十一部故事片《曼克》。 在影迷心中,大衛·芬奇絕對是標杆型導演,是品質的保證。
  • 今年最最期待的電影,就是這部了
    但是,很多我們非常期待的2020年的電影,卻還一直沒有看到。比如,很多人都非常期待的,也是我今年最期待的一部電影。可能,也要下個月才能看得到。我相信《曼克》一定會成為奧斯卡重量級人物。在這一點上,我甚至認為這部電影在許多獎項上都是潛在的領跑者,包括電影攝影、電影剪輯、藝術指導、原創音樂,甚至可能是最佳電影和最佳導演。
  • 今年奧斯卡獲獎電影,哪幾部必看?都給你找好了!
    只是不知道和你內心想的是不是一致印象君給大家準備了今年奧斯卡獲獎電影全部名單大家可以用來充實一下自己的周末了《水形物語》獲得最佳影片《娛樂周刊》:觀眾會因為看了這部電影而感到幸運。故事發生在1963年,時值冷戰期間,啞女艾麗莎(莎莉·霍金斯 Sally Hawkins 飾)在政府實驗室裡工作,是那裡的一名清潔女工。
  • 《寄生蟲》橫掃奧斯卡,這部影片好在哪?
    《寄生蟲》橫掃奧斯卡,這部影片好在哪?時間:2020-02-11 18:4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原標題:《寄生蟲》橫掃奧斯卡,這部影片好在哪?奧斯卡 寄生蟲 寄生蟲 原創劇本 出乎意料也在情理之中,由奉俊昊執導的電影《寄生蟲》在橫掃頒獎季後,又在今早舉行的奧斯卡頒獎禮上爆了!在拿下 導演、 原創劇本、 國際影片之後,《寄生蟲》擊敗     原標題原標題:《寄生蟲》橫掃奧斯卡,這部影片好在哪?
  • 這部電影被奧斯卡6次提名,但我不服!
    第89屆奧斯卡提名的最佳電影咱們基本都寫過了。還有一周左右的時間吧,就要頒獎了。整體而言,今年的奧斯卡是個弱年,競爭力不強。這部電影也被提名了6次,讓我頗感意外和不服啊。一部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首先要看重的,就是它講故事的能力。能否把這個故事講的圓滿並充滿藝術性,就成了一部電影的關鍵。影片背景發生在偏遠貧窮的印度小山村。
  • 今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果然是他!
    讓橘子帶大家再來看看《小丑》這部電影吧!和《寄生蟲》一樣,在威尼斯斬獲金獅獎的《小丑》也是今年全網求網盤的外國電影之一。蝙蝠俠前傳、小丑自傳、DC又一部最具深度的電影、金獅獎,都讓這部電影自帶光環。究竟是怎樣一個故事,讓大家紛紛打出了五星呢?
  • 今年的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給他是實至名歸
    《最後的莫希幹人》(1992)《阿凡達》(2009)剛才提到斯塔迪是第一個獲得奧斯卡的印第安人,同時,他也是今年的獲獎者中,唯一一位沒有得到奧斯卡獎提名的電影人。麗娜·維特穆勒演員吉娜·戴維斯在1989年憑藉《意外的旅客》得過最佳女配,最被大家熟識的《末路狂花》,這部電影也是女權主義電影的代表作。
  • 奧斯卡今年的種子選手,基本都在這裡了
    過去六個月我們已經看到了很多電影,而接下來的六個月還會不斷有電影與大家見面(一同到來的還有一年一度持續不斷的頒獎季)。說到這裡,為了避免被後半年的影片所掩蓋,我們集思廣益,整理了從一月開始到現在,眾多在年末值得被奧斯卡考慮的電影、表演以及成就。(注意:該榜單只包含那些從一月一號到六月三十號期間,已經或即將在美國院線上映的影片。
  • 除了這部講「包子」的動畫短片,我對今年的奧斯卡獎毫無興趣!
    北京時間2月25日上午(美國時間2月24日晚上),第91屆美國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在洛杉磯舉行,各大獎項陸續揭曉。電影《綠皮書》獲得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創劇本三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這部電影最大的競爭對手《羅馬》獲得最佳導演、最佳外語片、最佳攝影三個獎。
  • 90屆奧斯卡提名揭曉,今年的奧斯卡竟然要偏愛奇幻電影了嗎?
    ,但是卻是一部奇幻電影的《水形物語》今年獲得了13項提名。主頁姬今天就帶著大家一起圍觀下今年的奧斯卡將會有哪些看點:今年奧斯卡的最大贏家到底是誰,恐怕只有頒獎之夜才能揭曉,嗯~即使是頒獎之夜,也可能會被普華永道這樣的豬隊友搞個大烏龍出來,不過無論誰成為最大贏家,前提都是:你得先有提名啊親!
  • 今年的奧斯卡影后,有著比她電影還帶勁的人生!
    就是這部本身頗具文學性,卻在國內排片量少的令人遺憾的犯罪劇情片:迄今為止,它已接連斬獲97項大獎。而這其中就包括七項已然落幕的奧斯卡提名,並最終將含金量頗高的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兩項大獎收入囊中。而憑藉飾演這部電影中失去愛女暴躁倔強的母親,一位21年前的「奧斯卡影后」也得以重返大眾視野,同時再度霸氣攫此殊榮:她,就是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
  • 優秀的電影少不了好車,盤點今年奧斯卡獲獎電影中的那些知名的車
    汽車對於現在的我們是一種出行方式,而對於電影,汽車更像是一種時代的符號,一部汽車就可以判斷出這部電影的時間線。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今年奧斯卡電影節,那些獲獎電影中有名的汽車。《極速車王》 時間線:上世紀美國六十年代 汽車:GT40福特作為一部賽車電影,整個影片的內容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汽車巨頭福特在法國24小時勒芒賽車比賽大戰義大利知名跑車品牌法拉利的故事。
  • 奧斯卡忽略了他們,但我們沒有
    這遺憾其實在奧斯卡提名名單一公布的時候就壘滿了整片牆。雖然近幾年奧斯卡曾把最佳影片獎項增加到十個提名名額,但今年才八個,演員類獎項依然是鐵打的五個。每年那麼多優秀電影,必然有些上成作品由於各種原因沒有拿到好的票房成績或者沒能得到足夠的業界重視,而今年的奧斯卡提名名單一公布,《洛杉磯時報》、《紐約時報》、《娛樂周刊》、《名利場》等權威主流媒體就以「全白」和「太白」等詞作為標題來抨擊奧斯卡組委會評委的決定。